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水,但要怎么用,这是大家头疼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水分对水稻的重要性,如何适宜的使用水灌溉。

水稻栽秧至返青怎样用好水?随着厩肥的减少和秸秆还田的增加有两种用水的方法:一种是以厩肥为主的稻田属正常用水,即水稻栽插时,一般稻田内只有薄水层。因此,移栽后应及时灌浅水层,特别是上午栽的秧,中午前一定要灌上水,灌水深度以3~6cm为宜。3~5天内不淹心叶,以减少植株的蒸腾,保持稻体内水分平衡,达到深水护苗的作用,如遇大风,还可减轻秧苗受损。但灌水不能过深,深了会引起叶鞘过早伸长,植株细弱,不易扎根。但也不能长期断水而影响发棵。据研究,寸水护苗与深水护苗相比,单株黄叶数减少21.36%,分集成穗提高7.96%。北方稻区,春稻移栽后温度较低,如逢阴雨天气,水层可适当浅些。南方麦田水稻种植,在干旱时期,气温高,湿度低,如西南风,水层要适当地加深。否则就可浅些。此外,秧龄小,宜浅,苗大可稍深。

水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水,但要怎么用,这是大家头疼的问题

另一种以秸秆还田的稻田属特殊用水。大面生产发现稻苗移栽后,至返青至分蘖一直维持水层,使土壤严重缺氧,导致产生大量有毒物质,严重影响扎根和根系生育,甚至发生僵苗。对这种田块灌水方法要改变,栽插后仍要于水护苗至返青,但活棵后就要间歇灌水,经常露田增氧,促进秸秆腐熟,促进根系深扎,直至开始轻搁田为止。

水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水,但要怎么用,这是大家头疼的问题

水稻生长中期为什么一定要搁田!搁田后水浆如何管理?

搁田亦称晒田、烤田,是稻田水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搁田的原因有四:

(1)为使土壤脱水干缩而产生裂缝,增加土壤的渗漏性,提高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减少还原性的有毒物质,增强好气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物的矿化,从而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

(2)为促进根系向纵、横两个方面的生长,扩大根系活动范围,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吸肥吸水的性能。

(3)控制无效分蘖,抑制土壤中养分的供应,巩固有效分蘖生长,增加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控制群体的发展,为水稻后期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4)降低田间湿度,推迟稻田封行期,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有利稻株稳生长,增强抗倒、抗病虫的能力。

水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水,但要怎么用,这是大家头疼的问题

搁田要求达到的指标是:通过搁田要使得水稻无效分集生长显著减缓;植株形态表现叶色褪淡(落黄),叶片挺立当土壤到达固体时,土地就暴露了白色的根部,而在水位恢复后,进入田间脚就不会陷在地里。场地布置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放置场不太重,采用分级轻放法。也就是说,每次的烤田时间为0.5个叶龄期,大约为4-5天。置田后,0~5cm的土层的含水量达到最大持水量的80%时,再复水。

水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水,但要怎么用,这是大家头疼的问题

倒3叶至抽穗期的灌排技术是间歇灌溉,即田间上一次水,待2~3天后自然落干,不立即上第二次水,让土壤露田通气2~3天后再上水。这种间歇灌溉法,既满足了水稻正常代谢的需要又能更新土壤环境,满足根系正常生长的要求,使根系充分发挥吸水、吸肥能力。但在剑叶露尖后,正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由于水肥料量要更多,此时要建立水层,维持到抽穗前的2、3天,再脱水轻放,在破口期再次出现"落黄",增加稻体淀粉积蓄,促进出穗整齐。

水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水,但要怎么用,这是大家头疼的问题

抽穗至成熟期灌水技术是:抽穗后,一般宜用浅水灌溉,如果水分亏缺,就会削弱光合作用,降低植株内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因此,这一时期千万不可断水,即使碰到稻叶疯长、倒伏等特殊情况,需排除水层外,土壤水分亦必须维持高度湿润水平。

水稻进入黄熟期,即开始采用湿润灌溉法,对盐碱土、岗岭砂土梯田,必须保持水层到收获前一星期再排水落干。对水稻根系浅的品种如杂交糊稻等,高产经验,收获前3天断水最好。

水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水,但要怎么用,这是大家头疼的问题

怎样提高抽穗后的根系活力?

水稻根系呼吸所需要的氧气主要由地上部提供,但是,水稻最后3张叶片,一般不分化通气组织,因而根系呼吸所消耗的氧,只能靠其本身向周围土壤环境吸取,从而使根和叶在氧的供求方面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水稻生育后期开花、授粉、结实、灌浆等各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相当数量的蛋白质,以构成贮藏的淀粉和具有遗传特性的细胞核、细胞质等等。

水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水,但要怎么用,这是大家头疼的问题

碳水化合物的骨架一糖类,是在叶片中合成后运输到籽粒中去的;蛋白质的骨架一氨基酸类,是在根系中合成后运输到籽粒中去的。由于各种物质运往籽粒必须按照严格的比例,才能保证开花、灌浆等各个过程的正常进行,形成较高的产量,这就要求根与叶能够很好地相互配合、协调。如果颖花根活量不高,根系将发生早衰,籽粒不能从根系获得所需要的氮基酸,就会迫使叶片提早枯死,把叶片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等以供应给籽粒。所以,根系早衰的稻株,其叶片枯黄,产生所谓的"老来穷"现象,产量损失很大。

水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水,但要怎么用,这是大家头疼的问题

根系缺氧往往是早衰的主要根源,所以,生育后期要特别强调"活水灌溉",干湿交替,即"前水不清,后水不进",以保证氧和水的供应,达到养根保叶。此外,及时施用"破口肥",每亩用2~3公斤尿素,或根外追肥每亩1.0~1.5公斤尿素(2%浓度喷雾),以补充氮素的亏缺,这对养根保叶也很重要。在抽穗期喷施20%粉锈宁每亩50克,对水稻叶片有保护作用。本篇文章今天就了解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