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的悲哀(一)

我的父亲是村里公认的老好人 ,只要别人家有事请帮忙,基本上都不会拒绝 。有时明明抽不开身,碍于面子,也会答应下来。

父亲在生活中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极少与人发生冲突,能忍则忍,保持一团和气。常说的话:吃亏是福。这为他博得了好人的名声,但并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

我们乡下,家中有事摆酒,在酒桌上的座次是很有讲究的,是按辈分与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安排的。

有一次母亲去父亲表弟家吃喜酒,结果饭还没吃,就憋着一肚子气回来了。原来本该他坐的主位,调给了另外一位家境好的晚辈,让她坐偏位相陪,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轻视,母亲愤而离席,父亲却劝道:不就是吃顿饭吗,坐哪不一样。

父亲的心地特别的善良,记得有个年纪大的老人到我们家讨饭,善良的父亲不但让他和我们坐在一起吃饭喝酒,临走时还送他小半袋的粮食。

父亲真诚待人,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从来说不出口,众人口中的道德是他的立身之本,常用道德去衡量某件事、某个人,判断出好、坏。然后择其好者从之,坏者远之。

尽管大家对父亲这一点赞不绝口,但奇怪的是:父亲的朋友很少,深交的几乎没有

。父亲其实活得很孤独,常常一个人独处,话也不多,偶尔到一些人多的场合,就会有点手足无措,男人们围坐在一起吹牛,很少听到父亲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家很少请村里的干部吃饭,比我们家境好的亲友,父亲也不愿主动交往,常说:我们穷,但不巴结,要有骨气。他就安于和自己差不多境况的人来往,当家里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少有伸出援手的人。

即使家里生活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困境,父亲很少开口去求人,大多是母亲去四处找亲朋求助。

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因为我们这里地少人多,好多人开始走出家门,到外面去闯荡,去寻找赚钱的门路。那时候的父亲还在观望,因为他不清楚外面到底什么样他不做没有把握的事。等到那些在外闯荡的人,把钱赚回家的时候,他才觉得稳妥了,求人带他出去赚钱。

我们村里在外面包工揽活的,非常喜欢找父亲去干活,他们看中的就是父亲本分、守规矩,干活实在。眼看那些干活不太“实在”的人,在外干了一年多,都成了师傅,父亲依旧是个卖力的力工,拿着比师傅少得多的工钱。

其实父亲是一个很心灵手巧的人,我们村里,有一半人家的篮子、筐子都出自父亲的巧手。本来父亲还打算去学木工手艺的,后来因爷爷反对,也就放弃了。

父亲很孝顺父母,他也这样教导我们兄妹,不要忤逆长辈,在他眼中顺从听话就代表着孝顺。

奶奶非常疼爱他的这个小儿子,他一直盼望着我们家能像别人家一样,早日翻建新瓦房,但直到他去世,自认孝顺的父亲,也没能了却老人家的这一心愿。




我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慢慢成长起来,耳曛目染,做一个“好人”的信念,已在我的脑海中扎根。

参加工作后,对待工作我任劳任怨,从不与人抢功,对领导也不刻意迎合巴结,更不会动用心计,在其面前表现博好感。平时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尽量和同事和睦相处,善待每一个人。从不在背后打同事小报告,认为这种事有损友谊和自身人格修养。

大家好像对我这种为人处事的方式也很认可,都夸我人不错。

到年末部门内部搞测评,大家相互给对方打分。

  • 测评的结果,我倒数第一。
  • 后果是扣罚当年的奖金。

我错愕、不解、痛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想想和我一起进公司的同事,职位薪资大都比我高,甚至一直被领导骂的吊儿郎当的新员工,也后来者居上。这些我都忍了,也没表露出半点怨言,工作干劲依旧没受影响。

平日里那些背后相互谩骂、诋毁、当面又好比亲兄弟般热情的虚伪之人,利益关头,竟还相互捧场。

我这个平时大家眼中的“好人’,倒被踢出了局。

我当时把这一切归因于遇人不淑。

后来我们公司在印尼开办了分公司,我也想换个环境,和另外几个同事一起申请去印尼公司工作

当我看到别人初次见面就拿成条的香烟送领导,我还有些不屑,暗笑这马屁拍的也太明显了,我就不搞这一套。我非要用工作来得到领导的认可。

我们公司内部一起来的几个同事,三天两头到领导的宿舍,谈心、会餐,一开始碍于面子,我也去过一两次,但觉得太累。一来要全程察言观色,全力迎合领导的喜好,时不时肉麻得表忠心;二来我也反对这样的拉帮结派,这与我心中所存的公平公正的信念不合。

看着他们几个每天下班后,轮流给领导烧水、做饭,听着公司外招的员工,都骂他们是马屁精,我还暗忖,何苦呢?

但渐渐有消息传到了我的耳中。

  • 某某在领导面前说我孤僻、古怪、不合群。
  • 某某故意贬低我的能力以抬高他自己。
  • 某某中伤我工作散漫等等。

我还是不在意,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工作中,我相信领导会有一双慧眼

。看到我的成绩,同时也看清背后说人坏话的小人行径。

但事情的后续发展并非如我所愿。

他们一个个相继被提升到各个部门的重要岗位上。

原先骂他们马屁精的那些人对他们也是笑脸相迎,极尽迎合之事

其中有两位自认和我聊得来、性情也相合,我非常看重的两位朋友,也渐渐疏远了我,向他们以前骂的“小人”靠拢。

因为我们工作的地方是禁酒的,有钱也买不到,我费尽心思弄来两瓶国内的酒,既没独享、也没送领导,全部拿出来三人共饮,当时他们也很感动,我也相信,人与人之间相处要用真心实意、情比钱贵。

但现实就是这样的打脸。

又到了一年的岁末,和我一起过来的公司内部人员,大多评上了先进什么的,在表彰会上把酒言欢。

我一个人走到海边,海面上波涛涌动,正如我此时的心绪。

  • 为什么我这个“好人”职场不顺,友情背叛?
  • 而我不屑的“小人”,却受到重用,名利双收呢?
“好人”的悲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