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自古有之,各朝皆有成例,为何朱允炆却失败了?

福心缘


在我国历史上共发生三次削藩行为: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建文帝削藩,康熙帝平三藩。其中成功了两次,失败了一次,唯一失败的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败呢?有少部分是因为朱元璋留下的隐患,但更大的原因在于他缺乏冷静的头脑、帝王的狠辣以及足够的政治智慧,再加上有一帮尽给他出馊主意的文臣,让他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朱元璋杀尽功臣,导致朱允炆无人可用

当年朱元璋为了让朱家江山稳固,登基之后大肆屠戮功臣,把所有能威胁到他朱家的人杀了个干干净净。这虽然能很好的解决外部威胁,但是另一方面也让国家损失绝大部分人才。当朱棣造反时,朱允炆身边已经没有什么可用的人了。虽然朱元璋给朱允炆留有一个耿炳文,但是耿炳文在军事能力上还是不如朱棣的。就像两人初次交战,耿炳文就吃了大亏。本来吃点亏也没什么事,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是年轻的朱允炆却坐不住了,马上来个临阵换帅,换上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李景隆。随后李景隆屡战屡败,几年就把朱允炆的家底给耗光了。耿炳文的能力在朱元璋的开国功臣里不算高的,但凡朱元璋给朱允炆再多留下一个大将,朱棣想成功都是不可能的。

削藩对象顺序选择有问题

朱允炆削藩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有把能力最强,同时实力最强的燕王放在首位。其实当时大臣齐泰提出先削燕王,而朱允炆却觉得先削周王容易获得民意支持。在建文帝成功的解决掉几个实力一般的藩王之后,朱棣就开始警觉起来。所以在朱允炆要求朱棣进京祭拜朱元璋时,朱棣却让他的三个儿子过去。试想一下,如果在削藩未开始之时,先把朱棣骗到南京扣留起来,结果还会一样吗?削藩不是造反,并不会引起民意反弹。毕竟在此之前汉景帝也干过,而且也成功了。

你死我活时候竟然还在顾念亲情

朱允炆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勿让朕担负杀叔之名”,这是一句多么让人可气又可笑的话,须不知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李世民为了皇位还杀了自己兄弟呢,这个污点不也没有影响他的千古一帝的地位吗?作为一个领导者你说这话,你让手下人怎么办?拥有这么一张免死金牌,朱棣底气更足了,冲锋陷阵时更加无所顾忌。朱允炆还干了一件蠢事,在朱棣派三个儿子来南京祭拜朱元璋的时候,有人提出扣留朱棣之子,让朱棣投鼠忌器不敢轻易造反,可迂腐的朱允炆却顾忌自己的名声,听从了大臣黄子澄的意见,最终放走了他们。这一行为不仅让自己丢了一副底牌,更给自己树立两个强大的对手。后来李景隆攻打北京城时,朱棣长子朱高炽硬是凭一己之力挡住了李景隆的进攻,为朱棣稳定了后方。而次子朱高煦更是多次拯救朱棣于危难之中。

正是因为朱元璋留下的隐患,再加上朱允炆昏招频出,让他在和朱棣的叔侄之战中由上风变下风。不知在朱棣攻进南京城他一把火烧了皇宫有没有后悔过?两王四个二的必胜之牌竟然打输了,唉!


醉在江南茶香时


汉景帝后,各皇朝均实行推恩令,有成例和习惯,削藩有依据,故阻力不大。但朱元璋倒行逆施,重新搞成了永封,因而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就特别困难了,因为违犯了朱元璋立的祖制。其次是朱元璋死前,把功臣能将抄杀殆尽,朱允炆没有可用的猛将能员,去平定藩乱,才被恶棍朱棣篡位成功。

可见,朱元璋才是元凶。


安平144796971


先看一下太明开国者朱元璋、历史上最有权势的朱标、燕王朱棣、皇孙朱允炆,四位的关系。朱标、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允炆是朱标的儿子,朱棣和朱允炆是两叔侄。当朱元璋驾崩后,因朱标早逝而选择将皇位传于朱允炆不传朱棣。

