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特勒没有入侵苏联,而是继续打英国,结局会是怎么样呢?

司马长史


二战初期,德军展现了惊人的实力,以闪击战相继入侵多个国家,最终与欧洲老牌强国,也是一战时期的宿敌英国展开了对决。有一个假设,那就是假如当时德国不进攻苏联,全力进攻英国,英国究竟能不能抵挡住德军?二战结局会不会改写?



笔者认为,如果当时德军全力进攻英国,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英国确实会遭遇惨败,毕竟在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打击下,英国本土无法与外界殖民地联系,国内的物资供应会被完全切断,单纯对比本土的物资产量和战争潜力来说,德国还是要比英国强的。

但这仅仅存在与理论上,事实上我们忽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使德国不进攻苏联,苏联也会进攻德国。虽然苏联和德国当时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是双方在瓜分波兰后,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后却早已暗流涌动。

早在1941年3月,苏联最高统率部就制定了“西部扩张战略”,随后苏军更是制定了“大雷雨计划”,准备先发制人进攻德国,而且斯大林本人也在5月批准了这一计划。虽然有关大雷雨计划存在与否的争议较大,但苏联提出加入轴心国的要求却得不到回音时,也确实没有坐以待毙。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的2万多辆坦克中有1.3万辆都集中到了西部边境;明斯克方向的西方面军集结了50万左右的兵力(战争开始后有35万人做了德军的俘虏),整个西线集结了130万左右的苏联红军,而且苏联的动员还在继续。这足以说明苏联有从背后突击德国的意图,就算苏联这么做是为了防御,谁又敢保证他不会趁机讹诈德国呢?而如果希特勒发动抢渡英吉利海峡的海狮计划,苏联人有很大的可能从背后打过来。

事实上,斯大林一直有趁着德国在西线陷入苦战时,从背后袭击德国的意图,只是斯大林没想到1940年的法国战役会如此快的结束,德国闪电战只用了40多天就干掉了拥有300万陆军的法国;同时,红军在苏芬战争中的糟糕表现也让斯大林不敢轻举妄动,他紧急命令重新组建机械化军,并对原有的部队结构进行调整,这明显是为了打一场硬仗!德国在西线的任何挫折,都有可能燃起斯大林进攻德国的信心。

有资料认为,在苏德分割占领波兰后,虽然双方表面上兴高采烈、互相庆祝,但是苏联已经悄悄向苏德边界增兵了,1941年苏联向苏德边界调集了60个装甲师的庞大部队(1.3万辆坦克),苏军总兵力也从1939年的131个师增加到1941年的316个师。面对苏联的这种军事动员,说他不会进攻德国有谁会信?



斯大林从不认为苏德的和平能持久下去,他至少要以152个师的绝对优势兵力,去对抗德军的100个师(巴巴罗萨计划的轴心国总兵力约180个师左右),不仅如此,当时的苏联甚至还决定组建波兰师,准备在占领华沙后进行胜利大阅兵。

苏联这一系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行动,早就被精明的希特勒看在眼里了,所以德军才决定尽快对苏联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先发制人的打击苏联。

当时希特勒其实心知肚明,德军的生产力、战争潜力和战略纵深等等都不如苏联,去的瓜分波兰后,红军最前沿距离柏林的直线距离,也就是200公里左右,所以德军必须抢在苏军进攻之前先发制人。


事实上德军一开始也确实达到了目的,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德军势如破竹,推进速度快到后勤都跟不上了。而且德军刚开始并没有与苏军硬碰硬,1941年冬季的莫斯科会战失败之后希特勒放弃莫斯科,1942年下半年他选择在占领高加索油田,获得资源补充后,一边与英国谈何,一边与苏联作战。这至少说明德国的冒险问题不大,但是猪队友日本的突然出现,让德国一下子陷入被动。

