两栖攻击舰的装载量怎么这么大?

天翼用户282334182


两栖攻击舰是从航母发展而来的,而他又整合了航母飞行甲板、机库和船坞登陆舰的坞舱等航空、航海载具的搭载空间,把船坞登陆就的均衡装载思想和航母的航空操作能力结合,因此他具有很强的装载能力。世界上第一次类似两栖攻击舰垂直投送部队上岸的战例就是英国的“鹰”级航母利用直升机发起的,当时他向埃及投送了1个营的兵力及装备。

图为已经曝光的我国海军075两栖攻击舰。

两栖攻击舰的前型,也就是船坞登陆舰,他的装载能力其实也很强,但是航空操作能力较差。比如我国的071型大型船坞登陆就,排水量2.6万吨级,是世界上较大的船坞登陆舰,舰上的坞舱内可以容纳4艘726气垫登陆艇,一艘气垫登陆艇一次可以投送50吨重的装备上岸,意味着可以装载一辆96A主战坦克登陆,或者4辆两栖装甲车。同时,他还可以在舰内的滚装通道内容纳40辆两栖战车,舰内还能提供2000多名陆战队员乘坐,因此一次可以把一个海军陆战队团投送上岸。

图为726气垫登陆艇,图中可见他能运输一辆96式(88C型)主战坦克上岸。

图为舰载直20设想图,他将会是我国海军两栖攻击舰上的主力舰载直升机。

但是071型船坞登陆舰只能搭载4架中型直升机,比如直20或者3架大型直升机,比如直8。这就意味着船坞登陆舰虽然有均衡装载能力,可以容纳大量的物资和装备、人员,也可以利用气垫登陆艇发起超越地平线登陆,但是无法越过滩头投送部队,也无法在复杂地形投送部队,当然不是说绝对的一点复杂地形投送能力都没有,但是依靠4架直升机绝对不能再复杂的山地海岸发起大规模攻击。

图为071型船坞登陆舰及其内部结构图。

两栖攻击舰不同,他在船坞登陆舰滚装通道和坞舱的基础上,增设了飞行甲板和机库。因此,一般同一个国家的两栖攻击舰都比船坞登陆舰要大。比如美国的黄蜂级有4万吨,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有5万吨,但是美国新型的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就只有2万多吨的排水量,差距很大。我国也一样,我国的075两栖攻击舰排水量接近4万吨,但是071船坞登陆舰就只有2.8万吨。

图为我国075(下)和意大利第亚利斯特号两栖攻击舰(下)对比。

075两栖攻击舰在容纳数十辆装甲战车和数千名陆战队员、4艘气垫登陆艇的基础上,还能够搭载30架左右的直升机,包括直20运输直升机、武直10攻击直升机、直9反潜直升机、直8大型运输直升机等,足以利用直升机发起空中突击作战,也就是在地面侦察部队的配合下,依靠空中直升机的集群攻击和投送,运输大量部队上岸发起战役级的攻势。075这样的两栖攻击舰属于垂直登陆思想的产物,可以越过滩头登陆上岸。

上图为我国海军075两栖攻击舰,下图为美国海军黄蜂级,可见他们的外观非常类似,都是不切角的直通式飞行甲板+方开口的坞舱。

在这其中,武直10负责攻击地面上的敌人防御力量,直20利用飞机两侧都有舱门的特点,进行两侧卸载部队,快速投送步兵上岸,而直8大型直升机则可以装载一辆全地形小型装甲车,或者一辆大型武装越野车,这就为上岸部队提供了基本的机动车辆保障。甚至,直8还可以搭载一门120毫米口径火炮上岸,或者车载无后坐力炮上岸,直接为地面部队投送压制火力。这就意味着两栖攻击舰发起的直升机空中突击作战也可以是多任务、多兵种的,并不仅限于步兵。

图为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的坞舱特写。

比如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上世纪80年代的格拉纳达战争中,第一批海军陆战队就是乘坐直升机越过了格拉纳达布置的滩头防御,直接扔在了他们后方的交通要道、仓库设施附近,一次性摧毁了格拉纳达的军事基础设施,其前线的滩头防御部队形同虚设,在后方的首都遭受威胁后只能被迫主动撤退,最终撤退变成了溃败,美国轻易取得了胜利,这就是两栖攻击舰的厉害之处。