朱标早逝后,朱元璋对曾经留作辅助朱标的功勋朝臣开始诛杀,也是为朱允炆登基后,没有功勋们能危及其皇位。但明太祖对汉朝的历史教训没有吸取,对自己的儿子藩王们进行处理,反而期待他们能辅助朱允炆。

削藩政策的重点,朱允炆没有把握住,甚至是急于求成。优先处理势力较弱的藩王,且借口或有或无的,给势力强大的藩王们做足了准备功夫。还有让燕王的3个儿子回到北平,人质都没有了,朱棣更加放胆去干了。

前任皇帝没能留下与藩王势力相等的势力或将领、乱用‘推恩令’急于求成、靖难之战发生后,错用将领,这些都是朱允炆失败的原因。其最为主要的是建文帝朱允炆自己的政治不成熟。


詼說


明朝的藩王,与西汉景帝时期的藩王所掌握的权利是不同的。汉景帝时期所分封的藩王在其封国之内,是绝对的权利横行,特别在税收上,西汉政府是不能插手的。而反观明季此时的藩王,他们在封国之内没有行政权利,也没有司法权力。当然,在其封地内的各级官员对当地的藩王必须称臣,定时拜谒,为封地内至尊无上的象征。

但是,这些藩王都按照规定拥有3000人至19000人不等的军事武装,因为,很多藩王的封地在长城一线,直接面对蒙元残余势力,拥有一定的武装力量,一来可以临战自保,二来可以起到藩屏明朝廷的作用。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所分封藩王尚且没有什么动向,但朱元璋去世之后,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各地藩王的不轨情形就不断的呈报到新皇帝的案前。

最初,朱允炆并不想急着动这些人,可是,围绕着建文帝的一些文臣却力劝建文帝要乾纲独断,屡次以西汉藩王造反的乱局来说动建文帝,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建文帝朱允炆才下定决心开始削藩。

那么,“削藩自古有之,各朝皆有成例,为何朱允炆却失败了?”

第一个被惩处的藩王是周王朱橚,这个周王朱橚的封地在开封,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五叔。

而对于周王朱橚惩治的由头应该说是师出有名。当时,朱橚的儿子出首告发朱橚谋反,在这样的情况下,建文帝派兵到开封,直接抓了周王朱橚一家,朱橚被罢黜王爵,这件事情也就了解。

诸王看见周王朱橚被罢黜,也各个胆寒,但是,被儿子告发谋反,以至于此,谁也说不出什么。

转过第二年,受到鼓舞的建文帝君臣就用类似的办法,找一些理由,对自己的叔王们叠次出手,分别将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封国削除,其中,在对建文帝朱允炆的十二叔湘王朱柏实施消藩的过程中,遭到丝毫不予合作的抵触,湘王朱柏带领全家,举火自焚,全家自杀。

这一下,事情就明朗了,诸王的心里开始核计,同年六月,也就是湘王朱柏一家自杀后两个月,建文帝朱允炆又将自己的十八叔岷王朱楩削除王爵。

剩下的就是北方的燕王朱棣了。

燕王朱棣本身由于镇守北方,经常指挥参与军事行动,与其他藩王相比,其封国之内,军事力量又很过硬,如今眼见得消藩的势头就要落到自己头上,于是,没有坐以待毙,就开始举兵反抗。

建文帝朱允炆手下多是文臣秉政,真的动起武来,就不大灵了,仗打了三年,建文帝朱允炆失却了江山,燕王朱棣夺得了皇帝位置。

明朝初年的分封制度中,起始阶段就是把开国功臣手里的兵权收回来,然后分别归置到分封诸王的手里,希望他们能够各个手握军兵,为国藩屏。

但是,从长治久安的角度考虑,没有给予藩王们直接管理封地的权利。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朱允炆最初的消藩行动极其顺利。

可是,由于建文帝朱允炆以及围绕着他的文人智囊团的书生意气,使得对待这项明季大的政治举措颇具随意性,甚至具体到一个月内就废黜三个王,丝毫没有顾及到诸王的抵触情绪一触即发。

当遇到北方强力军事集团燕王朱棣的举兵相抗之时,建文帝朱允炆几乎屡出昏招,几次派遣临阵将领都是不中用的人。最书生气的做法竟然数次降旨到前线军队,告诫将士在战时不能伤了自己的叔叔朱棣,如此,军心还能凝聚吗?仗还怎么打?