1941年12月,已经加入轴心国的日本突然偷袭珍珠港,对美国不宣而战,地处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正愁没办法介入战争呢!结果日本就把理由送上门来了,随后美国对日本宣战,加大对英国和苏联输血,使得德军在苏联的作战一下子陷入被动;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就算希特勒不进攻苏联,专心抢渡英吉利海峡灭掉英国,日本也会如期在1941年末拉美国下水,英国仍然会获得一个强力外援,到时候德国的处境比入侵苏联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旦美国参战,会让德军在英伦三岛、大西洋或者北非陷入苦战,这时候斯大林还会坐以待毙吗?我想他会急不可耐的捅德国一刀。


综上所述,当时的希特勒是否会对苏联宣战,其实最后的结局都一样,德国和苏联迟早都会走向对立面。回到这个问题,假设当年德军没有向苏联宣战,没有占领高加索油田,反而被苏联突然袭击,德国只会死得更快,毕竟当时的英国并没有元气大伤,德军也没有占领那么多的土地和资源,所以希特勒的选择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毛病,怪就怪德军低估了苏联这个对手,也高看了日本这个队友。

尊重客观事实,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欢迎关注


兵器世界


纵横认为继续打英国并不是明智的,相反瞒天过海去打苏联这个计划非常成功,今天,我们来脑洞一下,如果德国没有入侵苏联,希特勒会怎样对待英国!

希特勒可能压根就不想和英国全面开战

1940年6月22日,希特勒接受了法军的投降,整个西欧大陆都成为德国的囊中之物,而英国也是经历了不小的挫折后被完全驱逐出欧洲大陆,事实证明当时的德国完全达到了巅峰状态,从希特勒对外用兵以来,德国未尝一败,气势的嚣张,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匹敌。

大概是希特勒本人也未能想到,击败波兰和法国竟然这么顺利,然而在这一系列的胜利背后,却是德国最高决策间的随意性,希特勒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完全没有一个既定的国家级战略。

在击败法国后,德国陷入迷茫,到底是继续攻打英国,还是攻打苏联。

其实,希特勒在自传《我的奋斗》中就描述过,德国要以剑犁地,用德国的剑为德国谋取发展的空间, “德国要想实现健全的领土政策, 唯一希望, 就是在欧洲的本土能够获得新的领土。“在希特勒看来,东欧拥有广阔的土地和资源,“不管怎样, 要继续向东突进。必须把俄国从欧洲国家的名单中划掉”,这就是希特勒的态度。

在希特勒的演讲中,这样的话随处可见,只要将东欧和俄国控制,德国必然能够完成大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德国闪击波兰后,英法对德宣战,德国想要继续向东扩张,必须干掉身后的法国,如果不能干掉法国,德国将腹背受敌。

德国的“海狮计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计划

干掉法国后,在很多人看来,就应该是希特勒对英国作战的时候了,为此,德国还制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作战计划,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签署制定海狮计划,到7月31日决定以空中攻势为主,一旦空中打击完成,然后再实施登陆计划。

实际上希特勒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真正的想要和英国全面开战,希特勒曾表示:“如果我们用武力击溃英国, 英国就会分崩离析, 但这对德国并没有什么好处, 我们德国人流血得到一些胜利, 但获得实惠的是其它国家。”

因此,德国极力的想要拉拢英国,然后双方达成同盟关系,在这方面希特勒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希特勒认为,德国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霸权国家,是一个欧洲大陆霸权,而没有在海军上和英国去竞争,实际上就是要给英德合作留有余地,希特勒的想法是,战后的世界还是英国的,欧洲大陆则是德国的。

如果英德战争全面爆发,那必然是双方都没有好处,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希特勒对德国的预判还是很准的,丘吉尔坚持要打,英国虽然勉强赢得了战争,却沦为了二流国家。

