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布瓦屋面類型

中國古建築瓦屋面有多種形式,為了區別灰瓦和琉璃瓦的顏色差異,灰瓦屋面又統稱為“布瓦”或“黑活”。布瓦屋面主要有筒瓦屋面、合瓦屋面、幹搓瓦屋面等。

1

筒瓦屋面

筒瓦屋面是用弧形片狀的板瓦做底瓦,半圓形的筒瓦做蓋瓦的瓦面作法。

2

合瓦屋面

合瓦在北方地區又叫陰陽瓦,在南方地區叫蝴蝶瓦或小青瓦。合瓦屋面的特點是,蓋瓦也使用板瓦,底、蓋瓦按一反一正即“一陰一陽”排列。

3

幹槎瓦屋面

幹槎瓦屋面的特點是沒有蓋瓦,瓦壟間也不用灰梗遮擋,瓦壟與瓦壟巧妙地編在一起。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操作工藝

古建築的屋面瓦施工,瓦墊層叫作“背”,其施工過程叫作“苫背”。現代仿古建築的布瓦屋面是在鋼筋混泥土屋面結構上直接採用砂漿粘結瓦片,達到古建布瓦屋面的效果。筒瓦、合瓦、幹搓瓦三種布瓦屋面施工工藝基本相同,下文就結合筒瓦屋面的施工進行介紹:

1

工藝流程

結構預埋件→放線號壟→綁紮固定鋼筋網→挑選瓦件→衝壟→瓦簷頭(勾頭瓦鋪貼)→瓦脊瓦、安博古→瓦面瓦(底瓦、筒瓦)→檢查清理

2

操作要點

結構預埋件

屋面結構混凝土施工時,按照800mm×800mm間距預埋Ø6短鋼筋,外露100mm。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結構預埋件

放線號壟

放線號壟一般分為分中、排瓦口和號壟三階段。

(1)分中:仿古建築講究對稱,分中就是在簷頭找出整個屋面橫向中心點,此橫向中心點就是屋面正中一趟板瓦的中心線位置。

(2)排瓦口:排瓦口是以分中線為依據,在中心線座中底瓦和簷口端頭之間,根據設計要求結合瓦的尺寸確定瓦壟的間距。

(3)號壟:按照排瓦口確定的瓦壟間距將各壟筒瓦的中心線標在簷口和屋脊部位,並進行屋面瓦壟數排版。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放線號壟

綁紮固定鋼筋網

鋼筋採用直徑6mm的鋼筋,縱橫交叉點要綁紮牢固,將結構預埋鋼筋頭向屋脊方向砸平,與鋼筋網固定牢固。

挑選瓦件

(1)瓦件要逐塊挑選,聲音清脆、無破裂、無變形、無粘疤為好。

(2)瓦件色差較大要分類,基本一致的瓦在一個坡面。

正脊胎磚鋪貼

根據山牆山尖的尖頭位置,通過拉通線確定正脊中心,然後進行胎子磚砌築。胎子磚可直接選用青磚砌築。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衝瓦、瓦簷頭

(1)衝瓦分為瓦邊壟、扯線、衝壟。

瓦邊壟:在每坡兩端邊壟位置拴線、鋪灰,各瓦兩趟底瓦一趟筒瓦,兩端邊瓦要平行、庋一致。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瓦邊壟

扯線:以瓦好的邊壟筒瓦熊背”為標準,在兩邊壟的正脊、中腰、簷頭扯三道橫線(屋面坡較長在正脊中腰與簷頭之間橫線加密,橫線每米一道),作為整個屋面瓦壟的高度。

衝壟:按照扯好的線將屋面中間的三趟底瓦和兩趟筒瓦瓦好,施工操作可從邊壟和中壟向中間開始。作業面大時,可再分中衝幾趟壟。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扯線衝壟

(2)瓦簷頭(勾頭瓦鋪貼)

在山牆山尖位置做一層披水磚,披水磚出挑長度為50mm,然後在披水磚及屋簷上鋪設滴水瓦,滴水瓦出挑25mm,滴水瓦之間間隔50mm,在交界處滴子瓦斜切45°角,對其成直角,上面斜鋪一塊勾頭。在兩端邊壟滴水下楞扯一道線,每壟出簷長度和滴水高低以此為準。勾頭出簷緊靠滴水,勾頭的高低以簷線為準。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勾頭滴水

滴水瓦上頭鋪設兩塊板瓦,板瓦上下搭接三分之二,板瓦瓦底坐漿密實。在兩塊板瓦之間蓋筒瓦至垂脊處,筒瓦以勾頭瓦起頭。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瓦簷頭

瓦脊瓦、安博古

脊分為正脊、垂脊兩種。正脊的安裝分為安裝正當溝、砌正脊瓦和勾縫;垂脊的安裝分為瓦翼角瓦、扯線找囊和砌脊筒子。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正脊、垂脊位置圖

