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那么难懂,难道古代的平民百姓用文言文进行交流的吗?为什么有文言文和白化文?

caffed


古汉语比较特别,尽管汉字的字数很多,比如在明朝时,已经有了超过四十多万个汉字,但是古汉语中的语言和书写,却是完全分离的,语言和文字的不统一,是古汉语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个人只要不是哑巴,就能学会说话。但是在古代中国,要学会正确的书写,却很不容易,非得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行。在古代中国,能够使用文字的人,就可以被称为文化人了。按照现代学者的研究,在西汉末期,人口大约六千万出头,但能够阅读和书写的人士,也不到六十万。其实在其他的国家,情况也差不多,毕竟古代社会的文化主流,就是做个文盲。

在中国汉朝时,需要做公文书写的基层官员,被称为“刀笔小吏”。这是因为当时的文字,主要是写在竹简上,一旦那个字写错了,就要用刀刮掉,再重新用毛笔书写。制作竹简比较麻烦不说,且竹简的篇幅也不是很大,还重量却不轻,所以书写的内容,需要言简意赅,一个普通公文,如果写上几千字,消耗材料不说,后面的传递和运输,都将是个大问题。

可一旦书写的材料,由竹简变成了纸张以后,中国人写东西时,也开始变得啰嗦了。对比一下汉朝的《史记》,和宋朝的《资治通鉴》,其中的变化就很明显,读《资治通鉴》就要比读《史记》,容易得多。到了现代,去读清朝时期的文章,也远比秦汉时期的文章好懂,这就是中国古代文言文,变化的一个大趋势。

但是传统的文化和习俗,拥有很强大的力量,到了民国初期,中国的文化人,仍然使用文言文,作为书写的主体方式。为了改革中国的文字系统,当时中国的文化界,决定统一我们的文字和语言系统,将怎么说和怎么写,基本对应起来。

在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后。才有了现代的白话文。注意喔,白话文的意思,是书写的方式,和语言保持一致,并不是搞出一个新语种来。


圆窗观点


我在读五年级时,邀约几位同学一起去逛柴市场,大家学着用文言文去谈买卖看看效果如何,结果把人笑得肚子疼。那天正是星期天,一农村老汉挑两梱大木柴在市场垛着,我说:大叔,你这大柴能卖几合?你这小孩说啥?能卖几合?谁家卖柴也只卖一次就完事,一挑柴卖几(次)合,那不是骗人的吗!我们一看大柴中间全是湿的(未干)便指着大柴梱说,此货外干而内湿其价昂也!老汉回答说,低放低堆在地上放着,昂什么昂?一阵嘘笑…。走到街拐弯一油炸饽饽店,同学们大家都想吃,但苦于馕中无钱怎么能吃到嘴里呢?于是便有了下一句,其味可佳而皆是臭也…!所以文言文用于市井是不可以的,完全是书生意气。


卓清德1


看了无数回答,没有一个答中重点。

古代为何会分为“文言文”和“白话文”?其实完全是因为古代没有纸,所以史官或者祭师记载重大事件的时候,只能在龟壳(甲骨文),石板,或者“结绳记事”。

后来,毛笔和竹条被发明和发现,古人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虽说竹简保存时间没有龟甲长,但是胜在竹简可工业化量产,所以被大量使用。但竹简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地方有限,而且质量大,古代形容一个人读书多,就有成语“汗牛充栋”,可见竹简质量多大,多占空间。

所以,为了节省竹简用量,“文言文”被发明出来,专门用来在竹简上写字,而且要求“言简意赅“,特别是古代朝廷,全国各地的大事小事都由大小官员的师爷写在竹片上,通过驿道发到首都,给皇帝汇报工作,所以,皇宫往往聚集了全国各地的竹签,几天就是“汗牛充栋”,以古代中国“官本位”的风格,只要当官的用多了就一定会流行,所以文言文就成了官方用语了。

所以,古代民间多使用“大白话”,跟现在说普通话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写书记事就不一样了,全部用文言文,言简意赅,节省纸张而已。

据说明朝有个皇帝比较任性,有一次下旨骂一个大臣,文绉绉的文言文不用,就用大白话写到圣旨上,行文就是“艹尼玛XXX,你怎样怎样,我要治你的什么什么罪!”,完全跟今天我们老百姓讲的白话文一模一样!

