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陽區:就業扶貧點亮脫貧希望

就業是民生之本、脫貧之要。今年,榆陽區按照“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思路,深入推進轉移就業、自主創業、技工教育賦能、職業培訓提升、人才智力支撐和社會保險保障“六大工程”,創新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強化精準發力,全力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增收,為脫貧致富之路點亮“新希望”。

就業保障,推進“造血式”扶貧

榆陽區積極發展扶貧車間吸納,通過組織勞務輸出、舉辦招聘會等形式,推薦貧困勞動力到社區工廠、扶貧基地轉移就業。與全區數家大型民營企業精準對接,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務合作關係,變“輸血”為“造血”,為貧困人員鋪設就業脫貧路。目前,已舉辦3場大型招聘會,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228人,其中企業就業157人,單位就業45人,靈活就業26人。

在推進轉移就業的同時,該區持續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針對貧困高校畢業生和農村貧困人口分別設置政府公益性崗位和特設公益性崗位。按照就近就地原則,有針對性地開發適合貧困人員實際的崗位,使他們在家門口就業。

40歲的巴拉素鎮討討灘村劉潤霞就是公益性崗位的受益者。她和丈夫均患有不同程度的殘疾,無法外出打工,今年5月,區人社局為其安置了特設公益性崗位。“以前一直靠國家政策扶持和種地生活,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現在好了,我能在家門口靠自己的勞動掙錢養家,而且工作家庭兩不誤,心裡踏實多了,對未來也更有信心了。”劉潤霞滿足地說道。

而在榆陽區,像劉潤霞這樣依託就業幫扶脫貧致富的並非個例。今年,全區在冊貧困人員626人,已幫扶就業321人,其中轉移就業228人、公益性崗位安置83人。

資金幫扶,解除創業“後顧之憂”

創業歷來是就業扶貧的一塊短板,而缺資金、沒技術是貧困人員創業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困難。針對這一現狀,榆陽區出臺新政簡化貸款辦理程序,縮短審貸週期,放寬反擔保要求,將貸款重點用於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和貧困勞動力創業,並強化創業培訓、資金支持和創業指導三項服務,鼓勵和扶持農村貧困勞動力創業,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脫貧內生動力。

今年4月,補浪河鄉曹家峁村村民李國生萌生了種植山藥的想法,但苦於缺乏資金,遲遲未付諸行動。榆陽區人社局瞭解情況後,與該村村委班子共同研究決定,以該村為基地,為李國生等24戶貧困戶提供創業擔保貸款,大力發展山藥種植產業,並與該村興發祥養殖合作社共同為種植戶提供“種—產—銷”一站式技術指導和“2元包收”兜底銷售。目前,曹家峁村1080畝山藥,預計產值可達1200萬元左右,每畝純收入達5000元左右,不僅富了全村,還為全區集體創業脫貧樹立了典型。

據統計,今年,榆陽區已對30名有創業意願的貧困勞動力進行免費創業培訓;扶持10人成功創業,對其中5名符合條件者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1.5萬元;為農戶和農村企業發放110筆共計1515萬元創業貸款;通過資金扶持幫助農村創業人員和小微企業做大規模、做出品牌,帶動鄉村振興。

技能培訓,“授漁”脫貧有“良方”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農村勞動力技能水平差、收入渠道少、農業增收低是致貧的重要原因。今年,榆陽區進一步創新培訓方式,組建了由21名農、林、畜牧等部門專家組成的培訓專家庫,開設就業、創業、種養殖三大類20多個技能項目培訓課程,採取“農民夜校”、“田間課堂”等方式,為664名貧困勞動力免費進行實用技術培訓,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助推農村發展。

據瞭解,下一步,榆陽區將針對難點短板,注重擴大就業規模與提高就業質量相結合,提高能力素質與激發內生動力相結合,進一步夯實扶貧車間吸納、返鄉創業帶動、有組織勞務輸出、公益性崗位安置四條渠道,對零就業家庭貧困勞動力精準幫扶,著力提高就業扶貧勞務技能化程度,確保完成就業扶貧目標任務。

記者張利平 高方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