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不二法門

不二法門

扶風——不二法門

法門寺離老家只有九公里。法門寺,因其高,有“扶風有個法門塔,把天磨得格吱吱”的俗語;因神奇,傳說塔裡有眼水銀井,漂著個小金船;因官司,宋巧姣告狀成就了秦腔《法門寺》(見附錄一);因愛情,蘇蕙《璇璣圖》(見附錄二)名揚天下。

小時候,只要有時間,有人提議,就與同學結伴步行而去。寺院在法門鎮街道的最西面,南面為正門,門前有一個大廣場,東面是一個教師進修學校,西面與北面圍牆外是莊稼地。門是用木板釘的框框門,常年開一道一個人能進去的縫,裡面住著一位老和尚。我們去,不用打招呼,從門縫鑽進去便是。寺院就一棟大殿、一座寶塔,空地上雜草叢生。

扶風——不二法門

印象最深的,小時候每次去,小夥伴們要輪流扒著塔南面的小木門縫,往裡看幾眼,雖黑咕隆冬,什麼也看不到,卻想像著傳說中水銀井漂著金船的樣子,圍著塔四周的青石臺子轉幾圈,好奇地仰視鑲嵌在塔東南西北的“美陽重鎮”、“浮睹耀日”、“舍利飛霞”、“真身寶塔”等磚字,站在遠處看看塔頂上的小石榴樹,塔四周佛龕裡供奉的小佛像,聽聽隨風叮噹響的風鈴聲,摸一摸宋巧嬌告狀石的淺坑,然後就興高采烈地回家了。

1981年8月24日,因連陰雨寶塔一半滑下後,半面獨立,一時稱奇,引得四面八方的鄉鄰,只要有機會到法門鎮,總要親眼瞧一瞧這奇景。記得去過一次,寺院不讓進了,只能在廣場上眺望,可惜那時沒有相機,無緣與這曠世奇觀合一張影。1987年重修寶塔發現地宮時,正在上大學,從電視上看到這個消息,特別的高興。暑假與一大幫同學找時任法門鎮團委書記的S同學,經現場負責警衛的武警領導同意,到地宮的挖掘現場,親眼目睹了環形地宮的全貌。

扶風——不二法門

真正瞭解認識法門寺,是1988年、2009年兩次大的修建後,陸陸續續地去,通過導遊講解,研讀各種資料,才對法門寺有了一個更全面、更理性、更深刻的感悟,才覺得“真身寶塔”的確名不虛傳。法門寺的歷史與作用概括起來講,就是:藏寶、護寶、探寶、看寶;信佛、弘佛、敬佛、禮佛。

法門寺最大的寶是什麼呢?當然是舍利了。當年印度阿育王決定在中國建19個舍利塔,為什麼選中美陽這個地方,雖然有法阿門捨身弘法的歷史典故,有祥雲滿天之舍利飛霞的美好傳說,最重要的還是這裡是周朝的發源地,孕育詩經的地方,民風純樸,有佛教落地生根的人文基礎。正因為法門寺地宮裡藏有舍利,法門寺才有了“關中塔廟始祖”、“真身寶塔”之說,有了阿育王寺、無尤王寺、成寶寺之稱,最後由唐高祖李淵於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改名法門寺。法門,意為修行者必入之門,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正因為這個地方適宜佛教的發展壯大,法門寺才自東漢桓、靈兩帝年間至今,無論鼎盛,還是衰落,一直屹立不倒。

扶風——不二法門

護寶有功的,當數朱子橋將軍與良卿法師了。1939年將軍組織翻修古塔時,已挖到了地宮入口的石蓋板處,如果將軍組織不嚴密,不以“與此無緣”了卻私心,不以看見莽蛇來嚇唬兵士,不堅守住這個秘密,恐怕舍利早就在亂世中遭殃了。當年的敦煌寶物就歷經了劫難,現在許多還流落在國外,這可能是國人最大的痛。1966年紅衛兵瘋狂砸毀寺院,也快挖到了地宮入口處的石蓋板,是良卿法師,挺身而出,捨身自焚,制止了紅衛兵的暴行,避免了一場劫難。