图为网友根据已经曝光的075建造图描绘的075两栖攻击舰CG模型。

所以两栖攻击舰很能装,他也很能投送,他真的是远征作战的必备利器,也是大国海军的必要装备,相信075为首的我国海军远洋两栖作战部队,一定会为维护国家利益发挥重大作用。


海事先锋


因为它肥啊!▼下图是一艘两栖攻击舰的剖面图,可以看到和普通驱逐舰护卫舰相比,两栖攻击舰的舰体要肥硕许多。而且,内部比较空旷,有多层甲板,货仓。最上层是直通式的飞行甲板,可以停放多架直升机。飞行甲板下是一个机库和货仓,不仅可以停放直升机,还可以停放卡车,坦克等军用车辆。舰体底部还有一个巨大的船坞,里面停放着大量两栖装甲车,4艘气垫登陆艇和4条快艇。

两栖攻击舰的定位是什么?是现代立体登陆作战的核心,但说白了它其实就是一艘巨大的军用运输船,同时兼顾海上移动临时机场。根据其定位可知,在设计一艘两栖攻击舰时,需要考虑的事情有三个。一个是要够大,可以装得下各种登陆设备和武器。另外一个则是要一条直通式甲板,供直升机或者垂直起降战斗机起降,进行立体登陆作战。第三点则是要吃水浅,必须可以足够靠近敌方海滩,而不搁浅。


在这样的设计思路下,外形虽然方方正正,但其实非常肥硕的两栖攻击舰出现了。一般的船只侧舷会有一定角度,用于切开海浪,提升航行性能。但是两栖攻击舰丝毫不考虑这一点,它要的是巨大的内部空间。所以其侧舷倾角很小,甚至根本没有倾角,几乎垂直水面,整个舰体显得。这种方方正正的舰体使其内部空间得到扩大,可以设置巨大的船坞,车辆甲板和货仓。

相比之下,航母就要要瘦很多。▼这是我国的辽宁舰航母,可以看到其舰体和两栖攻击舰差别较大,侧舷角度较大,而且为了扩大飞行甲板面积,其上层甲板和舰岛都采用外飘设计。其实这个运载能力很好对比,把两艘吨位一样的航母和两栖攻击舰沿着横截面切开。航母会得到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横截面,而两栖攻击舰会是一个矩形。吨位相差不大,舰体尺寸肯定类似,所以肯定横截面是矩形的两栖攻击舰的运载能力会比航母强得多。
而且航母的作战定位是海战核心,它的作战任务不是运输,而是掌握制空权。所以航母的运载能力仅仅需要考虑一项,那就是舰载机。而只要吨位足够大,就可以有空间足够的机库,从而保证足够的舰载机数量,将航母战斗力发挥到极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栖攻击舰之一,美国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其运载能力非常恐怖,可以携带3400吨航空燃油,12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4架CH-53K“海上超级大种马”运输直升机,8架AH-1W“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4架MH-60S直升机和10架F-35B联合攻击战斗机。除此之外,美国级货仓容积为3965立方米,车辆甲板面积2362平方米,可以一次性携带1800名海军陆战队员及其所有包括M1A1坦克,两栖装甲车在内的装备,运输能力强大。

不过,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和普通两栖攻击舰有所不同,为了扩大其航空运载能力,它巨大的机库占去了大部分舰体空间,于是不得不取消了两栖攻击舰标志性的船坞。不过据说使用中这种设计在服役时暴露出来了大量弊端,所以美国级3号舰会重新设置船坞。得益于美国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成功,两栖攻击舰航母化成为目前世界上的一个趋势,是目前小国海军实现航母梦的一条捷径。就连海军强国日本,也开始走上这条路,正在将自己拥有的4条直升机驱逐舰改装成航母。


