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特别流行,比重男轻女更伤孩子

文 |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进入了“二孩时代”。

正所谓“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随着两个孩子的报道,很多家庭开始萌生出了很多新问题,在这些新问题中,这种“新型偏心”最为普遍,也最伤孩子的心。

爸爸说:“你大些,就应该让着小的”

《少年说》这个节目大家应该看过,当时一对父女的对话戳中了无数二胎家庭的痛点。

女儿哭诉说:“每次和妹妹发生矛盾,您都不管真相是什么,就直接上来教训我,为什么?”

一种“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特别流行,比重男轻女更伤孩子

尽管女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诉说着内心的不解,可是却等来爸爸这么一段话:

“这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古人都知道以大让小,你又比她大6岁,这个道理还用爸爸说吗?”

一种“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特别流行,比重男轻女更伤孩子

女孩不解,哭着问爸爸:“但是为什么每次是她做错了,却要我道歉?”

爸爸却说:“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你大些,就应该让着小的!”

一种“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特别流行,比重男轻女更伤孩子

至此,宣告沟通失败,女儿埋头痛哭,爸爸却不知所以然。

很显然,这种“新型偏心”和重女轻女没有丝毫关系,却和大宝二宝的年龄有着莫大的联系。

让大的让小的,其实就是一场道德绑架

其实,在很多二胎家庭,这样的话语基本上是父母的口头禅,比如:“弟弟小些,你就让着点他怎么了?”“妹妹还这么小,打你一下会死啊”……殊不知,这些行为举止,在父母眼中是理所应当,可是在孩子眼中那就是父母赤裸裸的偏心。

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凭什么所有的好吃的、好玩的、甚至连爸爸妈妈都要“让”给小的,这个问题应该要引起为人父母者的深思。

就算前有孔融让梨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的精髓在于“让”,而并非父母的强迫。

这一点,《奇葩说》的陈铭说得非常好:

一种“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特别流行,比重男轻女更伤孩子

陈铭说:“可孔融让梨的前提是梨先递到了孔融的手里,然而他想到弟弟比他小,要让给弟弟先吃。但如果一开始那个梨都没有递到孔融手里,大人直接对他说,你大你先等会直接把梨子给了弟弟,相信这个时候孔融心里也不开心。”

因此,所谓“大的就应该让着小的”是父母的一厢情愿,更是对孩子的一种道德绑架。

龙应台曾在《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

客人抱起香香软软的娃娃,来回踱着,嘴里开始哼起摇篮曲,眼睛眯起来,流露出万分沉醉的柔情蜜意。老大在远处的台阶上坐下来,手支着下巴,看着这边。直到走,客人都没注意到客厅里还有另外一个孩子,一个他本来认识的孩子。

可想而知,这个被忽略的大宝内心有多么难过,因为曾经他也是那个被客人抱在怀中的孩子,可是,现在就因为他长大了,家中有二宝了,他就不得不把本属于自己的一切让给小的。 因此,龙应台在最后写道如果她出探望有二胎的朋友时,一定不会忘了也给大宝带一份礼物,也不会忘了表扬一番大宝,因为这样孩子才不会感觉被忽视,甚至是被取代而萌生一种失落感。

一种“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特别流行,比重男轻女更伤孩子

给孩子的爱不是“让”出来的,重要的是父母的做法

父母要明确,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在两个孩子或是多个孩子的家庭,这是最不能忽视的一点。

父母不应当因为新家庭成员的降临而将更多的呵护与爱倾泻到新成员的身上而完全忽略大孩的感受。因为孩子们能敏感地察觉到这一家庭关系的变化,也能明显地感觉到父母对自身关注度的变化,这种受到的关注与爱的落差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容易造成大孩的不安、悲观的负面情绪。

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这就要求家长要意识到这一点,端正自己的态度,在处理孩子之间的问题时,要牢记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不一味地向年纪较小的孩子倾斜,亦不应当让大孩作无理的忍让。家长保持了公正客观的态度,孩子便可确切地感受到,对于大孩而言,这种公正的处理是一种爱的确认以及平等感的获得,可以有效地减轻大孩在家庭中由于新成员来临而造成的不安全感。

一种“新型偏心”在二胎家庭特别流行,比重男轻女更伤孩子

这种“新型偏心”,尽管没有重女轻女的色彩,但远比重男轻女伤娃,所以,如果有这种行为的父母还请及时改正,这样才不会同时伤了两个最爱你们的孩子。(J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