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在寂静幽深的大洋深处,一艘核潜艇在水底徘徊许久,但是艇内一片忙乱:艇长和发射操作员正在紧张的核实刚刚收到的导弹发射指令,其余艇员都在各自的战位上紧张的核对各种仪表的读数是否正确。此时,潜艇已经下沉到了发射导弹的深度区间,调整好了姿态,随着艇长和发射操作员共同扭动发射按钮,一枚核导弹忽然从艇体内发射出水,点火升空......

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图为核潜艇发射潜射战略导弹,这是大国海基核力量的象征。

前传:战略核较量

这是一艘战略核潜艇发射核导弹的场景,这个场景虽然是假想,但是在冷战时期,他却是美苏两个大国都必须要认真面对、可能成真的场景。这种令人生畏的竞赛,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那个时候美苏两国正值冷战的开始阶段。1954年,苏联第一次引爆氢弹,美国的核优势荡然无存。

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图为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他的发射表明苏联洲际导弹发展成功。

为了迅速重新确立战略核优势,美国决定研发一种射程为1500海里的弹道导弹,并且希望该导弹可以在水下发射,1957年1月份,美国海军宣布北极星固体燃料弹道导弹研发计划通过,搭载北极星导弹的是一种战略导弹核潜艇,由此世界上第一艘战略核潜艇在美国开始研制。同样是1957年,苏联为了继续扩大自己的战略核优势,开始发展洲际导弹,以对抗美国人的战略空军优势。

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图为美国北极星潜射导弹,他是美国用来抗衡苏联核优势的产物。

当年,苏联就从里海北岸的航空港向宇宙发射了一颗质量为84千克的人造卫星。这次发射不仅开创了人类的航天时代,也意味着苏联研发成功了洲际导弹:能把卫星发射到太空围绕地球旋转,也可以把弹头送上太空随时落到敌人头顶。美国不得不接受苏联先于其研发成功洲际导弹的现实,也不得不面对苏联核武器全面覆盖美国全境的现实。

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图为美国在地面测试北极星战略导弹。

面对巨大的战略核竞争压力,面对苏联取得的优势,为了确保战略安全,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重新审查了当时正在研发当中的“北极星”导弹计划,并且确定把第一艘携带“北极星”导弹的核潜艇建成日期提前到1960年11月,以尽快应对苏联核武器优势。对于美国而言,此时的北极星导弹已经和洲际导弹一样重要,不得不加快研发速度。

序幕:美国人开启了战略核潜艇时代

面对苏联战略核力量后来居上的态势,美国海军的工程师们开始认真严肃的思考一个问题:怎么能更快的获得战略核潜艇。随后他们确定了一个方案,把建造中的“跳鱼”号核潜艇改造为战略导弹核潜艇。根据美国人的计算,这艘核潜艇搭载的导弹量最好为16枚,这样可以兼顾重量分配和导弹数量的需求,而且确定了导弹水下发射的方式,美国从一开始就瞄准了战略核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这个高级目标。

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图为下水中的乔治·华盛顿号战略核潜艇。

美国人的改造方式很直接,就是直接在原来的攻击核潜艇中间插入一段导弹舱,于是这种核潜艇的长度和吨位都大大增加,为了确保核潜艇航速达到20节,美国还专门为其研发了功率更大的S5W核反应堆,输出功率可以达到15000马力。设计完成的核潜艇光是水上排水量就达到了5900吨,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潜艇。

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图为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战略导弹核潜艇。

这艘以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命名的核潜艇于1957年11月1日开始建造,1959年6月9日下水,1959年12月30日交付美国海军服役,成为世界上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1960年7月,“乔治·华盛顿”号进行了第一次导弹发射测试,他先后从水下发射了2枚“北极星”弹道导弹,并且成功的使用海水注入导弹舱保持了潜艇的平衡。

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图为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下水。

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图为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导弹舱段,可见其内部结构。

就在美国成功测试战略核潜艇的时候,苏联还没有研发成功战略导弹核潜艇,还是在使用高尔夫级导弹常规潜艇,还只能在水面进行发射,载弹量也只有2枚,导弹射程才100多公里,根本无法和当时的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相比,可以说,美国通过“乔治·华盛顿”级核潜艇的研发,不但确立了自己在海基核力量上的优势,还确定了战略核潜艇的发展方向,此后各国研发的战略核潜艇,都是以此为设计样板。同时,每一枚“北极星”战略导弹都可以携带一枚6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美国依靠这艘核潜艇可以轻易在20分钟内打垮苏联部署在东欧的战役集群,取得军事优势。

竞争:苏联跨入战略核潜艇领域

1960年代初,苏联海军第一次在北冰洋下发现了正在执行战备值班任务的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级战略导弹核潜艇,苏联人大吃一惊,这意味着美国可以从北极海域向苏联纵深快速发射核导弹,莫斯科的防御反应时间不足20分钟。面对这种严峻局势,苏联也只能以牙还牙,加快研发自己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取得打击力量的平衡,换取战略主动权。

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图为苏联海军H级658型导弹核潜艇结构图。

在苏联研发战略导弹核潜艇之前,他们量产过一种导弹常规潜艇,也就是G级,这级潜艇建造总数达到了23艘,是苏联海军第一种可以发射弹道导弹的潜艇,不过因为导弹射程和潜艇续航力的限制,G级潜艇无法执行战略打击,只能执行一般的战役、战术任务。1956年8月25日,苏联第一次下达了研发战略导弹核潜艇的任务,要求可以携带R-11FM和R13型短程弹道导弹,虽然这两种导弹无法水下发射,但是体积足够小,可以在潜艇上搭载,苏联给这款核潜艇的研发任务确定了工程代号658型。

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图为苏联海军658型核潜艇。

苏联人的研发思路和美国一样,都是直接在已有的攻击核潜艇基础上进行改造,选中了苏联初代核潜艇627型。苏联也是直接嵌入导弹发射舱,不过苏联人不想扩大核潜艇的排水量,也不想改变核潜艇的艇型,于是他们选择了直接在指挥围壳内嵌入导弹舱,而不是艇体,于是658型被设计出一个巨大的指挥围壳。

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图为苏联658型核潜艇在水面发射弹道导弹,他的技术比美国导弹核潜艇要差一些。

设计完成后的658型核潜艇水上排水量达到了4080吨,个头也不小,自持力可以达到50天,能够执行战略巡航任务,其指挥围壳内搭载3枚R-13型短程弹道导弹,他只能从水面进行发射,因此发射导弹的耗时很长,从他开始上浮到发射第一枚导弹需要12分钟时间,然后还需要重新调整姿态。不过,苏联后来也给这款核潜艇换装了水下导弹发射设备,使用R-21导弹后,具备了水下发射导弹的能力。

深海怒吼:美苏战略导弹核潜艇竞赛

图为航行中的658型核潜艇。

658型核潜艇出现后,北约送其代号“旅馆”级,简称H型核潜艇,对于苏联而言,虽然H型核潜艇与美国“乔治·华盛顿”级核潜艇差距很大,不但载弹量少13枚,而且导弹射程还短,只有200-500公里,但是苏联拥有导弹核潜艇极大的平衡了美苏的海基战略核力量,也为苏联此后研发更加先进的Y级(扬基级)核潜艇铺平了道路。但是,总的来说,H级战略核潜艇对于东西方战略核力量的平衡,维持美苏战略均势,进而确保世界基本局势的和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