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第一橋,"年逾花甲"依然這麼美…|共和國精神地標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的江面上,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複線鐵路、公路兩用橋,也是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是武漢市的標誌性建築。

萬里長江第一橋,"年逾花甲"依然這麼美…|共和國精神地標

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通車盛況。

萬里長江第一橋,"年逾花甲"依然這麼美…|共和國精神地標

2019年8月拍攝的武漢長江大橋夜景

“每天通過這座大橋,我總有種無以言表的自豪。”每天清晨,家住武漢武昌中華路的陳紅在離家不遠的戶部巷“過早”(武漢方言:吃早餐)後,駕駛著自己的“神龍”汽車駛過武漢長江大橋,到位於江北的漢口一所大學上班。雖然“年逾花甲”的大橋如今實行小車單雙日過橋,但乘坐公共交通過橋,讓陳紅能夠更清晰地欣賞兩岸三鎮秀美風光。陳紅笑稱,20多年來,“一橋”(當地人對武漢長江大橋的稱謂)是架起她的家與單位的“連心橋”。即便在暑期放假時帶家人旅遊或因公出差在外地,每當看到其他地方的大橋,陳紅說:“怎麼看,都沒有家門口的這座大橋宏偉壯觀。因為它不僅是武漢人心中無法替代的橋樑,更是國人心中的自豪。”

見證城市的奮鬥與成長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毛澤東寫下的詩句,既表現出長江的“兇險”,也表達了偉人對中國人民建設祖國和改變山河的豪邁氣概。

如今,這座連接著龜蛇兩山的武漢長江大橋,在62年間,見證了武漢的發展與變遷。

清晨,在漢陽橋頭堡,伴隨著輪船尖銳的汽笛聲,火車的呼嘯聲,大橋社區的居民們在這裡散步、健身,他們對這樣的聲音已經習以為常。大橋社區82歲的老奶奶李惠潔,每天都要在大橋下鍛鍊鍛鍊身體。大橋串起了她一生的時光。60多年前,李惠潔是北京鐵路局材料廠的一名木工,響應建設大橋的號召,調到武漢,並在武漢安了家,子女們也留在了武漢。李惠潔說:“在我們的心中,以橋為榮,以橋為福。”

很少有這樣一座橋,本身就成為這座城市最大的景點和旅遊目的地。武漢長江大橋,就是這座城市的核心吸引物。因為她是中國人的驕傲,是這座江城的榮光和最好的城市名片。

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天塹”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樑,對我國的經濟、文化和國防建設發揮了長期重要作用。

武漢長江大橋聯通著武漢的蛇山和漢陽龜山,是中國歷史上在長江上建起的第一座橋,也是長江上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大橋橫跨在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大橋下層鐵路為雙向車道,上層為4車道公路。武漢長江大橋建成至今,“營運時間最長,運量最大,荷載最大”,被譽為中國建橋史上永遠的豐碑。

8月處暑過後的夜晚,江城武漢依然暑熱難耐,來到江邊乘涼的市民很多,當地人還有在江邊游泳一掃暑氣的習慣。江中的遊船正在順流而下,一列列火車從龜山腳下開進大橋下層,轟隆作響。這座橋,標誌著阻隔了幾十年的京漢、粵漢鐵路實現對接,武漢九省通衢、內陸核心地位名副其實。

建橋僅用兩年零一個月時間

自古跨江難,在武漢修建一座長江大橋更是好幾代人的夢想。早在太平天國時期(1853年),太平軍佔領江城,曾在晴川閣和武昌漢陽門之間的江面上,搭起浮橋,浩蕩江水之上頓生坦途。“人來馬往,履如坦道”,這是史書記載的武漢長江上的第一條“大橋”。然而不久後,太平軍東征,此浮橋即被焚燬。此後,從湖廣總督張之洞提出在武漢建設“長江大橋”用以溝通南北鐵路的設想開始,武漢漸漸成了國之重鎮,建設武漢長江大橋成為當時的前沿工業科技和國力強盛的象徵,也成為無數人心中的願景。

1913年,詹天佑首次參與建橋計劃,並進行實地勘測,雖因種種原因,規劃未獲實行,但其選址與現今武漢長江大橋修築地點基本一致。

1919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之實業計劃寫道“武漢者,指武昌、漢陽、漢口三市而言。於漢水口以橋或隧道聯絡武昌、漢陽、漢口三城為一市。”然而,當時政局紛亂,此宏偉計劃未及付諸實踐。

1955年9月,武漢長江大橋開始動工建設。其間,毛主席曾三次親臨工地視察。1956年6月2日,毛主席更是在武漢暢遊長江,並在水中穿過了即將竣工的大橋,寫下了那首《水調歌頭·游泳》。而此時他的心中再沒有“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的沉重,只有“當驚世界殊”的豪邁。

安得五彩虹,駕天作長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橋樑史的“長子”,原計劃用四年零一個月完工,但建設者們僅用兩年零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這一宏大的工程。

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武漢三鎮連為一體,南北大動脈京廣鐵路被打通,數千年來長江天塹有舟無橋的歷史終告結束。那一刻,全城沸騰,舉國歡慶。

萬里長江第一橋,"年逾花甲"依然這麼美…|共和國精神地標

自武漢長江大橋建設伊始,《人民日報》就在頭版刊登了《武漢長江大橋準備興工》的消息,並發表社論《努力修好武漢長江大橋》。而當集全國之力建設的武漢長江大橋成功通車後,《人民日報》再次發表社論《偉大的理想實現了》,以示慶賀。在第一篇社論結尾,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相信,南北交通被長江隔斷的歷史很快要結束,架設在武漢三鎮的長江大橋將再一次向全世界宣佈:中國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使火車由輪渡過江的一個小時縮短到現在的兩分鐘,在20世紀80年代,大橋鐵路每晝夜通過列車170列,公路流量為3萬輛;進入新世紀,鐵路提速,列車通過量再次增加,現在,大橋上每天的列車通過量已增加到300多列,大橋也入選新中國成立60週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

對話

無私奉獻 不怕吃苦

——對話大橋建設者、教授級高工劉長元

記者: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困難重重,是什麼信念使你們堅持下來的?

劉長元:修建一座長江大橋曾是多少代人的夢想。在那個物資匱乏、工業基礎薄弱的年代,能夠完成這樣一個時代奇蹟,我們靠的是無私奉獻、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以及敢於運用新技術、研發新設備的創新精神。

記者:62年來,您最想告訴後輩人的是什麼呢?

劉長元:參與建設武漢長江大橋是我最引以為自豪的經歷。從武漢長江大橋起步,隨著國家橋樑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當時的技術和設備早已成為厚重的歷史,伴隨著大橋建設而誕生的建橋精神,卻歷久彌新,激勵著後來的橋樑人,永葆“工匠精神”應是每一位建橋人的初心和使命。

記者手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從1957年10月15日至今,武漢長江大橋通車後的兩萬兩千多天已隨江水奔流而去,巍峨的大橋依然屹立於龜山和蛇山之間,任火車、汽車、行人自由穿行。

作為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武漢長江大橋讓我國邁出了大橋建設的第一步,成為“中國橋樑”世界征程的起點;這座橋,藉助西方技術與東方文化融合,憑藉征服天塹的氣勢和領先世界的技術,成為時代與城市的象徵。

如今,整個長江上已建起80多座大橋,近5年來,全球超過一半的大跨度橋樑都出現在中國,“最長、最高、最大、最快”這樣的中國紀錄,不斷被寫進世界橋樑史,這就是我們引以為豪的中國力量、中國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