正是因为希特勒看中的这一点,德国在发展的时候,注重的是陆军和空军,而并非海军,整个二战期间,德国海军没有一艘航母参加到战斗中,主要是以潜艇搞一搞货船。

继续攻打英国,对于传统陆战德国是一次巨大的冒险

德国海军根本就没有登陆英国作战的实力,海狮计划,说白了就是一个恐吓英国计划,只要妥协,继续绥靖德国,那么,至少短时间内,德国将把全部的精力对准苏联。

如果以上的假设成立的话,那么就能够看出希特勒的思维方式出来了,他明知登陆英国作战计划不现实却依然进行不列颠空战目的就是有两个,除了上面分析到的恐吓英国外,还有另一个图谋就是“声西击东”,麻痹斯大林,给苏联放烟雾弹,让苏联误以为,德国在和英国对战期间不可能发动对苏联的进攻。

当时,英国已经得到了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消息,并且发消息给斯大林,斯大林呵呵一笑,英国佬好狡诈,想要苏德开战然后让英国摆脱战争,门都没有,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自以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对付英国,登陆作战是low的做法,英国本身就是一个岛国,靠的是吸殖民地的血才能够强大,即使德国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付出巨大的代价攻占了英伦三岛,于德国又有什么益处。

两栖作战对于德国这样的传统陆战国家来说并不擅长,希特勒贸然发动作战必然是极大的冒险行为,因此对付英国纵横认为还是以封锁战略比较靠谱,硬拼对德国没有好处。


史论纵横


希特勒当时如果没有进攻苏联的话,那他的结局想必也是好不到哪里去的。

在经过多年的积蓄后,德国积累出了强大的战争实力,所以在实力达到足够强大后,德国人开始携带着他们强大的钢铁洪流,对欧洲各国发起了致命的冲击。


在欧洲的战场上,德国显示出了非常强大的力量,很多国家在他们的兵锋所指下,不是被打垮就是马上向他们投降,一时锋芒无人可以阻挡。

德国没有集中力量打英国的关键原因

不过在打英国的时候,他们却遭遇了不少的问题。

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是不同的,英国是一个的岛国,和欧洲大陆有着海峡的阻隔。

如果是寻常的欧洲大陆国家,希特勒还可以直接指挥陆军一路碾压过去,但是因为他们的海军力量实在不是特别优秀的原因,所以他们只能通过空军力量来对付英国。


而空军攻击终究是无根浮萍,所以面对着英国这个老牌强国,希特勒一直拿它没有办法。

而且当时在希特勒的想法中,打下英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英国在当时的世界上虽然是数一数二的强国、富国,但他们的强盛主要来自于他们庞大殖民地不断对他们国家本土的输血供应,正是依靠着那些庞大的殖民地,他们才拥有了那么强盛的国力。

要是仅仅只打下他们本土、没有打下他们其他殖民地的话,对当时迫切需求资源的希特勒来说,是没有太多价值的。

因此现实中,希特勒并没有把主要的力量放在英国身上,而是在占领下波兰还有横扫欧洲战场后,集中大多数力量进攻了苏联。

苏德开战前苏联的状况

在德国和苏联进行开战之前,德国和苏联展开过一段时间短暂的合作。

在1939年的时候,波兰就是在他们两头饿狼的合作下被撕碎成两半的。

而在打下波兰后,德国开始把重心转移向了其他欧洲小国,对他们展露出了凶恶的光芒。

那个时候苏联虽然制定过大雷雨计划这样防备、针对德国的军事计划,但是在看到德国把所有重心都放在欧洲本土、对自己几乎不可能造成什么威胁后,他们就放松了对德国的警惕,并没有部署相关的军队对德国进行防备。

