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阻止官員貪汙的?從拓跋宏的政策入手,釐清防貪汙體制

不管是哪朝哪代,貪汙腐敗都是逃不開的灰色秘密。

眼觀現在,近幾年來,國家對貪汙腐敗的打擊力度逐步加大,“老虎蒼蠅一起打”也不再只是一句口號;回望過去,歷史上最不缺的就是貪官汙吏的故事,就連北魏這個歷時並不長久的朝代,也有著一段驚心動魄的反貪汙歷史。

北魏的貪汙卻與其它朝代的貪汙有著很大的差別,最明顯的就是北魏官員的貪汙呈現出“全員皆貪”的現象,廉潔的官員身處在那個朝廷裡似乎就是一個異類,會受到眾人的排擠。出現這種奇特現象的原因很簡單,一是因為北魏建立初期,統治者採用的是“百官無祿”的政策,給朝廷白乾活,這得有多愛國啊?很顯然,北魏的官員們並沒有統治者想象中的那麼熱愛北魏;二則是因為在高祖拓跋宏之前,北魏並沒有形成一個完整、成熟的防貪汙體制。

拓跋宏統治時期,北魏才開始多方面,多角度的完善其官僚體系。

古代是如何阻止官員貪汙的?從拓跋宏的政策入手,釐清防貪汙體制

一、 班祿籌廉制,讓廉潔可存

北魏前期,貪汙之人眾多的原因就是“百官無祿”,畢竟如果連溫飽都難以解決,誰還會一門心思的去治理國家呢?於是官員們便通過收受賄賂來維持生計,而受到部落制度的影響,北魏前期的統治者們對這一現象大都採用不予理睬的方式,這就為心思不純者提供了慾望肆略的土壤,讓為官廉潔的人難以生存。

拓跋宏為了緩解北魏朝廷中的腐敗現象,第一件事就是頒佈了班祿制度,國家發放工資改善官員的生活條件,又頒佈了三長制和均田令,整治稅收,從制度上斬斷了官員們貪汙的路子。這一系列的方案制定頒佈之後,雖然沒有完全消除貪汙腐敗的現象,但使清廉者無飢寒之憂,讓他們不需與他人同流合汙來維持生計,這對防止貪汙腐敗還是起了

極其良好的作用。

古代是如何阻止官員貪汙的?從拓跋宏的政策入手,釐清防貪汙體制

二、 完善用人考課制度,提高官員綜合素質

拓跋宏之前的統治者在用人方面,雖然一直提倡漢胡統一,不分彼此,但這一政令一直都是一句空話、套話,漢人和胡人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這使得漢胡之間一直存在著隔閡。也因此,漢人中出色的官員很難出任等級比較高的職位,而胡人中品行不太好的官員卻能擔任重要的職位,管理北魏的財政收入和支出。

為了抹平胡漢之間差異,拓跋宏推行了漢化改革,這不僅吸引了大量的漢族地主加入到北魏的統治階層中,還吸納了大批有能力的漢人,客觀上降低了胡人在高級官吏中的比例,對防止貪汙腐敗起了積極地作用。

為了進一步選取品行和能力俱佳的官員,拓跋宏還推行了官吏考核制度,即每三年對在任官吏進行審核,

考核他們在任是的品行、能力、民心等,審核達標者升職,不達標者處以降級等不同程度的懲罰。

考課制度的完善和進步,加大了統治者對各級別官員的統治,優化了管理階層的組成,減少了貪汙腐敗現象。

古代是如何阻止官員貪汙的?從拓跋宏的政策入手,釐清防貪汙體制

三、 推行監察制度,約束不良之風

北魏初期,由於統治者的不予理睬,使得官員們能夠肆無忌憚的貪汙受賄,也因為統治者的不管不問,讓很多為了監察百官的部門形同虛設,為了淨化北魏官員中的不良之風,拓跋宏重新設立並啟動了御史臺,為了更好的發揮其作用,拓跋宏還大大的提高了御史的地位,御史臺的復出對防治貪汙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除此之外,拓跋宏非常重視政令的貫徹和執行,對於班祿之後任然進行貪汙受賄的官員,他都是不留餘地的進行懲戒,連坐之人不計其數,拓跋宏雷厲風行的舉措讓很多有心之人望而生畏,側面改善了北魏朝廷的不良之風。

監察制度的完善使北魏的官僚體制趨於成熟,在防範貪汙腐敗的過程中也有著難以估計的作用。

古代是如何阻止官員貪汙的?從拓跋宏的政策入手,釐清防貪汙體制

四、 加強文化教育,改善人文環境

之前拓跋宏的一系列措施都屬於治標不治本,拓跋宏為了徹底解決官吏的貪汙腐敗,他決定從小開始,從文化教育開始,從改變人的思想開始。

儒家思想,講究仁、義、禮、智、信,為迎合統治者的需要,在歷史的進程中,儒家把自己進化成更適應社會的一種學說。拓跋宏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也採用儒家學說來教化民眾,他通過設立學院、進行科舉等措施在北魏境內推廣儒家學說,進行儒家教育,從語言、文字、思想等方面,進一步抹平了漢胡之間的隔閡,減少部落統治對北魏的影響,使北魏的統治階層從野蠻走向文明。

雖然拓跋宏最初的目的並不現實,但其在防範貪汙腐敗上還是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古代是如何阻止官員貪汙的?從拓跋宏的政策入手,釐清防貪汙體制

在拓跋宏的管理之下,北魏的吏治走向了一個最好的時代。在拓跋宏的統治之下,北魏的政權一改之前的萎靡作風,不僅逐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官吏制度,而且還加強了對官吏的管理和控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範貪汙腐敗的體制,鞏固了統治者的權益,加強了中央集權。

拓跋宏之後的統治者也曾多次對防貪汙腐敗這一體制進行創新和發展,但其成效與拓跋宏統治時期並無絲毫可比性,到了北魏後期 ,這一制度更是流於形式,名存實亡,對北魏的官吏沒有任何的約束性

綜上所訴,拓跋宏、拓跋恪等北魏的統治者們在防範貪汙腐敗上進行了很多的努力,頒佈了無數的政令,這些政令有用無用的皆有,但不管他們做多少的努力,人心人性中的貪婪是難以消除的,就像一句古話中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