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人数超艾滋病10倍的它,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原因是什么?

感染人数超艾滋病10倍的它,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原因是什么?

病毒性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其感染

人数是艾滋病人数的10倍以上。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丙型肝炎

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损害为主的一种传染病。HCV感染后主要作用的靶器官是肝

脏,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等。

感染人数超艾滋病10倍的它,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原因是什么?

HCV感染还引起各种肝外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性结膜角膜炎、扁平苔藓、肾

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近年相关研究显示,HCV感染与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HCV感染

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较普通人群明显增加;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HCV抗体阳性率

亦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HCV致2型糖尿病的五种可能的原因:

1、HCV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

HCV核心蛋白可通过上调IRS-1的磷酸化水平,影响下游Akt/PKB通路的活性,继而引起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HCV还可激活mTOR/S6K1通路,间接抑制IRS-1的功能,干扰胰岛

素信号传导。

2、HCV相关肿瘤坏死因子α过度表达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是机体炎症、肿瘤、免疫反应的重要

调控因子。TNF-α可诱发胰岛素抵抗,研究发现HCV感染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增高,HCV

可通过促使TNF-α的过度表达引起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感染人数超艾滋病10倍的它,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原因是什么?

3、HCV影响脂质代谢

约34.8%~81.2%的CHC患者存在脂质代谢异常,脂质代谢异常可以诱发或加重胰岛素抵

抗和2型糖尿病。

4、HCV影响铁代谢异常

HCV可介导铁蛋白增加引起体内铁代谢异常,肝脏铁含量增加可直接影响胰岛功能,导致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当胰岛素抵抗发生后,还可反过来影响肝脏脂肪沉积,影响铁代谢。因

此胰岛素抵抗、肝脂肪变性、铁代谢异常与2型糖尿病之间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5、HCV导致胰腺细胞损伤

HCV还可在胰腺细胞中复制,通过直接损伤作用导致胰岛细胞破坏,胰腺β细胞功能下降。

另外,HCV感染后易并发产生自身免疫抗体,如HCV包膜蛋白与胰岛细胞抗原具有同源性,

可造成交叉免疫反应,胰腺细胞可能成为HCV的靶外细胞,从而导致胰岛细胞损伤、细胞

功能降低,最终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肝硬化是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持续存在和发展的后果,研究发现,糖尿病会加重丙型肝炎后肝

硬化的发生发展。糖尿病合并丙型肝炎肝硬化时,会使后者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如感染、肝

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

感染人数超艾滋病10倍的它,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是肝硬化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高血氨曾被认为是肝硬化肝性脑病发生的主要因

素,近年来发现,炎症反应,尤其是TNF-α及白细胞介素6,在其中也有重要作用,而这两

个炎性因子在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

同时糖尿病会导致谷氨酰胺酶的升高,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延迟,肠动力减弱等原因使肠道细

菌过度生长,上述两种原因均会导致合并糖尿病的肝硬化患者更易发生肝性脑病。通过严格

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可降低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2型糖尿病影响HCV抗病毒的治疗效果,而HCV的抗病毒治疗将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减少

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抗病毒治疗能显著降低HCV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肾脏和心血管终

末事件的风险,控制2型糖尿病也同样能够改善CHC患者肝硬化的预后和发展。

丙型肝炎主要是经血液传播,包括输血与血制品传播、静脉吸毒、针刺、医源性传播和母婴

垂直传播等。国内公众对丙肝的知晓度相当低,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丙肝的知晓

率仅1%。而丙肝相对于乙肝,及时规范实施抗病毒治疗,近80%的丙型肝炎患者可以治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丙肝的预防与筛查,及早发现丙肝,及时进行治疗。

糖尿病与丙型肝炎密切相关。全面深入探讨HCV感染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

用机制,将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新策略。在临床中遇到丙肝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应积极调整降糖方案,在改善肝功能的基础上,将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内,避免血糖控制不

佳导致丙肝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感染人数超艾滋病10倍的它,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原因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