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時天安門廣場原本的樣子應該沒人見過,老照片為你揭祕


天安門,原名承天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清順治八年改建後稱天安門。此時的天安門前只是一塊封閉的T形宮廷廣場,為明清兩朝舉辦重大慶典和向全國發佈政令的重要場所,也代表著皇權的威嚴。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天安門廣場被當成了入侵者屯兵耀武之地。

民國三年五月,北洋政府的朱啟鈐啟動改造舊都城計劃。拆除天安門前千步廊、修築瀝青路、甕城等,原本封閉的宮廷廣場變成可自由穿行和逗留的開放空間,威嚴、神秘的皇權被消解。正因為朱啟鈐對天安門廣場進行的第一次改造,天安門開始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廣場。

民國十七年,蔣介石北伐勝利。七月,北平軍政各界組織7萬人在天安門前舉行祝捷大會。八月二十四日,孫中山遺像被掛上天安門城樓

後來,天安門廣場開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擴建。拆除了中華門、棋盤街及廣場上的紅牆,總面積達44公頃,是俄羅斯紅場的9倍。

現在的天安門廣場,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歷史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廣場中央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和莊嚴肅穆的紀念堂,廣場西側是人民大會堂,東側面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南側是兩座建於14世紀的古代城樓--正陽門和前門箭樓。

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的北端。天安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通高33.7米。

天安門兩邊是勞動人民文化宮和中山公園,這些雄偉的建築與天安門渾然一體構成了天安門廣場,成為北京的一大勝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