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寧人柳登旺用赤誠情懷向祖國報告:把一生的精力傾注於寧夏農墾事業


支寧人柳登旺用赤誠情懷向祖國報告:把一生的精力傾注於寧夏農墾事業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寧夏,是一個群英匯聚的名字;寧夏,是一個滿懷感恩的名字;寧夏,是一個開拓進取的名字。

偏居西北的寧夏一直揹負著“落後”的標籤,也因此,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直至20世紀80年代,數十萬來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們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背井離鄉來到寧夏,為這一方土地的蓬勃發展傾盡心力。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支寧人”!

數十年來,一代代支寧人匯入時代的大河,用知識和技術的筋骨,支撐起了寧夏各行各業發展的根基,奏響了塞上江南奮起前行的樂章。

波瀾壯闊七十載,壯志豪情代代傳。在新中國70華誕來臨之際,請聆聽支寧人向祖國“報告”。

“我1949年隨部隊來到寧夏。之前當了7年兵,打了4年仗,剿了1年匪,後來做了一輩子寧夏農墾人,這些身份和經歷都讓我為之自豪。”談及過往,柳登旺語氣裡充滿了深情。的確,第一代寧夏農墾人放下槍桿,拿起農具,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將昔日寧夏飛沙走石、只長芨芨草的荒灘鹼地改良成產糧基地,把渺無人煙的荒湖沙地改變成鳥飛魚躍的沙湖美景,他們在寧夏這片土地上創造了奇蹟。


支寧人柳登旺用赤誠情懷向祖國報告:把一生的精力傾注於寧夏農墾事業


1974年,柳登旺(左二)和同事們一起在前進農場修田平地。

今年88歲的柳登旺15歲離開家鄉陝西靖邊參加革命,1949年隨部隊來到寧夏參與了寧夏解放。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獨立一師正式改編為農業建設第一師挺進平羅縣西大灘,6800名官兵揭開了創建農場的序幕。

當時農墾所在地都是荒灘、荒湖、荒沙、荒丘,四周沒有人煙,到處都是鹽鹼白漿地。戰士們在鹽鹼灘上挖地窩、搭帳篷,壘三個土疙瘩搭起爐灶,在上邊架口鍋做飯。春天迎著狂風飛沙,夏天冒著高溫酷暑,冬天頂著冰雪嚴寒,有時颳風吃的是沙子飯,喝的是苦鹼水。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柳登旺與6000多名同事,揹著揹簍,拿著鐵鍬,抬著石夯,推著土車投入農業建設中,開荒造田、興修水利、建屋造房、植樹造林。

“每天勞動8個小時,大夥後背磨破了皮,手上打出了水泡,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累,都想通過努力建設一片理想天地。”柳登旺說,軍人不怕難不服輸的勁頭貫穿在整個勞動中。1955年,農業建設第一師全體戰士轉為農場職工,在墾區蓋了房子,挖了溝渠,平整了土地,糧食也基本能自給自足。1956年,蘇聯專家來寧夏考察時,評價寧夏在最壞的土地上建農墾不理智。當時,農場職工都不服輸,在心中暗自發誓,要把這片初見成效的劣地改良好,改變蘇聯專家的偏見。柳登旺和同事經過學習研究,對原有農場田地進行了五大改造,成功實現“鹽鹼下去了,排水順利了,灌面縮小了,單產提高了,總產增加了”。過去一畝水稻產量不足200斤,土壤改良後畝產逐步提高到現在的500多公斤,創下了當地白僵鹽鹼地的歷史最高產量。


支寧人柳登旺用赤誠情懷向祖國報告:把一生的精力傾注於寧夏農墾事業


1975年,柳登旺(左一)帶領農墾人修渠挖溝。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身為農墾掌舵人的柳登旺清醒地認識到,寧夏農墾要想發展壯大,必須走多種經營的路子。在以農業為主的基礎上,柳登旺又開始積極興辦加工業。先是利用銀川糖廠的廠房、設備、技術、人才優勢,建起銀川啤酒廠,填補了我區啤酒生產的空白。隨後利用玉泉營種植葡萄的優勢,建起玉泉營葡萄酒廠,生產的葡萄酒榮獲中國首屆農業博覽會銀獎。後來又相繼建起奶製品加工、皮毛加工、農機制造、白酒釀造、養豬廠、糧食加工廠,開魚湖、開煤礦等一系列經營企業,農場的經濟效益增長,職工收入增加。


支寧人柳登旺用赤誠情懷向祖國報告:把一生的精力傾注於寧夏農墾事業


柳登旺(右一)工作照。

1989年,作為自治區農墾局局長的柳登旺,看到其它省市大力發展旅遊業的勢頭火爆,就打起了開發農場萬畝魚湖的主意:“我們這裡有沙有湖有蘆葦,水中有魚有鴨,怎麼不能搞個自然風光旅遊區呢?”當年,柳登旺將自己的想法向自治區領導做了彙報,沙湖旅遊區由此誕生。1990年,沙湖旅遊區邊建設邊接待遊客,當年獲得旅遊收入。1991年6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在寧夏視察工作時,來到沙湖,親筆題寫了“沙湖”二字,使沙湖享譽中外。2007年5月,沙湖成為全國首批66家5A級旅遊景區成員,成為對外宣傳寧夏、展示西部風情的窗口。


支寧人柳登旺用赤誠情懷向祖國報告:把一生的精力傾注於寧夏農墾事業


柳登旺近照。胡琴 攝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1998年,離休後的柳登旺依然以多種方式關注和支持著寧夏農墾的改革發展。曾獲得中組部“優秀領導幹部”、“自治區60年感動寧夏人物”等榮譽稱號。他說:“我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傾注在寧夏農墾建設和發展上,寧夏就是我熱愛的家。”(寧夏新聞網記者 胡琴/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提供)


支寧人柳登旺用赤誠情懷向祖國報告:把一生的精力傾注於寧夏農墾事業


沙湖旅遊區。資料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