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宇宏麗,林木蒼鬱,東溪縈繞,風景如畫,四川中江縣玄武觀

中江玄武觀,位於四川中江縣凱江鎮玄武村玄武山頂,縣城東里許東溪河畔,有玄武山,此山有兩個峰巒,望似二山,實則一體。左山蜿蜒如蛇,右山形狀似龜,故有“玄武”之名,犬牙交錯,六曲三起,而又緊相連接,山下東溪縈繞,風景如畫。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玄武山建“乾昌寺”,又名“玄武觀”。

殿宇宏麗,林木蒼鬱,東溪縈繞,風景如畫,四川中江縣玄武觀


全部建築依山而建,呈複合四合院佈局,有大殿三座和山門、廂房、望樓及亭閣等築,佔地面積2270平方米,建築面積953平方米。玄武觀正殿(三清殿)為木結構單簷歇山式簡瓦屋頂建築,飛簷翹角,舒展長大,線條柔和,尚留有唐代建築遺風。穿逗式樑架,闊三間13.8米,進深三間12.65米。其中山門為石結構牌樓式建築;真武殿(前殿)、三清殿(正殿)、玉皇殿(後殿)均為木結構歇山式建築;大殿兩側為左右廂房、望樓;左前側山角還建有亭臺。

殿宇宏麗,林木蒼鬱,東溪縈繞,風景如畫,四川中江縣玄武觀


歷代有高僧或道士住持,香火不絕。山下有聖泉紋石,周圍有“萬柳逵龍”“三苔續脈”等名勝,四季遊人不絕。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著名詩人杜甫遊乾昌寺觀壁畫,寫下著名詩篇《題玄武禪師屋壁》玄武觀有正殿高12米,寬14米,進深17米,雄偉莊嚴,幽靜肅穆。

殿宇宏麗,林木蒼鬱,東溪縈繞,風景如畫,四川中江縣玄武觀


殿前尚存南宋嘉定年間真武畫像碑,畫像披髮按劍,腳踩龜蛇,神態飄逸,額篆“大雄真武像”五字,下面還有小字20行。雕刻精妙。它與東山寺及寺後的聖泉,組成了一副清淨、和諧、淡雅的自然圖畫。由於環境優美千百年來,曾吸引過無數文人學士,墨客騷人至此觀賞遊覽。如南北朝的大畫家顧虎頭,唐代的王勃、盧照鄰、杜甫、宋代的蘇軾,都曾在這裡留下作品。

玄武觀及其所在的玄武山歷來為中江歷史、名勝之地,玄武觀亦是佛、道兩教競爭、更替的歷史見證。該建築群對於研究中江歷史文化、宗教和古建築藝術均具有重要價值。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