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軍閥的派系及其特點

近代四川軍閥的出現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縮影與產物。

清末創建新軍,曾在成都北較場先後辦了不少軍事學校。川督岑春煊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開辦了四川武備學堂;川督錫良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開辦了四川陸軍小學堂;川督趙爾巽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開辦了四川陸軍速成學堂。辛亥革命後,川督尹昌衡在此開辦了陸軍軍官學堂;民國8年(1919年)及民國13年(1924年),川督熊克武、四川軍務督理楊森均在此開辦過陸軍講武堂。這些先後舉辦的軍事學堂,在各個時期為四川造就了大批軍事人才,其中不少人就成為了四川各派系軍閥的首腦人物與高級軍事將領。

從1912年"省門之亂"到1935年中央軍入川,四川地區"大小戰爭達四百次以上",其中"規模較大的戰爭就達到二十九次",幾乎每年都有大規模的混戰發生。四川各派軍閥在經過一系列醒風血雨的吞併混戰後,漸漸形成楊森、鄧錫侯、田頌堯、劉湘、劉文輝、劉成勳、賴心輝、劉存厚等幾個軍閥巨頭。

清末民初,在反對清政府與北洋軍閥的統治中,四川國民黨勢力與地方民眾勢力不斷壯大發展,與軍事學堂學生軍的力量,呈犬牙交錯之態勢,由此滋生了眾多的軍閥派系。考四川各軍閥派系的人員主要源來有三:其一各軍校師生,其二同盟會與國民黨人,其三地方袍哥民軍。依出現的先後,四川大軍閥派系記有:武備系、國民黨系(實業系與九人團系)、速成系、保定系、軍官系。

武備系的由來

四川軍閥的派系及其特點

四川軍閥的派系及其特點

20世紀初,清政府進行了以"編練新軍"中心的新政運動。全國各省編練新軍日趨高漲,四川方面總督岑春煊於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年),為準備訓練新軍的人員,開辦了"四川武備學堂速成班",次年開始招收"四川武備學堂"的第一期學生。四川武備學堂是四川創辦的第一所軍事學堂,其畢業生分配到四川新軍,漸漸成為川軍中、上級軍官。辛亥革命後,四川武備學堂出來的尹昌衡、胡景伊掌握了四川軍政大權後,更進一步安置和重用武備生,以至武備生幾乎控制了川軍的各級領導權,同時,軍中設有武備同學會以相聯繫。於是,在近代四川歷史上的第一支軍閥派系--武備系形成了,前期首腦人物為尹昌衡和胡景伊,後期首腦人物為周道剛與劉存厚。

國民黨實業團的由來

四川軍閥的派系及其特點

四川軍閥的派系及其特點

實業團是指四川國民黨內以謝持為首的派別。 實業團原來是指四川同盟會內第一個小團體,成立於1909年,設機關於成都。謝持為負責人,計劃以實業為根據,容納更多黨內同志,以待機而動進行反清革命活動。1902年,四川中西學堂與錦江書院、尊經書院合併,成立四川省城高等學堂。1905年川省第一所省級師範學堂四川通省師範學堂開辦。是為今天四川大學的前身。實業團成員主要來自這兩所學校學生以及四川教育界同盟會黨人。骨幹人物有謝持、張培爵、夏之時、顏德基、黃復生、盧師諦、呂超等。 清末民初,這批人投身軍政界,成為長衫子軍人,佔據要津,從而形成了一支不可小瞧的軍閥力量。

保定系的由來

保定系是由川軍中四川陸軍小學、陸軍中學、陸軍預備學校三校升入保定軍官學校的軍人結成的派系。

保定系是由川軍中四川陸軍小學、陸軍中學、陸軍預備學校和這三校升入保定軍官學校的軍人結成的派系。

1921年熊克武發起驅逐劉存厚之戰,鄧錫侯、田頌堯、劉斌三個師戰敗退保寧,因三人為保定軍校同學,又同為劉存厚部下,加上當時同處困境,利害一致,初步形成以鄧錫侯為首的保定系。

軍官系的由來

軍官系是指川軍中四川陸軍軍官學堂的軍人結成的派系。民國元年(1912年)三月十三日,四川都督尹昌衡開辦四川陸軍軍官學堂,將原四川陸軍小學堂第四、五期學生全部轉入為四川陸軍軍官學堂。為了在軍閥角逐中,立於有利地位,四川軍官學堂的畢業生往往以同學相號召,互相聯繫,彼此照應,初步形成軍官系。

軍官系的建立

1927年軍官生李家鈺由川軍第一師師長升任四川邊防軍總司令,駐遂寧,佔據樂至、安嶽、簡陽等七縣建立了自己的防區,時號"遂寧王"。

四川軍閥特點

四川軍閥每次打仗,打贏的一方,從來不做窮寇之追。川軍最牛的劉湘手下的財神劉航琛說過,四川軍閥混戰,打贏的一方,在戰勝之後必定會做三件大事,第一,拜望敗將的父母,把他們安頓好;第二,打電報給失敗者,不要跑了,因為自己已不再追趕;同時又告訴失敗者,他的家人平安無恙,說"伯父母大人,當小弟侍奉"一類的話;第三,進城安撫百姓,賜予恩惠。

四川軍閥的派系及其特點

所以,民國時期,四川大小戰事400多起,但對地方的破壞並不大。只有外來的軍隊,才會大打出手,每逢這種時候,四川的各種勢力就會聯合起來,一起驅逐外來勢力。正因為戰爭的烈度不大,所以,四川的閒人們,有時候居然會去觀戰,觀戰跟後來看足球比賽一樣有癮,起鬨架秧子的勁頭,比對陣雙方的士兵打仗的勁兒還大。

就這樣,從北洋時期,打到國民黨當家,川中原來最不起眼的劉湘,變成了勢力最大的軍閥。在劉湘的提議下,川軍罷戰了。各個軍閥,依照自己的勢力大小,劃成防區,而川中最大的財源自貢鹽井的收益,劉湘也不獨吞,而是大家依照份額分潤。連勢力最小,原本可以被輕易吞掉的劉存厚,也分了一塊川北的窮地方安身。從那以後,大家就不再打了,各守各的地盤,安穩地過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