扶風——不二法門

1981年的關中大雨,對歷經了三百年的明法門寺古塔來說,無疑是一次災難。也正是這場災難,使法門寺因禍得福,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法門寺半面滑下,不但引起了全世界佛教徒的重視,更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重視。1986年政府決定重建,1987年重修寶塔。適逢四月初八佛誕日,塵封千年的法門寺唐塔地宮石門被緩緩打開,輝煌的盛唐氣象如夢如幻般穿越時空隧道,與我們相聚,在幽暗的禁錮中度過1113年歲月後,2499件大唐珍藏簇擁著釋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重返人間,一件件鮮活生動、舉世無雙的國之瑰寶展示在我們面前……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其中有佛指舍利4枚,金銀器121件,琉璃器17件,秘色瓷器13件,石質器12件,鐵質器16件,漆木及雜器19件,絲織品700餘件,珠玉寶石等約400餘件,貨幣約2.5萬餘枚。法門寺出土文物目前多達10項世界之最(見附三)。

盛唐地宮是唐僖宗時期(公元873年)封存的。法門寺在唐代的興盛,得功於當時的岐州刺史張亮,是他上書唐太宗李世民:埋有佛指骨的寶塔,30年一開,則五穀豐登,天下太平。從公元659年開啟法門寺地宮,首迎佛骨到公元873年第七次恭送佛骨。每次恭迎、恭送佛骨,皇室都對寺院大施財物,皇帝、皇后、王公貴族供養了大量金銀器、琉璃器、絲織品和法器。在這期間,法門寺多次修築擴建,形成了二十四院的形制。可以說唐代是法門寺全盛時期,也是弘佛的鼎盛時期。同時,迎舍利物極必反,先是韓愈諫佛事件影響巨大,直至唐武宗時期的“會昌法難”(公元844年),這場法難法門寺也未倖免。也許是信佛人對佛骨真身舍利的敬畏與愛戴,送假留真,不然,真身舍利早被毀掉了。

扶風——不二法門

法門寺唐代地宮,是繼半坡、秦兵馬俑之後我國又一次重大考古新發現。這次考古探寶工作,得記住兩個人。韓偉,原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時任考古隊副隊長。是他全權主持了這場考古工作,給每個寶物命得名。趙樸初,時任國家佛教協會會長。在國外,得知法門寺發現了佛指舍利,激動地寫下了“從地湧出多寶龕,照古騰今無與比。”的詩句,並親臨法門寺權威鑑定,第三枚是靈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全世界唯一的佛祖真身舍利。其餘三枚為影骨,是唐皇帝為保護真骨而命人仿製的。稱歎“影骨非一亦非異,瞭如一月映三江。”在佛教徒的眼中,影骨也是聖骨,有同等的意義。

佛指真身舍利的發現,奠定了法門寺在佛教界不二的地位。從此,法門寺名聲遠播了。1988年修建了高25米,面積1670平方米的仿唐珍寶閣及博物館,為保護文物、參觀寶物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場所。2007年3月,陝西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設法門寺文化景區的重大決定。從此,法門寺迎來了又一個大發展的春天。2009年法門寺文化景區(見附錄四)盛大推出,法門寺景區不僅可以讓遊客領略到佛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讓遊客慢步休閒,領略西府的民俗文化,讓遊客陶冶性情、寓教於樂。

扶風——不二法門

佛骨舍利是信佛人的最大信物。從1994年起,佛指舍利先後被護送到泰國、祖國寶島臺灣地區、特別行政區香港、韓國等地供奉。每次都盛況空前,信眾頂禮膜拜,顯示出佛指舍利在增進睦鄰友好,促進世界和平,推進人類福祉方面所發揮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顯示出佛指舍利在凝聚中華民族的力量和智慧,造就中華民族安定祥和的大好局面功德巍巍,法力無邊。記得有一次聽原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講課,葉局長對法門寺佛指舍利在外交中的作用闡述的非常到位。

