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身負三座大山,黃金走勢不足為慮

昨日晚間,黃金出現了較大的下跌,原因之一是因為公佈的10月份ISM非製造業PMI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都超出預期,這降低了美聯儲年內降息的預期,提振了美元,難道美元就此走強,黃金就不再看好了嗎?

黃金的走勢整體與美元的走勢負相關,我們需要研判美元后期的走勢。回顧過去兩年,歐元在2017年經歷了一波強勢上漲,相反美元指數在2017經歷了一波持續的貶值,這是由於當年歐洲央行也逐漸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並且歐洲經濟增長與美國經濟增長之間的缺口在縮窄,歐洲德、法主要國家大選順利,政治穩定。但是進入2018年以來美國經濟相對歐洲經濟表現強勁,其加息和縮表的力度強於歐洲導致了美元的走強,進入到2019年7月份後,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看到美元指數在9月份和10月份美聯儲降息之後出現了明顯的下跌,我們覺得這輪由於美聯儲加息週期導致的美元升值已經結束,而美元指數身背三座大山,美國經濟走軟和貨幣刺激週期重啟,以及龐大債務規模再次提高,美元指數下行趨勢已經開始。

美元身負三座大山,黃金走勢不足為慮

第一座大山,美國經濟數據疲軟。

美元身負三座大山,黃金走勢不足為慮

我們看到美國的GDP增長月率已經出現持續的下滑,從4月份的3.1%下滑到7月份的2%,再到10月份的1.9%,OCED預測,今年美國的GDP增速將為2.4%,2018年為2.9%,經濟增速下滑明顯。經濟的走軟無疑會增加美元的下行壓力。

第二座大山,美聯儲重啟降息和寬鬆。

在2018年美元的走強,主要是因為美聯儲的加息和縮表,以及英國脫歐問題拖累了歐元。而在2019年美聯儲降息之後,美聯儲的邊際政策寬鬆力度要大於歐元區,雖然12月份繼續降息概率小,但是全球央行降息的窗口一旦打開,就很難再次停止,特別是在財稅政策已經施行了近三年之後,刺激政策要倚重於繼續貨幣寬鬆,而這將會對美元的走強釜底抽薪。

第三座大山,美國債務龐大的債務規模再次上調。

目前,美國的國家債務已經超過了22.72萬億美元,2018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已經達到GDP的109%,遠遠超出60%的警戒線。由於龐大的債務,到期債務和利息償還金額巨大,限制了減稅的空間,未來不排除徵稅的可能,財政政策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已經有限,這也是為什麼特朗普的減稅和基建不能同時進行的原因,因為沒有錢支持。但是龐大的支出需要不斷提高債務上限,今年9月27日,特朗普正式簽署了一份臨時開支法案,以避免政府再次面臨關門。根據臨時法案的規定,臨時開支將持續到今年11月21日。如果政府和國會不能就新財年的預算達成一致,政府將會再次停擺。政府提出的財政預算中,由於刺激經濟的需要,債務上限將不得不再一次提高,這將是美元身上的第三座大山。由於財政預算爭執導致的政府停擺,去年底已經有過一次,去年美國政府經歷了有史以來最長的停擺——總歷時34天21小時18分鐘,而期間美元指數出現了大幅的下跌。

上述三重大山壓制下,美元趨勢走弱的概率很大,美元指數與黃金總體上呈現反向關係,如果美元指數走弱,黃金後市仍將走強,黃金短暫的下跌並不意味著後市趨勢性的走弱,後市黃金第二波上漲仍然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