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青训人才培养多方位结合 已拥437所足球特色校

武汉青训人才培养多方位结合 已拥437所足球特色校

武汉足球正在蓬勃发展

中国足坛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几乎每支球队都有足球城大连籍的球员,大连一方成为了本土化球队的代表,仅次于大连的就是武汉,目前卓尔队中的武汉籍球员人数多达13人,仅少于一方。此外,其他球队中没有湖北武汉籍球员的现象也是比较少见。根据数据显示,在2019赛季中超联赛俱乐部一线队加预备队共计736名球员中,按籍贯来排名的话,湖北籍球员多达89名,仅次于辽宁,排名第二,从年龄分布看,湖北籍的95后球员甚至排到了第一名。

这一切与武汉良好的足球氛围和青训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武汉采用的是校园足球、省市足协专业青训、培训机构、职业队梯队等多方位相结合的青训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的业余体校体制被打破后而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建立之际,武汉已经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难怪中国足协每次安排青训论坛或进行青训调研时,首选地都是武汉。

校园足球方面,目前武汉市已经拥有437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加,同时每年还有武汉市校园足球精英联赛,形成了校—区—市的晋升通道;以尚文为代表的武汉本土专业青训机构如雨后春笋一样越来越多,他们不仅培养小球员还教授年轻教练员,近年来已产出了不少小将入选国字号球队;以卓尔为代表的职业球队在积极拓展和搭建自己的青训平台,卓尔目前除了一线队、预备队以外还拥有U19、U17、U15、U14、U13五个年龄段梯队,并且长期对外招生和选拔,参加全国各年龄段相关赛事。

“足球在武汉一直都是有‘进口’的,武汉的很多中学小学很早就参与了足球人才培养,但是以前这些足球特长生除了进职业队就没有选择,就是说几乎没有‘出口’。现在教育部改革进一步开放了大学的足球招生问题,解决了大量足球人才分流问题,让那些没有踢上职业足球的小孩还能继续自己的爱好同时学业有成,这也是我从事足球教育多年来真正感受到了国家从政策上对于足球的重视和扶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更多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出口’解决了,‘进口’就更加畅通了,加上大家能够怀着做公益和更纯粹的心态去做青训,武汉足球就更加健康地和循环地发展。”谈到校园足球的发展,韩建深有感触:“每次带队出去比赛,经常会听到一些名宿在讨论某个小球员会说‘这家伙一看他踢球就知道是武汉的’,这也证明了武汉球员在全国都是非常有特点的。”

在足球场馆建设中,武汉也是敢为人先,除了拥有中国之队主场沌口体育中心外,今年竣工的可容纳2万多人的东西湖五环体育中心已经被本赛季武汉卓尔投入使用,加上塔子湖体育中心5万人的专业足球场也正在计划之中,即将坐拥三座能够承办国际大赛的足球场。另外,武汉还是全国6个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按照国家体育总局要求,试点城市应在9月底前新建或改造完成至少10块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社区足球场,截至目前武汉各区社区足球场地已完工243块,大大超出了总局定下的的任务,在打造“足球之城”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值得一提的是,在基地建设方面,卓尔投资10亿自建的占地300亩的足球训练基地在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了国内少有的拥有自己产权基地的俱乐部,并将陆续建设足球学校和足球公园。

  球市方面,随着卓尔本赛季的优异表现,有回暖的趋势,在本赛季的中超联赛中,卓尔主场球票可谓是一票难求,东西湖五环体育中心每逢比赛日几乎场场爆满,过去13个主场比赛场均上座人数达到21016名。对此,张驰表示:“如果在沌口的话,这个数字肯定会翻倍,毕竟五环只能坐2万多人。另外,最近几个赛季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卓尔主场不固定,这让球队和球迷都很伤脑筋,希望卓尔能像北京国安在工体、上海申花在虹口、河南建业在航海一样拥有自己固定的主场。”据张驰介绍,近年来,武汉球迷文化正一步一步规范起来,从2017年所有球迷协会共同倡导“统橙”后武汉球迷在足球文化上提升也非常明显,不管是统一口号、标语和着装,还是打造无烟看台、接待客队球迷等方面都做到了极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