然后继续把重心集中在了国内工业的建设以及对政界、军界人士的大清洗中。

在30年代的时候,苏联内部爆发了长达数年的大清洗,苏联的军队在这场大清洗中受到了狂烈地冲击。

不仅大量的高级将领折戟其中,许多优秀的中下级将领也在那场清洗中被涤荡得差不多一片空白,受此影响,在德国对苏联开战的时候,苏联失去了众多对抗德军的优秀将领。

如果希特勒全力攻打英国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德国没有去攻打苏联,而是把重心一直放在欧洲本土以及英国等国家身上的话,那苏联最开始应该是没有足够能力在德国陷入僵局时对德国倒打一耙的。

但是如果德国在欧洲本土的作战持续得太过于长久、苏联的实力也恢复得差不多的话,以苏联在大雷雨计划中表露出来的意图,他们绝对有可能在德军与英国等国家作战激烈的时候,给德国的背后狠狠地来上一枪。


那个时候,在前后受到夹击的情况下,德军必然遭受到惨败。

而如果是进攻苏联的话,德国原本是拥有着很大胜算的。

历史中他们之所以会战败,是因为他们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时间,在苏联雨势最大、道路最泥泞的时间段里进攻了苏联,使得自己强大的机械化部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还有没有准备足够的棉衣抵御苏联的严寒以及美军的加入搅局,最终才使得德军在苏德战场中遭遇了那么巨大的失败。

不过如果能避免这些问题的话,他们取得胜仗的几率还是要比全身心投入在欧洲战场中大许多的。

而且苏联国土辽阔、各方面的资源充足,也符合希特勒的战略需求,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希特勒攻打苏联都是最佳的选择,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行将踏错罢了。

所以说如果希特勒没有入侵苏联、继续攻打英国的话,以他们海军实力的薄弱,他们很难取得想要的成就,当时英国的本土也无法达到他们对资源的需求,还有,如果等到苏联的军事实力恢复过来的话,他们也将可能遭遇到两面夹击的危险处境。


孤客生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希特勒?这小个,鼻梁骨上一小撮卫生胡,整个话筒就能给你激情四射。二战这么大一个大舞台,愣是被这小个搅了个风生水起,脚踹波兰,拳打法国佬,整个西欧全掉在了希特勒的口袋里。

就这结局,您就算是把狐大仙请来,他把手指头掐死了,都给你算不出来,这小个咋就用那么短的时间,就把搁世界上都是军事强国的波兰外加第一军事强国法国高卢雄鸡打的跟个乌眼鸡似的。

顺道还把搅屎棍英国佬的势力彻底赶出了欧洲大陆,气的大胖子丘吉尔跳着脚的骂。

要不是小个子希特勒在最后时刻手软了一点,那超级大溃败敦刻尔克就跑不出去四十万人。没这四十万人,后来的丘吉尔吼梆子要反攻欧洲大陆,那就是搁纸条上画大饼的节奏。

话说这敦刻尔克大撤退那叫个丢脸丢到家了,可现在愣是被英国人外加法国人描述成了一个辉煌的大胜利,这脸皮都丢到太平洋海底喂鲨鱼去了。

哎,不说了,这事再说多了,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咱接着往下聊。

题主的事

那个时候整个欧洲都懵圈了。

俺是谁?俺在哪里?俺是干啥的?一脑壳的大问号,迷惘啊!

话说这问号不仅仅是战败的欧洲人,还包括战胜了的德国人。因为西欧这嘎达已经让德国登上了世界军事强国的宝座,这一家伙就干到了巅峰。

下一步该干嘛?打下去呗!可打哪里呢?这可就有嚼头了。

历史上西欧之所以一直都没有办法得到统一,有两搅屎棍整的。

一个是东边的那喜欢整个伏特加和你玩粗的老毛子,话说这老毛子开头搁地图上就是个指头大的一个地方,为嘛现在这么大?还不是天天的搁东边挑事,撩了这个撩那个,把个西欧搅和乱了,自己个当和事佬,一口口吃的把自己个愣是吃成了胖子。

