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新三峽:靚麗風景線,新城俏“湖”邊①

暢遊新三峽:靚麗風景線,新城俏“湖”邊①

新秭歸港

朋友,你瞭解三峽工程庫區移民基本情況麼?

三峽工程規劃搬遷城鄉總人口113萬,拆房1200萬平米,還建各類新房3687萬平米,遷建工礦企業1599家;截止2002年底,庫區共搬遷安置人口70.92萬,還建房屋2538.23萬平米,完成工礦企業1097家。

連續多年,我無數次走訪庫區,自重慶下忠縣,又到萬州.開縣,雲陽,奉節,巫山,巴東,秭歸等地,一路上乘船搭車,耳濡目染,深切感受著庫區的巨大變化。

這變化的契機,歸功於三峽工程是勿容置疑的。先是看到沿江老城的萎縮,市場的衰落,居民的心被一個遷字拴著了,一度有些茫然;繼爾是觀摩新城的選址.勘探和施工;再便是眼瞅著跟蹤著廣大農村移民成建制大規模外遷。

先是看到沿江老城的萎縮,市場的衰落,居民的心被一個遷字拴著了,一度有些茫然;繼爾是觀摩新城的選址.勘探和施工;再便是眼瞅著跟蹤著廣大農村移民成建制大規模外遷:2001年8月,我追隨開縣外遷移民至四川省樂至縣,實地感受移民喬遷新居的歡樂和離別故鄉的痛楚;爾後,又馬不停蹄從樂至趕往忠縣東溪鎮,採訪併為次日遷往山東的鄉民送行…..

暢遊新三峽:靚麗風景線,新城俏“湖”邊①

爆破:秭歸縣城在原址消逝

伴著歲月的流逝,伴著三峽大壩的一節節上升,一座座古老而破舊的沿江故城,在居民驚喜和眷戀的目光中轟然倒下一一倒得異常悲壯,也倒得令人鼓舞!

因為,老城居民在失卻中盤點生活,樂滋滋地感嘆著新城的美麗和新居的溫馨。

滿臉喜色,是難以用金錢買到的。無論在大城市重慶、萬州、還是小縣城忠縣、開縣、雲陽、奉節、巫山、巴東、秭歸……面對嶄斬的樓群、街市、掃描熙熙攘攘的人流,羨慕之情油然而生一一

湖北三峽庫區所轄四縣,即秭歸,興山,巴東和宜昌縣(現為宜昌市夷陵區,僅壩庫區部分鄉鎮搬遷)。

位於壩上庫首第一縣的秭歸,老縣城在西陵峽上段香溪鎮上游數公里的歸州,傳說是三國時期劉備抗吳修築的土城,因狀若葫蘆,又名葫蘆城.歷史的煙雲籠罩歸州,我這個晚來拜謁者耳畔響起了一首陸游的詩:”江上荒城猿鳴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穿行於逼仄的街巷,流覽發黃的史書,能見到故去卻活著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屈原,另一個是王昭君。

暢遊新三峽:靚麗風景線,新城俏“湖”邊①

秭歸新縣城

秭歸是全淹縣城,它遷徙的命運是註定的。新縣城選址在距三峽大壩僅兩公里的上游鳳凰山,1992年底開工,1998年底落成典禮。或許是祖祖輩住得大擁擠了,新城的規模弄得有些離譜,本是山丘地域,城建規劃設計與施工就該依山就勢,但卻照搬平原模式,搞大挖大填.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最寬的馬路竟有50米,弄得國務院領導拉長臉責令庫區新縣城“下不為例”。但新秭歸畢竟建成了,秭歸個別人挨批,卻換來大多數秭歸人的歡聲笑語.如今無論誰到秭歸新城,都會感嘆新城規劃的大手筆和建築群的新穎別緻,亦會由衷感受到,是三峽工程給秭歸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暢遊新三峽:靚麗風景線,新城俏“湖”邊①

興山老城

暢遊新三峽:靚麗風景線,新城俏“湖”邊①

興山新縣城

興山縣本是三期水位受淹縣城,因老城面臨山體滑坡危險,便提早選址,提早建設,提前搬遷了.秭歸新城選址離宜昌近,興山新縣城卻越搬越遠一一在老城以北20多公里的古芙鎮.古芙四面環山,中央乃—難得的盆地,新縣城座落其間,馬路寬闊,街條整齊,形成幾縱幾橫格局,模樣兒也十分氣派.

宜昌縣移民僅限於壩區和庫區少數集鎮,三峽工程所在地移民人數不多,開工之初已作妥善安置。而隸屬恩施自治州的巴東,其老城就是沿江山坡一條街,嚴格說只有半條街,臨江面的樓房多半是長長的水泥樁支撐著,形成峽江邊上異常奇特的景觀一一吊腳樓.巴東從古至今因地域原因,是三峽地區唯一不設防的縣城。

暢遊新三峽:靚麗風景線,新城俏“湖”邊①

巴東老城

暢遊新三峽:靚麗風景線,新城俏“湖”邊①

巴東新縣城

巴東新城選址頗費周折,說來話長.早在三峽150方案中央認可的1980年代,巴東即作為搬遷試點縣城實施規劃一一就地後靠.這一靠就靠到了黃土坡,靠出了大麻煩:黃土坡乃古滑坡體,新建100多萬平米的樓房投資1個多億,而要想保住,還得投入巨資採用補強措施(因黃土坡附近,這些年發生三起重大滑坡事故,國內外影響甚大).不得己,採納長江委地質大師崔政權先生建議,依山就勢,按行業和社區功能分散建設不同小區……現在的情形,巴東新城在老城以西的江岸山坡上散成—片,蔚為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