综上所述,文言文只用在书写,因为节约纸张,跟今天行文差别很大,白话文用在日常生活对话当中,跟今天没区别。


创世网神作l军团之怒l


文言文很难,每一个学习过的人都有体会。当年我读书时,语文成绩还算不错,特别是那些古诗、古文基本能背。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喜欢,另一方面是因为老师要求。虽然文言文的课文我都能背,但是要说全部理解也是不可能的。那时我就想,文言文这么难,古人怎么说话的?

现在我知道了,我们学习的文言文其实就是古代的书面语言,与老百姓的日常口头语言并无相关。在古代教育并不普及,能够接受教育的都是士大夫阶层,而绝大多数老百姓基本都是文盲,大字不识。因此,中国古典语言存在着言文不一致的突出特点。

士大夫阶层使用的文言文,要求表达规范,强调高度的形式美,讲求对仗、用典等,推敲琢磨,遣词造句中力图营造言有限而意无穷的境界,并求得音韵上的特殊美感。不过,即便有音韵上的追求,这种语言却难以变成一种通行的口头表达,一来对写作者而言难以做到,二来受众方面也无从领会。

于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就走上了两条道路。纸上写作的大师名家代有其人,各领风骚;口头语言却粗糙随意,难登大雅。文明持续发展两千年,周秦文章汉代赋,唐宋八家明小品,但高居不下的文盲率却形成一种残酷的反差。卑贱者讲粗俗段子,高贵者写典雅文章,这使得整体性的国民教养难以提升。

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胡适等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弊端,积极倡言文学改良,打破种种形式主义之藩篱,提倡白话文,力图让汉语走向文言一致。

今天,我们使用的白话文就是一百多年来文化变革的结果。白话文可能不如文言文典雅,但它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趋于一致,再加上现在的教育普及,文盲率大大降低,使社会整体性的国民素质大幅提升。


皮三9099


文言文,那么难懂,难到古代平民百姓用文言文进行交流吗?应该不是文言文交流的。文言和口语应该是分开的。

先看一段,乐朔和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四书五经之一《中庸》的作者)的对话。

乐朔曰:“凡书之作,欲以喻民也。简易为止,而故作难知之辞,不亦繁乎?”。也即是,文言文难懂之意。可见这个问题古已有人提出,而且还是有权有势之士大夫。

子思曰:“书之意,兼复深奥;训诂成义,古人所以为典雅也。”,即是文言文是口语的书面化。口语写成文字就要求典雅,严谨,使之有文学艺术感。

其二,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圣贤知道,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变化而增减的。以前,农业上用来翻地的犁呀,锄头等,现在都用机械了,不用再过几十上百年,就是现在零零后,他们也很难理解这些字词了。近年随着网络的发展,是不是出现了比如“冏”呀等一些新的字。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字的分开,就不会因语言的改变,而导致古代文献,古文化思想的丢失了。因为文字与语言分开,文字单独形成一个体系来表达思想,而且这些文字,一般人只用二、三年时间就可掌握了。就能读懂古人的这些思想宝库了。近年来中小学生语文。增加文言文阅读量也正是此意吧。语言与文字的分开,这也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中国文化文明的原因之一吧。

至于为什么有文言文和白话文?则是因为,五四运动前后,随着一批老流学生,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一看,他们的语言和文字都是统一的,认为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就是因为中国的这些个“之、乎、者、也、亦焉哉"难懂的文字,影响了大部分人,接受教育的原因引起的,要想强国,提高人民的科学寿质,必须废除文言文,提倡口语化的文字即白话文。

以上啰啰嗦嗦的就是“文言文那么难懂,难道古代平民百姓用文言文进行交流吗?为什么有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浅见。望交流指正。





牛朴块


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普通百姓并不是用文言文交流。要问为什么,那就是文言文属于书面语言,是文人和作家作文时运用的书面语言,普通百姓平时交流都是用口语。就如我们今天的书面语言虽然是白话文,但却比民间口语要有文学性。

先秦时代,由于汉语词汇较少,书写材料匮乏,文人在竹简上写字多为刀刻,为减轻书写的劳累和节约书写材料,人们便较少字数缩短语言来书写,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汉字代替多个词汇或语句的文言文。

汉代发明纸张后,由于早已形成了文言书写形式,文人们便继承了之前的文言文,并用文言文著书立说。而且在封建社会里,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文,是一个文人文学修养的基本标志。反之则不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的普及。

实际上,即使在今天,书面语言和口语都有实质上的区别,书面语言大多具有文学性,而口语却十分随意。在词汇匮乏的古代,古书面语言和口语区别应该很大。口语也应该是白话,只是跟今天的口语相比,词汇要少得多。



