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之官——肝,若失所養,則肝火犯肺、肝腎陰虛、肝脾不和..

在西醫的眼裡,肝臟是一個代謝系統,一個重要臟器,就像是人體的一個化工廠,它掌管著糖、脂肪、蛋白質的解毒、代謝,人體大部分的新陳代謝和有毒物質的轉化,所以它也是最易汙染的部門。在中醫的眼裡,肝臟是一個部位,它有兩大功能,一是主疏洩,二是主藏血。

今天,我們就看看,若是肝失所養,會怎麼樣?

將軍之官——肝,若失所養,則肝火犯肺、肝腎陰虛、肝脾不和..

肝火犯肺

肝火犯肺證為肝氣鬱結、化火犯肺、肺失宣肅所致的病證。常由鬱怒傷肝,情志抑鬱,化火犯肺,或肝經有熱犯肺,或久病肺氣不利,肝氣來犯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咳嗽陣作,咯痰不爽,胸脅脹痛,喜太息,急躁易怒,頭暈目赤,煩熱口苦,婦女乳房作脹,月經不調,舌紅苔黃,脈弦。

病機分析:本證以肝氣犯肺、氣逆咳嗽為特徵。

肝氣犯肺,肺失肅降,則咳嗽陣作,咯痰不爽;肝失條達,氣機鬱滯,則胸脅脹痛,喜太息,急躁易怒;肝火上炎,則頭暈目赤,煩熱口音;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則乳房作脹,月經不調;舌紅苔黃,脈弦為肝鬱化火內熱之象。

相似證候的辨別:本證當與燥邪犯肺證相辨別,燥邪犯肺證以乾咳無疾或少痰伴咽乾、唇燥等燥象為主,本證有明顯的肝氣鬱結化火見症。

將軍之官——肝,若失所養,則肝火犯肺、肝腎陰虛、肝脾不和..

辨證注意點:有咳嗽陣作咯痰不爽等肺失肅降的症狀,同時伴有肝鬱化火的見症。

肝腎陰虛

肝腎陰虛證是肝腎兩勝陰液不足所致的病證。多由久病及腎,或房事過度,情志內傷,精血不足,損傷肝腎之陰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腰膝痠軟,目澀目糊,耳鳴健忘,脅痛,五心煩熱,顴紅盜汗,口乾咽燥,失眠多夢,男子造精,女子經少或崩漏,舌紅苔少,脈細數。

病機分析:本證以肝腎陰虛、虛火內擾為特徵。

肝腎同源,病理上肝腎之間也常互相影響。肝腎陰虛不能儒養筋脈測腰膝痠軟;肝開竅於目,肝陰不足,則目澀目糊;腎開竅於耳,腎陰不足,則耳鳴;肝腎陰虛,髓海失充,則健忘;筋脈失養,則脅痛;陰虛內熱,則五心煩熱,顴紅,內迫營陰則盜汗,津液受損則口乾咽燥;虛火內擾,心神不寧,則失眠多夢;擾動精室則遺精,影響衝任則經少或崩漏;舌紅苔少,脈細數為陰虛內熱之象。

相似證候的辨別:本證當與單純的肝陰虛證與腎陰虛證辨別。單純的肝陰虛證與腎陰虛證有各自臟器的定位症狀,本證除見陰虛表現外,還見肝腎陰虛的臨床表現。本證還當與肺腎陰虛證辨別,兩者都有腎陰虛、虛火內擾的臨床表現,區別在於,肺腎陰虛證還有肺陰虛見症,本證則還有肝陰虛症狀。

將軍之官——肝,若失所養,則肝火犯肺、肝腎陰虛、肝脾不和..

辨證注意點:有陰虛內熱、虛火內擾的臨床表現,同時又有肝甚兩虛的症狀。

肝胃不和

肝胃不和證是肝失疏洩,胃失和降,臟腑功能不協調所致的病證。多由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氣鬱化火,影響胃的功能;或寒邪侵襲肝胃,導致肝胃功能異常等引起。

主要臨床表現:胃脘脅肋脹問疼痛,曖氣吞酸,呃逆嘔吐,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巔頂疼痛,嘔吐涎沫,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弦。

病機分析:本證可分為肝氣犯胃和寒邪侵襲肝胃二種類型。肝氣犯胃者,肝鬱化火,橫逆犯胃,肝胃氣機不暢,則胃脘脅肋脹問疼痛;氣鬱化火,胃失和降,則曖氣吞酸,呃逆嘔吐;肝失條達,心神不寧,則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為肝氣鬱而化火之象。

寒邪侵襲肝胃者,陰寒之邪循肝經上行,則巔頂疼痛;寒邪犯胃,中陽不足,胃失和降,則嘔吐涎沫;陰寒之邪內盛,陽氣受損,則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弦為陰寒之象。

相似證候的辨別:本證的肝氣犯胃型當與脾胃溼熱證相辨別,兩者均可出現胃院脹痛,曖氣吞酸,呃逆嘔吐等症。但本證有肝氣鬱結、橫逆犯胃的臨床表現,脾胃溼熱證無這一表現。本證的寒邪侵襲肝胃型當與寒邪犯胃證相辨別,兩者都有胃寒疼痛、嘔吐等表現,但本證有肝寒氣鬱的臨床表現,寒邪犯胃證則無這一症狀。

將軍之官——肝,若失所養,則肝火犯肺、肝腎陰虛、肝脾不和..

辨證注意點:抓住肝胃同病的臨床特徵,並注意區分寒熱的不同。

肝脾不和

肝脾不和證是肝失疏洩,脾失健運,兩髒關係失調,功能紊亂所致的病症。多由情志不遂,久鬱傷肝,或飲食失調,勞倦傷脾等引起。兩者可相互影響,如肝失疏洩導致脾失健運者,稱木橫侮土,若脾失健運,氣滯溼阻,而影響肝氣疏洩者, 則稱為土壅侮木。

主要臨床表現:胸脅脹滿或竄痛,時欲大息,情志抑鬱或急躁易怒,食慾不振,腹脹便溏,或發作性腹痛腹瀉,舌苔白或膩,脈弦。

病機分析:本證以肝失疏洩、脾失健運為特徵。

肝氣條達有助於脾的運化功能,脾氣健運也有助於肝的疏洩。肝失疏洩,氣機鬱滯,故胸脅脹滿或竄痛;

氣機鬱滯,肝失條達,則時欲大息,情志抑鬱或急躁易怒;牌失健運,運化失司,溼邪中阻測食慾不振,腹脹便溏;肝氣橫逆犯脾,氣機阻滯,健運失職,則發作性腹痛腹瀉,證情之發作與輕重,每與情緒有關。

舌苔白或膩為溼阻中焦之象,脈弦為肝脈。

將軍之官——肝,若失所養,則肝火犯肺、肝腎陰虛、肝脾不和..

相似證候的辨別:本證當與單純的肝氣鬱結證與脾虛溼困證相辨別。單純的肝氣鬱結證與脾虛溼因證有各自臟器的定位症狀。本證既有肝病又有脾病的見症,但早期可先見一髒的臨床表現,然後累及他髒而出現另一髒的病證,兩髒可互相影響。

辨證注意點:肝氣鬱結見症與脾失健運表現同時出現。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圖文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諮詢,請私信或文章的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