子由


削藩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央集团,事关皇帝权威,因此历朝历代都有削藩之举,最著名的是汉景帝时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削藩平稳过度,而朱允炆削藩却被燕王靖难,失去皇位。

朱允炆削藩之所以失败,其一在于其削藩太过急躁,手法太过粗暴,赤裸裸触犯众怒;二是对于削藩后产生的叛乱应对策略不足,用人不明,还优柔寡断;第三燕王造反策略了得。

关于第一点,削藩太过急躁,手法粗暴,朱允炆削发呢,有过一月罢黜三个藩王,甚至有藩王被逼死的记录,竟然不知道削藩这种事情,要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如此粗暴的手法自然激起了众藩王的害怕,内心里同仇敌忾,极度不满,这也导致后续燕王造反,没有一个藩王勤王;再加上燕王,宁王等手握边地重兵,朱允炆不知抚恤,强力蛮干,自然必反。这是朱允炆削藩手段上的问题,太过稚嫩,前有历史追寻,汉武推恩令足可借鉴,却视而不见。

关于第二点,应对策略。燕王即便造反,也是胜算极小,毕竟大明还是掌握最大优势,也存在很多机会把燕王灭掉。但朱允炆此人,想削藩却不承受恶名,发出勿伤我叔的恶名,直接导致前方将领铁铉、盛庸束手束脚,被燕王死里逃生多次。再加上,用人不明,一味听信齐泰,黄子澄,却不知所谓王者,霸王道皆用于手,更不说任用与朱棣私下勾通的李景隆,直接导致燕王直捣京师,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陷落。此事对比汉景帝七国之乱,七国之乱规模更大,汉景帝却敢于启用周亚夫,杀晁错平叛乱口实,然后叛乱就是叛乱,雷霆之力摧毁,朱允炆差远了。

关于第三点,燕王朱棣事少有的藩王军事才能出众,长期守边,手下有猛将精兵,还有一等一谋士姚广孝,更加上其与朝中一众勋贵往来密切,无疑为其造反添加了胜算,更何况,建文帝激烈手段,已经让他在诸王中众叛亲离。另外,朱棣战略眼光独到,拿下宁王朵颜三卫,增强兵力;千里奔袭,直捣京师对大跃进,更是神来之笔,如此燕王,有一点机会都不放过,能不成功。

手段激烈,策略不足,优柔寡断,识人不明,又遇到敢打敢拼会拉关系还懂战略的燕王,建文帝对失败,有偶然,却也是必然


姑且说


因为建文帝朱允炆在即位之始,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统治基础上便强行削藩,匆忙开始削落入,并且在他削藩期间还逼死了湘王朱柏,搞得皇室内部人心惶惶,朝野人心不稳。所以在面对在经营多年且富有经验的藩王时,力不从心,而建文帝的优柔寡断使其无法像汉景帝那样处理晁错来对待黄子澄、齐泰等人,使以朱棣为首藩王师出有名。

朱允炆削藩政策一开始就选择错误的对象,他先将势力相对较小的藩王撤掉,最后再来集中精力对付势力最大的藩王。看着其他藩王被一个个撤掉,以朱棣为首藩王们自然知道早晚会轮到自己,所以他们就利用这个时间并差为反叛做着准备。

