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老八股”栽了!信披違法遭頂格處罰,更面臨退市風險

傳奇即將落幕?

作為A股市場的“老八股”之一、中國資本市場的探路者,飛樂音響曾一時風光無兩。其股票是新中國第一批上市流通的股票,號稱“新中國第一股”,1991年時曾達到過每股600元的高點。

然而,時過境遷,“第一股”盛名不再,業績鉅虧面臨退市,還遭監管層立案調查,深陷財務造假旋渦,股價更是跌至不到4元。

涉嫌虛增財務、信披違規

飛樂音響收頂格處罰告知書

昨晚,飛樂音響公告稱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上海證監局擬對飛樂音響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六十萬元罰款,並擬對時任有責高管作出處罰。

其核心違法事實為,虛增營收與利潤財務數據,所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

具體來看,“智慧沿河”“智慧臺江”項目確認收入不符合條件,導致飛樂音響2017年半年度報告合併財務報表虛增營業收入1.8億元、虛增利潤總額3784萬元;導致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合併財務報表虛增營業收入7.21億元,虛增利潤總額1.51億元;導致2017年半年度、第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不準確。

这只“老八股”栽了!信披违法遭顶格处罚,更面临退市风险

今年7月,飛樂影響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在6月11日的警示函中,上海證監局直接披露了飛樂音響的相關違規行為。

據上海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2017年前三季度,飛樂音響部分工程施工項目收入確認依據不足、部分工程施工項目完工百分比會計估計存在偏差,虛增營業收入、淨利潤,導致飛樂音響2017年半年報及三季報財務信息存在虛假記載,未能真實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此外,飛樂音響還存在業績預告信息披露不準確的問題。2017年7月13日和2017年10月11日,飛樂音響分別披露了2017年上半年和2017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預增公告。然而,到了2018年4月28日,飛樂音響又發佈了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公告。

通過一前一後的業績調整,飛樂音響的營收憑空消失了17.42億元,淨利潤增長也縮小了數倍,業績差異十分明顯。

資不抵債

老八股退市風險大增

飛樂音響是A股市場名聲響噹噹的一隻股票。

作為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飛樂音響於1986年9月26日在中國工商銀行上海靜安信託業務部上市交易,這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股票買賣交易,飛樂音響因此被稱為“新中國第一股”,這隻股票也是第一批“老八股”之一。

这只“老八股”栽了!信披违法遭顶格处罚,更面临退市风险

1986年11月14日,當時國家領導人會見當時美國紐交所董事長約翰.凡爾霖時,還將一張面額為50元的飛樂音響股票送給凡爾霖,這張股票也成為了第一張被外國人擁有的中國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飛樂音響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是現年54歲的黃金剛,最終控制人為上海市國資委。目前,飛樂音響所屬的行業為電子-光學光電子,在2002年收購上海亞明燈泡廠有限公司後,飛樂音響的主業已經由最開始的音響業務變更為現在的照明業務。

然而,上市近30年後,飛樂音響陷入了鉅虧困境。

2018年,公司總營收為33.02億,同比暴跌39.35%;淨利潤由盈轉虧,鉅虧32.95億,上年同期為盈利0.55億。而截至年報披露當日,收盤時公司市值也僅僅28.18億,相當於將公司市值整個虧掉。

更值得關注的是,進入2019年,飛樂音響的情況進一步惡化。

2019年半年報顯示,飛樂音響在2019年上半年虧損3.29億元,淨資產為負3.2億元,已經資不抵債。根據相關規定,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淨資產為負值或者被追溯重述後為負值的,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這意味著,公司面臨退市危機。

这只“老八股”栽了!信披违法遭顶格处罚,更面临退市风险

業績欠佳,飛樂音響多次收到大股東的“資助”。

飛樂音響的大股東——由上海國資委控股的儀電集團儀電集團一年內累計為公司提供了28.3億元的財務資助。截至2019年5月,儀電集團提供的財務資助中,尚有17.64億未歸還。

曾經每股600元

如今只剩3.81元

業績鉅虧、信披違規,也引發了股價的暴跌。

僅2018年一年,飛樂音響的股價就從年初的9.1元一路下跌至年底的3.3元,股價跌幅高達63%,市值蒸發超過58億元。今年以來,截至今天午間收盤,該股股價已從年內高點7.5元附近跌至當前3.81元左右。

