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警方成功捣毁一个收藏拍卖诈骗团伙

高雅的环境、藏品种类繁多的网站、资深的鉴定师,还能办理各种证书帮助收藏人出售藏品……这样一家看起来资质齐全,专业水平较高的正规拍卖公司,背后竟然是一个人员分工明确,专门针对文玩收藏人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今天(11月7日),工业园区公安分局斜塘派出所通报一起刚刚破获的诈骗案件。

收藏者信息被非法获取 慢慢走进设计好的圈套

据办案民警介绍,该犯罪团伙组织架构清晰,人员分工明确,以文化传播公司的身份对外宣传推广业务。犯罪嫌疑人苟某担任该公司老板,下设财务部和三组业务部。冯某系财务总监,牛某、鄢某为财务人员,三人分别对应三组业务部,管理各组账目等工作,同时制定业绩目标、提供业务指导、监督工作等。

该团伙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大量古玩收藏品爱好者信息,分发至各组通过电话联系来锁定目标。在审查期间,业务员告诉民警,每隔一两天,组长就会派发一些含有姓名、电话、藏品信息的客户名单,然后由他们负责联系,不管对方愿不愿意出售藏品,都会添加微信来保持沟通。一旦有收藏人想了解自己藏品的价值和有出售意向,那他就会慢慢走进业务员设计好的圈套。

直至案发仍有不少收藏人蒙在鼓里

藏品鉴定、拍卖行业鱼龙混杂,诈骗团伙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以帮助收藏者鉴定、上网推广、联系拍卖或寻找买家为由实施诈骗。

业务员在和收藏人沟通时,以包装后经网络推广的藏品售价更高为由吸引对方。能够以高出自己心理价位很多的价格出售,这个诱惑一般人难以抵挡。这时业务员会趁热打铁,借机称包装、美化、网络推广需要支付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的“上架费”。待对方付钱后,业务员将藏品图片上传至公司网站,收藏人在网上浏览自己的藏品介绍信息时,会对公司的运作信以为真。

之后,业务员谎称有买家看中,需要提供备案证、出关证、评估报告之类的证书,而收藏人想快速出售藏品又拿不出证书,只能求助业务员。这时,才是诈骗团伙骗取大量钱财的重头戏。业务员会将收藏人和藏品的相关聊天信息反馈给财务,冒充资深鉴定师进行品鉴和估价,再给出较高的价格并收取不同的鉴定费,少则几千多则几万。收钱后,业务员会将制作的假证发送给收藏人,当对方问起买家什么时候可以交易时,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脱或者直接拉黑。

调查发现,涉案公安在收取受害人费用后,无一起完成交易。直至案发,仍有不少收藏人还蒙在鼓里,等待公司安排与买家交易。

团伙成员达40人 涉案高达400余万元

根据线索发现的涉案号码,斜塘派出所会同工业园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等部门成立专案组开展深度研判,成功锁定犯罪团伙2处窝点。在全面掌握犯罪嫌疑人的人数、作息规律、活动轨迹等基本情况后,警方将全部犯罪嫌疑人抓获。

据悉,该犯罪团伙以苟某、牛某、冯某为首成员达40人。苟某交代,组织牛某、冯某等人,以文化发展公司、文化传播公司为幌子,假借鉴定古玩并出具鉴定书的名义,收取客户文物推广费、文物鉴定费、交易保证金等相关费用实施诈骗,涉及金额高达400余万元。

目前,苟某、牛某等29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审理中。警方介绍,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古董古玩交易不得让任何没有经营资质的公司或个人进行,如要鉴定出手藏品,必须认准有鉴定资质的公司,同时需掌握一定的拍卖和文玩的基础知识,不要轻信网站、广告的宣传,凡对藏品估价远远高于市场价值,并收取高额的推广费、鉴定费、保证金、拍卖费等行为,都可能涉嫌诈骗,需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作者系苏报融媒记者天笑,编辑骆晓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