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25歲診斷了腎衰竭,需要長期血透,我該堅守還是放棄?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男孩提了一個問題,他說:自己和女朋友都只有25歲,女朋友最近被診斷為腎衰竭,需要長期血透。

男孩說:

感覺人生還沒開始就結束了,我現在一個月工資不吃不喝的情況下也就五六千塊左右,這點工資在我們這個城市也不算低,但她一個月去醫院透析剩下的錢,也只夠兩人吃飯。

我們父母都是農村的,也給不了我們什麼,女朋友這個病我有點怕以後養不起,也沒敢跟我的父母講女朋友得病這個事,講了父母肯定不會同意,我現在是很愛她,但是我感覺我還是有點害怕,不知道我對她愛會持續多久!

他問網友:換做是你會怎麼做?你會放棄她嗎?

大家都知道腎衰竭尿毒症期,除了長期血透,剩下的辦法就是腎移植。血透花費大,過程艱苦,腎移植等待腎源是很大的問題,經濟負擔也是一座很多家庭難以逾越的大山。

女朋友25歲診斷了腎衰竭,需要長期血透,我該堅守還是放棄?

血透

我看到很多網友,在評論裡都給出了“果斷”的建議:分手!

感嘆世事無奈的同時,我又想起了我遇到過的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有一個同樣的主題:疾病和堅守。所以我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能給無奈中帶來一絲溫度。

01

作為外科醫生,這樣的故事見得太多了。我遇到過一位男性患者,大腦膠質瘤術後復發。剛入院的時候,評估是腫瘤位置比較危險,再次手術,輕則癱瘓,重則併發腦出血死亡。患者聽到這個消息,頓時感覺天塌了下來,雙拳重重地砸在病床上,發出一聲哀嘆。

這位患者32歲,6年前,他第一次發現腦腫瘤,那時候剛結婚不久,妻子很漂亮,兩人沒有孩子。第一次手術很成功,術後恢復也很好,妻子和他都開始計劃要小孩了。但最近又開始出現頭暈頭痛,還有抽搐的現象。再次複查,發現是腫瘤復發。

女朋友25歲診斷了腎衰竭,需要長期血透,我該堅守還是放棄?

膠質瘤是腦惡性腫瘤中的一種,也就是腦癌,複發率很高,這一次他絕望了,不想再做手術。不過不做手術,腫瘤也會很快長大,會壓迫腦組織,最後的結局也是嚴重的腦水腫導致腦疝,引起腦死亡。

博,可能有一線希望,他的妻子和他的父親最後選擇博一博,勸他做手術。經過一番掙扎,他同意了。可是幸運之神最後還是沒有眷顧他,他成了植物人。有一天晚上,聽到她和男方家人交流,男方家人對她表示感謝,陪伴了這麼久。勸她可以離開了,去過自己的生活。她的一句話,讓在場的人都感動了:一日夫妻百日恩,他還沒走,我再陪陪他吧。

電視劇裡見過很多這樣的劇情,但是現實中聽到這樣的話,也禁不住淚水在眼睛裡打轉,太感人了。

02

家族性息肉病是一個讓人沮喪的家族遺傳病。我曾經遇到過一位男性病人,39歲。

他30歲的時候因為腸梗阻做過一次開腹探查手術,術中發現他的結腸內的巨大息肉堵塞了腸道。

也是這次腸梗阻的經歷讓他發現了自己有家族性息肉病。在這次手術之後,他每年定期做胃腸鏡檢查,胃腸鏡下都能看到胃和大腸裡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息肉。

女朋友25歲診斷了腎衰竭,需要長期血透,我該堅守還是放棄?

他每次住院都是因為大便帶血來就診,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息肉又出血了。每次治療他都已經非常熟悉--在腸鏡下電切出血的息肉,大個的息肉也一起處理掉。但是半年時間,他的息肉又長大,再次出血,需要再次內鏡手術。

自從發現自己有這個病,他和妻子沒有要小孩。雖然妻子沒有跟他離婚,不過每次來陪護的時候,都能感受到妻子對他的不耐煩,有時候甚至呵斥他。

其實也能理解,照顧一個這樣的慢性病人,她的耐心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偶爾發發脾氣也難以避免。

家族性息肉病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很多病人只能像這位一樣反覆內鏡下處理。

這類病最終的結局可能是息肉增長得無法控制,癌變或者梗阻、大出血,最後進行全胃腸切除。這時候病人只能通過靜脈補充營養維持生命。

9年,這位妻子陪伴這位患者,雖然有些矛盾彆扭,但她堅持下來了。

03

​​有個哥們遇到了煩心事,原本打算跟相處了六年的女朋友結婚。沒想到意外透露女友有甲亢,父母聽說以後堅決不同意他們在一起,還給他下最後通牒,要嘛分手,要嘛斷絕親情關係。

哥們很是無奈,只能借酒消愁,打電話問我怎麼辦。我跟他說,我身邊正好有一對這樣的例子。

小新和女友都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實習那年,他們決定見家長,還計劃一畢業就結婚。

可是女生最近越來越瘦,愛出汗,還特別容易餓。

女朋友25歲診斷了腎衰竭,需要長期血透,我該堅守還是放棄?

去內分泌科檢查,發現得的是甲亢。第一次就診的醫院建議用碘131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女孩出現了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碘131是永久性地破壞甲狀腺細胞,最主要的併發症就是甲狀腺功能減退。

這樣的甲減,往往是不可逆轉的,女孩可能一輩子都要吃甲狀腺素片來補充甲狀腺激素。女孩經歷了甲亢到甲減,從吃一種藥到吃另一種不同的藥,兩種病都有可能要一直吃藥,影響生育。

但是他們還是決定要結婚,決定生自己的孩子。他們在一起很久了,已經沒有辦法分開。

對他們來說,這個病不算什麼?雖然他們是學醫的,他們知道這兩個病需要長期治療,有可能進展惡化,但是這絲毫沒有動搖他們,或者說是沒有動搖男孩的決心。

他們沒有告訴父母這些細節。後來,他們結婚了,生下了自己的小孩,每天朋友圈裡都是這位老爸曬娃的場景。

愛情總是比疾病先來到,既然愛情無法割捨,縱然疾病再可怕,也要一起去面對。如果你們的感情足夠真摯,你也很捨不得,那和她一起去面對和承擔吧。努力過,才知道有沒有結果,即使要揹負著違背父母的罪責,只要是對得起自己守護的愛情。

這哥們聽了我的話,哭了。我沒有問他原因,清官難斷家務事,我只能是在他需要的時候,以一個大夫的身份去給他的父母做思想工作。

但是老人的觀念有時很難去扭轉,就像他們中了朋友圈謠言的毒,你去揭穿,他們會跟你鬧得不可開交。

我能感受到他的艱難,人生總是要做一次重要的決定,如果他選擇愛情,我會祝福他。如果他選擇親情,我不會責怪他無情無義。

作為醫生,見過很多疾病,見過很多堅守與放棄,見過坦然面對,也見過爭吵指責。當有人問我,愛的人生病了,你會怎麼做,會放棄她嗎?我會告訴他這三個故事。

其實我並不知道自己的答案。自己沒有真正面對這樣的選擇的時候,永遠無法替別人作出判斷和決定,堅守值得敬佩,放手也勿輕易責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