赤焰哒哒哒


两栖攻击舰为垂直登陆而生,如“美国”级,除了可以搭载38架舰载机,还可以运载1800作战队员,另装载坦克和装甲车辆,以及气垫船等。不过,挺不正经的首艘舰“美利坚”号,居然取消了坞舱,变得有点小后悔,于是在第二艘舰改过来,没有坞舱还称得什么两栖舰呢。此前“塔拉瓦”才是正经的两栖舰,不过从“黄蜂”级就开始不务正业。三心二意搞事情,就没有个不走偏的,此为一例。战后,美国发展航母的同时,为了垂直登陆,开始琢磨两栖舰,共发展了四型,“美国”级吨位正是最大的,满排水达到5万吨,一个典型的大家伙,装载量怎么会不大,除了装载多,另有一个50个床位两个手术室的小型医院,一切为了登陆而展开。一艘舰造价30亿美元,比人家的航母都贵。

当年大战急

都知道诺曼底,其实太平洋战争,为夺岛,美国人付出了相当大的牺牲。抢滩登岛,一线平推,日军一次次在既设坚固的滩头阵地,给了美军重大杀伤,对于美军来说,包括诺曼底,胜利是胜利了,但代价巨大,心底存有很大的阴影。因此心心念念,一直不忘,才发展出两栖攻击舰,一级跟着一级,一艘跟着一艘,不惜重金打造。最新“美国”级,可载6架F-35B,以制空制海,对陆打击,7架AH-1Z用于登陆时的火力支援,4架CH-53K用于投送装甲车辆和火炮等作战物资,12架“鱼鹰”可快速运输战斗人员。如果单纯部署F-35B,可载20架,能量非小,对一般国家用兵,几可完胜,想在任意地点都可快速建立巩固的阵地。

装备重于人员

美国装备的王道如此。想在近海展开,避开对方既设的滩头,袭占兵力薄弱的地区,并快速展开,如果只是人员上去,很难摆脱对方优势兵力和装备的围困,但把重装备跟上去,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势,战斗不必太残酷,美国就是这么琢磨的,舰载机机型一再更新,无论是固定翼的战斗机,还是运输兵员的旋翼机,都是当今前缘科技的结晶,更是美军称霸的利器,用一型专门用来登陆的攻击舰只,成为威慑和镇慑利器,是以得到强国海军的重视,英国“海洋”级,法国“地平线”,其能量都不小,自家用的同时,还对外敞开了销售,埃及在沙特资助下,也买去两艘,是俄罗斯当年付了钱没有到货的法国“地平线”。


魂舞大漠


为什么一艘6万多吨的航空母舰仅能搭载20多架的舰载机而已,而一艘4万吨的两栖攻击舰却能够搭载二三十架直升机 几十辆坦克装甲车数千名陆战队员、4艘气垫登陆艇之多?

原因是啥?

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一个原因,你是不是严重低估的战斗机有多大?

这看起来似乎也就那样,但是下面这个仅仅是全球鹰无人机而已,要知道全球鹰无人机虽然不算小,但是绝对不算多大。

一架战斗机的长宽动辄十几米,甚至二十几米,高度也是动辄数米,也就是说放一架战斗机的地方都快放4个装甲车,

更何况战斗机还有一个高耸的垂尾,这个就导致了,同样的高度装甲车还能再摆一层,

所以说,就是同等吨位的情况下,将准航母用作两栖攻击舰使用的话,它的搭载能力要远强于一艘航空母舰。(单纯算人头的情况下)


咋不说同样四万吨,二战航母四万吨舰载机得100+,现在能有20就不错了,在机库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舰载机越大,舰载机越少了不是常识么?


啸鹰评


最近在网络上两栖攻击舰要刷屏了,我国的075两栖攻击舰庞大的身躯已经无法阻挡他的霸气身影现身了,一时间引起诸多猜测,我国两栖攻击舰何时下水,何时服役,性能如何成为热门话题,但是我国的两栖攻击舰依然在船厂建造,具体的的细节官方并没有披露,无论猜测没有意义,大家要掌握好尺寸。既然两栖攻击舰的性能如此强大,我们不妨从其他已经服役的两栖攻击舰中寻找答案。