另一个就是西边的英国佬,这就是个拿着文明棍到处搅和的扯淡玩意,就怕西欧这嘎达太平一天,碍了自己个的眼,无风都能给你搅起三尺浪来,欧洲那会的乱局没有他的身影,您可以把俺的脑袋揪下来当球踢。

结果呢

就这局面,如果小个子希特勒撅着屁股,全心全意的搞英国佬,这老毛子不从那西伯利亚冲下来,希特勒他就不姓希。

这老毛子从来都是个有便宜占不够的主,回回都会在西欧这嘎达事态平息的时候,整个伏特加蹦出来搅局。

其实当时的斯大林已经准备,武装干涉西欧的事了,因为斯大林感觉摘果子的时候快到了,而且再拖下去,西欧这嘎达真的让德国人说话算数了,那么老毛子势必要面对一个完整统一的西欧,这不符合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道理。

而希特勒盘算着自己个手里的三瓜两枣的,您要真的揍英国佬,势必要用上德国海军。

你快拉倒吧,德国人自打一战开始,海军就是一废材,到了二战除了潜艇能出去溜溜弯,其他都不算数。毕竟别人拿航母当堡垒,德国只能拿航母当玩具。

所以您要拿出别的东西运兵,那一沉可就是一船的人,德国海军就算是拍胸脯保证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希特勒信你个大头鬼。

反过来也一样,英国佬海军是可以,但玩登陆游戏那叫个稀里哗啦嘻嘻松松,所以面对英国人防守比进攻要实在。再说只要在海岸边上把那大西洋壁垒真真的建立起来,只要很少的兵力,就能牵制住蹲在破岛子上的英国人,而剩下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起来,和老毛子死磕了。

还有一点,从历史上看来,能诞生出强大而久远的国家无一不是陆地。您要说英国曾经是个强大的国家,但那是暂时的,因为他没有强大的战略空间可供使用。

打老毛子可就不一样了,把老毛子打趴下了,就能把东欧拿下,从而统一整个欧洲,而且还能拓宽整个德国人的生存空间,拿下富饶的战争资源。

要知道,搁北美大陆,还有一个养精蓄锐数着毛毛钱过日子的美国佬还没有参战呢?

要知道,被清除出欧洲的犹太财团都去了美国那嘎达,美国的参战那是早早晚晚的事。

拿下英国,充其量就给自己个整个不沉的超大个的航空母舰,这玩意说不好听点四面环敌。

但拿下老毛子这地,可就不一样了,只要把握好了,撑下去是不成问题的,拿下老毛子就会和亚洲接壤了。

欧洲和亚洲抵抗一块美洲大陆外加一个破岛子上的英国佬,胜算还是蛮大的。

所以就题主这事,基本是不可能实行的,就算是实行了,希特勒就会立即陷入顾头不顾腚的局面。

而要拿下老毛子,那又谈何容易啊!老毛子整口伏特加,能把二踢脚当炸弹的丢,就这么个好武的民族,三两下就征服了,不是说说的事。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我是热爱历史的豆包,我来谈谈我的想法。

二战中英国最艰难的时期有三个:

一是1940年5月英法联军被困守在法国西北部的敦刻尔克的海边。

当时德国掌握制空权,并且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已经将敦刻尔克合围,英国的处境是40多万大军被困守在敦刻尔克,三面是德军,一面是大海。可是正当古德里安准备命令他的装甲部队全歼英军时,希特勒却接受了自己起家的兄弟空军元帅戈林关于使用德国空军全歼英军的主张,命令德国陆军停止行动,转而由空军进行空袭。

