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西北沙漠广布,如果将汛期的黄河水引入沙漠,能否成绿洲?

地理那些事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克拉山以北,总体流向自西向东流动,在我国北方划过了一个巨大的“几”字型,最终在山东注入渤海,全长约为5464千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长河,也是世界第五长河。不过,黄河虽然身为我国第二长河但是年径流量却并不突出,因为黄河流域所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很多地区属于半湿润或者半干旱地区。

因此,黄河的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约为580亿立方米,仅为长江年径流量的十六分之一左右,在我国众多河流中也仅排名第16位。而且,黄流流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我国的华北地区,是一个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但是水资源短缺的区域,我国目前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利用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往北调来缓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希望利用黄河水往西调到西北地区,是不合理的。

当然,如果西北地区能够有淡水水源的调入,那么改造沙漠成为绿洲也是十分现实的,关键的问题是水源的来源在哪里?目前,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瓜果基地、棉花基地,农业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突出。比如,南疆地区的塔里木河流域,由于上游地区用水过度,导致下游缺水,很多绿洲都发生了萎缩甚至消失。西北地区的水源来源,利用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倒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利用黄河流域的水资源是可能性不大的。


地理沙龙


我国大西北沙漠广布,如果将汛期的黄河水引入沙漠,能否成绿洲?

我们先看看世界是大江大河穿过沙漠时,是否变绿州了?尼罗河是世界上第二条大河,从南向北流动,横穿撒哈拉沙漠,河流两岸带来多少绿州?

塔里木河发源于昆仑山北麓,上游叶尔羌河、和田河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两河交汇后形成环绕沙漠的塔里木河,又有多少绿州是河流给带来的?看下图:

尼罗河、塔里林河经过上千百年的演化,河流两岸并没有因为河水的到来,绿州面积再扩大,有的地方沙漠直逼河岸,并没有绿州优势。所以说前期讨论的引藏水入疆,让沙漠变绿州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最大的可能是可开垦的荒地面积在增大,可宜居地的人口在增多。

对于黄河而言穿过的地区多是垦殖化边缘地带,利用汛期黄河水造地,沙漠变绿州是否成为可能呢?看下图:

黄河大“几”字弯,穿过我国十大沙漠中的腾格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漠等地,由于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漠是黄河汛期黄河水冲积、淤积而成的,具有河湖相沉积特征,地下水埋藏比较浅,因此这里的沙漠变绿州成为了可能,从目前来看,我们在这两处绿化取得骄人的业绩。

而相对应的腾格里沙漠就比较特殊,多移动沙丘,沙埋现象非常严重,这里的环境有些类似塔里木河、尼罗河了,沙漠变绿州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我们是否利用黄河汛期水改变一下沙漠景观呢。

是否有充足的水源的?

黄河上游主要流经青海地区,近几十年来,青海、甘肃降水量逐年增多,今年刘家峡1号洪峰提前近半个多月到到来,这对改造腾格里沙漠提供较充足的水源。

事实上,近十几年,我们充分利用黄河汛期水,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处的沙坡头引水入沙漠,在原有基础之上,固定沙丘,其中“稻草方格”法治理沙漠,让沙漠倒退二十公里,取得成功经验。此外还利用黄河汛期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造林,绿州缓慢地向沙漠挺进,目前中卫市2万多人搬到沙区定居,昔日沙海变成林网成行的绿洲,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诚然紧邻黄河的腾格里沙漠变绿州,取得较好的成绩。今年甘肃、青海多雨,很多荒山长出了绿草,相对比而言,我们的人类治沙能力还是非常渺小的,腾格里沙漠大面积还是沙漠景观,但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充分利用西北地区这几年多雨机会,开展治沙,植树工作,西北生态环境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地理纵横


我首先最直接给你的答案:应该把中上游的所有水资源留在西北,但是杯水车薪!

你这个问题牵涉到整个中国的水资源综合调配:

一,实施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

把调水量增加到每年一千二百亿立方米,把其中的四百亿立方米从渭河进入黄河冲刷黄河下游的泥沙到渤海湾,二十年后恢复渤海湾到西安的航运!