两栖攻击舰是仅次于航母第二强的水面作战舰艇,兼具了轻型航母与船坞登陆舰的能力,是海上登陆作战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我们先看看美国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该舰长253米,宽32米,满载排水量是40500吨,最高航速24节,该进型号采用复合燃气涡轮与电力推进动力系统,船员1108人,可搭载作战部队1900多人,最多搭载30架各型直升机,最多可搭载20架AV8C垂直起降战机,更先进的F35B垂直起降战机已经上舰测试,未来将会取代Av8B垂直起降战机,作战能力直逼中型航母了;也可搭载3艘气垫登陆艇,两栖突击战车25辆,5辆M1坦克,还能携带各类保障撤离100辆,综合起来这艘两栖攻击舰可以在短时间内向远离本土的海岸投送以上大量的人员和装备相当于一整个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力量,这样的肚量除了两栖攻击舰没有任何一个舰艇可以做好到。美国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一共建造了8艘,随便拉出了进行登陆作战,已经十分恐怖了,在加上美国的11艘航母,奠定了美国在世界上无人能撼动的霸主地位。

两栖攻击舰设计的船坞兼具了船坞登陆舰的功能,而且甲板和内部空间经过优化,不仅可以携带大量的人员和装备登陆,船坞长度约82.宽约15米,这巨大的肚子保证了其他装载量的庞大。我国的075型的基本参数可以参考美国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但是设计肯定是具备中国特色的,目测075排水量应该不到40000吨,其他功能和美国的类似,且没有可以垂直起降的战斗机可用,是最大的遗憾了,不过中国的垂直起降战机是否在研制也是巨大的迷。因此我们的综合作战能力肯定是不及美国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我们要承认差距,才能迎头赶上。最后期待075两栖攻击舰早日下水,助力我国海军再次迈上新台阶。


蓝海梦想666


兔哥回答,两栖攻击舰就排水量而言,比航母要小很多,但所装载的武器装备却并不比航母少,造成这样的原因和两栖攻击舰的结构和作战使命有重要关系。两栖攻击舰是以支持两栖登陆作战为主要任务的一型作战舰船,它的两栖作战能力主要依托两栖攻击舰上所搭载的直升飞机或者是垂直起降的固定翼作战飞机,以及两栖登陆作战船艇或者是两栖作战车辆。目前的发展趋势,两栖攻击舰随着垂直起降作战飞机的入役,作战能力在向制空权方向拓展。而航空母舰则不同,航母的作用主要是海上移动的军用机场,它主要搭载的是战斗机,作战任务是夺取制空权,协助作战舰艇夺取制海权,以及对陆打击,航母并不具备两栖登陆作战的能力。那么两栖攻击舰为什么体格比航母小,装载量却这么多呢?


两栖攻击舰肚皮大的原因;首先是用途,两栖攻击舰主要是进行登陆作战,采用了直通甲板,设有直升飞机起降点,可以同时起降数架直升飞机,现在的两栖攻击舰已经可以搭载固定翼作战飞机进行垂直起降作战。使两栖攻击舰的作用进一步拓展,其实两栖攻击舰的作战任务虽然是以登陆作战而设计,用途却和所搭载的飞机有关系,如果只搭载直升飞机,其作用也就是两栖登陆作战,直升机可以空降登陆作战部队,武器装备,物资,攻击直升飞机也可以协助登陆作战,建立滩头阵地。除了直升机,两栖攻击舰也可以搭载登陆装备,例如,气垫船,水陆作战车辆。作战情况下两栖攻击舰不会直接抢滩登陆,距离几十公里就会进行两栖攻击作战,直升机、两栖车辆,船艇相互配合作战。两栖攻击舰的登陆作战需要有航空母舰舰载机的支援,需要夺取制空权的情况下进行。


两栖攻击舰所只所以搭载的飞机多(相对于航母甲板而言)和起降方式有关,两栖攻击舰的起降都是采用垂直方式,能同时起降,甲板的利用率高。两栖攻击有机库可以存放飞机,甲板上还可以停放飞机,只要有够起飞的地方就可以了,航母显然是做不到如此高的甲板利用率。同时两栖攻击舰还有一个盛放登陆艇和两栖作战车辆,以及人员物资的坞舱,而航母却只有一个机库,并没有装载登陆设备的坞舱。两栖攻击舰不需要安装飞机起降用的弹射器和阻拦索等设备,也不需要大型的弹药库,无论是动力系统,还是燃油,弹药的携带量都不如航母多。两栖攻击舰就是一个大肚汉,装的多是最大的特点。