这只“老八股”栽了!信披违法遭顶格处罚,更面临退市风险

將時間倒回至1990年12月19日,彼時飛樂音響的股票轉至上交所上市交易,併成為萬人追捧的熱門股,當時股價最高到過每股600.4元。

另外,根據飛樂音響的公告,截至6月13日,公司累計新增訴訟(仲裁)的金額為1502.42萬元。

其中,飛樂音響作為原告的案件有1例,涉及金額38.72萬元;作為被告的案件有8例,涉及金額1463.70萬元。飛樂音響表示,鑑於部分訴訟案件處於審理中,還有部分案件處於雙方協商初期,目前無法預測其對公司利潤的影響。

收購申安集團拖垮公司

年報顯示,2018年,飛樂音響計提了15.76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佔扣非後虧損淨利潤的一半左右,其中飛樂音響提申安集團全部商譽減值,合計達10.95億。也就是說,公司2018年年鉅虧33億,其中三分之一的虧損由申安集團造成。

这只“老八股”栽了!信披违法遭顶格处罚,更面临退市风险

2014年12月,為擴展產業鏈,飛樂音響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了申安聯合持有的北京申安集團72.25%的股權,以現金方式收購了申安聯合持有的北京申安集團12.75%的股權以及莊申安持有的北京申安集團15%的股權。

總得來看,飛樂音響作價15.93億收購北京申安集團100%股權,然而申安集團歸母淨資產僅4.1億,評估增值率高達285.45%。按照當時披露的信息,這次併購產生了10.44億元的商譽。申安集團被飛樂音響收購後,其原實控人莊申安成為飛樂音響總經理。

申安集團曾有過3年業績承諾。從2014年至2016年,分別實現盈利13581萬、19107萬、27103萬。除了前兩年超額完成業績外,2016年完成率只有83%,但3年累積業績仍然達到盈利預測的6億。

令人驚愕的是。業績承諾過後2017年申安集團盈利能力驟降,淨利潤下滑94%,2018年淨虧損11億。2018年,飛樂音響對申安集團全額計提了商譽減值。

對於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飛樂音響在2017年年報中解釋稱,北京申安受PPP政策收緊、部分前期已經確認收入的項目存在未在當期及時履行招投標程序、部分項目存在對完工進度的估計存在偏差的影響,以及應收款項減值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計提與2016年相比大幅增加,導致銷售收入和淨利潤大幅下降。

業內人士稱,按照這種說法,飛樂音響不僅存在將沒有招投標的項目確認了收入的情況,而且對項目完工進度的確認也存在問題。這種違規的做法勢必會造成提前或延後確認收入、甚至是虛增收入的局面。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種虛假做賬,申安集團很可能實現不了2014年至2016年的業績承諾。

事實上,2017年飛樂音響的淨利潤只有3000多萬元,如果要考慮到針對申安集團收購所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則飛樂音響很可能在2017年就出現虧損。

喜萬年被高溢價收購後鉅虧

2016年1月,飛樂音響以1.384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喜萬年集團主體80%的股權。這是飛樂音響的第二次併購,也是一次“跨國婚姻”,由飛樂音響總經理莊申安主導。

在收購完成後,喜萬年集團當時所形成的商譽共4.35億元人民幣。經過匯兌差額調整,截至2018年末,喜萬年集團的商譽為4.81億元。

然而,收購完成後的喜萬年集團也沒有達到預期。

2016年和2017年,喜萬年集團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2億歐元和3.26億歐元,淨利潤分別為1232萬歐元和278萬歐元,盈利能力出現下降。

對於喜萬年集團營業收入下滑的原因,飛樂音響解釋稱,傳統燈具行業市場整體競爭激烈、規模萎縮,受行業景氣度影響,喜萬年集團的營業收入不可避免出現下滑。2018年,飛樂音響對收購喜萬年集團所形成的4.81億元商譽預計全額計提減值。

對這次併購,證券時報曾對莊申安進行採訪,他表示:”太計較價格的話,注意力轉移到這方面會影響戰略決策,一個有100多年曆史的企業也不太可能通過3-5個月的盡調了解清楚,主要還是看對方的品牌和渠道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能不能帶來協同效應,“你如果看好這個姑娘,要娶他,就別在乎聘禮有多高。”

然而,飛樂投資2018年淨虧損高達8億,飛樂音響也對收購喜萬年時產生的4.8億商譽全部計提減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