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有位君王,開創一項制度,遺惠百年,留下一個陋習,貽害百年

秦國有這麼一位君王,一位矛盾的君王,一方面因其英明讓秦國走向富強,另一方面又因其昏聵讓秦國趨於衰落,一件好事,一件壞事,同樣都做到巔峰,同樣影響深遠,他在歷史上大大有名,但人們卻只記得他的功勞,而忽略了他的罪過,那麼,秦國這位矛盾的君王,他究竟是誰?他到底做了什麼事?

秦國有位君王,開創一項制度,遺惠百年,留下一個陋習,貽害百年

夏朝寒浞篡權

一:世卿世祿制的由來

古人都講個“征伐自天子出”,但英明的天子也不能獨斷專行,他得用人,用一批能幹的人,但這些能幹的人從哪裡來呢?

夏商時期,還沒有中央集權一說,“國”地方大,交通不方便,而且:夏朝是鬆散的部落聯盟,商朝發展了一點,是鬆散的部落以及方國混合式的聯盟。

面對這種局勢,無論夏後還是商帝,只能採用“授土不授民”的政策,承認地方諸侯對地方的所有權,以換取他們對朝廷的忠心,換取他們對朝廷的朝覲以及禹貢,其餘,政治、軍事、經濟完全獨立,朝廷無權干涉,甚至沒有能力干涉。

夏朝寒浞篡權,殺掉了夏後相,相的兒子少康,逃到山東濟寧的有仍氏,有仍氏就敢任命他當牧正,逃到河南商丘的虞國,虞國就敢任命他當皰正,還將女兒嫁給他,將綸城賜給他,就是最好的證明。

秦國有位君王,開創一項制度,遺惠百年,留下一個陋習,貽害百年

“世卿世祿”制

到了周,周以強大的武力一統天下,一統天下之後,周的威望空前高漲,疆域面積也空前擴大,該怎麼更有效的管理天下呢?

周武王、周公等一批精英,開始了一次大膽的嘗試,利用周朝強大的軍力,以及其時已經較夏、商發達許多的道路系統以及更為便利的出行條件,王只管理王畿方圓百里乃至數百里的地區,其餘土地則分封給貴戚以及功臣勳舊,讓他們成為諸侯,代王管理天下。

諸侯照貓畫虎,再將土地分給子弟,讓他們成為公族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有人認為,此時的天下就完全是個大家庭,一個以血緣、親情為紐帶,聯繫起來的大家庭,這種說法,是有點道理的,既然是大家庭,家裡的事自然不能讓外人染指,總歸是用自己的人才最為穩妥 ,歷史上有名的“世卿世祿”制即由此而生。

土地是世襲的,官爵也是世襲的,王的親戚子弟成為諸侯,諸侯的親戚子弟成為公族大夫,如此一代代傳下去,數百年都不會改變。

秦國有位君王,開創一項制度,遺惠百年,留下一個陋習,貽害百年

曲沃代翼是禮樂崩壞的初始指標事件

剛開始的時候,這種以血緣為紐帶的“分封制”,及其“分封制”之下的“世卿世祿制”或者“公族大夫制”是起到積極作用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改變,血緣逐漸淡化,親戚之間慢慢生疏,不再那麼同心同德,再加之幾百年的發展,讓他們的勢力逐步坐大,出現了歷代君王都非常頭疼的強枝弱幹。

出現強枝弱幹怎麼辦?歷來矛和盾都是統一體,既然有了問題,那就要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於是,一項英明的制度從華北大地興起,在西北大地得到了了不起的完善,到底什麼制度?

