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剑男神”的悲喜人生!本以为中戏毕业就能火,谁知却没戏拍

演员乔杉,毕业十余年,他演过很多俗气又真实的市井小人物。

《屌丝男士》中的“足疗客”、《煎饼侠》中的粉粉嫩嫩“娘里娘气”的花花,《情圣》中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汤怀,《悟空传》里耍宝逗乐、有情有义的卷帘,春晚中为了生计拼搏的快递员小乔……

让他一举成名的作品是大鹏自编自导的网络喜剧《屌丝男士》

剧里他饰演一个足疗店金牌会员,所有戏份几乎都在洗脚城中演绎。

靠着表情和语言成功塑造了一个心心念念想体验大保健、却每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大保健男神”角色,可怜却不猥琐、俗气却又不下流。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乔杉,乔杉又把他们演成了他们该有的样子。

影视作品中草根逆袭的故事总是励志又热血,可是对照到现实生活中,那份辛酸与挣扎却要被放大很多倍,不足为外人道。

在成为人们熟悉的喜剧演员之前,乔杉有过很长时间的积累。

“大宝剑男神”的悲喜人生!本以为中戏毕业就能火,谁知却没戏拍

01

1984年,乔杉出生于东北。

与现在喜庆憨厚的长相不同,小时候乔杉生得白净可爱。大家都说他长了一张天生搞喜剧的脸

父亲看电影,唱歌的爱好影响了他,完成了他的文艺启蒙。

而真正让乔杉对表演开始憧憬的,是陈佩斯、赵丽蓉的小品。每年他们春晚的小品,乔杉都会看很多遍,里面的每句台词他都记得。

那时,他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在春晚的舞台上表演该多好

高中时,乔杉跟着师哥混乐队,玩得不亦乐乎。后来,师哥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

师哥告诉他,“那是巩俐和章子怡上的学校。”

“哇!这学校女孩那么漂亮。”顿时,乔杉心里的小火苗跳了起来。

他暗暗下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

报考中戏!

乔杉的这个决定让全家人大跌眼镜。

“大宝剑男神”的悲喜人生!本以为中戏毕业就能火,谁知却没戏拍

▲乔杉和他的父亲。照片来自乔杉在父亲节发的微博

“我们家八百辈都没有干这个的。”按照父亲的规划,来自警察世家的乔杉,高中毕业以后应该去上警校当警察。

“咱家就是普通老百姓,没门路,你为什么非要干这个呢?别闹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后来,父亲还是支持了他的决定。

那年他十七岁,来北京考戏剧学院的时候,是乔杉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家。

一个人,父亲送他到机场转身就哭了,乔杉也掉眼泪了,但是他不能让父亲看见所以他不敢回头。

因为乔杉知道这条路是自己走,哭也得自己走下去。

02

上了中戏,并不等于就能顺利成为演员成为明星。

2016年,在李静主持的《静距离》里。

乔杉曾说,他原以为毕业就能火,毕业之后却无戏可拍,起初他还挺乐观的。

他妈给他打电话,他说马上就火了,不行到北影厂门口站着,到了北影厂门口,却没人搭理他。

他不得不跟他妈妈要生活费,为了不增加妈妈的负担,他精确地计算了自己挨过当前几个月需要多少钱:2200块。

结果妈妈也当真汇来了这么多钱。

“大宝剑男神”的悲喜人生!本以为中戏毕业就能火,谁知却没戏拍

▲乔杉在李静的《静距离》里,讲述自己的往事。

有那么一段艰难时期,为了赚生活费,他参加各种演出,不错过一切机会,包括下乡演出。

朋友拉他参加一个面向农村的“星火工程”系列演出,他欣然前往。

每次演出,演一个小品,三首歌,再跳个舞,给80块钱。

他们一共七个人,就能包一台晚会。就这么,靠着下乡演出,竟然也过了两年。

“养活自己”是他接触喜剧的初衷,虽然这跟他一开始给自己想好的生活并不那么一样。

李静问他最艰难的记忆,乔杉说最刺痛他的是当时和妻子莫丹还住在通州,因为房租、工作压力,莫丹晚上都会去摆地摊。

“大宝剑男神”的悲喜人生!本以为中戏毕业就能火,谁知却没戏拍

“我去看她在N多摊贩里的一个角卖项链,5块钱10块钱的,挺刺痛我的。”

乔杉哽咽地说:

“多大的舞台我都没怕过,但是那天在那个地摊上,项链、毛衣链,5块一串,15块两串,我喊不出来,这不是我想说的话……”

