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刘合伍:把老区打造成人间仙境

老兵刘合伍:把老区打造成人间仙境

18 岁,刘合伍应征入伍,3 年的军旅生涯,磨练出执着和坚 毅的性格,并伴随自己一生;26 岁,他走上创业之路,20 多年 的艰辛打拼,成为身家亿万的老 板;48 岁,他带上积蓄回到农村,开始了二次创业......

如今,年近花甲的刘合伍,把昔日贫困的老家湖北大冶老区山区,打造成为城里人向往、农 民致富的人间仙境。

老兵刘合伍:把老区打造成人间仙境

刘合伍

为农业插上创新翅膀

刘合伍的家乡在湖北省大 冶市刘仁八镇,这里山多地少, 因气候温和,盛产桃、李、枣等 水果,故有“果城”“果城里”之美称。这里也曾是彭德怀、何长工、王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命家战斗过的地方,是一块被革 命先烈鲜血“染红”的红土地。

3 年的军旅生涯,让刘合伍养成了执着而坚毅的性格,不管做什么事都从一而终,永不放弃。退伍后,他做过“东方红 20”驾驶员、村制衣厂销售员、小商 店小餐馆老板等。当经历坎坷、 艰辛之后,他在创业路上逐渐成长,创造了自己的价值,成为“亿 万老板”。

然而,“亿万老板”刘合伍心里总有一个结,自己的家乡父老还在为脱贫而劳碌着。

2008 年一次回乡,当刘合 伍看到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时,他深藏于内心的“富民种子”发 芽了。之后,刘合伍带着资金回到龙凤山脚下,创办龙凤集团,成立“富农”合作社。

“把土地承包给我,证在 你们手上,土地所有权我拿不走。你们想自己种地,我提供技术支 持。”一次次上村民家做思想工作,讲述他的现代农业合作和种 植模式。在政府、村干部和乡亲的帮忙下,村民们慢慢地接受他 的先进合作理念。

集团做好“红色土地、黑色食品、绿色家园”的红、黑、 绿三色文章。出资为村民植树造 林并负责管理,树木收益全部给村民,同时每亩每年还付给村民 50 元的报酬。成林后的山地,公司进行生态开发规划,建立果 木林、经济林、观赏林等,组建林下生态养殖场,饲养土鸡、土 鸭、土豚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田地里出产的农产品,经基地加工、包装后,再出现于农产品超 市,身价陡升。游客还可以亲自到地里体验采摘、享受开心农场 的乐趣。

积极打造和完善旅游硬件 建设,建成生态农业园、生态 养生园、生态餐厅、田头超市、 农副产品加工厂、中小学生综 合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农副产品电商销售基地、鄂东南红色 纪念馆、江南农耕文化展览馆、 历史记忆收藏馆等,并通过举 办各种主题活动,带动“人气”, 扩大影响。

2018 年,龙凤集团接待游 客 80 多万人次,实现产值 1.5 亿元。八角亭及周边 10 余个村 成为大冶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源源不断的游客,为红色土地带来 了持续健康的生态发展。

为农民筑牢致富之路

从成立“富农”合作社之初, 刘合伍就制定“公司 + 基地 + 合作社 + 农户”的合作模式和“你 不种,我承包;你想种,我来教; 你种了,我来销;种和肥,我先 掏;丰收后,再补交”的服务宗 旨,“目标是实现土地有效利用 的同时,为村民构筑一条长久的 致富之路”。

入股后的村民,既可以自 己打理土地,也可以进入合作社 工作。而合作社委派农技人员, 深入田间地头免费提供技术,指 导社员科学种植黑花生、黑玉米、 黑土豆等黑色农作物,等作物成 熟后进行收购深加工。

村民胡矿生,儿子外出打工,4 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可获国家种粮补贴 500 多元, 获合作社土地租金 1000 多元,他自己任合作社农业部长,负 责管理一个区 500 亩地。整天围 着锅台转的妻子也走进合作社, 成为合作社一名劳工,每月有1000 多元的收入。像胡矿生这样,夫妻均在合作社上班的家庭还有很多,他们都靠合作社走上了致富路。“富农”合作社不仅改变了八角亭, 还带动了天灯村等 8 个周边村,目前已有 2028 户农户加盟,每户年增收 2 万元以上。

眼下,刘合伍和他的龙凤 集团正将贫困帮扶范围扩大至周 边的贫困村 8 个,将 42 户贫困 户、101 名贫困人口纳入帮扶对 象中。

为留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 刘合伍还以龙凤集团为平台,组 建农民生态技术学校、建立生态 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和农村实用人 才培训实践基地,增强村民的生 态发展意识。

在合作社的推动下,龙凤 山下的创业村民从八角亭村辐射 到周边 6 个村,先后有 800 余户 发展有机绿色蔬菜种植和生态养 殖,其中有 80 多户成为规模较 大的专业种植户和养殖户,每户 年收入突破 10 万元。

“扶贫主力靠政府、脱贫 思想靠帮扶、致富道路靠能人。” 大冶市扶贫办主任黄素华表示,“富农”合作社模式,不仅让姓走上致富路,也带动了全市扶 贫攻坚多样化开展。

为老区建设大美农村

龙凤集团成立时,刘合的理念便是将集团和附近的村庄 打造成一个大的人文景区,让游客既能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也能 感受农村的独特文化。

刘合伍先后投入 400 余万元帮助村民整修道路、硬化户道、 畅通排水渠道、修建垃圾池、安 装垃圾桶等,实施乡村道路硬化 美化亮化等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 建设。

在刘合伍的带动下,龙凤山周边村庄的能人、“新乡贤”、 村干部也都行动起来,出资出 力,加快推进了各村新农村建设 步伐。刘合伍还积极践行环保理 念,引进光伏发电并于周边农村 建设沼气池 600 余处,再利用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转化为日常 经营活动所需能源,如电力、农 家有机肥、天然气等。同时,积 极协助政府推进“厕所革命”, 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改善村容 村貌,推动新农村建设。

如今,龙凤山周边 10 个组村容村貌、交通条件、居住环 境都焕然一新,成为一道道亮丽 的风景线。龙凤集团的生态旅游产业扶贫的先进经验吸引着全国 各地前来学习取经。

“我不是什么能人,只是 想着能让自己家乡的人日子过得 更好些,家乡的环境变得更美 些。”刘合伍用实际行动,扎根 老区山区,坚持着“也许要用一 辈子才能走完”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