佛教在西府這塊廣袤豐饒的土地上,早已完成了本土化。這裡的農村人普遍信佛,她們可能不知道釋迦牟尼、不知道舍利,但這不妨礙她們對佛的虔誠。這裡,基本上村村有廟,家家敬佛,她們敬的是中國的神,觀音菩薩居多,過年家家都要貼門神(秦瓊、敬德),貼土地爺、灶王爺,井王爺等,初一、十五要上香,上香前必須把手洗乾淨,把自己收拾利落,作揖打擺,一板一眼,唸唸有詞。家裡有了事,人們生了病,雖信科學,該怎麼辦還怎麼辦,該到醫院去醫院,但還要問一問神姑,靈驗了,要到廟裡去還願,虔誠的母親們常到廟裡,給子女逼一逼邪氣,倒一倒運氣。遇到四鄰八鄉的廟會,婦女們會三五成群地結隊敬佛,為家裡祈福平安。西府有一句俗語,老太太爬山比猴快,這裡的老太太就是指信佛的老娃婆(老太太),因為爬山是為了敬佛,心裡面有佛,就有了精神,爬起來自然不會累了。

扶風——不二法門

在老家,法門寺歷來是聚人氣的地方。按照鄉俗,法門寺三月十七、四月初八、七月二十、 九月二十五、 臘月初八有傳統的廟會。每逢廟會,鄉親們會放下手裡的農活,從四面八方踴到法門鎮街道,婦女們進廟燒香,為家裡祈求平安,男人們則熱衷於物資交流,出售農產品,購買所需的物品。要是廟會唱大戲(秦腔),就更熱鬧了。從2001年起,每年四至五月由政府舉辦的“中國寶雞法門寺國際文化旅遊節”,更是念足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這個經,給寶雞經濟發展帶來許多商機。隨著假日文化的不斷升溫,每逢節假日,法門寺遊人如織。從2010年開始舉辦的法門寺新春祈福文化節,更是做足了佛文化這個大文章,春節期間法門寺人聲鼎沸,香火興旺,新年第一聲鍾、新年第一柱香等已經成為人們期盼參與的禮佛儀式。由於大年初一法門寺免費開放,初一法門寺的人,用接踵而至形容也不為過。

法門寺文化景區迴歸寶雞管理後,2017年推出的大型佛文化互動體驗式演出《法門往事》,已經成為陝西西線深度遊的標配,使法門寺景區從單純的遊覽參觀升級為歷史文化的體驗與感知,實現了“文化”+“旅遊”的深度融合,可謂是東有《長恨歌》,西有《法門往事》。

扶風——不二法門

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佛教聖地法門寺,不僅僅是扶風的、陝西的、中國的,它更是世界佛教文化的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偉大遺蹟。這幾年,隨著法門寺文化景區的不斷完善,千載佛家聖地,萬世人文經典,已初顯祥瑞,不但吸引著得道高僧前來弘佛禮佛,研究交流,中外遊客蜂擁看寶敬佛,祈福納福,在弘揚光大華夏曆史文明的同時,更是帶動了故鄉扶風經濟發展。關中風情園火了,美陽民俗飲食文化村火了,野河山生態旅遊景區開發出來了,西府古鎮、扶風七星小鎮建設起來了,城隍廟、大明寺、賢山寺已重新修繕,周原博物館新館建成並免費為遊人開放,西安到法門寺城際鐵路已破土動工,扶風新縣城即將與法門寺景區聯為一片,一大批服務性產業蓬勃發展,使古老的周原大地熠熠生輝,更加輝煌。

法門寺站就在法門寺與扶風縣城中間,再過兩年,省城人、外地人,週末坐著高鐵,到關中塔祖法門寺看稀世珍寶、禮佛淨心、觀《法門往事》,到貴妃故里野河山觀封神臺、看槐花、消夏避暑、看最後一個人民公社舊址,到西府古鎮領略漢唐文化,探索扶風漢代四大家族(班、馬、耿、竇)歷史淵源,瞭解扶風漢代四大名將、四大文人、四大名女、四大皇后的豐功偉績,到七星小鎮品嚐扶風臊子面、羊肉泡饃、麵皮、攪團,到周原博物館看西周宗廟、西周宮殿大型建築群基址,欣賞藝術瑰寶折觥、青銅史書牆盤、壺中之冠三年興壺、簋中之王胡簋、戰爭史書師同鼎, 購買一點蘋果、蜂蜜、菜籽油、鹿糕饃、麻花、甑糕等食品,就成了一件碎碎的事。