两栖攻击舰目前的作战能力在垂直起降战斗机加入后有了本质的改变,它已经具备了轻型航母的作用,而且由于有坞舱的存在,功能却要超过航母,当然,这些功能是建立在牺牲弹药,物资,燃料,以及居住条件的基础上的,毕竟抛除机库,坞舱两栖攻击舰所能够搭载的设备,物资的地方有限。两栖攻击舰有大小之分,小的2万吨级,大的可以达到5万吨级,以美国的LHA两栖攻击舰为例,它可以搭载20架F-35B隐身战斗机,或者是相同数量的各型直升机,同时还能够搭载1800名登陆作战部队,并且搭载能够运送这些部队的两栖登陆装备,作战能力非常强大。


两栖攻击舰有别于船坞登陆舰,两栖攻击舰的舰载机是主力,而船坞登陆舰的登陆船艇是主力。而未来的两栖攻击舰正在向合成方向发展,不但能搭载作战飞机,还具备船坞登陆舰的功能,并且具备人员,物资舱室,可以进行包括两栖攻击作战的多种作战任务。两栖攻击舰本身就是根据航母的结构核作战需要发展而来,未来必将会面向多用途,多功能,多作战模式的方向发展。随着垂直起降作战飞机的加入,以及垂直起降作战飞机性能提高,两栖攻击舰的使用功能也和航母更加接近,并且更具实用化。




兔哥42928


先来了解一下我国071型大型船坞登陆舰,它的排水量达2.6万吨左右,是世界上较大的船坞登陆舰之一,船坞客舱可容纳4艘726气垫登陆艇,一艘气垫登陆艇可一次将50吨装备上岸,这也就是说可以装载一辆96A主战斗坦克,四个两栖装载汽车。同时,他还可以在船上的廊道上提供40辆两栖作战车辆,2000多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可以在船上乘坐,可以达到一支海军陆战部队可以一次登岸。但是071登陆舰只能运载4架直20或3架直8。这说明,虽然登陆舰具有平衡的装载能力,能够容纳大量的物资和设备、人员,也可以利用气垫登陆艇发射超视距登陆,但其柔点是不能跨海出兵,也不能在复杂地形中出兵。


而两栖攻击舰则不同,它主要在登陆舰的基础上增加了飞行甲板和机库。因此两栖攻击舰一般都比登陆舰要大一些。我国的075排水量接近四万吨,但071只有2.8万吨。在装载数十辆装甲战车和数千名海军陆战队以及4艘气垫船的基础上,075两栖攻击舰还可搭载约30架直升机,包括直20运输机、武直10攻击机、直9反潜机、直8运输机等,其空中力量足以发动空袭作战。075两栖攻击舰登陆方式采取的是垂直登陆,可以越过滩头直接上岸。所以两栖攻击舰装备更加精良,而且也可以运送。他是远征任务中的必备武器装备,也是海军的重点装备。


用户92780611160陆战


两栖攻击舰是直通甲板设计的两栖登陆、突击用途登陆舰船,这种舰船最大的突破是完全颠覆了海军登陆从水面突击的固有模式,开创了两栖垂直登陆的新型登陆作战样式。通过搭载必要的运输型、攻击型直升机,甚至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一型大型化的两栖攻击舰的整体作战能力甚至可以达到中型航母的水平,上世纪八十年代英阿马岛战争英军主力无敌级航母,实际上就是一款事实上的两栖攻击舰。而这样的登陆作战必备装备,对中国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众所周知,在现今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对登陆作战的需求都没有中国紧迫。无论是登陆作战范围,还是需要应对的反登陆作战强度,中国登陆作战的压力都是世界最高水平。受此影响,在中国海军的建设发展中,两栖登陆装备的发展向来都是重点,国产072系列中型登陆舰船大量建造列装就是受此影响。只是,在所有的登陆作战舰船装备中,没有比大型两栖攻击舰更加紧要的装备了,对于大型两栖攻击舰的研发,我军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早在几年前,国内专家就在公开场合爆料称,中国国产4万吨两栖攻击舰已经在研发之中。自此以后,虽然国产4万吨两栖登陆舰一直没有准确的建造消息,但大家对该级舰的关注也丝毫没有衰减。而且,从中国船舶工业现今的发展和技术实力来看,国产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也确实到了该发展建造的时候,事实上,根据网络媒体的消息,国产两栖攻击舰已经上船台,最新的消息显示,国产两栖攻击舰的舰岛部件建造已经完成,并且已经具备安装条件。

