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家畜中,二師兄的名氣可大了。一波漲價身價倍增,大有比肩牛肉的意思。殊不知,二師兄可不止風光過這一次。五六十年代,人家還上過宣傳畫呢。圖為大力發展養豬事業。
把豬餵養好,更多的滿足人民需要。這樣的大肥豬,少說也有兩百斤。比起現在出籠售賣的豬來,可是肥了不少。
豬多肥多糧產高。作為家畜之一,豬在歷史上可是貢獻不小。漢朝時期,豬不僅流傳於肉食界,還成了農耕肥料的一大來源。唐宋時期,養豬已經成為農民增加收益的一大手段。
人勤豬壯。建國之初百廢待興,老百姓溫飽還是問題,傳統農耕發展農業之外,養豬也成了發展農業,提高生活的一大途徑。於是乎,二師兄也成了農業宣傳畫裡的常客。
豬羊滿圈。這幅場景,數千年來都是農家人的目標之一。風調雨順可以有個好收成,豬羊滿圈發展好副業,就可以大大改善伙食了。不少農村出來的80後90後應該都記得,即使辦不了養殖場,小時候家裡總會有個豬圈,飼養上幾頭豬。
要把社裡的豬養得又肥又大。人民公社時期,全隊生豬聚集到一起,也就產生了專職飼養員。一個人的飼養技術,關係到全隊的伙食水平,自然也是馬虎不得。
豬是化肥廠,又是聚寶盆。五六十年代,社會相應服務於農耕的行業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化肥這一塊兒。眾多家畜之中,豬糞無疑又是最常用便宜的天然肥料。歷史條件下,二師兄那會兒在農村可是很受歡迎的。後來雖然村子裡散養豬的少了,規模化養殖,二師兄依然是家常便飯裡,葷菜的一大來源。只是沒想到,最近火得不行大出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