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但凡熟悉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当时有家电影公司叫作新艺城。该公司最早的名字叫做“奋斗”,创办人是黄百鸣,麦嘉和石天,后来得金公主老板雷觉坤入资后,再加上徐克,泰迪罗宾,施南生和曾志伟的加盟,宣告着“新艺城影业公司”正式成立。

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由于“新艺城七怪”各个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全才,这也让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在短短几年间便跃升至足能与嘉禾,邵氏这样的老牌大公司分庭抗礼的地位,小编曾经总结过其成功的秘诀主要有二:一,不论是其草根喜剧,中产喜剧还是它的严肃正剧均能抓得住当时香港观众的心,因此颇受欢迎;二,公司一赚到钱,马上动用大投资,大明星和大排场拍大型娱乐片,且电影公映前的宣传也做得相当到位,这样的制作方式最后是屡屡奏效。

可惜最后新艺城因为人心问题,仅历经十年便宣布歇业,期间更出现过“内部竞争”等等问题,但是这家公司在八十年代为港片做出的贡献和辉煌成绩,始终是无法被抹去的。都知道《鬼马智多星》《难兄难弟》《追女仔》等等都是让新艺城“发迹”的鼎鼎有名的卖座猛片,那么该公司票房成绩排在最前面的电影又是哪几部呢?今天小编便以香港地区的票房资料为基础,按年份顺序带大家盘点“新艺城在港最卖座电影top10”吧。

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1.1982年《最佳拍档》票房:2604万港元

在《最佳拍档》问世之前,新艺城最卖座的电影是上一年分别赚了900多万和700多万的《追女仔》和《鬼马智多星》,但自本片在港公映之后,却直接卖了2604万港元,是《追女仔》票房的好几倍,同时也刷新了由李小龙,许冠文创造的港片最卖座纪录。这部从《007》系列获得灵感来源的《最佳拍档》,是当年新艺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砸下重金打造的一部巨作(许冠杰的片酬就几百万),因融入了谍战,喜剧以及大量的高科技元素,再加上有许冠杰,麦嘉和张艾嘉这三个活宝冤家插科打诨,给香港观众带去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因此它能斩获高票房,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值得一提的是,同年由新艺城制作的另一部电影《难兄难弟》也卖出了1600多万港元的好成绩,这两部电影,一下子就真真正正盘活了新艺城。

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2.1983年《最佳拍档2之大显神通》票房:2327万港元

《最佳拍档》首集的成功,也让新艺城卯足了信心和干劲于第二年推出了续集《大显神通》。而很多人比较担忧的“续集一般都不如第一集”的情况并没有在本片身上发生,相反,它的高科技元素和娱乐性要比第一集更强,尤其是片中的酷炫机器人对决也是第一集所没有的。影片的票房成绩,相比第一集要少了几百万,是由于受到了嘉禾推出的《奇谋妙计五福星》的冲击所致,但即使是在对方全力追赶下,《大显神通》仍然强势拿下当年港片票房冠军,足以说明了其品质和实力,另外同年新艺城的《我爱夜来香》和《专撬墙角》也打进了年度榜单前十。

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3.1984年《最佳拍档3之女皇密令》票房:2928万港元

由于曾志伟的“出走”,新艺城的当家招牌《最佳拍档》第三集只能改由徐克接手,曾有留美经历的徐克对好莱坞电影比较了如指掌,在他的处理之下,使得本就有西片基因的《最佳拍档3》口味更加“西洋化”,也是整个系列里风格最接近《007》的一部,其不仅出现了一个酷似肖恩康纳利的007扮演者,甚至还请来了理查德·基尔和皮特·格拉维斯等知名好莱坞演员加盟,在这种“大阵仗安排”和这一年“福星片”缺席票房竞争的种种因素之下,本片拿到了2928万港元的高票房,比《最佳拍档》第一部还多了几百万票房收入,为整个系列最佳。虽然后来由林岭东和刘家良分别执导的系列第四集和第五集都卖了两千万以上,但却远不及新艺城的其它题材电影,这个后面会讲。

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4.1984年《圣诞快乐》票房:2578万港元

在新艺城以《女皇密令》再度绽放光芒的1984年底,黄百鸣,麦嘉和石天三人又策划了喜剧电影《圣诞快乐》,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在当年圣诞节档投放上映的一部合家欢喜剧。在“新艺城出品,观众有信心”的信任基础上,再加上影片启用了徐小凤,张国荣,陈百强,李丽珍等当红明星演出,影片卖了2578万港元票房,为同年港片票房亚军,而另一部由石天执导的贺岁片《全家福》,也卖了2200万。这几部应节贺岁片的大卖,也为后来《八星报喜》狂收3000多万港币铺了一条路。

