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完抖音後我發現:千萬別把平臺當本事

最近看過馮唐的一個訪談,談到他人生裡一場鮮為人知的跌落。

2011年開始,他本準備做的事是,建立“30家醫院,2萬個床位”的中國最大醫療網絡。

跟隨的人,是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

沒想到14年3月,宋林被調查落馬。馮唐這個偉大的心願也無法完成,被迫辭職。

醫生、投資人雙重身份長袖善舞的雙面人生,就此戛然而止。

“無常是常”——經過人生變幻後,這是他最深刻的體會。

刷完抖音後我發現:千萬別把平臺當本事

他的這深有感觸的四個字,讓我想起了最近特別觸動我內心的兩件事兒。

刷完抖音後我發現:千萬別把平臺當本事

第一件事,是我在刷抖音的時候,發現明星榜很有意思。

刷完抖音後我發現:千萬別把平臺當本事

前十名,大部分都不是當今一線流量明星,而是早就退居n線的“過氣”人物。

連十年前的小龍女李若彤也在流量前列,就問你認得當年那個仙氣逼人的白衣飄飄少女嗎?

即便在大熒幕紅不過半邊天,他們卻在抖音裡活得鮮活有趣。

就光看陳赫吧,幾乎每隔兩三條視頻就帶貨沒商量。

我粗略算了一下,雖然每次帶貨的商品都只是單價賣個300塊左右,但平均每次視頻帶貨的金額都上5萬以上。

你可能覺得5萬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其實網傳陳赫在離婚事件後,一集跑男的片酬也就是幾萬。

你可以想象,5萬一個短視頻是什麼概念?

對明星而言,那簡直就是舉手之勞就賺翻倍的節奏。

在跑男跑一整天起早貪黑,還不如拍1分鐘短視頻擺擺姿勢,你說這兩種投入產出比,你是陳赫會選哪種?

另一個更極端的例子,不久前,早就邁入“抖音十大”的王祖藍,在抖音拍一條除蟎皂的廣告,收費340萬!

刷完抖音後我發現:千萬別把平臺當本事

很篤定地,我看到一個事實:在互聯網時代,誰都可以是英雄。

明星架子算什麼,在多維出路面前,都是可以煙消雲散的偽需求。

30歲之後,誰都開始考慮青春飯之後的世態炎涼。

誰都不願意被時代拋棄,束手無策。

刷完抖音後我發現:千萬別把平臺當本事

而另外一件讓我感觸的,是我最近跟一個大公司打交道的糟心事。

當然了,大公司是有範兒的,一開會就是四五個部門特派專員,討論一個事兒要8小時簡直是習以為常。

先不論這些低效和內耗的尷尬。

最讓人難受的是某鵝廠出身的小姐姐,在合作的條件上總是寸土不讓,開口閉口都是那一句:“生意的事兒我不管,這不是我們的職責。”

我完全可以理解一個大公司,在談判佔有優勢的時候,連工作人員也自帶光環自以為是。

錯把平臺當本事,基本上是每個人懵然不知的誤會。

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都是30歲好幾的人,思維怎麼還是“公司生意好不好關我p事”?

什麼提升業績,高效合作,推動項目的發展?不好意思,請直行左轉找B部門。

刷完抖音後我發現:千萬別把平臺當本事

被踢皮球了好幾次之後,我只能仰天長嘆:

連明星都開始掙錢導向,不帶官腔,

怎麼一大批“大公司病人”卻寧願閒著也不推動業務發展?

老實說,職業危機的味道,其實無處不在。

然而比危機更可怕的是,一成不變地以為歲月靜好人生悠長,就差被生活狠狠抽一個耳光。

刷完抖音後我發現:千萬別把平臺當本事

在兩年之前,其實我也是一個金光燦燦、頭頂發光的公司高管。

幸而,當時我並不覺得那是可以安享一生的職業複利。

再多的光環和名銜,續航能力也未必不亮紅燈。

你別看誰,光看《小歡喜》裡面都已經是主管的方圓隨時下崗;當了財務副總監的童文潔毫無徵兆遭遇“被辭職”……

就知道什麼公司都不可能保你一生平安。

刷完抖音後我發現:千萬別把平臺當本事

人其實到了30歲左右,早就不該只想著在某個公司扶搖直上,平步青雲。

越是高薪,越是高處不勝寒。哪怕心想事成爬到企業的頂峰,也隨時會被峰頂一陣大風颳下來。

那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一般來說中年遭遇職場瓶頸,後半生無非就這四條出路:

