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賽車才是法拉利的“流量”擔當?


為啥賽車才是法拉利的“流量”擔當?

如果把車迷圈比作飯圈,那麼Tifosi(法拉利車迷)應該是這半年最慘的一批,因為這是一支連四屆世界冠軍都撐不起來的車隊。作為車隊首席策略師、首席空氣動力學工程師兼一號車手,“真大腿”維特爾就差進站下車給自己換胎了。

懂得上面這些梗,並且還沒脫粉的Tifosi都是真愛。既然愛了就得粉,粉了就得操心。因為賽車就是法拉利的“本命”。

為啥賽車才是法拉利的“流量”擔當?

“不能同時造出最好的賽車和民用車”,這句話形容法拉利特別貼切,也從側面看出賽車業務對這個品牌有多重要。幾乎所有廠商,在賽道上的冠軍數足夠未來十幾年樹碑立傳後,就會選擇退出,而法拉利是唯一一支參加了從F1誕生到現在全部賽事的品牌。


為啥賽車才是法拉利的“流量”擔當?

Scuderia Ferrari的誕生

法拉利對賽車運動的執著,可以說完全出自一個人的心血,這個人是恩佐·法拉利。1898年2月18日,恩佐出生在意大利摩德納,因為暴風雪的緣故,他的父親晚了兩天才為他做出生登記,但恩佐對賽車的熱情還是早早到來了。

十歲那年,恩佐第一次現場觀看了Circuito di Bologna汽車賽事,由此激發了他做一名車手的心願。也許是上天眷顧,成年後在軍隊效力的恩佐因為疾病早早退役,得以讓他在米蘭一家小型汽車製造廠當上了試車手。1919年,年輕的恩佐第一次以車手身份參加了當地舉辦的爬山賽,同年11月他在著名的Targa Florio拉力賽亮相。


為啥賽車才是法拉利的“流量”擔當?

1920年,恩佐有幸加入阿爾法·羅密歐車隊擔任車手,由此開啟了職業車手的生涯。但由於當時賽車運動極高的危險性,加之自己兒子的降生,使恩佐在1932年放棄了車手生涯。退役後的他開始集中精力運作自己在1929年成立的車隊——Scuderia Ferrari。

今年法拉利發佈了一款全新定位的中置V8混動跑車,並命名SF90 Stradale,車名便是為了紀念Scuderia Ferrari成立90週年。

事實就是如此,法拉利的賽車業務比跑車業務出現的更早。直至1947年,因環境等因素影響,恩佐才創立了法拉利汽車公司(Ferrari S.p.A. )。在完全成為一家制造商之後,法拉利依然保留著作為車手的鋒芒。

為啥賽車才是法拉利的“流量”擔當?

在企業經營上的“傲嬌”

法拉利在60年代曾豪取勒芒24小時耐力賽6連勝,當時的世界第一大汽車製造商福特看上了法拉利,決定以18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法拉利後在勒芒展現世界第一大廠的實力。恩佐對此表示歡迎,為此亨利·福特專門飛到意大利和恩佐談判。但讓亨利·福特出乎意料的是,恩佐僅願出售法拉利的跑車業務,賽車業務將100%由恩佐·法拉利控制。


為啥賽車才是法拉利的“流量”擔當?

歷史結果告訴我們,雙方的談判並不愉快,由此產生了後來勒芒賽場福特大戰法拉利的故事。60年代末,由於財務及排放法規導致法拉利的經營陷入困境。儘管如此,在尋找合作伙伴這件事兒上,恩佐依然很有腔調。最終菲亞特跑出了橄欖枝,收購了法拉利50%的股份,但賽車業務依舊留在恩佐手中,並且菲亞特還需向Scuderia Ferrari支付不少的補貼。

為啥賽車才是法拉利的“流量”擔當?

不支持?我們自己建賽道

菲亞特與法拉利之間“倒插門”般的親事,最大化保留了法拉利的賽車基因,到了70年代,恩佐的執著依舊不減。70年代早期,瑪莎拉蒂和Stanguellini曾慫恿法拉利向摩德納政府提議改建當地已使用多年的賽車場,理由是賽道已不能滿足測試現代跑車。

法拉利代表摩德納的跑車廠商和政府周旋良久,最終還是被當地政府否決了提案。恩佐一氣之下,決定在自家工廠旁邊買地建賽道,這就是後來的馬拉內羅賽道。這條賽道目前依舊在使用中,每臺下線的法拉利跑車都必須經過賽道測試才能交付客戶。法拉利車隊的F1、GT賽車也基本都由這裡開始研發。

為啥賽車才是法拉利的“流量”擔當?

恩佐·法拉利在1988年8月14日去世,家人遵循他的遺願,逝世的消息兩天後才被公開,以彌補恩佐出生證明晚到的兩天。據說恩佐一輩子很少搭乘電梯,也不願意乘坐飛機,但他對速度卻有強烈的執著,並且全部傾注在了法拉利製造的賽車上。如果你問Tifosi躍馬的精髓體現在哪裡,那必定是賽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