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5.1986年《英雄本色》票房:3465万港元

1985年,新艺城出品的电影《恭喜发财》和《打工皇帝》遭嘉禾的卫星公司宝禾和威禾力压,仅分列同年票房榜第六和第八名。

但一年之后,一部电影让新艺城作品又重回票房榜首位置,这部电影就是翻拍自六十年代由龙刚导演的同名电影《英雄本色》。本片是由新艺城和离开了该公司自立门户的徐克创办的电影工作室共同出资制作的,当时新艺城本来并不同意让被媒体称为“票房毒药”的发哥来接替郑浩南出演小马哥,更不同意曾辗转多家电影公司但一直没做出突出成绩的吴宇森来当导演,最后是徐克力排众议,才有了助两人成功扭转事业颓势的这次大好时机,更成就了一部香港电影史上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英雄本色》上映之后,不仅成为当年最卖座港片,甚至将新艺城卖座招牌《最佳拍档4》都挤了下去,同时还让吴宇森咸鱼翻身以及让发哥拿到了他人生中第一樽金像影帝,所以本片的实际意义,绝对超过了其票房数字上的意义。

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6.1987年《监狱风云》票房:3162万港元

都知道《英雄本色》的成功,让发哥在1987年迎来了自己的“电影年”:这一年,他出演了9部电影,其中有3部都是新艺城的,它们分别是《监狱风云》,《英雄本色续集》和《龙虎风云》,而这3部电影都为他带来了或商业或艺术上的成就,但其中票房最高的则是《监狱风云》,排在同年港片票房榜第二位,这部电影成功的原因,除了发哥的号召力,还出于它的“监狱题材”在香港影坛十分罕有,同时他在影片中饰演的监狱老油条阿正一角还让他入围了第二年金像奖影帝提名,而发哥和林岭东合作的另一部片子《龙虎风云》尽管票房不如《监狱风云》理想,但却帮他再次争得了第二个金像影帝。

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7.1987年《英雄本色2》票房:2272万港元

被吴宇森认为根本不该有的《英雄本色续集》,完全是出于商业考量而拍,于是在第一部中已经“死掉”的发哥,又以“小马哥孪生弟弟”的身份再次复活,再次与狄龙等人一起并肩作战。这部可以被称为“狗尾续貂”之作,就因为发哥和“英雄本色”这几个字的号召力,便在港大卖2272万港元,位居同年票房榜第六。

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8.1988年《八星报喜》票房:3709万港元

在上文中笔者说过,因《最佳拍档》系列《全家福》以及《圣诞快乐》效应的影响之下,新艺城的贺岁片品牌已经成功创出了优秀的口碑,如果再遇上好的本子且具有很强吸引力的阵容,其票房早晚还会大爆,而《八星报喜》就赶上了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本片汇聚了发哥,红姑,郑裕玲和袁洁莹这样的当红明星,再加上一点运气成分,最后以3709万港元的亮眼票房成绩造就了新艺城自创立以来在香港地区的电影“最卖座”纪录。正因为这部电影,也给予了黄百鸣在新艺城解体后继续拍贺岁片的信心,后来的《家有喜事》,《花田喜事》,更稳固了黄百鸣“贺岁片之父”的地位。

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9.1988年《老虎出更》票房:2786万港元

另一边,新艺城老板之一的麦嘉也和刘家良捣鼓出了动作警匪电影《老虎出更》,小编觉得其实本片不论是情节还是角色设定都乏善可陈,唯一值得圈点的也只有片尾处李元霸和刘家辉用电锯火并的打斗戏了,还是维持了刘家良动作设计一贯的高水准。很难想象本片没有发哥出演,还能不能卖2786万港元,或许这从一年之后没有了发哥的《老虎出更2》只收了800多万,便能够看出答案。

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10.1989年《阿郎的故事》票房:3091万

1989年,黄百鸣联合杜琪峰推出了悲情电影《阿郎的故事》,它以感人至深的父子情,和对阿郎这个父亲形象入木三分的诠释和刻画,打动了无数香港观众,因此在香港上映之后劲收3091万票房。虽然本片替新艺城再次挽回了颜面,但这时的新艺城已经是名存实亡,接近解体的尾声,尤其是这一年黄百鸣“出走”新艺城与高志森合作《合家欢》,以及《最佳拍档》第五集的票房折戟,更是宣告着《阿郎的故事》成了新艺城“最后的辉煌”,第二年,随着周星驰时代的来临,新艺城神话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盘点新艺城影业在港最卖座10部电影:光周润发主演的就占了6部

除了以上作品之外,后来被很多人奉作经典的《倩女幽魂》,《开心鬼》系列,还有在台湾地区引起巨大轰动的《搭错车》等等都是新艺城电影,这几部电影在台湾地区的票房进账也许颇为可观,但在香港地区,却敌不过自己的《最佳拍档》系列以及周润发主演的一系列电影,这也间接说明了为什么《最佳拍档》系列是开创了一个时代的现代动作喜剧,也解释了为什么周润发会被港媒列入“双周一成”。

总体而言,新艺城作为当时在嘉禾,邵氏这样的大公司的夹缝之中生存,却能够迅速发展壮大的新公司,离不开其经典电影的加持,更离不开新艺城决策者的独到眼光,虽然其存在时间短暂,但也不失为一个传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