二:開創一項制度,遺惠百年

強枝弱幹於朝廷而言,導致諸侯間“禮崩樂壞”,征伐加劇,很快進入“無義戰”的春秋,所謂“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天下混亂不堪。

發生較早,最為慘烈,以及影響非常深遠的晉國“曲沃代翼”,便由此而生。

簡單點說,晉國的曲沃小宗,在曲沃桓叔、曲沃莊伯、曲沃武公的帶領下,歷三代努力,經過七十餘年的內鬥,取代了晉國的翼城大宗,前678年,曲沃武公篡權當上了晉武公,第二年病死,將晉國傳給兒子姬詭諸,即後世有名的晉獻公。

秦國有位君王,開創一項制度,遺惠百年,留下一個陋習,貽害百年

晉獻公(?—前651年)

晉獻公掌權之後,特別擔心公族裡有人照貓畫虎,以後奪了他的天下,擔心怎麼辦?

聽取了翼城東郊一個小老百姓祖朝的建議,盡逐公族,將自己的親戚、兄弟全部誅殺或者趕走,然後,任命跟自己毫無血緣關係,但非常能幹的荀息、裡克等為大夫,幫助自己治理晉國。

荀息、裡克等出自於士,在當時而言,是一批沒有門第的讀書人,於是,官爵、土地同樣世襲,但 “公族大夫制”已變成“士族大夫制”,這無疑是一次巨大的進步,晉國因此強大。

檢驗一項制度有用與否的標準,不在於理論,而在於是否成功,晉國推行“士族大夫制”強大起來,這項制度自然便隨之推廣開來,尤其是與晉國一河之隔的秦國。

晉獻公晚年,因著力向西發展,與秦國產生矛盾,遂打了十二年的仗,這十二年,雖然有勝有負,但的確讓秦國見識到了他們強大的國力。

一個內戰結束不久的諸侯國,為什麼突然會這麼厲害呢?

秦國有位君王,開創一項制度,遺惠百年,留下一個陋習,貽害百年

秦穆公(?—前621年)秦國國君

前659年,秦成公死,秦穆公嬴任好繼位,秦穆公是個很有思想的君王,繼位之後,就開始認真尋找秦國與晉國的差距,不久之後 ,驚訝的發現,晉國之所以強大,根子還在用人上,晉國已經由“公族大夫制”的“親親”,轉到“士族大夫制”的“親賢”,只選用賢人,而不考慮他的出身,這個辦法能否為秦國採用呢。

然而不久之後,秦穆公就悲催的發現,由於秦國地處西陲,很少接觸中原文化,若論起人才,秦國唯一不缺的,只有善於打仗的勇士,而善於理國,善於撫民的人才,就只能“抬頭四顧心惘然”了,難道就只能由著秦國永遠衰落下去嗎。

正在這個時候,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發生了,秦穆公愛馬,秦國有個特別會相馬的人才,名叫伯樂 ,其時伯樂年紀已老,秦穆公特別擔心他相馬的絕技失傳,便將之叫過來表達了自己的擔心,伯樂呢,推薦了自己的好朋友九方皋,說九方皋相馬的本事不在他之下。

於是,秦穆公叫九方皋去找馬,本來回報說找到了一匹黃色的母馬,可牽回來一瞧,卻是匹黑色的公馬,秦穆公很生氣,對伯樂說:“你朋友連馬的顏色和公母都分不清,你怎麼還說他特會相馬呢。”

秦國有位君王,開創一項制度,遺惠百年,留下一個陋習,貽害百年

九方皋相馬

伯樂聽完之後卻大為驚訝,說:“沒想到他的本事已經高超的這個地步,只注重馬的內在,而忽視了馬的外表,不信你試一試,九方皋找來的馬,絕對是難得的千里馬。”

秦穆公一試,果然如此,他真是個善於舉一反三的高人,事後,考慮道:“,只注重馬的內在而忽視了外表,但我求賢,既然已經忽視了他的出身,為什麼不更近一步,忽視他的國別呢,只要對秦國有利,何必在乎他是哪國人呢。”

主意拿定,秦穆公又放寬了選拔人才的標準,只要有才,並願意為秦國服務,就不管他是哪國人,一律給予重用。

在這個標準下,虞國的奴隸百里奚,綿竹國的使臣由余,晉國的農夫公孫枝,晉國的叛臣丕豹,一個個都到秦國來了。特別是百里奚、由余,正是在他們的輔佐下,秦國大治,並拓地千里,成為一個誰也不能小看的大國。

