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分析:腸炎、白便表現在哪些方面,如何預防?

圖文分析:腸炎、白便表現在哪些方面,如何預防?

先請大家看看下面的幾張圖:

圖文分析:腸炎、白便表現在哪些方面,如何預防?

圖1:發病前、中、後期的南美白對蝦

——看到問題了嗎?
沒錯,主要問題就出在腸道——腸炎。發病前期和中期的對蝦腸壁紅色素細胞已經開始擴散,用手擠壓腸道會有渾濁狀液體流動,此時你會發現對蝦開始逐漸出現厭食(俗稱“加不起料”)、爬邊、蝦體消瘦(用手輕捏蝦體有凹陷感),伴之水面偶爾會浮現幾隻死蝦。
有報道稱:

對蝦腸炎病多見於每年6-8月份,但是筆者實地走訪發現腸炎已經開始貫穿對蝦養殖的每個生長週期,而且逐漸呈現一種發病期提前的趨勢,不僅多見養殖中後期,在放苗1個月內出現腸炎的現象也越來越多。
腸炎的病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第一、投苗前期很少投餵或者基本不投餵開口餌料。肥水培藻,以藻養蟲,再靠蟲養蝦,這種傳統做法固然有它的可取之處,即基本遵循了自然食物鏈的生長之道。

但是藻相的穩定性受天氣陰晴以及溫度高低、pH波動及碳氮比等不確定因素影響較大,難以保證大部分蝦苗能夠攝食到生物餌料,而不是池底死藻或者塘邊青苔,因此靠藻不如靠飼料,建議從放苗當天起就使用乳酸菌拌料投餵,提高蝦苗成活率。


第二、藻毒素中毒。

即“倒藻”釋放藻毒素到水體使蝦中毒,但至今尚無直接證據證明藻毒素為何毒素,只是一種經驗上的推斷而已,但是本著“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精神,在此友情提示各位養戶朋友肥水有度,不易過濃。
第三、弧菌感染。

主要以副溶血弧菌、河弧菌感染居多,此類池池底通常沉積厚厚一層死藻、殘餌、糞便,為各種弧菌的滋生提供了溫床。

好了,說完腸炎的發病症狀及發病原因後,我們再來了解一種對蝦常見消化道疾病——白便(圖2所示)。

圖文分析:腸炎、白便表現在哪些方面,如何預防?

圖2:對蝦“白便”
據研究機構對“白便”做組織切片分析發現,“白便”的主要成分為肝臟排出的病變組織、粘液和毒液,腸道脫落的粘膜以及少部分正常的糞便成分。
對蝦白便的主要症狀表現為:腸壁細胞增生、粘膜上皮畸變脫落、腸道逐漸發空變白、肝胰腺體萎縮。脫落的腺管上皮、腸道黏膜上皮和增生細胞隨糞便排出,形成“白便”附著在料臺上或者漂浮於水面。
“白便”成因較為複雜,有害細菌、藻毒素、水變、藥物刺激等單一或者綜合作用於蝦的肝胰臟和腸道均可引發對蝦“白便”。

因此只有從提高對蝦體質、改善和優化水體環境、切斷病原體傳播途徑等方面著手,大力推廣健康養殖模式,才能有效杜絕對蝦白便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