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展2019」华为叶宏叶:HiLink&liteOS芯片让IoT开发更简单高效

2019年10月31日-11月3日,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正式召开。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行走于信息通信(ICT)产业最前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是泛ICT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盛会、5G发布的主战场。PT展自1990年起,始终致力于打造最具影响力和创新活力的ICT平台,为ICT产业链提供政策解读、技术研发、市场应用和金融投资等全方位的服务和沟通合作机会;因其前沿、领先、前瞻和高效连接,贯通和满足ICT产业链各方利益和需求,PT展也被誉为中国乃至全球“ICT市场的创新基地和风向标”。融合网|DWRH.net为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支持媒体单位。

“ICT中国·高层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一贯秉承“国际视野、专业深度、品牌立场、创新精神”,在国内外政府及信息通信领域享有盛誉,成为汇聚产业各方精英人士,探讨合作交流的高层平台,是全球ICT企业的年度盛会。“ICT中国·2019高层论坛”广泛涉猎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热点,并在政策监管、技术发展、融合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做深入研讨。论坛主题将涵盖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SDN/NFV、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行业前沿领域,以及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数字医疗、信息安全等行业热门话题。

2019年中国国际通信展览会期间,2019年11月1日下午,“泰尔论坛2019–智能物联开启全场景智慧生活”召开,泰尔终端实验室战略规划与研究部副主任/IoT行业首席研究员—葛涵涛担任论坛主持人。

「PT展2019」华为叶宏叶:HiLink&liteOS芯片让IoT开发更简单高效

图为:呼伦贝尔大草原美景(融合网特约摄影作者庞明英)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iLink智能家居生态解决方案部部长叶宏叶部长发表了题为《HiLink&lite OS&芯片让IoT开发更简单高效》的主题演讲,以下为其主题演讲的全文——

上午很多嘉宾也提到了IoT非常好的机遇,我今天主要提的是挑战。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IoT从很多的行业中它自己去构建,比如从家电行业,产品行业,比如海尔、美的,还有电商,京东、国美,包括华为、小米,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构建。存在一个问题,在国内不完全统计至少有20个,这20个直接导致对于生产家电产品的伙伴而言非常痛苦,如果我要增加更多的渠道,意味着我每一个都要适配。对消费者而言,如果我要装一个真正智能的家,家电可能有上百个品类,我就买五十个品类,这五十个品类分别落在二十个生态里面,那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根本没法用。就回到了上午徐总说的基础设施,现在其实没有一个很好的基础设施。

导致的问题是从生产领域里,我们出了千万级的发货,但实际上消费领域,消费者能知道的联网,下载APP注册,花点时间去连通它,然后去活跃使用,这个衰减基本到了10%,这也是今天上午华为张部长提到的一个值,我们这里看到的值是10%~15%左右,实际上衰减非常严重。带来的问题是消费侧不买单,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觉得我做了智能,其实没给我带来太多的溢价,因为消费者不认可,那我们就只有一个逻辑,消费者买吧,反正也加不了多少钱,只能这样去跟消费者沟通,导致的结果是基本上做了以后从业者没有觉得这个事情很兴奋,但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华为其实想做的就是一个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除了一些开发工具,还包括一些运转的工具,我后面会讲一下我们怎么思考的。华为三件套让IT开发简单高效,我们都知道开发这个事是一个需要大量软件、硬件投入的事,我们发现行业中并不是,比如家电行业使用者,他有很大的团队去做这个软件、硬件的开发,尤其是软件的开发。比如上午聂总提到安全的问题,拆分来看安全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事情,安全本身的价值有多少?它没有马上显现出来,我砸那么多资源到安全中,事实上会陷入到一个死循环。

我们所谓的三件套,第一个是HiLink的开放平,加上lite OS,再加上芯片,实际上从逻辑来看是四样东西,我们讲是端边控云。端,早上泰尔发布的Wi-Fi应该是说但的下面两块,是芯片加上OS这一部分。我们为什么把SDK也叫做端呢?因为我们目前构建的并不是要求我们的伙伴全部都使用,在他条件受限的时候比如只用我们的SDK,如果用的越多,某种程度是我们的能力注入的越多。比如刚才提到的安全的问题,在我们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框,但实际上打开是一个非常繁复的事。

下面我就把每一个模块单独给大家讲一下,今天可能偏技术点,稍微有点无聊,我尽可能生动一点讲。从开放平台来说,我们首先提供什么能力?华为公司,我们说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一定是广泛部署的才称之为基础设施,华为有两样是广泛部署的。第一是手机,因为手机每年出货大概2亿多只,这个也是覆盖比较大的人群。还有是路由,华为路由每年出货量大概一千五百万左右,可能到明年也会成为C端路由器的一个国内No1。我们希望把这两个能力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能力,成为行业能够去使用,能力去建的一个东西。