敦刻尔克形势图

戈林曾经是德军一战时期的飞行员,一战后跟着老哥哥希特勒混,后来被掌握德国大权的希特勒任命为空军元帅,二战爆发,戈林的空军虽然出的风头也不小,但是显然他想全歼敦刻尔克英法联军的战役中,增加自己的军功章,结果敦刻尔克的探头很多都是淤泥,德国空袭效果有限,此外由不远处的英国本土飞来的英国空军还能对德国空袭行动造成干扰,结果40多万英法联军中的33万人最终撤回本土,成为了日后英国保卫本土和反攻欧洲大陆的有生力量,当然这里还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希特勒故意放英军回本土,因此希特勒骨子里比较尊重英国,他一直想要与英国和解,不想在敦刻尔克杀掉太多的英国人,增加两国的仇恨,不过总而言之,1940年的德军在敦刻尔克上没有全歼渡海而来的英军。

敦刻尔克等待撤退的英军,英军两周时间撤走33万人

二是1940年的7月到1941年5月的不列颠空战

1940年6月法国投降,而英国则更换了软弱了张伯伦政府,转而由丘吉尔组织战时内阁,丘吉尔持坚决的反德态度,德国迫使英国和解的计划失败后,由于英国占据着绝对的海上优势,于是德国制定彻底摧毁英国空军,夺取英国本土制空权,然后掩护陆军强渡英吉利海峡,跨海占领英国的“海狮登陆”计划。当时德国空军占据优势,开始阶段德国空军的目标是英国空军的有生力量,由于英军装备有雷达等优势,又是本土作战,德军损失较大,但是英国人损失同样不小,但是德国空军的质量和数量优势较大,英国空军一度举步维艰,不过为了振奋英国的士气,英国空军组织了轰炸机对德国柏林进行一次夜间轰炸,这让如日中天的德国和志得意满的元首狠狠的打了自己的脸,于是愤怒的希特勒开始命令德国空军将轰炸的目标由英国空军的基地和飞机,转向了英国的城市,想要通过空袭英国城市迫使英国投降,但是这却正中英国人下怀,一方面英国空军得以赢得喘息之机,迅速恢复,另一方面英国城市被轰炸的惨状引起美国人同情,于是美国人开始对英国人进行援助。

不列颠空战中的英国空军

1941年5月,德国眼见轰炸英国城市迫使英国投降的意图落空,英国空军又死灰复燃,重新恢复了战斗力,而此时德国入侵苏联已经迫在眉睫,于是德国无限期推迟了海狮作战计划,英国赢得了不列颠空战的失败。

三是德国潜艇袭击英国运输船的狼群战术。

英伦三岛本土狭窄,资源匮乏,是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更谈不上反攻欧洲了,但是英国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殖民地。英德战争爆发后,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殖民地的物资和兵员开始源源不断的向英国本土输血,美国的援助也开始不断进入英国,由于当时英国仍然掌握世界上最庞大的海军力量,所以海路运输的大动脉对于英国来说是有保障的。

德国曾经一度尝试利用短小精干的海上战列舰舰队,对英国运输线和英国海军实行游击战,例如使用著名的“俾斯麦号”战列舰等,但是面对强大的英国舰队,这些再精良的德国军舰也无法弥补英德海军巨大的实力差距,于是德国著名海军元帅邓尼茨发明了使用集中使用潜艇的狼群战术。由于潜艇建造时间和成本远低于水面舰艇,于是短时间内德国组织一支庞大的海上潜艇部队,并对英国的海上运输线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英国的首相丘吉尔战后回忆也承认“二战中唯一令我感到不安的,就是德国的U型潜艇。”

狼群战术的发明者邓尼茨和他海军官兵

不过在美国加大了对英国海上支援,向英国赠送大量反潜驱逐舰(1941年英美《大西洋宪章》后,美国一次性就向英国赠送50艘驱逐舰) ,大大增强了英国的反潜力量,而美军参加二战后,这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海上力量进行了整合,德国的U型潜艇就很难在取得战果了。


