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中七劍下天山和影視劇中有多大區別?

小說中七劍下天山和影視劇中有多大區別?

小說中七劍

凌未風 "天山七劍"之一,"天山神芒",晦明禪師的關門弟子。

桂仲明 "天山七劍"之一,石天成之子,後成為武當北支的開山祖師。

冒浣蓮 "天山七劍"之一,冒闢疆之女,後嫁與桂仲明。

易蘭珠 "天山七劍"之一,楊雲驄之女。

張華昭 "天山七劍"之一,張煌言之子,終南派第三代弟子,後列入武當門下。

武瓊瑤 "天山七劍"之一,武元英之女,白髮魔女的關門弟子,後嫁與李思永。

哈瑪雅 "天山七劍"之一,"飛紅巾",回疆各族盟主,白髮魔女之徒。

小說中七劍下天山和影視劇中有多大區別?

《七劍》中凌未風是第一主角,由於梁氏將牛虻的愛情與親情分別移植到了凌未風與易蘭珠身上。易蘭珠應該是第二主角,但梁氏對易蘭珠的刻畫是比較失敗的。凌未風雖然形式模仿了牛虻,卻有梁氏自己的東西,而易蘭珠的模仿太過露骨了。易蘭珠冒充老婦人行刺多鐸得手時。面對納蘭明慧束手就擒,照搬了牛虻面對蒙泰里尼時被捕以及牛虻扮作老人見蒙泰里尼的情節,甚至連說的話都一樣。比如易蘭珠低聲慘笑道:"尊貴的王妃,我,我冒犯你啦!",只是把主教大人換成了王妃。而且易蘭珠在牢獄裡與納蘭明慧相見,基本是照抄牛虻。牛虻與蒙泰里尼有著愛恨難辨的複雜感情,既有親情也有宗教,並且書中在前面做了充足的鋪墊。照搬到易蘭珠身上就顯得不倫不類。而且易蘭珠心頭上壓著楊雲聰的血書,幾乎成了復仇工具。楊雲驄在《七劍》中的形象是很失敗的,對比多鐸,實在讓人難以理解為何納蘭明慧會對楊念念不忘。多鐸的英雄氣概,多鐸對妻子的深情大度完全把楊比下去了。易蘭珠的愛情也有些拉郎配,張華昭除了有個有名氣的老爹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閃光點,武功稀鬆,又無謀略。和易蘭珠打個照面,兩人就速配上了。可笑的是梁氏讓冒浣蓮成為納蘭容若的知己也就罷了,張華昭也成了納蘭的知音。還弄出個什麼三公主對張一見鍾情。張華昭為了救易蘭珠,託冒浣蓮帶張紙條請求三公主幫助救易蘭珠,冒浣蓮一通革命大道理,傻兮兮的三公主偷出朱果金符,卻送了卿卿性命。書中張華昭絲毫未提及三公主的死。易蘭珠的命珍貴,三公主的命就一文不值了。梁氏的這種雙重標準令人很反感。

小說中七劍下天山和影視劇中有多大區別?

冒浣蓮是個很出色的人物,梁氏自個的版權,沒有借鑑別人的東西。除了偶爾會講一些革命大道理之外,冒浣蓮機智聰明,並有著古典女子的善解人意,溫柔多情。書中開頭魯王舊部刺殺多鐸時,冒浣蓮和傅青主上五臺山是來尋找冒的生母董小婉的。冒浣蓮開始一直有著沉鬱憂傷,自幼失去父母,跟隨年長的世伯傅青主長大,心中自然會有身世之悲。如同程英,雖然跟隨東邪這位大宗師長大成人,溫文嫻靜中有著刻骨得憂傷。這也是冒浣蓮會喜歡上桂仲明的原因,看到那個身世茫然的黃衫兒,觸中冒浣蓮心靈最深處的憂傷與愛憐,所以才會情不自禁地去關心桂仲明,身世孤苦的同命鳥自然流露的同病相憐。而桂仲明在失憶迷茫無知中也會自然而然親近冒浣蓮。除了冒的溫柔善良,更多的是相同的身世憂傷使得雙方在心靈上找到真正的安慰,以及對生命欠缺的彌補。如同梁氏自己所說,他還是非常注重人物性格與內心的刻畫,書中冒浣蓮幫助桂仲明治療失憶症就運用了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而冒浣蓮以愛憐的耐心幫助桂仲明找回記憶的過程非常的真實細膩,不知道是否梁氏做主持的時候遇到過這樣的事例。冒浣蓮幫助桂仲明找回了自己,也幫助自己找回生命的缺憾。所以儘管旁人看來桂仲明只是不解風情的傻小子,但冒浣蓮與桂仲明在相互的牽手中擁有整個世界。冒浣蓮與納蘭是高山流水的知音,一生一世都會相互懷念祝福,但卻與愛情無關。世上能把愛人與知音分得清的智慧女子很少,我看過的武俠中也許只有冒浣蓮與燕七擁有這份智慧,相對來說冒的難度更大一些,畢竟她的知音是風華絕代的大眾情人納蘭,可貴的是冒浣蓮與納蘭是知音而非情人並非是革命道德的要求。其實桂仲明開始還是很不錯的,武功奇高的黃衫兒,儼然演義評書中萬人敵的英雄少年,甫一出場就幾乎可以與凌未風一決高下。書中在武林豪傑與官府的對抗中,衝鋒在前當者辟易必有桂仲明,對比那個一出場必被捉的張華昭,還是相當光彩照人的。只是後來隨著納蘭的出場,桂仲明就成了只是武功高強的傻小子了。

小說中七劍下天山和影視劇中有多大區別?

提到《七劍》必然要說納蘭容若了,梁氏自認為是納蘭的粉絲,在書中不惜筆墨再現偶像的光輝形象。對於很多讀者來說《七劍》是因納蘭而出名的。但是《七劍》的革命氣息比較重,書中的納蘭因此也有些變了味。比如納蘭出場時,向納蘭明慧彈唱自己的新詞,而這首新詞雖然有名,卻是相當悽苦的悼亡詞。即使納蘭找姑姑述說心曲,也不會像是現今寫手發表作品那樣興沖沖。書中還交待納蘭當時已經喪偶,此時的納蘭應該已經沉醉在悼亡的精神世界中,書中的納蘭更像是天性真淳的書生。書中冒浣蓮還向納蘭灌輸革命理論,納蘭儼然成為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同情者。包括納蘭與冒浣蓮相交,冒雖然聰明伶俐,充其量也只是個文學青年,與納蘭這位大師級詞人切磋交流成為知音,還是有些令人不可思議的。後來的納蘭要好一些,藏邊的帳幕之中納蘭與冒浣蓮秉燭夜談,相對如夢寐,冒浣蓮以詞相贈,婉拒了納蘭的一番情意,燭影搖紅之中納蘭握住冒浣蓮的雙手說道:"天快亮了,我送你出去。"此情此景直待成追憶了。冒桂新婚之夜,冒浣蓮還是不禁思念起遠在京華的納蘭,冒自嘆人生沒有十全十美,或許內心深處隱隱覺得錯過了納蘭。京華倦客,對月懷遠的納蘭則是興起詞人的離思。總覺得《七劍》中的納蘭更像是結婚前的納蘭,沒有對榮華的徹底厭倦,沒有悼亡的刻骨沉痛,有著清純少年的善良憂傷,以及離別的相思。

小說中七劍下天山和影視劇中有多大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