(1)正脊的安裝:在正脊的兩端預排兩個正脊筒子,順直找平,定出正當溝的安裝位置,將正當溝的背面和底稜抹上灰,卡在兩壟筒瓦之間和底瓦上,兩邊正當溝之間的距離與正脊瓦的競度一致;在屋頂中間預放一塊正脊筒子,依次向兩端趕排,找出固定脊瓦的預埋筋位置,焊接好預埋鋼筋再將兩面當溝之間用灰漿填實;鋪灰砌築正脊筒子,砌築脊筒子時同時用灰漿將脊筒子內灌實1/3並勾縫。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正脊安裝

(2)垂脊的安裝:在簷頭轉角處瓦兩塊割角滴子,在割角滴子上瓦一塊勾頭;預排第一塊脊瓦和最靠博古的一塊脊瓦,扯線找囊,定出斜脊的高度;安裝鐵件,砌築斜脊(同正脊);灌漿和勾縫(同正脊)。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垂脊安裝

(3)博古安裝:博古宜與正脊、斜脊同時安裝,可看作一種特別配件。)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博古

瓦面瓦

(1)開線:先在齊頭線、楞線和簷口線上各栓一根短連繩(叫做“吊魚”),“吊魚”的長度根據線到邊壟底瓦翅的距離定,然後“開線”:按照排好的瓦當和脊上號好壟的標記把線的一端固定在脊上。其高低以脊部齊頭線為標準,另一端拴一塊瓦,吊在房簷下。這條瓦瓦用線叫做“瓦刀線”。鋪掛大面瓦時,板瓦最前端以滴水瓦開頭,筒瓦以勾頭開頭。兩壟板瓦間隔5公分。板瓦鋪貼按流水線鋪貼。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瓦刀線

(2)瓦瓦:拴好瓦刀線後,鋪灰瓦底瓦。底瓦灰的厚度一般為4釐米左右。底瓦窄頭朝下,從下往上依次擺放。底瓦的搭接密度應能做到“三搭頭”,即每三塊瓦中,第一塊與第三塊能做到首尾搭頭。簷頭和靠近脊的部位應做到“稀瓦簷頭密瓦脊”。

(3)蓋筒瓦:兩壟板瓦上蓋一壟筒瓦,筒瓦以勾頭起頭,筒瓦要求順直,板瓦與筒瓦之間縫隙要求灰漿密實,並壓實抹光。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筒瓦施工

(4)背瓦翅:擺好底瓦以後,要將底瓦兩側的灰順瓦翅用瓦刀抹齊,不足之處要用灰補齊,“背瓦翅”一定要將灰“背”足、拍實。

(5)扎縫:“背”完瓦翅後,要在底瓦壟之間的縫隙處用大麻刀灰塞嚴塞實,這一過程叫做“扎縫”,扎縫灰應能蓋住兩邊底瓦壟的瓦翅。

檢查清理

將瓦壟清掃乾淨後,用小麻刀灰在筒瓦相接的地方勾抹即捉節,然後用夾壟灰將睜眼抹平,即夾壟。夾壟時應將夾壟灰趕軋光實,下腳直順,與上口垂直。


仿古建築布瓦屋面施工工藝淺析


▲檢查、清理

質量要求

1.麻刀灰活灰機攪拌二遍成活,稠度適宜,無麻刀團。

2.鈴鐺排山脊左右一致,平順,囊向合理,底瓦找好泛水,防止窩水。

3.正脊寬窄基本一致,水平偏差不大於5mm,垂脊囊向自然合理。

4.垂不淹肘,脊不淹唇。脊件周正平直,穩當牢固,小獸安裝數目準確,安放穩固。

5.煙子膠用前提前做好試驗,攪脖應橫平豎直,著色均勻一致。

6.分中前後坡相交,用線墜吊直。由中向兩側分別號壟。號壟彈線前後坡一致並清晰可見。底瓦做中,瓦當應排出好活,否則調整蚰蜒當尺寸。

7.睜眼1/3筒瓦高,囊向自然合理。筒瓦與筒瓦距離3—5毫米,原灰勾縫,嚴實幹淨利落。

8.脊部、簷部用麻刀灰,熊頭用小麻刀灰。底瓦不摘偏,不喝風,筒瓦直順無跳絲跳壟現象,囊向一致,夾腮嚴實平整,無野灰,無蛐蛐窩,捉節用灰飽滿,趕光軋實。屋面整潔光亮。

結語

與西方建築相比,中國的瓦屋面作法更多,中國不但創造了與西方相似的筒瓦屋面,還創造合瓦屋面,尤其是創造了帶釉的瓦(琉璃)屋面和幹槎瓦屋面。無論就瓦屋面的技術手段還是藝術形式而言,中式屋面的水平更高,更具多樣性。現代建築中的仿古屋面在保證了放過效果的同事,利用混凝土結構極大簡化了傳統古屋面的苫背作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