附錄一:秦腔《法門寺》

秦腔《法門寺》和《拾玉鐲》的劇情來源於民女宋巧姣法門寺告御狀的故事。法門寺今有宋巧姣跪石印證。

傳說明朝陝西郿塢縣(今寶雞的眉縣)宋家莊有一位生員宋國士,早年亡妻,留一女叫宋巧姣,一男叫宋興兒,父子三人,苦度日月。因家境貧寒,年幼的興兒無奈租賃給鄉約劉公道當童工。

大臣傅有德被奸臣陷害身亡,其妻與兒子傅朋流落陝西郿塢縣傅家堡。傅朋原是書香子弟,不但人長得儀表堂堂,而且少讀經史,學有所成。在孫家莊,傅朋偶遇門前餵雞的孫玉姣,一見鍾情,以玉鐲私訂終身。劉媒婆巧見,索要玉姣繡鞋一隻為信物,自願說合此門親事。劉媒婆有個不成器的兒子劉彪知道後,夜闖孫玉姣住所,欲訛錢財。神鬼作崇,反將借宿的玉姣舅父舅母當作傅朋和玉姣殺死。後將女屍人頭拋到劉公道家院內。

劉公道見屍怕吃官司,夥同童工興兒拋女頭於井內。劉公道又恐興兒洩密,殺人滅口,打其入井中。他索性惡人先告狀,報官誣陷興兒竊財逃走。

郿塢縣縣令趙謙拿興兒父親宋國士問罪,讓賠償劉公道家被盜財物。女兒宋巧姣喊冤不服,又被縣衙關押,勒索其父,交紋銀十兩贖出。傅朋和孫玉姣私會之事,因此事發而受株連,誤判因姦殺人,打入死牢。宋巧姣一口惡氣難嚥,從傅朋、玉姣處得知事情真相,判斷殺人兇手是惡棍閒人劉彪。恰巧公公劉謹伴明武宗的母親張太后到法門寺敬香拜佛,她便冒死闖輦告御狀。

宋巧姣的悲鳴哭訴感動了張太后。她便責成公公劉瑾清查此案。這個九千歲劉瑾,一生也只做了這件好事,提審了一干人犯,明辨了冤情,立即將劉彪、劉公道處死,還了一個人間公道。宋巧姣為弟弟宋興兒報了仇,為孫玉姣和傅朋鳴了冤。最後,宋巧姣、孫玉姣雙雙婚配年俊瀟灑的才子傅朋為妻,落入歷史故事的巢臼,玉成了大團圓的結局。

附錄二:蘇蕙《璇璣圖》

扶風——不二法門

前秦時期,扶風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才女,名字叫蘇蕙,十六歲那年嫁給了一個叫竇滔的青年。兩人正相親相愛的時候,竇滔突然出了事被調防到敦煌(一說發配流沙即今新疆白龍沙)。誰知這個竇滔竟然在那個偏僻地方和另外一個女人好上了。蘇蕙知道了,日夜的思念變成了綿綿的哀怨,怎麼辦?在當時的通訊條件下,她寫了一封“長信”,託人帶給竇滔。這封信不是文而是詩,不是一首詩而是幾千首詩。這種詩和其他詩不一樣,文字可以迴旋著讀,每讀一次,就是一首三字四字或五字到七字一句的詩。竇滔讀了,被妻子的真情打動,回心轉意,和好如初。這件事可不是傳說,在正史《晉書·竇滔妻蘇氏傳》中記錄著。

蘇蕙的詩是“迴文詩”,她把八百四十一個字用五種顏色的絲織成一個方手帕,橫豎都是二十九行。像所有星辰圍繞著北極星旋轉一樣,以中間一個“心”字為軸,所以叫做《璇璣圖》。當時大概是夫妻之間的文字遊戲,只有他們二人能讀出來。公開到社會後,引發了大家的興趣,有人特別下工夫,據說現在可讀出七千九百五十八首。

