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开幕当天就组团观展 余杭为何这般“心急”

进博会开幕当天就组团观展 余杭为何这般“心急”

长江龙头,东海之滨,盛会启幕。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进博时刻”如约而至。

当天下午2时许,一支20多人的余杭党政考察团就来到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他们观展览、访企业,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收集更多的信息,储备在自己的脑海中。

这次观展,他们看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作为第一支出发的区县“团队”,余杭为何这般“心急”?

进博会开幕当天就组团观展 余杭为何这般“心急”

良渚文化展项

第一站直奔良渚文化展项

这是一张余杭向世界递出的“名片”

走进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余杭党政考察团就直奔中国国家馆。因为在中国馆的“美丽中国”单元,有良渚文化展项。

2019年7月6日,良渚文化的核心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遗址正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境内。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开幕式后,同与会外国领导人共同巡馆。习近平和各国领导人一同来到中国馆。“美丽中国”单元陈列着世界文化遗产“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遗址沙盘。各国领导人纷纷赞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进博会开幕当天就组团观展 余杭为何这般“心急”

到达良渚文化展项后,余杭党政考察团成员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合影。虽然展陈的器物、介绍的文字、印着的图案,对他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但每个人都很激动。

“借助进博会平台,余杭代表中国向国外友人展示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作为余杭人,真得很骄傲!”余杭区商务局一位工作人员感叹。

这是余杭代表中国向世界递出的一张名片。

规模宏大、三重布局的城址,目前已知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见证阶层分化、等级分明的墓地,象征信仰和制度的系列玉器,完整呈现了中国五千年前早期国家的社会形态,代表了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印证了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而一个宏大的历史命题亦摆在杭州市和余杭区面前:如何推动良渚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充分展现杭州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

五千多年的良渚文化遇上高度开放的进博会大舞台,古老中国与现代中国交汇,这的确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呈现。

分头行动专看先进展区

背后藏着对“新制造业计划”的推进渴望

今年,万事达(杭州)咖啡机有限公司的美国关联公司JAVA Group再次获得进博会设展资格,在科技生活馆拿到了36平方米的参展面积。

下午2时30分许,该公司销售总监单喆正在忙着接待展位前的国外客商。突然,他发现眼前出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来自“娘家”余杭的党政考察团。

“今年带来了什么新产品?有接到意向订单了吗?有什么需要我们服务的吗?”余杭区经信局负责人问道。

指着展位上的新产品,单喆一一介绍。“我们之前主要做出口。来到进博会,主要是宣传品牌,希望借这个平台打开国内市场。”单喆告诉记者,去年参加第一届进博会,该公司拿到了不小的订单,在进博会结束后也有很多客户保持联系。

包括万事达咖啡机美国子公司在内,余杭区共有4家企业参展第二届进博会。

前不久,余杭区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并设定到2025年要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的目标。

在进博会这一开放大舞台,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50家,它们带来各种首发的新产品、新技术。这些正是实施“新制造业计划”的余杭所渴求的。开幕当天就来观展,余杭这般“着急”,背后即是对推进“新制造业计划”的重视。

在参观汽车、装备制造等展区时,余杭党政考察团分开行动,几人一组参观各个公司的展区,看产品、听介绍、记信息。这些全球最前沿的咨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为考察团成员们的工作提供助力。

进博会开幕当天就组团观展 余杭为何这般“心急”

余杭区企业万事达(杭州)咖啡机有限公司美国关联公司JAVA Group展位

组织企业团学习借鉴

借力盛会平台,提升余杭开放水平

这次余杭派出的可不止是一支人马,除了党政考察团之外,余杭区还组织了由近300家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近千人专业观众团,赴第二届进博会现场采购、洽谈。

为什么如此“劳师动众”?原因很简单:抓住进博会汇聚高端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有利机遇,扩大先进技术及设备、关键零部件、高品质消费品和优质服务进口,学习借鉴各国先进技术、设计,推进进口贸易发展,

此外,还有中电海康等12家余杭区企业参加了在进博会期间举办的第三届浙江—德国(欧洲)数字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峰对接会。通过对接会,双方企业可以加深了解,积极寻求合作,实现共赢。

“我们要抢抓盛会机遇,借力盛会平台,通过与国外企业对接,提升余杭开放水平,推动余杭更高质量发展。”余杭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进博会开幕当天就组团观展 余杭为何这般“心急”

余杭区企业杭州泛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加拿大子公司北纬五十度生态集团展位

开放,不仅是“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当前,余杭已走上“技术+产品”的企业海外市场拓展之路。今年1至8月,余杭全区实现货物出口284.5亿元,同比增长7.7%。

多元化的外贸市场,也让余杭抵御外部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市场开拓深入、龙头企业引领,余杭稳固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截至目前,余杭全区累计境外投资12亿美元,境外投资项目200余个,其中近三年,每年新增境外投资额都超过1亿美元。

此外,海外平台的建设在企业“走出去”上功不可没。在华立集团、银都餐饮等龙头企业带领下,余杭企业不断拓展企业海外平台,带动更多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寻找新的增长极。

提升开放水平,对当前的余杭来说,首先就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致力于打造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桥头堡的余杭,这般“心急”的背后,亦是对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迫切,是对构筑更开放格局、汇聚全球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渴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