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综合类大学开始培养师范生,教师“铁饭碗”还在吗

从当前教师培养规模来看,每年几十万的师范毕业生,看起来数量充足,但真正到一线做老师,特别是成为有编有岗的老师的比例很小,有不少院校甚至低于10%,有观点认为,教师培养存在“虚假繁荣”。

除了部属师范类院校,从全国的总体情况看,师范生培养主要以地方性二本院校为主,高职高专等学院作为重要补充,而人们熟知的‘211’‘985’等高水平综合大学并没有参与到教师的培养上来。

各大综合类大学开始培养师范生,教师“铁饭碗”还在吗

北京师范大学

但从实际上,从本世纪初开始,就已有大量师范院校纷纷缩减师范生招生比例或者向综合性高校转型。

20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我国逐步开始在层次和机构上调整,实行由“三级”向“二级”乃至“一级”的师范教育体系过渡,逐渐形成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参与的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中师消失,很多师范院校通过合并、转型、升格,变成了综合性高校,不再以“师范”命名。

如湖南省,20世纪90年代最多时有14所师范院校,升格后只剩下4所师范本科院校,并且也都向学科综合化发展,非师范专业数和学生数都超过了师范教育。

原来的许多师范院校纷纷升格改名,把精力放在搞综合性大学上,师范教育明显削弱和边缘化,一些招生规模较少、办学效益不好的专业,如生物、地理、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大都被停招。

各大综合类大学开始培养师范生,教师“铁饭碗”还在吗

阆中市举行2018年考核招聘省属免费师范生面试

各师范院校师范生比例正在下降。在江苏省,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师范生约占20%,江苏师范大学占25%,淮阴师范学院不足25%,南京晓庄学院不足20%,盐城师范学院则不足15%。

根据统计,各地方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占学校全部专业的比例已经达到60%到70%,非师范专业的在校学生也已经超过50%。这表明,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实际上已经进入综合化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传统的师范类大学在纷纷向综合性大学的方向转型;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也开启了教师教育培养。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师范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都是以文理基础学科教学研究为主,基础学科专业的就业自然就有当老师或者研究员两个方向,将其分割开来是前苏联专业教育体制,人为地限制了毕业生的择业范围。

各大综合类大学开始培养师范生,教师“铁饭碗”还在吗

实习支教

一些著名师范院校已经向综合性高校转型。早在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其百年华诞之际就明确提出,将在未来15年内,建成为一所综合性、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明确表示讲逐步缩减师范类本科招生,学校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师资培养将统一纳入教师教育学院进行研究生教育。

​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已经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国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改进教师培养机制、模式和课程,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各大综合类大学开始培养师范生,教师“铁饭碗”还在吗

2018届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

综合性院校举办师范专业,由于学校品牌的吸引力,招生应不成问题,但也要考虑学生报师范专业的目的是今后从教,还是想考进这所大学?

如何让更多师范专业毕业生愿意选择从教?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有提高教师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