从华为的基础设施,我们除了手机之外我们叫1+8,1是最大的大头,就是手机,围绕手机我们还有平板、电视屏,还有车机,就是跟沃尔沃合作车上的那个屏,还有耳机、音箱,这个8里包含各种尺寸的GY、VY,包括我们还有一款眼镜也是可以说话的,这些入口都可以给行业使用,配套完成统一的设备管理和自动汇聚的服务。

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比如安全,上午聂总提到了安全,其实我们跟聂总一直在思考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思考的同时,如果我们仅仅是一个白皮书写出来给我们的伙伴,我告诉你基本上看不明白这是怎么意思,最终结果就是落不了地。我们就把类似的能力放到我们的平台,变成一个他可以去调用的,他只管调用,不用特别理解里面的东西,当然如果他愿意理解的话我们也非常愿意把它开放出来。开发的流程,到后面产品成果功能定义完成,UI的完成,到我们去认证,实际上我们把整个的工具集完全打通。

举个例子,比如UI的开发,对H5开发来说,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H5开发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但对物联网的伙伴就比较麻烦了。传统做一个交互的设计,整个过程需要五个工程师,并不是每一个公司尤其规模不是很大的公司,他很难去构建这么一个完整的团队,这种情况下我们去做前端的框架性的设计甚至功能的设计,下面同步可视化的方法一个开发人员去做,这样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一方面保证消费者的体验。同时,比如我们认证环节,我们自己搭的框架,前端就做了质量保证,很快的完成它的上市。认证环节,我们跟泰尔实验室高主任这边一直在探索由HiLink认证由泰尔来完成,泰尔是非常专业的一个机构,原来我们自己测试就很困难,也是面向未来海量的产品智能化的一个比较好的模式。

还有线下的实验室,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很大的区别是有一个物,如果我们连产品都没见过,就很难确保质量。在我们方舟实验室主要完成什么事呢?第一,华为公司自己是个通讯公司,我不可能了解行业所有的东西,比如厨电,在方舟实验室是完成一个行业交流,把彼此的能力可控的一个东西,有助于我们把产品的体验本身,其实华为公司是一个产品公司,我们对产品的体验本身是注入到所有的员工的脑海里的,包括管理层的脑海里。这样的话,我们对体验的闭环是相对非常关注的,这也促成我们跟不同行业交流,目的就是把这种通讯的能力,人与人交互的能力,怎么附着在传统产品,让它产生一个新的生命。这个实验室,我们目前有一个任务就是认证,这个任务以后会越来越薄,这个认证的工作我们会跟泰尔合作,由专业机构完成这样一个工作。所以我们更多的是面向各行各业,把他的行业应用抽象出来,作为一种能力,来加速物联网在这个行业的发展。

第二层助力是LiteOS,LiteOS是从2012年开始,我们当时用在手表,用在手机计步的东西里,逐步再延伸到海思的芯片,实际上它整个在ToB和ToC的出货量都是很大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内部使用的,到现在它是一个开源的开放的OS。

为什么行业中有那么多免费的东西,我们还要建呢?我们是当成物联网的安卓的方向来看,它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是内核,内核是往下的,把各种模组,各种OS很好的支持起来。我们往上是通过JS引擎,解决各种业务融合的问题。内核是解决实时、低成本、低功耗的问题,针对设备这一块来做能力的构建。引擎这一块,我们的逻辑也是,刚才说到我们的行业中并不具备很强的软件能力,那我们的方法是,我把这些能力能标准化的就标准化,业务逻辑还是需要由行业的应用者去使用,不管怎么样如果我把能力标准化以后对他来说他就设计一个业务的逻辑,这样就会简化他的操作。实际上我们提供了大量能力的共享库,目的是把标准的能力抽象化、标准化,行业只开发业务逻辑。

第三层助力是我们所说的芯片,芯片是一个非常热的问题,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物联网时代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实际上寸步难行。我们瞄准我们在IoT行业,我们有两大类,一个是连接类,一个是媒体类。连接类,我们说的Wi-Fi、POC和NP,我们都知道5G,张部长提到5G高带宽、低时延、物联的,比如地产它是给消费一个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特点是数量多,要求稳定可靠,而C端产品是要方便使用,所以我们会构建不同能力,从Wi-Fi到NB都会去构建。摄像头这一块,未来也会面向智慧化,它可能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家庭场景的感知,还有显示,这是面向家庭显示的这一块。

最后,我们大的方向,华为会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让我们的伙伴和开发者去基于我们的基础设施给更多的伙伴,更多的行业赋能。今天我就讲到这边,非常感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