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群音之美人如玉•鄺美雲(1)

香江群音之美人如玉•鄺美雲(1)

假如用一句話來形容鄺美雲,絕對是“這個女人不簡單”。

鄺美雲的身世比較悽苦,自小家庭貧困,母親早亡,14歲便輟學工作,養家餬口,一直等到1982年獲得港姐亞軍,命運才開始轉變。

港姐,是個譭譽參半的頭銜,雖然號稱“美貌與智慧並重”,但大多數時候,美貌有之(也是逐年下降),智慧嚴重不足。要不是劉青雲老婆郭藹明以碩士身份參選,一下子提升了港姐的平均學歷外,各位美人的受教育程度,可能還得繼續徘徊在初、高中邊緣。

當然,港姐最被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和一眾香港富豪的親密關係,稱其為富人“后妃團”一點不過,一方抱得美人,一方滿足物慾,倒也各取所需,皆大歡喜。只是屌絲們憤憤不平,唾口濃痰,罵一句:“好白菜都讓豬拱了。”

1982年那屆港姐,冠軍是梁韻蕊,如今早已沉入歷史河流。該屆港姐最出名的是兩個人,一個是翁美玲,一個是鄺美雲,一個演,一個唱,一個演的是俏皮可愛,一個唱的是幽怨柔情,俏皮可愛那個英年早逝,幽怨柔情那個卻成了億萬富婆。

香江群音之美人如玉•鄺美雲(1)

1982年港姐三甲,左一為鄺美雲

鄺美雲素有“蛇腰美人”之稱,其S型姿勢已成為她的獨有標誌,比之大S、小S之流早了好多年,但她道破,其實是因為尾龍骨有問題罷了,屬於另一個“西子捧心”版本。

鄺美雲能成為歌手,全拜1983年港姐張曼玉所賜。話說,港姐有個傳統,就是期滿卸任時,都要在電視臺舉辦的晚會上表演節目——這是主辦方TVB的一個噱頭。1983年,鄺美雲唱了首歌,好評如潮。1984年,輪到張曼玉獻聲,也引起了轟動,不過,轟動原因有點不同——如果說鄺美雲是港姐裡唱歌最好的,那麼張曼玉便可坐最難聽的頭把交椅。怎麼辦,只能找人代唱了,人選正是鄺美雲。鄺美雲果然不負眾望,硬生生通過聲音把張曼玉打造出一副歌后範兒。多年後,張曼玉憶及此事,還想再次過把唱歌癮,跑到臺上鬼哭狼嚎了一番,差點被口水和板磚淹沒。

經過一次演唱和一次代唱,鄺美雲成功地引起了寶麗金唱片公司的注意,雙方一拍即合,鄺美雲正式轉入歌壇,不和那些仍然在電視臺演小配角的港姐們玩了。

1985年,鄺美雲推出首張大碟《再坐一會》。剛開始銷量一般,其後突然受到熱捧,尤其酒吧、夜總會等地方對此歌十分青睞。原因嘛,是想討個好彩頭,讓顧客們“再坐一會”,繼續消費。

香江群音之美人如玉•鄺美雲(1)

《再坐一會》

就這樣,鄺美雲的音樂事業發展起來了,至1997年退出歌壇時,總計發行了20多張專輯,也算作品等身,成績斐然。

可是,這裡所說的“成績”,並不包括獎項。鄺美雲似乎是個和獎項絕緣的歌手,生平唯一得的獎,是1986年第八屆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銅獎,此外還能拿得出手的,就是1992年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與龍共舞》)了。至於什麼“廣東最受歡迎女歌手”,不說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鄺美雲好歹也是八十代年,和林憶蓮、葉倩文、陳慧嫻、劉美君齊名的“五朵金花”呀。一般分析認為,這是由於唱片公司的緣故。鄺美雲在寶麗金的時候,寶記一姐是陳慧嫻,故所有資源都傾向於陳,獎項上也力保陳拿獎,導致鄺美雲鬱郁不得志。轉投DMI後,公司實力薄弱,基本只有她和陳百強兩位歌手,自然更不是其他雄厚大公司的對手。進入九十年代,鄺美雲將歌唱重心放在了臺灣市場,雖然演唱的國語歌曲經典頗多,但在粵語為主的香港卻不待見。

另外,鄺美雲自己也無奈地表示,獎項頒發,首先考慮的是那些樂壇大哥大姐輩,根本輪不到她。而且,自己的歌迷大都是些成年人,不夠潮流,連帶獲獎的機會都少了很多。

不得獎,並不代表鄺美雲唱的不好,沒有影響力及聽眾寥寥,從唱片銷量來看,人民群眾還是很喜歡她的:

鄺美雲基本每張專輯都能賣到白金,其中《唇印》更是達到了18白金,即90萬張。據曾在香港開唱片鋪的人說,一般歌手的唱片在推出2個月後基本沒什麼銷量了,只有3個歌手例外,陳百強、葉倩文和鄺美雲,唱片出奇的長銷。據說當年香港每80個人中,就有一人買過她的唱片。所以她“無冕歌后”的稱呼絕非浪得虛名。

確實,鄺美雲的歌,是那種很耐聽的調調,時間愈舊,才會愈品出味來,尤其人上了一定年紀,經歷了一些事後,再聽鄺美雲,一定能從耳中,聽到心裡。

這時,誰還在乎她是不是得過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