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地球变得越来越暖,冰河期还会再来吗?

如今地球变得越来越暖,冰河期还会再来吗?

如今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整个地球变得越来越热,曾经的冰河期还会再来吗?什么时候会来呢?

其实,这个问题会有点复杂和神秘,尤其是当你将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因素加入其中。

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上海的天际线是不是很美丽、很壮观?现在我们再发挥一下想象力,如果上海的天际线被覆盖在将近3000米的冰层下呢?是不是有点“流浪地球”的既视感?实际上,这种场景就是地球上一个冰河时期顶峰的景观。

在地球最近的地质历史范围内,这种景观也并不稀奇。 在过去的260万年(或称为第四纪时期),我们这个星球已经经历了50多个冰河时代,其中还有较温暖的间冰期。

01 冰河期的痕迹

但是,到底是什么导致冰原和冰川周期性地扩张和膨胀呢?据我们所知,冰河时期是由一系列复杂而相互关联的因素所驱动的。这些因素包括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更多的局部影响,比如二氧化碳水平。目前,科学家们仍在试图解开这个系统的运作之谜。尤其是,因为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可能会永久性地打破了这个自然的循环。

几个世纪前,科学家们才开始寻找、识别过去地球深度冰冻的迹象,试图寻找答案。19世纪中叶,瑞士裔美国博物学家路易斯·阿加西记录了冰川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比如,错位的岩石和被称为冰碛的巨大碎片,他怀疑这些痕迹是古代冰川携带并推动了很长的距离。

到19世纪末,科学家们已经命名了四个发生在更新世时期的冰河时代,从大约260万年前一直持续到大约11700年前。然而,直到几十年后,研究人员才意识到这些寒冷时期的到来,其实是有更多的规律性可循的。

如今地球变得越来越暖,冰河期还会再来吗?

20世纪40年代,塞尔维亚天体物理学家米卢廷·米兰科维奇提出了后来被称为“米兰科维奇周期”(Milankovitch cycles)的理论。这一理论在理解冰河时代周期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地球运动的洞察至今仍被用来解释气候变化。

02 米兰科维奇周期

米兰科维奇概述了地球轨道相对太阳变化的三种主要方式。这些因素决定了有多少太阳辐射(换句话说,是热量)能到达地球。

首先,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形状是偏心的,在9.6万年的周期中,它从近乎圆形变为椭圆形。地球的运行轨道之所以会膨胀,是因为木星(其体积占太阳系总质量的4%)具有强大的引力效应,它将地球的轨道来回移动。

首先,地球绕太阳轨道的偏心形状,在96000年的周期内,从近乎圆形到椭圆不等。马斯林解释说:“木星体积占太阳系总质量的4%,它有很强的引力作用,可以把地球的轨道拉出然后拉回来。”

其次,地球是倾斜的,这也就是我们有季节变化的原因。地球自转的倾斜轴意味着一个半球总是远离太阳(导致冬天),而另一个半球总是倾向太阳(导致夏天)。这种倾角的变化周期约为4.1万年,这就改变了季节的极端程度。如果我们假设,这条轴线更垂直,那么夏天当然就不会那么热,冬天也就不会那么冷了。

第三,地球倾斜轴的摆动,它的运动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事实上,地球的角动量每天以非常快的速度绕地球一周又一周,这也导致了地轴的摆动。这种摆动发生在2万年的周期内。

03 冰河期开始的机缘

米兰科维奇发现,凉爽夏季的轨道条件是冰河时代特别重要的前兆。因为,冬天总是会有冰的,为了能使地球进入一个冰河期,在夏天里也必须让一部分冰块保留下来。

但是,要真正过渡到冰河期,光靠轨道现象带来的凉爽夏天是不够的。冰河时期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是气候系统的基本反馈。当前,科学家们仍在探讨各种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冰川和冰川消融的。但最近的研究清楚的表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地球变得越来越暖,冰河期还会再来吗?

例如,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的科学家们已经证明,过去冰河时期的爆发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减少引起的。而现在由于人类造成的过度排放,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急剧增加,可能已经抑制了下一个冰河期的到来长达10万年。

04 尾声

与地球上的其他力量不同,冰河时代塑造了全球环境,从而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比如,我们的肥沃土壤要归功于上一个冰河时代,它也塑造了今天的景观,留下了冰川和河流,形成了峡湾、冰碛和湖泊。然而今天,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废气将决定,我们是否能再次迎来新的冰河期,也将决定地球未来的发展。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