朱允炆继位时,朱元璋为其父亲朱标,组建的大明朝最强的辅政班底,已经被朱元璋诛杀殆尽,朝中已经无人可用,而其削的各大藩王都是朱允炆的叔叔辈。这些藩王都有自己的军事智囊团,且同时这些藩王的都是身经百战,军事素养大都不差。其中以朱棣最为突出,因为朱棣长期与北方少数民族作战,战斗经验丰富,士兵骁勇善战。且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师出有名。面对如此对手,朱允炆最后终的结束当然 是失败,最后自己也不知所踪。


岳剑


建文帝21岁,年轻有为,但老成不足。身边的谋士虽是大儒,也是大傻,和汉景帝时的晁错没啥区别,不懂人情世故,岂不坏事!皇四叔朱棣,无人不晓,虽是坐镇一方的藩王,但此人历尽苦难己成大道,比朱允炆这个毛头小子水平高得多。可惜小朱就是不自量力,出生牛犊不怕虎,非要挑战四叔,结果以卵击石了。如果小朱不忙下手,四叔也不至于造反,造反无理嘛! 相安无事几十年,四叔老了,掀不起巨浪了,再明升暗降,调离北京,到南京养老,多好!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美妙行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让自己的子孙享受到胜利的果实,实行藩王分封制,虽然每位王爷都限制了兵力,但也有燕王,宁王这些帮明朝守边境的藩王手握重兵,而由于朱允炆削藩的手段太过急功近利,导致燕王朱棣反叛,最终皇帝易位,让人感叹。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打下了天下,且勤于朝政,国力蒸蒸日上,但继承人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而朱标儿子建文帝朱允炆就成为了大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况是皇帝,那搞点什么立威呢,这么多叔叔在外面耀武扬威的,先搞他们,建文帝与手下大臣齐泰,黄子澄开始密谋削藩。那么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会失败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削藩的时机

朱允炆初登大位,马上动手削藩,这个做法还是有待商榷的,毕竟新皇刚继位,按理说应该先稳定朝局,树立威信,等自己的大位还有手下心腹位置坐稳的时候再动手不迟。且朱允炆动作太大,急功近利,一套连招一下子搞掉好几个,藩王震动,人人自危。

削藩的顺序

朱允炆下面有两大心腹,齐泰跟黄子澄,齐泰建议先削燕王,从大的往小了整,而黄子澄建议先搞小的,朱允炆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个人认为还是齐泰的建议比较合理,因为中间有个时间差,先削小的打草惊蛇,从而使燕王有了充分的时间做战前准备和布局。

方针错误,局势逆转

虽然朱允炆削藩的时机跟顺序都不是很恰当,但按道理以举国之力镇压一个燕王还是绰绰有余的,但他生性仁慈,不忍背负杀叔的骂名,使性格凶狠的朱棣像穿了防弹衣一样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加上战场上重用李景隆这样的废材,朝廷上重用齐泰,黄子澄这样理想主义者的书生,安能不败。而削藩之举使得另外几位藩王不肯进京勤王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总结:纵观朱允炆削藩之举犯了不少错误,从而导致满盘皆输,而朱允炆跟朱棣的性格差异也注定了最后的结局,而朱棣上位之后的削藩就显得高明的多。朱允炆是个好人,但他不一定能做一个好皇帝,朱棣是个坏人,但他确实当了一个好皇帝。


颓废中带点颓废


朱允文说的直接点,就是一个木偶,朝堂上没他的份,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有权利去掌控朝廷,那是谁在掌控,是官僚集团,而这些人甩锅,争权夺利,忽悠人可以,打仗可不是这些官僚集团能玩的,他们为一己之私去做,呵呵,到最后就把自己玩完了,


谋世123


几个因素吧。第一,时机不对,即位不久就下杀手,立足不稳。第二,一蹴而就,短期内把所有藩王全得罪了,一时间四面楚歌,第三,也是被诟病最多的,让平叛还不让杀人,这个是我叔叔杀不得,那个是我亲人不能碰,每次都是把朱棣打败了又放走了,就算朱棣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成功,但是试错成本太低了,完全可以慢慢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