只是,对于国产首型两栖攻击舰的吨位,大家还存在一定的分歧。

(国产071级船坞登陆舰满载29000吨的说法也是胡扯)

国产两栖攻击舰的吨位,需要考虑071级,但071绝不会是29000吨满排

一直以来,在对国产首型两栖登陆舰的猜测中,受当年权威专家的爆料影响,大家都比较认可美国标准的4万吨级说法。但是,在最近,在国产两栖攻击舰建造的图片曝光以后,有分析认为,国产首型两栖攻击舰是3万吨水平,而且,相关分析也认为3万吨对现今的中国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论证国产两栖攻击舰吨位设计之时,已经服役且大量建造列装的071级船坞登陆舰的相关设计和吨位明显需要考虑,毕竟,两者相同的定位还是需要考虑能力重合的问题。但是,对于071级船坞登陆舰的吨位,国内却出现了一些很奇怪的说法。

早在071级船坞登陆舰服役之初,071级船坞登陆舰的具体数据就已经公开,根据当时的公开信息,071级船坞登陆舰满载排水量是18500吨,最多可搭载800人规模的全副武装海军登陆力量。但是,在近期,网络消息却传出071级船坞登陆舰满载居然有29000吨的说法,相关消息源甚至拿出所谓的官方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作证据。可是,071级船坞登陆舰的满载排水量却明显不可能达到29000吨。

经过多年的服役生涯,071级船坞登陆舰的尺寸数据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各种数据也不会出现多少差异。也就是说,071级船坞登陆舰最初曝光的210米舰长,28米舰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这个数据就决定了,所谓的071级船坞登陆舰29000吨满排的说法完全是胡扯。

(尺寸比中国071级船坞登陆舰大一圈的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满载才27000吨,071怎么可能29000吨)

以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为例,该级舰全长231.8米,宽29.5米,整整比国产071级船坞登陆舰大了一圈,两舰在高度方面也没有太大差距,可是,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公开的满载排水量却也只有27079吨。而根据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的相关设计数据,071级船坞登陆舰29000吨满载排水量的说法完全不可能,该级舰最初公开的满载18500吨的数据才是真实数据。

受此影响,国产两栖攻击舰的吨位设计达到3万吨也是可行的,看似也可以和国产071级船坞登陆舰拉开差距,并避免两型舰之间的能力重叠,造成浪费。但是,事实上,3万吨的两栖攻击舰是不可能和2万吨级的071级船坞登陆舰拉开差距的。

3万吨的两栖攻击舰运送部队规模也就1200人,4万吨则可达到2000人

根据公开的信息,2、3万吨级两栖攻击舰和美国标准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的搭载能力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两者在运送部队规模方面的差距也很大。

以国产2万吨级的071级船坞登陆舰、法国2万吨级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和3万吨级的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为例。国产2万吨级船坞登陆舰071级,公开的搭载人员能力最多800名全副武装登陆士兵,加上内部空间搭载的05系列两栖突击车和其他一些装备,071级船坞登陆舰一次能够搭载的突击登陆部队规模还不到一个满编营。而和国产071级船坞登陆舰相比,几乎相同吨位的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搭载能力也好不了太多。

(从黄蜂级到最新的美国级,美军两栖登陆舰都选择4万吨满排肯定不是没有道理的)

