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發佈消費提醒消費需理性 維權要依法

(通訊員:蘭莉)一年一度的“雙11”網絡促銷盛會即將到來,據12315投訴舉報平臺統計,去年“雙11”網絡集中促銷期間,共接處網絡消費投訴舉報473件,其中擅自取消訂單、發貨延遲、促銷優惠活動不明晰、七天無理由退貨難執行等問題突出。

武漢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切莫衝動,遇到消費糾紛,理性依法維權。

去年“雙11”期間,消費者黃先生通過網購平臺在東西湖區某商家處購買棉服,使用優惠券享受滿減,4件棉服僅57元,付款後卻遲遲未收到貨,多次聯繫商家均告知已經發貨,但消費者始終查詢不到物流信息,認為商家虛假髮貨,要求退還貨款遭拒,遂向武漢市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經調解,商家同意全額退款,並按實際付款金額的30%賠付消費者。

提醒消費者“雙11”促銷活動期間,交易量激增,快遞行業遭遇“井噴”,延遲送達的問題將會增多,部分商家會提前告知發貨時間和預計送達時間,消費者要特別注意,切勿選購急需用品。如果消費者遇到商家延遲發貨、不予退款的情況,可留存證據及時向網絡交易平臺或者網絡經營者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消費者張先生,通過網購平臺在漢陽區某商家處購買了一臺烤箱,促銷活動宣傳前兩百名購買的消費者可享受優惠,張先生搶購成功完成支付後,卻被告知不在優惠名單中,張先生懷疑促銷活動的真實性並投訴。

經市場監管部門調取商家交易相關數據核實,被投訴商家開展前200名半價商品搶購活動,在開搶後22秒200位名單已滿,而張先生下單時間是在開搶後的6分鐘,確實不在前優惠名單之列。

提醒消費者參與網絡集中促銷活動時,要關注商家活動規則,及時將活動情況廣告宣傳截屏,留好交易證據以及聊天記錄等,遇到虛假促銷活動的情況,可向網絡經營者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消費者張先生,通過網購平臺購買橄欖油等商品,享受雙11優惠價,但當天晚上發現商傢俬自取消了訂單,與其聯繫卻被告知取消原因是商品無貨,消費者查看網頁發現該商品仍顯示有售。

經調解,商家同意按優惠價為消費者發貨。

根據《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網絡經營者對促銷商品銷售情況進行監控,一旦發現商品超售,要第一時間做出提示告知消費者,不得在訂單形成後以超售為由單方面取消訂單。如消費者遇到因商品超售訂單被取消的情況,可留存證據及時向網絡經營者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消費者高女士通過網購平臺在江岸區某商家處購買運動褲和運動鞋,收貨試穿後覺得不滿意,於是申請無理由退貨,但商家只退了運動褲的貨款,沒有退鞋子貨款。

經調解,商家為消費者辦理全額退款。

根據《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第三條規定:“網絡商品銷售者應當依法履行七日無理由退貨義務”。但消費者在行使網絡購買商品“七天無理由退貨”權利時,要注意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的商品範圍和相關規定。四類商品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一)消費者定做的商品;(二)鮮活易腐的商品;(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三類性質的商品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可以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一)拆封後易影響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拆封後易導致商品品質發生改變的商品,如食品、藥品、化妝品、貼身用品等;(二)一經激活或者試用後價值貶損較大的商品,如會產生授權或激活信息的手機、電腦等數碼產品,手機充值卡、遊戲點卡等充值類商品;(三)銷售時已明示的臨近保質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

鏈接:

“雙11”網絡消費7條提示

一、謹慎選擇,查驗資質。消費者可通過點擊網絡交易平臺或者網絡經營者的電子鏈接標識來查看其營業執照以及網站備案等信息,要儘量選擇資質正規、信譽良好、評價較高、售後服務有保障的大型網絡交易平臺或者網絡經營者進行消費。

二、理性消費,量力而行。“雙11”大促期間,降價、打折、滿減、返現、抽獎等促銷活動層出不窮,消費者一定要從自身需求和實際消費能力出發,選購商品和服務,切忌經不住誘惑而衝動消費、盲目消費。

三、預付定金,注意履約。近年來,不少商家在“雙11”前推出預售活動,以提前支付定金降低成交價來吸引消費者,但需要注意的是預付“定金”的規則,根據《合同法》規定,若因消費者不履行合同約定,定金無權要求返還,若商家不履行合同約定,定金應雙倍返還。

四、貨比三家,謹防陷阱。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儘量瞭解清楚商品的基本信息、價格變化、信用評價以及是否適用無理由退貨的規定等情況,貨比三家,不要貪圖便宜、輕信宣傳,選購質次價低、虛假返利的產品,以免陷入網絡消費“陷阱”。選購服務時,要看清協議內容,注意服務期限和使用範圍,對協議中可能存在的涉嫌減輕或免除經營者義務和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的條款,應及時指出,要求商家進行修改,不要選擇、簽訂含有不合理條款的服務和協議。

五、安全支付,警惕詐騙。消費者在選擇支付方式時,要注意選擇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不要輕易通過發送的付款鏈接或者掃描二維碼等方式支付款項,更不要直接轉賬匯款給私人賬戶,警惕釣魚網站詐騙。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隨意填寫或告知個人身份信息、聯繫電話以及銀行卡賬號,謹防個人信息洩露。

六、仔細查驗,分清責任。“雙11”促銷活動期間,交易量激增,快遞行業遭遇“井噴”,延遲送達的問題將會增多,部分商家會提前告知發貨時間和預計送達時間,消費者要特別注意,切勿選購急需用品。收到貨後,要當場開箱查驗,分清責任,發現商品有破損或者與訂單不符的情況,拒絕簽收。

七、留存證據,依法維權。在網絡消費過程中,消費者如遇到不按時發貨,商品質量有問題,虛假宣傳,以降價、打折、促銷為名拒絕履行“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義務等問題,要注意留存證據,包括髮票、購物憑證、聊天記錄、網頁截圖等,及時聯繫網絡經營者協商,或者申請第三方交易平臺介入。如協商不成,可向網絡經營者所在地或者第三方交易平臺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反映,也可以通過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在線投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