以上这三种危机是英国二战中遭遇的最严重的困难,这其中英国最生死存亡的时刻当然就是不列颠空战,如果德国能够贯穿空战初期那种专门打击英国空军有生力量的战略,像战争初期歼灭其他国家空军力量那样消灭英国空军,夺得英国的绝对制空权,进而执行海狮登陆计划,全面占领英国还是有可能的,可是此时的希特勒已经时人心不足蛇吞象了,他自认为已经干掉了法国,解决了西线问题,他要集中精力对付他梦寐以求的在《我的奋斗》中记录的敌人——苏联了,说白了长期在海军方面直落英国下风的德国,头脑中还是没有绝对的海权思想,仍旧停留在大陆军时代,也许是希特勒没读过马汉的《海权论》吧。


大东北的小豆包


世界上好多事情的发展没有如果。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以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为代表的战争罪犯,早已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英国、俄国还有中国都仍然还在那里,而那些个侵犯他国主权丶领土的国家不是被占领,就是被分割。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只今还为南千岛群岛中的四个小岛在奔波。

过去的事情都是历史,过去的历史不能假设。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


吉祥如意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德国真正的敌人是苏联,对英法就是复仇。希特勒无意击败英国(敦刻尔克撤退给了英国一个缓手,并不是因为他不懂得军事。也不是因为德国陆空军间的龌龊造成丢失战机,德国与英国本无仇恨,希特勒不想把英国人赶尽杀绝)。而对付苏联,无论是军人还是老百姓,都残忍至极,说明希特勒非常仇视苏联。

德国那时的工业体系比英法先进得多,他不需要英法的工业技术而需要原料,这是英法不具备的,但苏联具备了且工业体系落后,这就导致德国不去彻底摧垮英国,因为英国的殖民地很多,可以做到移花接木,法国同样如此。

德国需要的是英国一纸妥协的条约就够了。

无论从宗教和意识形态上,德国有着蠢蠢欲动的冲动,这不是谁能改变希特勒的。

“巴巴罗莎”是在苏联进行“战时共产主义”后不得不作早期计划的结果。因为如果苏联在短期内形成对德分庭抗礼,那么德国再想打苏联的主意就难上加难,所以只能用“闪击战”解决苏联红军的主力,然后占领各要点,最后完成夺取战争资源的努力。

苏德战争一定要打的,斯大林充分看到了这一点,不然他不会与德军在波兰会师,占领属于芬兰的要地,陈兵波罗的海三国和白罗斯,南下分解罗马尼亚。这些难道希特勒无动于衷吗?显然不是。

故此,不是希特勒打不打苏联的问题,也不是时间多久再打的问题,这与龟缩在英伦三岛的丘吉尔无关。进攻巴尔干只是解决战争资源的一小部分,真正解决大问题的还是苏联。如果不及时攻打苏联,到了苏联备战进行到尾声,德国还能打得过苏联吗?

德国打法国不让他沦陷,还是给了它一个“维希政府”,也正说明他复仇计划的成功,说明德国对这个刻骨铭心的敌人没有痛下死手,什么原因?因为希特勒看到苏联的日益强大,恐慌得很,赶紧解决完西线战场来解决苏联问题,把兵力迅速集中到东线战场。


娵訾静渊juzijingyuan


说到底,希特勒的错误在于侵略苏联。就是不该去打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苏联,他的军队有1100多万丧在苏联。