二,根治黄河工程!

把黄河水全部留在西北,不再流到下游,不再把泥沙带到下游!大西北每年就有一千二百亿方水资源灌溉,足够把大西北灌溉成绿地和耕地!

三,发挥长江三峡工程的伟大作用!

把三峡工程每年拦截下来的千亿方洪水从丹江口水库调往大华北,取代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取代汉江水资源,取代黄河水,在大华北新增五亿亩旱涝保收的耕地,并把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标准从一百年一遇提高到一千年一遇!

四,建设渤海湾内陆淡水湖工程!

把冲刷泥沙的四百亿黄河水加上渤海湾每年四百亿方雨水和河水,共计八百亿方洪水调往两蒙保障旱涝保收!

并建设成战胜强烈地震的高速交通!(不能在强烈地震海域建设海底隧道和桥梁)!

结论:调水三千亿,根治黄河,新增二十亿亩旱涝保收耕地,发挥三峡工程的伟大作用,建设防震高速交通!富民强国!


综改1


大西北是我国领土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是我国的战略纵深,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重地,自然资源非常的丰富,战略意义重大,当然从生存环境来说,大西北地区气候恶劣,生存环境条件异常的艰苦,不适合人类生存,但是虽然说环境恶劣,也阻止不了我们同胞征服的结果。

对于大西北地区的环境,有人为因素导致的也有自然导致,两种结合造成了现在的大西北,人为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变得脆弱不堪,最后越来越差,这不得不说人类的过度活动是大西北荒漠和环境恶劣的原因之一,但是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自然因素导致的才是主要原因。

大西北由于地理环境的问题导致了大西北的气候非常的恶劣,毕竟地处大陆复地,海洋的暖流没办法深入内陆,特别是大西北的四周都被巨大的山脉围着,暖湿气流进不去,所以形成不了雨带,缺少雨水气候干旱导致植物没办法生存,没有植物也就不会有生命,其实说白了就是缺水的结果。

罗布泊以前并不是荒漠,而是一个有生命的绿洲,因为那个时候孔雀河还有其他河流没有改道,大量的水流入罗布泊,所以罗布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绿洲水草丰美,其实源源不断的水源才是生命的源泉,才能真正的维持生命所需,源源不断的水才可以,特别是在炎热干旱的地区对水资源的连续性需求更重要。

所以就算偶然性有水进入到这些地方,也没办法做到让生命长期生长,毕竟大西北地区的地下缺水严重,一旦有水就会大量的渗人地下,地表根本形成不了水源,维持不了生命的需求,毕竟干燥的气候和炎热的天气会使得地表的水分蒸发完,如果只是阶段性补水根本维持不了多久,加上黄河的雨季水流量也不大,根本没有多少水真正的能在沙漠让沙漠形成大面积的水源,所以就算雨季引黄河水进入大西北其实也起不了多大作用,除非能形成长期的水源供应。


无法超越的足迹


调水进入沙漠很难形成绿洲,也没有必要人为强行改造自然。

沙漠的沙质环境很难保持地上的水径流,水会很快流入地下补充成为地下水,而在沙漠中草本植物根系达不到地下水的深度无法利用地下水,而大型的木本植物,乔木无法在沙漠上固定所以无法生长,另一方面植物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沙漠地区降水少,蒸发强度大,这是自然规律,黄河流域本来就缺水,把水用在利用率更高的地区岂不更好。强行改造自然,像沙特那样,虽然一段短期时间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但终究不是可持续发展。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更为有效。


江影涵秋ycf


黄河水的泥沙有粘度!可以改变沙漠的松散程度!密度增加了植物就容易成话成长了!沙子的流动性就小了!不比白白流入大海强?黄河上游海拔很高!有目标性的把黄河水引入沙漠是很有价值的意见!


东北老大哥8


必须的 可以和蚂蚁森林 合作 中国治理沙漠的技术 杠杠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