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煙雨四川之:千里巴山秋風勁,光霧山上一葉紅

只因心裡想著光霧山的紅葉,還未來得及細看南江的晨景,車已上了盤山公路。

路面十分平順,但是路窄彎多,不由得讓人想起“無限風光在險峰”,不畏艱險,反而好奇心更加強烈。對於千里大巴山,這不過是一小小褶皺,有幸藉機穿越,也為一大樂事。上面沒有廬山的“天生一個仙人洞”,倒有無限期待在心中。

車速慢,降下車窗玻璃,飄進飽含負氧離子的冷氣,清新宜人,精神振奮,瞬間也讓人感覺到大山的鮮明個性,冷就冷,從不遮遮掩掩。

散文-煙雨四川之:千里巴山秋風勁,光霧山上一葉紅

大山蒼茫,重巒疊嶂處,雲天一色,沿途不斷有車靠邊停留,人在大山之中,心在雲海之上,感受飄渺,盡享仙人之樂。大山雄渾,橫臥千里,亙古不變,方覺生靈的渺小,生命的短暫和脆弱,油然而生敬畏,心生平靜,雜念慾望悄然滑落。大山神秘,順秦嶺山脈而生,望旭日而長,分南北而立,可稱希望之山。

紅四方面軍在這裡看到了希望,游擊隊員在這裡看到了希望,南江縣三千零五十三名紅軍烈士的親人們,已經用他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給出了明確的回答。

散文-煙雨四川之:千里巴山秋風勁,光霧山上一葉紅

不覺秋風冷,只緣山上樹,樹也不撩人,只是色打眼。群山之中的樹林,開始或紅或黃,斑斑駁駁,也足以惹人駐足停留。我的心,卻早已跑到了路的盡頭。

陸旭的車先到,楊中花和修玲玲在群裡說,她們已經加入買門票的長隊。偌大一個停車場,車快停滿,保安很是輕鬆地說,地下還有,共四千餘個車位,可以放心停放。

再往前走,就要進漢中了,我想,我心中的那一片紅葉,應該已經不遠了。

散文-煙雨四川之:千里巴山秋風勁,光霧山上一葉紅

從排隊買票,到排隊進景區大門,再到排隊上擺渡客車,人都多,但秩序井然。天氣寒冷,人們都顯得安靜,我覺得,更像是在大山面前,在見紅葉之前,顯示出來的一種虔誠。

看著往來穿梭的擺渡車,流水線似的運轉,心也開始跟著翻騰。十四公里的上山路,曲曲彎彎,滿眼的青綠蒼翠,有充足的時間,讓人體會什麼叫望穿秋水。車行至一個轉彎處,突然一停,就有人開始尖叫。一片金黃,擠滿右側的各個車窗玻璃......

散文-煙雨四川之:千里巴山秋風勁,光霧山上一葉紅

彷彿是一個大大的調色盤,以黃為主、綠、紅、橙、藍樣樣齊全,就在十幾米開外的山坡上,觸手可及,彷彿是面前的一幅畫,你可以立即執筆著色。用身臨其境來形容,體現不出它的熱烈,用人在畫中來形容,體現不出我的激動和心跳。

看那人群,照相的,自拍的,錄像的......還有披著婚紗的新人,準備獵取秋色,把它裝進自己的婚姻,為自己的愛情和人生著色寫意。

一陣忙亂之後,發現前面才是第一個景點“天然畫廊”。原來,剛才的畫面,只不過是光霧山給我們的一個見面禮而已。

散文-煙雨四川之:千里巴山秋風勁,光霧山上一葉紅

林中樹木,以臺灣水青岡為主,直徑六十餘公分,高達二十多米,從下至上,滿身飄黃,通體熟透,株株直立,又在空中友好握手,像是在熱情地歡迎我們的到來,又像是在向秋天驕傲地說著再見,樹下人流,像是專程來為它們送行。我想,人們依依不捨的,可能不是秋天,而是這樹上的一葉秋黃吧。

順遊廊從上往下,或走或停。人們語音各異,卻也熱情友好,錯身借道,笑臉相迎。都在與大自然默默地說著悄悄話,或在秋天藏下一個秘密,或在秋天的見證下,播種一個希望。人太多,要想拍個單人像,幾乎不可能。

散文-煙雨四川之:千里巴山秋風勁,光霧山上一葉紅

“蘭溝橋”很有特點。一個小山谷,谷中一小溪,公路靠右順水而下,路上人頭攢動,左岸紅葉簇擁連片,像一群女子,正在接受對岸遠方來客的評頭論足,心情激動,都羞紅了臉龐,染紅了半邊天空。

讓我記憶最深的,不是那山上翻滾的紅雲,也不是河邊樹下的落葉,更不是前面的那株高大的枯樹,像在對天吶喊。而是,一陣秋風起,幾片紅葉落。我想,不是她沒站穩枝頭,也不是她想落葉歸根,而是她等的人沒來,望斷天涯,便也隨風去了......

散文-煙雨四川之:千里巴山秋風勁,光霧山上一葉紅

我來了,我心中的那一片紅葉,你在哪兒?

多情的,不只是我,還有那路邊的小草,空中搖曳的小手,也披上了秋的顏色,告別之前,也要道盡對世界的眷戀。

多情的,不只是我,還有那“黑熊溝”裡的松林,如火燒雲一般湧動,比紅楓更撩人,也如冬日暖陽,灑滿樹下的每一張笑臉,讓人感到溫暖,看到希望。

多情的,不只是我,還有那“十八月潭”的水,滿載三秋金黃,再浮躁的人兒,都能洗盡鉛華,溫順似水,深邃如潭。

圖片攝影:巴蜀詩語

散文-煙雨四川之:千里巴山秋風勁,光霧山上一葉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