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塗70年:縣域發展領跑者的9個“第一”

編者按: 70年砥礪奮進,70年春華秋實。從當年的濱江小村莊變身鋼鐵之都,在新中國的發展史上寫下光輝一頁;從一座工業基地發展成為工業之城、港口之城、綠色之城、文明之城、宜居之城,發展變遷令人驚歎。

馬鞍山一江兩岸的滄桑鉅變、人民生活的巨大跨越,是新中國70年發展輝煌成就的一個生動縮影。

今天,230萬馬鞍山兒女,正奮進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的新徵程上。4049平方公里的熱土上,一幅新時代的改革創新發展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鮮花因汗水而綻放,事業因奮鬥而勃興。在新中國70華誕即將到來之際,馬鞍山日報社今起推出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型全媒體策劃報道,濃墨重彩地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馬鞍山一江兩岸新成就、新發展、新面貌。今天推出《當塗70年:縣域發展領跑者的9個“第一”》。

当涂70年:县域发展领跑者的9个“第一”

當塗70年: 縣域發展領跑者的9個“第一”

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當塗縣廣大幹部群眾頑強拼搏、接續奮鬥,創造出全市領跑、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驕人業績。

每一步,都邁得鏗鏘有力;每一步,都走得心潮澎湃。經過一棒棒接力、一代代奮鬥,當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重要的變化莫過於經濟發展強勢崛起,順利挺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七十強;最難得的變化莫過於文明創建提檔升級,成功摘得全國首批縣級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最直觀的變化莫過於城鄉環境日新月異,連續兩年獲評中國最美縣域;最可喜的變化莫過於群眾收入節節拔高,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16年位居全省第一。

奮鬥才能成功, 爭先鑄就輝煌。檢索一下當塗70年的奮鬥史, 縣域發展的數個“第一”令人振奮, 本期特刊篩選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9個“第一”以饗讀者, 讓我們從中汲取“堅守初心使命,勇於擔當作為”的力量。

1 全國第一批縣級文明城市(2017年)

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委公佈了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當塗縣以全省(縣、市)第一、全國縣級第二、全國縣(市)第十一位的優異成績,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当涂70年:县域发展领跑者的9个“第一”

當塗縣城鳥瞰圖

“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是目前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也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根據中央文明委部署,全國文明城市三年評一次,先要取得提名資格,再經過三年努力,才能正式參評。

自2015年該縣被確認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來,縣委、縣政府朝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一目標,堅持不懈、不遺餘力地推進各項工作落實。全縣上下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主引擎,不斷探索文明創建常態長效的工作機制。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秉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利民、創建育民”的理念,在全縣上下營造了人人知曉創建、人人理解創建、人人支持創建、人人參與創建的濃厚氛圍。始終把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突破口,大力實施“四整治四提升四突破”行動,實現全域文明、全民文明。如今,當塗這座千年古縣,城市品質和文化內涵不斷提升,市民素質和文明風尚顯著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更加規範,廣大群眾擁有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2 全國第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2018年)

2018年8月,當塗縣被列入全國首批5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

当涂70年:县域发展领跑者的9个“第一”

一年來,該縣圍繞構建“緊密型”的三級機構持續發力,整合盤活現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在縣圖書館設立縣實踐中心,10個鄉鎮和117個村、13個社區分別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覆蓋率達到了100%;在25個有條件、有意願的縣直單位還創新設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所有中心、所、站按照“12355”建設模式和“7個有”標準統一架構和體系, 實現陣地建設全覆蓋。中心、所、站三級分別成立志願服務總隊、支隊、分隊,並堅持選優配強,構建起了黨員幹部、專業技術、社會團體三個類型“153+X”支志願服務隊伍, 實現志願隊伍多層次。

據統計,全縣湧現出187支黨員和專業志願服務隊,6.16萬名志願者,485個運行的志願服務項目中亮出“當塗義警”“守望當塗”“七彩課堂”“鄰里互助·禮樂太白”等一批特色品牌,喜現“群眾需要什麼,就實踐什麼;群眾需求在哪,志願服務就覆蓋到哪”的生動局面。