秦國有位君王,開創一項制度,遺惠百年,留下一個陋習,貽害百年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

從此,這項制度流傳下來,即秦國有名的“客卿制”,選拔人才不論出身,不論國別,放開胸襟 ,只考慮他是否對秦國忠心,是否對秦國有利。

秦穆公後,秦國的商鞅、張儀、范雎、李斯等,不都是客卿制招攬來的嗎?

沒錯,秦國這位矛盾的君王就是秦穆公,他首創的“客卿制”,對秦國影響就能有這麼大,讓秦國百年受惠。那麼,這麼了不起的君王,又會做什麼壞事呢?

三:留下一個陋習,貽害百年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秦穆公一輩子,大部分時間內都是很英明的,在他的帶領下,秦才能拓地千里,永霸西戎,成為周承認的西方霸主。

然而,人辛苦了一輩子,到了晚年,就有個老邁昏聵的時候,古時候的君王都是終身制,老邁昏聵之後會怎麼辦?

瞧瞧吧。

秦國有位君王,開創一項制度,遺惠百年,留下一個陋習,貽害百年

君臣飲酒

秦穆公特別愛才,不愛才,也不會把秦國的用人制度放那麼開,本來,愛才也沒什麼壞處,但愛到極點,愛到偏執,就有些不可取了,為什麼這麼說?

秦穆公晚年,由余、百里奚這些人都死了,人才十分零落,秦國千挑萬選,才提拔了幾個新人,尤其是子車氏家的奄息、仲行、針虎,更是這幫新人當中的翹楚,人們稱之為子車氏三良。

秦穆公就把他們愛到骨子裡了, 有一天 ,君臣一起飲酒,正歡飲之時,秦穆公忽然說:

生共此樂,死共此哀。

什麼意思?

既然大家一起這麼開心,那麼,不久的將來,一起到地下共同歡樂如何。

忽然決定要子車氏三良殉葬,子車氏三良怎麼辦?還能怎麼辦,君王有了命令,而且,關係又那麼好,於是:

奄息等許諾。及公薨,皆從死

秦國有位君王,開創一項制度,遺惠百年,留下一個陋習,貽害百年

《國風·秦風·黃鳥》哀悼為秦穆公殉葬的子車三兄弟

大家都答應下來,秦穆公死後,就都殉葬了,包括子車氏三良在內,一共177人,秦國殉葬人數最多的一次。

秦國以活人殉葬,是約五十年前,秦武公時候開始的,所謂:

初以人從死,從死者六十六人。

本來就很殘忍,到了秦穆公時期,一下子擴大到177人,177個秦國傑出的人才,秦國人才本來就少,秦穆公一下子帶走177個,

老秦人哀嘆:

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老秦人就是這麼悲傷,結果呢?直接的影響是,秦穆公死後,兒子秦康公無人可用,被晉國接連騙了三回,從此,秦晉之間的矛盾,就再也沒有緩和的時候。

秦國有位君王,開創一項制度,遺惠百年,留下一個陋習,貽害百年

諸侯卑秦,醜莫大焉

深遠的影響是:君王如此,大臣們還不照辦,這麼一代代傳下去,秦國越來越是虛弱,導致秦孝公繼位之後哀嘆:

諸侯卑秦,醜莫大焉

所幸後來來了個商鞅,秦國至此逐漸強大,但已經是200餘年以後的事了,秦穆公留下的一個陋習,影響就能有這麼大。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好也好到極點,壞也壞到極點,秦國的這位君王,怎麼就這麼矛盾呢!

  1. 文/斯文卿相
  2. 參考文獻:《史記》、《呂氏春秋》、《說苑》、《詩經》、《左傳》、《尚書》、《劍橋秦漢史》、《大國憲制》
  3.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