若愚趣谈


这个问题我在九十年代采访过一位戏曲学院的老教授,他为许多名角编写剧本,老先生就说,他研究过昆曲,昆曲是实打实从元朝留下来的纯古代剧种,它的对白方式基本可以认为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真实语言环境,官场说话上口,以显示不同于普通民人,类似京昆戏曲中的韵白,老百姓说话就是家常白,不上口也不拿腔弄调,类似京剧里小花脸的道白,双方对薄公堂就会呈现一方韵白一方道白的官民交流方式,这也符合古代等级制,规定官民就是不能对等,这才发明出正常话不正常说的官体话,韵白不是戏曲人发明的而是自古以来官场上一步步端架子演变形成的,戏曲人只不过艺术地再现了。我不敢苟同老先生的说法,但也没有充分合理的证据反驳,只好认同。事后一想老先生分析有道理,正是因为考虑有理无据,人家也没作为学术研究正式提出这个观点,只是赶到哪儿聊到哪儿。现在我回忆起这件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可能对大家是一个线索思路。


蛩呜斋主


其实只是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觉得文言文难懂,而对于古人未必觉得难懂。古人日常相互交流的口头语,或许比书面体的文言文要通俗一些。



所谓‘’文言文‘’为古代书面文体,包括朝廷与地方官府衙门之间的往来文书,以及民间的信函往来。文人学者著书立说或撰写诗文,均通用文言文作为书面文体。 古代坊间市井街头,贩夫走卒与富商巨贾之间,他们的语言交流显然有其特定的口头语,只是当时的语音无法保存,更无法传留下来让我们得以亲耳聆听。所以,我们现在就只能以书面体的文言文作为依据,来想象昔日古人之间的口语化交流。



曾经有一个讲述秀才与樵夫的寓言故事:有一个樵夫进城卖柴,时逢一前来买柴的秀才。秀才让卖柴的樵夫过来是这样说的:“荷薪者过来(‘’荷‘’表示载荷、负荷指挑担)!”卖柴的樵夫虽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樵夫)三个字,但却听明白了“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了秀才的前面。秀才问樵夫:“其价几何?”卖柴的樵夫只听得懂这句话中的“价”这个字,于是便给出了价钱。秀才听了樵夫的报价后,遂对柴进行了评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柴外表干而内里湿,焚燃时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降低价格吧。)”卖柴的樵夫终因不能与秀才进行正常交流,于是只得担着柴离开了秀才。

其实实事求是的说,以上秀才之言基本上为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达,还真不是我们感觉难懂的文言文。真正的文言文是这样的: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中学语文收辑的唐-柳宗元《黔之驴》)!一九一九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摈弃了文言文,一种通俗易懂的新文体----白话文开始盛行。


Mrttlzz99


语言是变化的。几千年的跨度,语言可以变化很大。

先秦至两汉的文言基本和口语吻合,而且有趣的是,不同地域出土的文献还能体现不同地区方言差别。《楚辞》就是典型的楚国方言,《左传》也有很多齐方言特征。

但是要注意的是,上古汉语中,汉字发音和现在差别非常大,非常大,非常大,不可用现代汉语脑补。而且上古汉字很可能不是一字一音,很多语法附加成份是直接附着在字里面的,就不需要虚词体现了。(如果要讨论这个问题,不写个几万字是说不清楚的,这里从略,有兴趣可以查相关专著。)

晋朝以后,唐宋时期,汉语演化到中古汉语。文人书面语仿古痕迹严重,这种现象叫文言分离,全世界都有。藏语就文言分离很严重,阿拉伯语的书面语语法还是《古兰经》成书那时的阿拉伯语,希腊最近几十年才基本不用仿古体。唐朝当时口语写成的文献也有,现出土的敦煌变文就是用当时西部方言口语写成,已经比较接近现代汉语了。

明朝汉语演化至近古汉语,当时的小说就是用口语写成,我们今天阅读基本无碍。

至清朝,演化成现代汉语,基本和白话文一样了。前一阵不是展示了一些雍正爷的批文吗?和我们的口语差不多了。


庆晓筱


文言文在古代只是书面语,平时交流用的是口语也叫白话,现代人学文言文比较难,但古代的人学文言文没那么难,因为文言文其实是一种诗意化高雅化的白话,很多字词的意思在古代一般人都知道,所以没那么难。另外古代人幼童入学入门启蒙的时候有专门的教材,由浅入深一步步来,现代人受教育启蒙就是从白话文开始,到初高中才学文言文,当然觉得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