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逐紅利裡飄搖,你就永遠不能做時間的朋友

關注並標星↑↑

[混沌大學]

每晚8點,捕獲前沿商業洞察

那些曾經有價值的,可能變成困住你無法求生的“網”

——李善友

(本文由創新學院課程整理而成,內容僅為1/10,後臺回覆關鍵詞【價值網絡】免費學習完整課程)

分享人| 李善友 混沌大學創辦人

“價值觀”、“文明”、“文化”這些詞彙,我們往往認為具有褒義的色彩,但特別要注意的是,“那些遮蔽我們的價值網絡”在形成過程中,它們卻可能起到不太好的作用。

那麼,此處的“價值網絡”到底指的是什麼。

在組織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價值網絡。價值網絡對於企業而言,一方面給予了企業生存所必須的資源,同時也把企業禁錮在這個網絡當中

價值網絡是怎麼產生的?具體有哪些類型呢?

在追逐红利里飘摇,你就永远不能做时间的朋友

你們競爭的越久,彼此就會越來越像

要解釋價值網絡產生的根源,就要回到人類文明的尺度中去。回想一下,文化是如何產生的?

由於人類早期需要生活在某個特定的生存結構裡,比如種群、部落,為了能夠在這個特殊環境中生存下來,就需要文化、價值觀與這個生存結構相適應。久而久之,這種文化價值觀就會對人類這個載體產生維護生存的效應。

在追逐红利里飘摇,你就永远不能做时间的朋友

隨著時間的發展,生存結構和文化這兩個要素的發展速度產生了差異。但是,我們的生存結構一直在改變,而人類的心智模式、文化一旦形成,卻很難改變。尤其是在群體中的心智、群體信念,更加難以改變。

因此,此時,文化、價值觀對載體的生存反而有了戕害的作用,這裡的文化、價值觀,我們稱之為價值網絡。

更精確的描述在創新的相關理論當中。熊彼特認為,創新的方法論叫做組合創新,即基本要素的組合。而創新的要素一旦組合起來,就會形成一張無形的生存之網,克里斯坦森把這張網稱為價值網

想象一個企業家,很多時候都是被禁錮在和競爭對手競爭的網絡之中。由於競爭激烈,你的視野也被禁錮在這個狹隘的領域,缺少廣闊的視野,很難從其中跳脫出來。

所以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一定要慎重選擇你的競爭對手,因為你們競爭的越久,

彼此就會越來越像

▍反思“客戶為王”

在企業穩定時期,對企業價值網最重要的影響來自於消費者,熊彼特稱這個階段是“客戶為王”。

請你回顧一下,是不是當你聽到一些諸如“讓客戶滿意”、“消費者調查”、“聚焦主營業務”的詞彙時,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好的東西?

但是,請不要忘記,任何理論都是有邊界的,在邊界之內是好理論,走出邊界就會成為障礙。

那麼,這樣的理論在什麼範圍內有效?我的答案是:在一個連續性時期裡是有效的(也就是在同一條保持連續增長的曲線期間)。

讓我們再重溫一下經典的硬盤迭代的案例。市場上一度主流的是14寸硬盤,而領先的硬盤製造商也早已經設計出來了8英寸硬盤,但遺憾的是一直沒有推向市場。反而是兩年後,市場上其他的小公司先推出了產品。

為什麼?

因為硬盤大廠商的客戶——大型計算機制造商不需要這個新產品。也就是廠商受制於它們的客戶了。當時,IBM根本不需要8英寸硬盤,他們明確表示,需要的是單位容量存儲成本更低、容量更大的硬盤驅動器。

我們經常說,顧客是我們最大的資產,我們要聽取顧客的意見,做到顧客完全滿意。然而,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完全滿意”,讓8英寸的新產品死掉了,硬盤廠商失去一個佔領新市場的機會。

同樣的道理,為什麼IBM作為當時最領先的大型計算機廠商,沒有推出小型計算機呢?本質原因也是他們的客戶不需要。

在追逐红利里飘摇,你就永远不能做时间的朋友

當時,IBM的客戶是大型公司、大型科研機構,他們不需要小型機。當小型機剛剛出現的時候,性能不如大型機好,的確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正是因為如此,IBM失去了小型機市場,但要知道,這個市場比大型機市場要大得多。

這樣的故事推演下去還有很多很多:8英寸硬盤的製造商同樣沒有推出5.25英寸的硬盤,又失去了新的市場;DEC在拿到了IBM錯失的小型機市場後,卻沒有進軍個人機市場,同樣是因為他的客戶是企業客戶,企業客戶不需要個人機,這反而成就了微軟和蘋果。

在追逐红利里飘摇,你就永远不能做时间的朋友

這一系列的案例放到一起,我們可以得到一些非常重要的結論。過去我們說的一些天經地義般的教條,很可能是有失效邊界的。

我們給“客戶”這個詞賦予了崇高的形象和意味,認為客戶是我們最重要的資源。但是請你牢記,最珍貴的資源,可能成為你最重要的禁錮力量

如果把價值網做一個比喻,最恰當的就是老鼠到米缸裡偷米吃的故事。

老鼠有了看似“用之不竭”的大米,每天可以不用勞動,舒服的享受食物,但是隨著大米的減少,直到有一天它發現,完蛋了,沒米了,而它已經跳不出來。

在追逐红利里飘摇,你就永远不能做时间的朋友

老鼠被禁錮住的,恰恰是對它極為珍貴的食物。這是一個商業隱喻。看到這裡,你可以回想一下,是否也曾或正在陷入了某個米缸裡無法自拔?

