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润物细无声”

纵观当前,我国数字经济风起云涌,催动发展蝶变。

特别是随着5G、物联网、AI及区块链等新“加速器”的撬动,数字经济正成为赋能实体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和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据中国信通院测算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9%,贡献率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超越部分发达国家水平。据预测,到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将在35万亿元左右……

这些海量数据的时刻刷新,背后是线上线下数字经济的真实脉动及支撑。

与此同时,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紧迫任务。

在“未来已来”的当下,应如何拥抱数字化经济浪潮,实现跨越赶超?

“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通讯网络,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这五个部分是数字经济的兄弟学科,只有把这五大块都实现了,数字经济才能全部发展出来”。

近日,在CII2019第九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上,《创客时代》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针对数字经济及传统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等问题,李德毅院士提出了自己观点和建言。

企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润物细无声”

李德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长期从事计算机工程、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驾驶领域研究,参加了多项国防电子信息系统重大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十余项。

数字经济时代,与你我何干?

数字经济,或许很多人认为,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词,能与咱们小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在不经意间我们早已身处数字经济的国土。

10年前很难想象“身无分文”就能走遍大好河山,现在即使在偏远小镇也能扫码支付;

叫车、订餐、网购、预约挂号、银行转账、位置共享、家电控制等等,大部分日常生活靠一部手机就能完成;

无人超市、无人物流、无人工厂、无人餐厅从传说变成身边的事实……

数字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图景正在经历重塑。而其所带来的效益就是数字经济的业务范畴。

其中一个最直接的体现是,2018年“双11”,截止0时28分41秒,天猫总成交额超520亿元。闪烁的数字背后,是无数网民需求带来的商业契机。

又如,正是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京东到家”可以提前预判用户的消费需求,提前在离用户最近的社区储备这些商品,只要用户一下单,就能够及时送达。

亦或者,从一份来自上万人的问卷调查以及某国内知名骑行APP注册用户的统计数据报告中,你不仅可以了解到骑行已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优化出行体验、提升生活品质的最直接方式,而且还能了解到无论是整车购买,还是体验需求,都将成为骑行人口的潜在消费市场,且前景庞大。

数字经济,正为中国经济营造出热气腾腾的发展场景。

企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润物细无声”

数字化到底谈什么?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近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并多次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今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央网信办召开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会,发布《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数字经济是我们国家一个长时期的战略方针,它主要针对于模拟经济而来,数字经济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普遍性、全局性的形态。”李德毅院士谈到。

如今,数字经济既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蓝海。而实践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等深化数字经济融合应用正成为战略焦点。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数字化转型起,“数字化”就成了热词,从企业家到自媒体,人人都谈数字化转型。

有人说“数字化转型实际上就是企业互联网化、智能化的升级”,也有人认为“创建和交付数字化服务是推动转型的关键动力”。

关于什么是数字化转型,答案很多,但似乎没有一个答案能解释清楚。

企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润物细无声”

到底什么是数字化,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花草树木、鸟叫虫鸣……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数字化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一系列新兴技术把这样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在计算机虚拟世界里重建,现实是什么样子的,就要在计算机里呈现出什么样子。

而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通过数字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企业新型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业务的转型、创新和增长。

“我们讲数字经济,只有在其基础之上,融入很多信息技术的加盟,才能实现经济的真正蓬勃发展。”李德毅表示。

说到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要落到“技术”上,“数字化”只是一种手段和途径。

企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润物细无声”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在何方?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19年)——加速腾飞重塑增长》白皮书显示,随着数字经济结构的优化,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主导,ICT服务业成为数字产业的支柱。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下一步该怎么走?

有专家提出“数字化、社区运营将成为必然”。这一观点无形中加重了传统企业的压力——在数字化商业环境中,传统企业无法继续作为独立个体“闭门造车”。

传统企业,之所以称之为“传统企业”,是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经过了长期的大量的研发,相比天生具有数字化基因的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形态更加成熟和稳定。但是它的缺点仍然不能忽视——很难提高增值量。

李德毅院士认为,如果没有数字技术的介入,传统企业要实现自身升值是很难的。

打破产业壁垒,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传统企业在这个时代最大焦虑。

企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润物细无声”

在数字化浪潮中,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海尔集团起到了示范作用。

通过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颠覆与升级,海尔重塑工厂互联体系,与用户共同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生产模式,让完全不懂技术的用户,和苦恼于不了解需求的设计师、供应商,在海尔提供的共享设计平台上互动协作,实现真正的客户个性化订单生产。

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相当于第二次创业,数字化可以让制造型企业从根本上改头换面。

但是,数字化转型升级必定是一个曲折又痛苦的过程,这就需要企业下定决心搞“革命”。

据统计,67%的全球TOP1000的企业和中国TOP100的企业都已经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其核心发展战略。

也有数据显示,许多企业都在试图进行数字化升级,但成功者寥寥无几,深究其因,思路不明,方法不当者占大多数。

“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变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李德毅院士认为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不用大刀阔斧,可以把数字化技术一点一点融入到实体产业。

“好比说冶炼行业,如果加了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冶炼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如果再加上一些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在线的操作,就可以代替一大批流水线上的工人,这对冶炼这一传统行业是带有颠覆性的。”

数字化,给传统企业带来了新的成长机遇和转型挑战,这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战略目标。而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驱动力,将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

企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润物细无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