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不能代替科学,做大事不能靠表决

民主是当前最时髦的话题之一,不管是什么问题,只要是强调民主,主张听取民意的就一定会受到社会的追捧。前几天,一位叫刘鹏的作者,在齐鲁网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建不建水电大坝不是专家间的“对台戏”》的文章就是这方面典型的代表。

很多网站转载了这篇文章(居然包括人民网的观点频道),无非就是认为刘鹏先生比起争论的专家们高明,他觉得建不建大坝应该由沿江百姓的民意来决定。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这种民主决策的态度,当然是应该支持了。但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是由科学和民主构成的,如果我们只尊重民主而忽视科学,那么我们的社会,决不可能正常的发展。关于在金沙江上建不建水坝,就是首先要尊重科学而不能是简单的民意表决。

民主不能代替科学,做大事不能靠表决

三峡大坝

我们为什么说沙江上建不建大坝,不能取决于沿江的民意呢?

因为,金沙江上建不建大坝,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沿江的百姓,而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长江是我国的最主要的河流,每年的年径流量约为一万亿立方米,超过我国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由于缺乏足够的蓄水设施(水库),每到汛期长江都不但要泄洪,还要特别小心以避免下游产生严重的洪涝灾害。三峡建成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虽然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但是,长江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三峡的调节库容只有290亿,大约只相当于长江年径流量的3%。所以,目前的三峡在汛期,只能错峰调节,还不能蓄水。否则,一旦三峡水库早早蓄满以后,相对于未来90%多的洪水,就等于失去了作用。因此,目前三峡水库所采取的办法只能是汛期错峰调节,汛末蓄水。

水库库容不足,不仅影响防洪,更要影响供水。由于我国长江的蓄水能力不足,即使在遭遇到大旱的季里,也必须有计划的控制放水,以防止旱情持续,后期无水可用。除此之外,很多人还提出三峡有“要保武汉、就淹重庆”的问题。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存在的。试想,如果三峡水库为了下游武汉的防洪不得不蓄满之后,上游重庆的水位提高,排水肯定会受到某种干扰。所以,在我国长江上游和金沙江的其它大水库(电站)建成运行之前,三峡水库在汛期绝对不敢蓄满水。这也就是说,

金沙江的水资源能否得到开发,将严重的影响三峡的功能发挥。这也就是为什么,国际上成功的河流开发和治理,一定要搞梯级开发的根本原因。

上游重庆的防洪和供水问题,只能靠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上的一系列梯级水库(电站)来解决。所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上建设一系列大水库,大水坝,是必须的。因此,金沙江上建不建水库大坝,绝不能仅由沿岸的民众说了算。因为,它不仅将要影响到整个长江中下游的调控,而且通过南水北调,还将影响到全国的水资源供应。

比修建调控水资源的水库大坝更容易理解的,还有修建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场这类的问题。社会需要是肯定的,但是,把它建在谁家附近,谁都不会愿意。因此,如果都是由附近居民表决说了算,那恐怕是在哪都建不成。这也同样是为什么讲民主,也不能违背科学的基本道理之一

我国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不仅水资源丰富,而且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可开发的水能总量接近6000亿千瓦时/每年。因此,我国开发金沙江的策略是以水电开发,带动水资源开发。事实上,如果我国的金沙江没有那么多水能资源,或者说如果水库根本就不能用来发电的话,那么我们还是同样要在金沙江上建水库大坝,以满足我们全中国的水资源需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与我国的长江有很多相似之处,唯一不同的就是美国境内没有“世界屋脊”。因此密西西比河的总落差非常低,只有400多米,而我国长江的总落差超过5400米。尽管美国密西西比河的水能资源还不足我们的零头,但是,为了调控水资源,他们还是进行了充分的开发。所建造的梯级水电站水库的蓄水总量,已经超过了密西西比河的年径流量。全球公认最成功的田纳西河的开发治理,就是密西西比河的一个重要支流。

美国的其他主要河流也都基本如此。最典型的是科罗拉多河,沿河各梯级水电站的水库蓄水总量超过河流年径流量的4倍以上。所以,美国的水资源问题基本上已经得到了解决。由于水库的蓄水能力很强,美国很少因为汛期水库装不下水,而泄洪,发生洪涝灾害的机率就更低了。同时,由于水库的蓄水量大,美国也很少因为连续的干旱而造成水库无水可供。美国在用梯级水电开在解决电力能源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水资源的问题,这就是美国和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

刘鹏先生看到《新京报》的文章,还以为中国的科学家之间对金沙江上建不建水电站发生了不同意见。其实不然,梯级水电开发是所有国家的成功实践所证实的科学,真正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对金沙江的开发,没有根本性的争论。《新京报》所说杨勇不是什么科学家,而是一个考不上大学还要四处招摇的骗子。他冒充过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的研究员,冒充过博士。利用这些冒充的头衔,他曾经骗取过某企业上百万的资金,声称要“为中国找水”。但结果怎么样,当然是一滴水都找不到。

《新京报》说的这个“横断山研究会”,根本就不是合法的研究机构,而且,从该研究会的主任和首席科学家都是杨勇自己来看,这绝对就是杨勇自己成立的一个组织。按照一般的经验估计,像杨勇这样的一个中专毕业生,能否拿到一个正规的中级专业职称都很难说。但是,聪明的杨勇却可以在多次行骗被揭露之后,索性自己成立一个组织,自封一个首席科学家骗人。

伪专家为什么能骗人呢?因为水库一旦遭遇大地震垮坝之后,造成连锁反应怎么办?这个问题确实非常令人担忧。但是,担心也没办法,人们也还必须要建水库。因为,没有水库现代社会就没办法生存。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惨痛的科技事故就是1975年板桥水库的垮坝(死亡人数超过十万)。但是,即便如此,至今却没有一个国家,敢说为了安全,自己国家就不要水库了。要知道,人类现代文明都是有一定风险的,这就像坐飞机。之所以大家都敢坐飞机,就是因为飞机的设计可靠性非常高。这就要靠科学。

我们解决水库垮坝威胁的方式,不是不建,而是靠科学来增加它的安全可靠性。正是由于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水库的安全,包括抗震的安全。所以,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生过,因为地震造成了水库的垮坝并产生次生灾害的事故。在我国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前,科学界对所设计水库大坝的抗震能力,是否能经受住大地震的考验心里还真没底。但是,通过多座各种各样的水库大坝都在8级大地震的震中十几公里的范围内,居然没有一座出现了抗震设计所没预料到问题,更没有发生次生灾害。实践已经证明,我们人类在水库大坝方面抗震科学,是可以经受住考验的。

不过,因为杨勇根本就不是科学家,因此,他不会理解这一切。同时由于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普遍不高(2010年统计平均只有3.2%),对杨勇的担忧,产生共鸣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事实上,我们科技工作者确是信心十足,虽然不敢说水坝的抗震安全性100%,但是,起码可以做到它出事故的概率比飞机失事还要低。因此,像刘鹏先生所担心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都没有发生过。这就是科学。

总之,民主决策非常重要,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尊重科学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更重要。在当前我国造假成风,伪科学和骗子横行,公众常常被媒体误导的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未必就是正确的。当然,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绝不能是否定民主,而应该是揭露伪科学骗子和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