乔杉坐在演播室里流起了眼泪。

我猜想那个难熬的冬天,那个难为情的夜晚也许是他的前半生最挫败的回忆。

即便如此,第二天起来,乔杉还得接着去农村演出,因为他得活着。

即使只有一个小孩和一只鹅是唯一的观众,他也一直没放弃演出。

这种经历一般人没有,对乔杉来说也是一条必经之路似的。

一直到后来有机会演话剧,一口气演遍了北京所有剧场,再到后来的《爱笑会议室》,一个月创作20多个小品,乔杉一点都不怵。

“大宝剑男神”的悲喜人生!本以为中戏毕业就能火,谁知却没戏拍

03

那段时间的艰苦生活,让他对别人的困难也感同身受,产生深深的共情。

他曾在《大明星小故事》中,说过一件小事。

2008年以后,他在剧场里演话剧,有天回到通州的住所,坐公共汽车路过长安街,看到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个姑娘,一边啃着玉米,一边在哭。

他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哭,但他很懂得她为什么哭。

经历过这么多悲剧,在看不到希望的境况下被揉来搓去。

他应该消沉吧,但他没有,东北人耐造,他应该出演悲剧吧,他也没有,他成了喜剧明星。

“大宝剑男神”的悲喜人生!本以为中戏毕业就能火,谁知却没戏拍

▲ 乔杉在《大明星小故事》里,讲述那个女孩啃玉米的故事。

科马克·麦卡锡说过:

世界本就没有悲剧和喜剧之分。如果你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湎于喜剧之中,那它就是悲剧。

艰难的生活,成了很宝贵的储备,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苦与乐,更多维度地体会生活里的种种况味,也让他能更自如地进行嘲讽和自嘲。

他对生活的理解逐渐沉淀下来,他的喜剧形象逐渐成形。

“大宝剑男神”的悲喜人生!本以为中戏毕业就能火,谁知却没戏拍

2010年后,转机也慢慢来了。

先是和同学张子栋、张一鸣、崔志佳、修睿组爱笑兄弟,在综艺节目里当表演嘉宾,演电影。

然后是《爱笑会议室》,紧接着又是2012年,在大鹏的网剧《屌丝男士》系列里,出演“大保健金牌会员”。

也正是这个角色,让出道6年的乔杉有了更大的关注度。

大家忽然发现,不仅仅是在喜剧舞台上,影视剧里的乔杉,搞笑的本领还是像长在自己身上那样自然。

“大宝剑男神”的悲喜人生!本以为中戏毕业就能火,谁知却没戏拍

2015年,修睿和乔杉一起参加《欢乐喜剧人》,一路比到总决赛,紧接着上了 2016年的央视春晚。

乔杉终于迎来“海阔天空”的那天。

04

有人曾经用一个公式把演员分类:

演什么是什么>演什么像什么>演什么都是自己>演什么都不知道是什么>演什么都想打他

乔杉在哪一个档区,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

一个演员对角色的诠释,如果角色观感大于演员个人观感,那他是个演技派;

如果演员个人观感大于角色观感,那他一定是一个性格派演员。

简单来说,演技派的演员演什么是什么,而性格派的演员,演什么都是自己。

在这一点上,乔杉很明显是一个典型的演技派演员。

从话剧舞台走到《爱笑会议室》,走到《屌丝男士》、走到《煎饼侠》、《情圣》、《悟空传》、《缝纫机乐队》、《转型团伙》、《来电狂响》、《神探蒲松龄》,走到《欢乐喜剧人》、《笑声传奇》,走到各大卫视和春晚的舞台。

乔杉的喜剧风格别出心裁,每一个包袱都看似随意,每一个笑点都很真诚。

“大宝剑男神”的悲喜人生!本以为中戏毕业就能火,谁知却没戏拍

他的众多角色中,最让人难忘的,是《缝纫机乐队》里的小镇青年胡亮。

他身在小镇,不肯丢下音乐梦,找来一群虾兵蟹将,外加一个骗子,组成一支乐队,为了这个乐队殚精竭虑,耗尽家财......

在故事的后半段,他个人的梦想,和一代青年人的梦想融合在了一起。

曾经以一个个小品段子让我们惊艳的乔杉,一直在如胡亮一般“一根筋”的努力着。

无论是对艺术的追求还是对表演的痴情,毕业于中戏表演系科班的乔杉,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初心,然后奋力前行。

“大宝剑男神”的悲喜人生!本以为中戏毕业就能火,谁知却没戏拍

耍得了贱萌,抖得了机灵,可至纯如少年,也能有成熟的释怀。

一个演员能有这样的戏剧张力,得益于他本人没有什么包袱,足够诚实,足够真。

在知乎上关于“如何评价乔杉”的问题下,最高赞的回答写道“就这样我在娱乐圈找到了一个要脸儿的人。”

喜剧演员这条路一直崎岖不平,但幸运的是,乔杉认真坚持走下来了。

经历了这些之后,他更加珍惜自己得到的机会。

他说:

因为走过很多不太好走的路,我对现在拥有的都特别地满足。

我自己给自己定的标准是别消费戏,也别消费自己,更别消费观众。 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你如何对待观众,观众就会如何对待你。

表演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谋生手段那么简单,我对它有很多敬畏感

,更多的是一种尊重。

对于乔杉而言,从生活中的悲剧中抽离出来通过喜剧带给大家快乐,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这样就足够了。

我是作者拾光君,感谢点赞和关注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