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十吃“白糍老”,是上方人的执念?

十月十吃白糍了啵

ni,阿似梁村个?

现在很多90知道许多洋节甚至了解洋节背后的意义,但是很少人知道自己家乡传统节日背后的意义。今日是农历十月初十,怀集好多乡镇都有过“十月十”的风俗习惯。

小时候

最深刻的记忆就是这个节日

一定要有白糍可吃

怀集上方的传统节日

十月十

十月初十吃“白糍老”,是上方人的执念?

“十月十”的来源

十月初十吃“白糍老”,是上方人的执念?

每年农历十月初十,怀集县内上坊地区梁氏与部分少数其他姓氏村寨在农历十月十日过节宴饮。想要做白糍,十月初九当天就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准备材料有糯米、馅心,蒸熟后的糯米就放到石舂里舂。初十当天各家各户都杀鸡杀鸭,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

据梁村镇老人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公太生日,也是为了庆祝丰收,因此会选择在这天会宴请外嫁的女儿等宾客,大家一起庆祝纪念,并会为她们送上一双双白糍让她们拿回家。

十月初十吃“白糍老”,是上方人的执念?

还有一个传说是旧时的人,平时很难吃到。只有在五谷母(稷神)的诞日——农历十月初十才能让人大享口福。在农村当天都会带上糍粑和其他贡品去祠堂或者寺庙里烧香朝拜!!

稷神,是主管五谷的一位女性,故称『五谷母』。 据说该地五谷母有个弱点,就是快嘴,所以在她的生日(其实是农村秋收后接近农闲的日子),人们就特意制作糯米糍祭拜她。一是为了庆祝一番自己的劳动成果,以祈来年五谷丰登,但更重要的还是取糯米有粘性,能糊住五谷母的嘴巴,使其说话不再漏嘴泄露人间秘密。

但倘若品尝一下当地人制作的糯米糍,也许会情不自禁地为当地人说两句『好话』。

十月十来历、怎么舂白糍

真是太老生常谈了

或许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吃白糍

十月十在90代里也渐渐被冷落

今年一位90后网友的朋友圈

记忆里,操持十月十大小事务的总是长辈

晚辈总是只是一旁观望

但有一天晚辈也会渐渐长大

而十月十也就像舂白糍一样

需要后辈纪念和传承

“十月十”被美丽地记录下来

农历十月初九,准备舂白糍的一切事宜。

十月初十吃“白糍老”,是上方人的执念?

在乡下,会用木甑蒸糯米饭,待米熟透,闻见了一阵阵米香味。

十月初十吃“白糍老”,是上方人的执念?

把煮熟的糯米倒进石臼里,用木杵你一杵我一杵舂到米饭粘稠如泥状直到挑不起为止。

十月初十吃“白糍老”,是上方人的执念?十月初十吃“白糍老”,是上方人的执念?

待糯米舂好后,塞上事先磨好的花生馅,合好口,一个圆圆扁扁的白糍就做好啦。为了防止粘手,在弄之前在手上涂一层油,做出来的白糍因此也油亮亮的,很是靓仔。

十月初十吃“白糍老”,是上方人的执念?

把包好的白糍放在蕉叶上摊凉,摆放整齐。

十月初十吃“白糍老”,是上方人的执念?

很多人喜欢一边包一边吃,图个新鲜热气。也可以把它们放上锅,煎至两面金黄,香酥脆口,吃了停不下来。

十月初十吃“白糍老”,是上方人的执念?

从一张张好看的图片可以看到

这个节日被这个姑娘用心记录下来

并不是说照片拍得好就是对这个节日的纪念

而是在照片中看到90后一代

慢慢从被动参加到主动参与

随着经济的发展

很多人从乡下慢慢迁到怀城居住

也没有以前一样的条件用蒸笼蒸米、用木杵捣米

但为了继续这个节日传统

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去工坊加工糯米

然后拿回家包白糍

才让我们90后一代吃到十月十的味道

或许以后

我们也可以从回家吃妈妈包的白糍

变成

“妈妈,我包好白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