如果你天天過著幸福、舒適的生活,不需要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那就要警醒了。這樣下去,再過10年、20年,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很多思想家一直在用不同的話,警告我們同樣的道理。在《人類簡史》中,赫拉利說農業革命是人類有史以來的一場大騙局----在沒有馴服小麥之前,人類可以自由遷徙,不需要很多家當。但是馴服小麥之後,我們必須要圍著種植小麥的地方而生,無法在自由移動了。

與其說我們征服了小麥,不如說是小麥奴役了我們。

回到商業上,這句話就是:與其說我們擁有了客戶,不如我們被客戶所擁有

那現在又出現了另一個問題,這個價值網是誰定義出來的?答案不是我們,而是客戶。

因為客戶是買單的一方,他們用金錢換取需要的產品或服務,他們才是自然選擇的力量,而企業只是自然選擇中被淘汰或者被留存的生物而已。

你得有自己的判斷和真目標

聽起來似乎有些悲觀?事實是:如果你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真正的目標,那就很容易被慣常的商業規則目標所禁錮。在這種情況下,你很難從價值網絡中逃出去。

正因為如此,克里斯坦森有一個讓人不太舒服的論斷。通常我們說管理者把企業做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是自己的功勞,他卻認為,真正決定企業未來走向的是價值網絡,而不是管理者,管理者只不過扮演了一個象徵性的角色而已。

在追逐红利里飘摇,你就永远不能做时间的朋友

所以,想要突破價值網絡,就必須找到真正的目標,要找到你自己的主體性。

當你在自己身上找到某個東西,它本身就是目的了,不再為其他人而存在,此時你才能獲得自由

在企業裡也是,如果你做的任何事都是為了一個數字,一個外在的目標,那永遠無法獲得自由,也就沒辦法逃脫價值網絡的束縛。

如何找到企業的主體性?

可以用之前講過的戰略槓桿模型。(戰略槓桿的講解可參考《連續八年客戶滿意度超過蘋果,這家企業做對了什麼?》)

在追逐红利里飘摇,你就永远不能做时间的朋友

1. 重新定義真北指標

這裡的指標不是價值網絡裡的指標,也不是社會、商業給你規定的指標,而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件事真正的問題是什麼?我應該在哪一個指標裡邊不停的迭代?

可以用亞馬遜舉一個例子。亞馬遜和其他公司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在於,它的真北指標,是自由現金流,即長期增長的目標。

絕大多數公司的核心指標應該是利潤,但是貝索斯偏偏重視自由現金流,那利潤和自由現金流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說起利潤,它是一個週期性的概念,這是一個短期的指標。而自由現金流的實質是什麼呢?自由現金流就是把眼前的短期支出都支出之後,我手裡還有多少錢能投資到未來中去,所以這個概念背後的指向是長期的。

如果企業只是著眼於短期的利潤,就會囿於短期目標所造成的價值網絡,比如過分重視消費者的要求,作為平臺很難在商家和消費者之間做出平衡。

回想從14寸硬盤到8寸,再到5.25寸硬盤,如果企業可以把目光放長遠,真北指標不再僅僅是這個季度、年度的利潤,而是一個長期的指標,就不會因為擔心客戶不買單而拒絕走向新市場。

2. 重新定義戰略支點

戰略支點就是企業的使命、願景,如果沒有一個戰略支點,企業就會一直處在不穩定的狀態,沒辦法實現持續的增長;每天追逐短期的紅利,就會飄搖。假如你有一個戰略支點,短期的紅利就能為你所用,幫你壓那個支點,把它壓得越來越厚重,你就是時間的朋友了。

在追逐红利里飘摇,你就永远不能做时间的朋友

戰略支點和真北指標有什麼關係呢?這個真北指標,是戰略支點中使命的外化指標。這也就是為什麼突破價值網絡,首要的是先改變自己的支點,然後固化它,再把表徵這個使命的指標找出來。

舉個例子,亞馬遜的使命是成為全世界最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它的真北指標是長期不變的利潤——自由現金流。

使命就是它的戰略支點,如果有一天亞馬遜陷入了價值網絡禁閉,首先應當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戰略支點(使命),將其擴大或者下移,通過這樣突破原來的價值邊界。如果使命發生了變化,那麼它外化的指標也就變了,即真北指標也要相應的調整。

重新調整企業的真北指標和戰略支點,做好這兩件事情可以幫我們從價值網禁閉裡邊來掙脫出來。(完)

*本文根據李善友在混沌大學創新學院的課程整理而成,內容僅為完整課程的1/10,轉載請聯繫授權。部分圖片源自pexels.com、unsplash

.com。撰稿:Michael Liu。版式:Summ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