根据公开的数据,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虽然在垂直登陆能力方面远强于国产071级船坞登陆舰,但是在搭载登陆作战士兵方面,西北风也不比071级强多少,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最多也只能搭载900名全副武装的登陆作战士兵。

在国产071级船坞登陆舰和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之外,将近三万吨的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搭载能力明显要强一些。根据公开的信息,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能够搭载的登陆作战士兵人数达到1200人,满编营的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但是,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比法国西北风大出几千吨的排水量、却只增加了300人的搭载能力也明显不合算,比较而言,比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大出1万吨的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搭载能力提升就多很多了。

根据公开的信息,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41000多吨,除了可以和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一样,搭载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和众多的直升机之外,在内部保障空间的设计方面,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设计也和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不相上下。而在搭载登陆作战士兵方面,根据美军公开的信息,黄蜂级最多可以搭载2000多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而且,美国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1108名舰员的搭载水平,也远超2万吨级的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和3万吨级的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

(中国两栖攻击舰短期内是不可能搭载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但是,国产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研发已经开始,075后续舰也很可能会应用)

而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搭载登陆作战士兵方面,3万吨级两栖攻击舰和2万吨级两栖攻击舰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而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则可以和2万吨级两栖登陆舰船拉开差距。也就是说,我海军071级船坞登陆舰已经足以承担营级规模的突击登陆作战任务,3万吨的两栖攻击舰能够承载的登陆作战力量和071级并没有太大差距,想要避免能力重叠,美国标准的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方案设计应该是最实际的。

还需要考虑到国产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上舰可能

我国发展大型两栖攻击舰,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就是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从最近几年国外一些两栖攻击舰的设计改进来看,两栖攻击舰搭载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已经成为趋势,其对整个舰船的性能提升作用也非常明显。但是,现今的中国明显没有可用的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实际上,根据公开的信息,我国国产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研发也才开始没多久,想要完全攻克该类型战机的全部技术,笔者认为,5年内不太可能。只是,中国航空产业的技术进步速度也是很快的,中国航空产业技术的发展也正处在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一切皆有可能。

因此来说,鉴于大型水面作战舰船的服役时长,国产第一型两栖攻击舰也必须考虑未来搭载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的问题,就必须为国产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日后上舰做好准备。

而且,虽然说3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甚至2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也都可以改装搭载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和日本出云级就是如此,但是,在整体搭载改装效费比方面,4万吨级明显好很多。

(网络曝光的卫星图片显示,疑似在建075两栖攻击舰目前的宽度已经达到32米,和美军4万吨黄蜂级宽度完全相同)

同时,国产两栖攻击舰的设计,作战需求也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前文已经提到,在现今的世界,中国海军所面临的登陆作战压力是最大的,没有之一。而中国海军登陆作战力量在登陆作战中所要应对的对手的能力,也是很强大的,远超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伊拉克军事力量。因此来说,在我海军可能的登陆作战需求中,在航母作战力量有更紧要的任务需要去执行的情况下,国产两栖攻击舰的能力就更需要加强了。而且,和3万吨级两栖攻击舰相比,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的效费比也更高。

中国海军登陆作战力量的迅速发展是不可逆转的,3万还是4万影响也不大

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海军第一型两栖攻击舰无论是采用3万吨级设计,还是采用4万吨级设计,影响其实都不是很大。无论3万吨还是4万吨都是中国海军登陆作战能力大幅度提升的标志,都填补了我军登陆作战装备的一个空白,都会对对手形成极大的震慑效果,也没有必要太多的纠结这个问题。而且,即使是3万吨级设计,国产两栖攻击舰的起点也已经很高了,足以称得上亚洲第一水平了。

同时,国产第一型两栖攻击舰的设计建造只是开始,还带有尝试、验证的意味,在这个阶段,成熟可靠才应该是第一考虑。因此来说,中国第一型两栖攻击舰的吨位设计,3万吨还是4万吨,其实影响不大,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中国的两栖攻击舰必定会达到或者超越美标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的水平,中国海军的整体登陆作战能力也必将快速提升。








鹰隼之利


4万吨呀!够大了!






iLeiMan


因为相对于航母来说,两栖攻击舰不用携带航空燃油,作战半径也没有航母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