恰巧,竇滔是美陽(現扶風)人,初在法門寺讀書,蘇蕙跟著父親遊覽法門寺而兩人一見鍾情。婚後他們還住在法門寺旁,竇滔走的時候告別地點就在法門寺的北門。所以,人們把蘇蕙住過的地方叫“織錦巷”,漂洗絲線的水池叫“綾坑”,法門寺北門外城牆上還有“西望綾坑”四個大字,北門的照壁的青石上刻著《璇璣圖迴文》。不過,這裡很多都是傳說了。

附錄三:法門寺出土文物10項世界之最

扶風——不二法門

一是法門寺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有文獻記載和碑文證實的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聖法門寺佛指舍利物;二是法門寺地宮,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三是地宮出土了700餘件武則天、唐懿宗、唐僖宗等供奉的絲織物。有服裝、帽子約40個品類。類別包括錦、綾、羅、絹、縑、紗、綺、繡等8種。失傳的蹙金繡衣服工藝有印花貼金、描金、捻金、織金等手法。在綾紋織金錦中,捻金線平均直徑0.1毫米,最細處僅0.06毫米,比頭髮絲還細。這是世界上古代絲綢品類和工藝品種最多的一次考古發現;四是地宮發現的珍藏佛指舍利的八重寶函。一木一石三金三銀,不僅刻印圖案絕美,而且鑲滿了珍寶。這是世界上發現的最精美、層數最多的寶函;五是安放第三枚佛指舍利真身鎏金金銀寶函,上面鏨刻的金剛界大曼荼羅會圖像,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密宗曼荼羅壇場圖;六是地宮文物陳設方式,是目前在世界上考古發掘中發現最早的曼荼羅密儀規;七是地宮發現的2.5萬多枚唐朝貨幣,其中有13枚玳瑁幣,是世界上至今發現的最為珍貴的古代貨幣品類;八是地宮內的一套唐僖宗使用過的鎏金茶具。集制、儲、飲為一體,有茶碾子、茶羅子、銀火著、銀罈子、結條籠子等,分別對應了烘焙、研磨、過篩、烹煮、飲用、貯藏等唐朝宮廷茶道的全過程。這是世界上發現年代最早、等級最高的宮庭茶具;九是地宮珍藏的法器有四輪十二環迎真身金銀花錫杖、雙輪六環銅錫杖和雙輪十二環金銀錫杖。其中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用銀58兩的四輪十二環迎真身金銀花錫杖,由復蓮八瓣組成尊體,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上面鏨刻手持法鈴,身披袈裟,立於蓮臺之上的12緣覺僧像,杖首角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智慧珠一枚。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時代最早、體形最大、等級最高、製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中的至寶;十是13件宮庭專用秘色瓷,是世界上發現有碑文記載證實的最早、早精美的宮庭瓷器。

附錄四:法門寺文化景區

扶風——不二法門

法門寺文化景區依託法門古寺而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景區一期佔地約1300畝,由臺灣著名建築設計大師李祖原先生主持設計,(他曾主持設計臺灣中臺禪寺及摩天大樓“臺北101”等著名建築)。景區由山門廣場、佛光大道、法門寺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眾多藝術佛像、園林雕塑小品等幾部分組成,全面展示了佛文化在哲學、政治、藝術等方面的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

項目總規劃面積12.5平方公里,分為東區佛文化展示區與西區綜合服務區,整體區域規劃依託佛文化資源和地域文化資源為發展基礎,是陝西省委、省政府強力推出的十大文化旅遊工程之一,也是曲江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的重要輻射、延伸區域,是在構建和諧社會政策的歷史背景下,陝西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重大舉措。

法門寺文化景區二期規劃方案仍由世界著名建築師李祖原大師親自指導,二期整體規劃方案以建成合十舍利塔為中心,並組合四大區域:“悲”觀世音菩薩,“智”文殊菩薩,“願”地藏王菩薩,“行”普賢菩薩,共同形成了天地合十,一佛四菩薩的結構佈局。屆時,法門寺將“處處有佛、處處福地”,成為佛家聖地。伴隨著區域佈局的構成,形成“旅遊經濟—文化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以法門寺這一“關中結點”為中心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的發展;向外延伸旅遊經濟區的產業功能和強化區域功能,全方位打造佛文化旅遊、佛緣產品加工、佛學應用、銀髮養生中心、商業服務以及生態特色農業等六大創意產業集群。