3 全省第一批“全國百強縣” (2013年始)

當塗自2013年首次跨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後,步步走高、年年進位,2018年榮登百強縣四大榜單,綜合實力首次挺進全國70強,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第69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第30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第77位,位次分別較上年提升3位、1位、3位,首次躋身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位列第77位。

当涂70年:县域发展领跑者的9个“第一”

當塗縣始終堅持工業強縣、智造強縣不動搖,統籌推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有力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次產業比重為7.7:60.4:31.9。實施製造業升級行動計劃,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落戶,初步形成了以世界500強英國利潔時為龍頭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以奧克斯空調為龍頭的智能家電產業集聚區、以順豐速運為龍頭的智慧物流產業集聚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基本形成了優質水產品、優質畜禽、優質糧油、優質蔬菜和高效林業等五大農業經濟板塊。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基本形成了以商貿服務業為支撐,以現代金融業為保障,以休閒旅遊、文化創意等為配套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下一步,當塗縣將深入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堅持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高對接蘇浙滬,深度融入長三角,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奮力爭當全省縣域高質量發展領跑者,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生態優美、社會文明、人民幸福”新當塗,堅定朝著“挺進全省前三強、衝刺全國五十強”的奮鬥目標闊步前進。

4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16年 位居全省第一(2002年-2018年)

近年來,當塗縣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產業振興為抓手,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動農民持續增收。2018年,當塗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050元,同比增長10%,連續16年居全省縣級第一,總量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054元。

当涂70年:县域发展领跑者的9个“第一”

一是加快產業振興促增收。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持續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圍繞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培育更多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引領帶動效應。二是推動就業創業促增收。堅持以城帶鄉,大力發展“門口經濟”,為本地及周邊農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做好失地農民專業就業服務工作,保障農民失地不失業,持續提高工資性收入。三是改革激發活力促增收。加速推進農村“三變改革”,搶抓當塗縣入列第三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縣推進試點縣機遇,積極探索農民致富新路子。四是落實惠農政策促增收。落實惠農補貼,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強農惠農補貼政策,加大惠農力度,進一步助力農民致富增收。

5 全省首屆生態文明建設 示範縣(2018年)

2018年,全縣PM2.5平均濃度為42.8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全市最優,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当涂70年:县域发展领跑者的9个“第一”

近年來,當塗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堅持生態強縣不動搖,以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為核心,加大環保力度,創新工作機制,強化監督執法,切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全縣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近年來連續獲得市環保目標考核優秀等次,2015年成功創建安徽省生態縣,2016年成功創建省級園林縣城,首次躋身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位列第77位,以全省第一的佳績被評為首批安徽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被評為全省第二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以優異成績通過國家園林縣城創建省級初審,全國綠化模範縣創建通過省級公示並上報國家綠化委員會評審。

6 中國生態養蟹第一縣(2009年)

在2009年當塗石臼湖螃蟹節暨經貿洽談會開幕式上,中國漁業協會副會長、上海海洋大學校長潘迎捷宣讀了中國漁業協會《關於授予安徽省當塗縣“中國生態養蟹第一縣”稱號的決定》,中國漁業協會會長齊景發為獲得“中國生態養蟹第一縣”稱號的當塗縣授牌。

当涂70年:县域发展领跑者的9个“第一”