  • 繼續打工:找一家公司當管理層,平移經驗,直到退休;
  • 自由職業:靠著一身功夫,單打獨鬥;
  • 創業:利用積累的資源和人脈,搞團隊,做生意;
  • 投資:拿著工資創造的本金通過錢生錢過日子。

四條出路都不賴,而且可以組合利用。

比如打工+投資,打工+自由職業,自由職業+投資等等。

但無論你怎麼組合,終極的方案始終存在無數的不確定性。

你說不準自由職業能做多久,自己就已經技能跟不上時代;

你再找一份工作沒過試用期,也許就被內耗擠下了神壇;

你也搞不清經濟什麼時候一旦下滑,投資就全面凋零,手上過冬的鋼鏰都可能剩不下幾個。

刷完抖音後我發現:千萬別把平臺當本事

談到創業就更加撲朔迷離了。

速生速朽的全民創業潮中,能真正生還有多少?恐怕只是成年人相視一笑、欲語還休的秘密。

而你唯一能做的是,在不確定性中,抓緊每一個可能的救生圈。

正如范冰冰也到小紅書當網紅,正如明星也要親民搞搞直播帶貨。

在居安之時,思危機之大。

很多30歲還躺在大公司舒適區,或者掙扎在升職加薪夢幻裡的人都不懂:

“人生的下半場,其實要早一點拉幕。”

刷完抖音後我發現:千萬別把平臺當本事

羅振宇在談到以前在央視的生活,也曾經感慨道:

當時,就是有一種東西把你綁架住,攫取我的一直是一種不安全感。

你不知道你哪天被踢出來,你不知道你哪天就突然一無所有。

而他的解決方案是,買房。

他說,當買了第二套房子,每個月都有兩三千租金的時候,就徹底感覺自由了,至少餓不死了。

於是他就決定離職出來闖一闖。

用投資的方式,壘一道安全墊。再用創業突破玻璃天花板。這樣擁抱變化自然是水到渠成。

當然,買房絕對不是羅胖的唯一安全墊,我看到的羅胖,還至少做到了一件事——找準相對優勢賽道。

刷完抖音後我發現:千萬別把平臺當本事

最近我見了一個老同事,本職是財務,後來成為了一個會計老師。現在又想跳槽了,根本原因是自己還是想回去當一個會計。

我問她為什麼這麼想呢?

她一時語噎,估計從來沒有深層思考過所謂的“相對優勢賽道”問題。

於我的角度,會計這個行當想成為行業內的top其實很難很難。

每年就光最基礎的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人數都達到450萬,你想出類拔萃成為財務總監或者上市公司CFO,那是爬10年可能都未必到達的彼岸。

一句話,賽道擁擠得很!

而會計老師的出路卻寬鬆太多了。

我認知的好幾個從業資格考試網站,知名的老師都成了帶個人IP的網紅。只要一出場課程就被秒殺。

我的一個做會計從業教育的朋友還說,對於網紅老師,他給的每小時的授課費用是4000元!

你想想,和大部分會計兢兢業業做1個月4000元比,這1小時就是“相對賽道優勢”的力量。

很明顯,跨界才是相對優勢的起點。

  • 羅胖要是繼續混在央視,也就不過是芸芸主持人中普通的一員了;
  • 張泉靈要是不幹投資,可能也就是個安等退休的主播老司機;
  • 韓寒要是隻當作家,大熒幕上就沒了《後會無期》、《乘風破浪》。

從絕對優勢的擁擠賽道及時轉身,找一條寬鬆的、前沿的、稀有的道路繼續前行——不是聰明,這叫前瞻。

刷完抖音後我發現:千萬別把平臺當本事

回到文初,跌落後的那個馮唐,其實並沒有因此止步。

他繼續去做的事情,不再是籌建醫院,而是轉而做醫療基金。

做基金之餘,用縝密的投資思維,寫了更多帶邏輯引導的小說,過自己歡喜的人生。

在人生的後半場,馮唐不再指望任何機構賦能。

這或許才是和生活較勁的最高境界。

我不禁想起他說的一句話:

生活沒這麼複雜, 種豆子和相思或許都得瓜 ,你敢試 ,世界就敢回答。

人生的絆腳石總是深藏不露,30歲過後的體面,其實都是提前佈局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