走進法門寺文化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佛光門。佛光門前有兩根高高聳立的法柱,柱身刻有精美的佛教經典人物和故事。沿著佛光大道往前行,依次是般若門、菩提門、圓融門。這四座大門金碧輝煌,高大莊嚴,與佛光大道緊緊相連。同時,每一座門都在精美、威嚴的建築美中融入了宗教和美學的特別含義,以金色為主色調、佛教故事彩繪搭配的色彩美,將來者引入了美輪美奐的佛教故事當中———身臨其境,莊重之感油然而生。

扶風——不二法門

佛光大道是將景區連成一體的一條主軸,它南北貫通山門和合十舍利塔,是從世俗世界到聖地靈境朝拜佛指舍利的必經之路。佛光大道蔓延1230米,道路寬48米,道路兩側各有30米綠化帶,綠樹成蔭,賞心悅目。依照佛教經典嚴格設置,行人一路可看到十八羅漢、五組金色菩薩像、60根經幢雕塑藝術品。沿佛光大道兩側以源於佛教經典題材,“法界源流”和“佛陀聖蹟”兩條文脈設置16組景觀藝術小品,動靜相宜,形成了互動體驗的文化景觀,使遊客在移步易景的儀式中感悟佛文化的博大精深。

16組景觀藝術小品分佈在佛光大道的兩側,緊扣佛光大道的文化理念和定位,以兩條縱線、按時間順序排列,通過圓雕、浮雕、透雕、水體、植被、光雕等表現手法,增加一些互動、啟智的景觀小品,讓遊人可以在“一步一景”中觀賞、體驗、感悟佛文化。右側脈絡為“佛陀聖蹟”,涵蓋了佛陀的生命軌跡,佛教傳播的時間順序等,在時間與空間上展現一個全面的、立體的、生動的佛文化和佛教歷史。左側脈絡為“法界源流”,讓遊人可以瞭解到佛教的歷史、文化、故事。

佛光大道盡頭,聳立著萬眾矚目的世界最高佛塔合十舍利塔,此塔呈雙手合十狀,中間鏤空部分是一座傳統形式的唐塔。與其他建築物相比,合十舍利塔結構造型渾、雄、簡、淨,具有想象的空間和極強的震撼力、感染力。法門寺合十舍利塔由臺灣著名建築設計大師李祖原設計,是法門寺文化景區的標誌性建築。它莊嚴肅穆、氣勢恢弘、結構疏朗,其建築風格寓意深遠,形態獨特,是一個繼承傳統、立足現代的鉅作。合十舍利塔塔高148米,地上11層,地下1層。塔內自上而下供奉法、報、化三身佛像。合十舍利塔的設計雄偉、神聖,與塔身下可容納10萬人的朝聖廣場交相輝映。朝聖廣場設有蓮花池,夜間,池水倒影,在燈光的映襯下,合十舍利塔聖潔偉岸、安靜祥和,五彩的燈光直入天際。

地宮

法門寺文化景區地宮面積廣達5000多平方米,較古法門寺神秘地宮大了100多倍,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步入地宮,空間寬闊,塔上與塔下渾然一體,地宮正廳的大日如來佛像躍然眼前,坐高7米圓雕鏨銅貼金的佛陀,金碧輝煌。世界唯一的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供奉於寶函之內,位於地宮中心,它象徵著和諧安康、國泰民安的曠古盛世。地宮之下另有玄機,冉冉升起的佛指舍利似乎只有在好萊塢電影中才能看到的神秘之事,如今在法門寺文化景區也能看到。逢重大佛事活動可用電動液壓升降機通過頂部蓮花中心藻井開啟裝置,升至一層供僧眾瞻禮。

2499件珍貴文物同樣是法門寺文化景區的一大亮點。富麗堂皇的金銀器共121件,代表了唐代金銀器製作的最高水平;首次發現的唐皇室秘色瓷系列,製作規整,質地優良,以青綠色為主,有八稜淨水瓶、碗和盤,是越州窯的產品,其價值不言而喻;數量眾多的織金錦,屬於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實物。織錦所用的金絲,最細的直徑僅0.1毫米,比頭髮還細。金織線以絲線為芯,以金絲一圈圈纏繞,1米長的金織線要繞3000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