當塗水面資源豐富,據《當塗縣志》載:“當塗境內水產螃蟹,有湖蟹、江蟹、河蟹……近湖者金腳紅毛尤肥美,為皇室貢品。”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食其味,予以高度讚賞,御封為“蟹中之王”。當塗大閘蟹與陽澄湖蟹、白洋淀蟹並稱“中華三隻蟹”,暢銷海內外。上世紀90年代, 在人工養蟹技術取得成功後, 河蟹生產大縣當塗一度讓螃蟹“吃”壞生態,水環境越來越差,養殖的河蟹越來越小,賣不上好價錢。養蟹先養水,蟹農們開始實踐以生物修復技術為核心的生態養蟹新模式,其核心就是“種草、投螺、混養、稀放、控水”,通過投放水草、放養螺螄、控制螃蟹投放量等手段,全縣推廣生態養殖面積25萬畝,原來三兩以上的螃蟹產量不到總產量5%,現在已佔到40%。當塗縣水產生態養殖模式被譽為“當塗模式”在全國推廣,列為中國援外項目,走進了西非,因此,當塗並被譽為“中國生態養蟹第一縣”。

7 當塗民歌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一批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06年)

當塗民歌是流行於皖東長江兩岸的各類民歌的統稱。早在六朝時期就有當塗民歌的記載,劉宋皇帝劉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當塗民歌演唱之一脈。

当涂70年:县域发展领跑者的9个“第一”

當塗民歌是當塗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勞動人民口頭創作、口頭演唱、口耳相傳的文化表現形式的典型代表,經過歷代文藝工作者的藝術加工後,更具有了高度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是不可多得的音樂和語言藝術珍品。1957年1月, 當塗5首優秀民歌《姐在田裡薅豆稞》《熟透的莊稼一片黃》《放牛歌》《小妹子送飯下田衝》《那個要你寶和珍》及民歌手趙秀英、汪宗領參加全國第二屆音樂舞蹈會演。2010年2月5日,當塗縣實驗學校音樂教師張紅燕憑藉《請到當塗歌鄉走一走》和《唱得綠海泛金波》兩首當塗民歌,不僅唱到了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而且還獲得了金獎。截至2018年,當塗縣已有省級民歌傳承基地1處,傳習點12處,每年舉辦民歌展演和交流活動達100餘次。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當塗民歌大賽,成立了當塗縣民歌藝術館、陶小妹民歌工作室,擴大了當塗民歌的影響力,培養了多名民歌人才,目前已有國家級傳承人1名,省級傳承人4名,市級傳承人2名。

8 全省免除農業稅 第一縣(2004年)

農業稅是國家對一切從事農業生產、有農業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俗稱“公糧”。

当涂70年:县域发展领跑者的9个“第一”

當塗縣從2004年開始, 在全省率先免除農業稅, 比全國統一免除農業稅提前了一年。2006年2月22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一張面值80分的紀念郵票,名字叫做《全面取消農業稅》,以慶祝從2006年1月1日起廢止《農業稅條例》。這意味著,在我國沿襲兩千年之久的這項傳統稅收的終結。作為政府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停止徵收農業稅不僅減少了農民的負擔,增加了農民的公民權利,體現了現代稅收中的“公平”原則,同時還符合“工業反哺農業”的趨勢。從1992年開始,中國改革開放正式對農業體制進行改革,2006年廢除延續千年的農業稅,標誌中國進入改革開放轉型新時期。

9 鄉鎮企業發展榮獲全省“六連冠”(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

1984年,當塗縣委縣政府做出《關於大力發展鄉鎮工業的決定》,加快鄉鎮企業發展。

当涂70年:县域发展领跑者的9个“第一”

1985年,全縣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例為51:49,工業產值歷史性超過農業產值,自此,當塗鄉鎮企業總產值榮獲全省“六連冠”。1990年靠冶金壓延產業起家的龍山橋鎮被民政部評為“中國鄉鎮之星”。1991年,當塗縣出臺《關於升溫加壓加快鄉鎮企業發展的決定》,號召全縣各級幹部要繼續升溫加壓,增加投入,強化管理,加快鄉鎮企業發展。1993年,當塗縣作出鄉鎮企業超常規發展六條決定。省委書記盧榮景來當塗考察,對當塗學趕蘇南、加快經濟發展作重要講話。

(文/記者 吳黎明 圖/記者 王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