一开始他就应该指出自己决不去惹苏联。即使他不放心苏联,也只要建一条防线就可以了。

应该拉住日本灭掉英国,1940年在和英法作战时就请日本当时世界第一的海军到大西洋来,帮助越过英吉利海峡,必要时歼灭英国海军。

自己得到英国,让日本占领东南亚英法荷兰的殖民地。日本也有石油和橡胶了。

然后在日本海军帮助下东面登陆美国,日本在西面登陆美国。罗斯福只好投降。当时美国的海军还不如日本,陆军更是不行。何况还有德国的海军,和缴获的英法军舰。

不要跟我说美国的潜力如何大,德日入侵后,还有什么潜力?甚至被德日缴获。

德国不能联合日本消灭英国,和日本一起灭亡美国,在跟美国作战时一点帮不了忙,反而还拉来了强大的苏联,害得精锐的关东军几天就被苏联击破。

说到底,是因为希特勒当了日本的猪队友。


用户97816559498


从当时的态势看,希特勒进攻苏联,一是时机太好了,当时苏联在轰轰烈烈的搞肃反,将近200个师长被杀了四分之三,往上的将军元帅杀了大半,连战略大师图哈切夫斯基元帅都被干掉了 往下的下级军官更是杀了不计其数,再晚几个月,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都被干掉了。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的迅速溃败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的高级指挥员都是从团营级直接提拔,没有任何战役级的指挥经验。第二,当时虽然苏德签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是都是各怀鬼胎,谁也不信,之所以战争初期,苏联军队上百万被俘,就是因为苏联当时在苏德边境突出部集结了几百万的军队,这只能解释为随时准备入侵德国,只是苏联当时军队内部还没有完成调整。所以对于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大本营来说,他们当然希望全力拿下英国,但此时此刻,如果不对苏联动手,将来会后悔莫及。但是德国还是低估了苏联的战略纵深和战争能力,如果苏联没有这么大的战略纵深,经此闪击,恐怕早就被平推了,法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啦啦啦啦啦QWERTY


不是希特勒不想继续打英国,而是打不下去了。如果拼了命打下去,德军陷入一场自己并无特别优势、也没有把握获胜的登陆战中,是否还有能力发动对苏战争,恐怕也是一个问号。有英吉利海峡这一大屏障、曾经的第一海上强国英国,毕竟不是波兰、法国和捷克。

1940年7月,希特勒发动“不列颠空战”,是想以此摧毁英国的空中力量,获得制空权,再通过密集的轰炸,打垮英国的工业和经济,打击英国人的士气,最后登陆入侵。登陆英国的计划,是希特勒亲自起的代号,叫“海狮行动”。

按照该计划,不列颠空战获胜后,德军从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的多个港口出发,第一波登陆11个步兵团、山地师、空降师和特种部队,第二波登陆8个坦克团和摩托化步兵师,第三波也是最后一波登陆部队是6个步兵师。

不列颠空战打响一周后,希特勒把登陆的时间确定在1940年9月20日。他认为,两个月的时间,已足够让战无不胜的德国空军获胜。9月初,一支德国部队出现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他们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拍电影的。

他们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在燃烧的烟火中,模拟拍摄了登陆英格兰的场景。因为希特勒认为,应该让全体德国人民清楚地看到,德意志军人是如何英勇地拿下不列颠领土的。希特勒不但有登陆计划,还有一个占领计划。

登陆之后,德国计划将英国和爱尔兰划成6大区,其地区总部分别在伦敦、伯明翰、纽卡斯尔、利物浦、格拉斯哥和都柏林。而德国占领军的英国大本营,希特勒将它放在了丘吉尔的出生地、丘吉尔家族最荣耀的宫殿、离牛津城不过半小时车程的布莱尼姆宫。

希特勒打算扶持因为娶辛普森夫人而放弃了王位的爱德华八世重新当上国王,让苏格兰从不列颠独立出去,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单独加入德国阵营。而英国中部和南部地区,在短暂的占领之后,成为德国一个海外自治省,由德国任命总督。

17-45岁的英国男性,将被送往大陆,分配到鲁尔地区和上西里西亚地区的工厂与矿井中。但是,上述这一切并未发生,因为德国并未能赢得不列颠空战,反而损失惨重。英国皇家空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尤其是投入全天候使用的最新雷达技术,成了德国空军的克星。

除了空中力量不够,德国海军也缺乏优势。在此之前的挪威登陆战,德国海军损失了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4艘U型潜艇。要在短期内再发动另一次登陆战,德国海军有所不支。因此,入侵英国的“海狮行动”,被一再推迟,终至取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