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丨张朝贝

摄影丨董林

丨德基美术馆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艺术家 高云

1984年,艺术家高云获得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时,距离他18岁创作第一张独幅作品《小小神枪手》那年刚好过去了整整十年。在当年的获奖作品《罗伦赶考》中,高云将中国画传统的白描手法运用到连环画的创作上,这一创举让所有人眼前一亮,而那个十年前甚至连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名字都没听过的年轻人,一鸣惊人地引领了整个20世纪白描连环画的创作风潮。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云自在——高云作品展”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董林


未曾听过达·芬奇,就开始画画

画出人生第一幅作品时,高云的确没听过达·芬奇的名字,这并非耸人听闻。在接受科班的系统训练之前,他直言自己完全是凭着喜欢去画画的。不同于学院派从素描训练开始,再慢慢进入创作的状态,那时候大家基本都是直接进行创作,不会画手就练习画手,不会画脸就专门练画脸,以创作带动基本功,能走一步是一步。

1978年,22岁的高云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攻读中国画专业,成为南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少年心事当拿云,在学院的教育让他有机会临摹大量的古画,并由此系统掌握中国传统艺术语言,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根基。他称自己的创作基因是来自传统的纯正的中国画,后来又从中衍生出了连环画、邮票。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罗伦赶考》节选 13.2×19.3cm×13 纸本 1983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藏于中国美术馆

在《罗伦赶考》之后,高云又陆续创作出《长生殿》等连环画,每一次创作都是探索、考证和研究的过程,后来他获得第三、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最高奖。与此同时,他还受邀成为邮票设计改革的首批试水者。由于邮票设计是竞标性的,评定需六选一或三选一,要经过艺术专家、历史专家、集邮专家三重考验才能最终入选,经修改后才能发行。1987年,他设计绘制的第一套邮票《纪念徐霞客诞生400周年》全国发行,次年获得全国最佳邮票设计奖。他后来被中国集邮总公司聘为全国三位邮票特约设计家之一。

从国画到连环画、邮票、人物画、山水画,高云形容自己不同面貌的创作更多是顺其自然,应运而生,不过在我们如今看来,他的每一种努力都达到了天花板。当我提起那些辉煌的经历时,他笑了笑,随后自谦道,“因为运气好。”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长生殿》节选 15×23cm×80 纸本 1985,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纪念徐霞客诞生四百周年》(三枚) 57.75×31mm×3 1987

把古人当作今天的人来画

在高云数不胜数的获奖履历中,1989年他曾在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上创纪录地拿下四个奖项,其中与何家英合作的《魂系马嵬》获得了银奖、新人奖。这件作品是他创作中一贯关注的宏大主题,不过却丝毫没有因为宏大而显得空洞。这在他后来创作的《还记得我们吗》中有些异曲同工之处:将作品的主题落实在个体的人性之中。

尽管描绘的是不同时代的人物,不过在高云看来并没有什么区别。在他那里,传统与当代之间已经没有了界限,把古人当作今天的人来画,只不过是服装和环境变了,人的喜怒哀乐都不曾发生改变。他补充说,“无论是画山水、古代人物还是现代人物,人性才是它的核心,这是永恒不变的,离开了人性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魂系马嵬》(与何家英合作) 165×195cm 纸本 1989,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新人奖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还记得我们吗——纪念新四军建军70周年》获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提名奖,藏于中国美术馆

或许和其他任何媒介一样,在中国画发展的历程中,艺术家始终在探索中进行着迭代与革新。但即便如此,他们受到的诘难也并不鲜见。中国画的传统如何继承又如何革新?艺术家的工作便在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着自我维度的拓展。

事实上,了解这些丰富的往事时我还没有见到高云本人。采访那天,他仍在德基美术馆展览现场忙碌,从作品导览到嘉宾安排,我们最终在美术馆接待室的一张长桌前坐了下来。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了无一点尘凡气》138×68cm 纸本 2009,入选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我·我们》172×93cm 纸本 2019

讲述起自己的创作生涯,高云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始终淡定从容。这个衣着一丝不苟的艺术家和我先前了解到的那个画家高云逐渐重合,他大多时候都保持着微笑,谈起作为开始的国画、连环画,谈起赶上邮票改革时期的邮票设计,他将40年中的那些细节向我们娓娓道来。

我的创作基本上是顺其自然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这次在德基美术馆展览呈现了你1979-2019年40年间的创作,你觉得自己的创作有何具体的线索?

高云(以下简写为高):我的创作基本上是应运而生,顺其自然,并没有刻意在某个时间段做什么。事实上,恰恰是当时的社会需要什么,我才画什么,比如当年都在画连环画,今天却已经没有机会和环境了;比如碰上了邮票改革,需要最优秀的画家参与邮票设计,我就又去画邮票了。

Hi:到现在你的作品类型包含了国画、连环画、邮票,虽然在你的创作上一脉相承,但它们的方法却是各不相同?

高:完全不同,相当于你是唱戏的,他是唱歌的,他是跳舞的,虽然都属于舞台艺术,但是有的人只能唱歌,有的人只能跳舞,有的人则可以载歌载舞,这就要求一个艺术家要有本事适应这种不同。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1981年-2013年,高云创作出版的连环画作品,摄影:董林

Hi:我看到展览现场的工作室中模拟了你创作《长生殿》的过程,资料准备得非常多,每件作品都需要这么多的研究工作吗?

高:不管做任何事情,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备课都是非常重要的,即便台上只有几分钟,台下的准备工作也需要很长时间。我特别重视做功课,往往看似很轻松,实际上准备了很久。《长生殿》的故事发生在盛唐时期的皇宫内廷,所以画面也一定是极尽宏大且华丽的。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建筑、园林、车马、家具、器物甚至是人物的发式、服饰及纹饰来做画面填充。我以南京为起点,前往北京、陕西、甘肃、湖南等地考察各大博物馆、历史遗址……行程满满当当地排了近一年,按照不同门类收集回大量素材资料。由于大多数博物馆里的文物是不允许拍摄照片的,我就拿一本速写本,用笔一个一个去手绘记录。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梦·鸟语》172×93cm 纸本 2019

Hi:随着创作媒介的边界不断拓展,你如何总结自己的艺术风格?

高:我觉得画画最重要的是静净二气,一个是安静,不浮躁,沉得下去;一个是干净,用心纯粹,不受干扰。道家是非常理性冷静的,道在静中,静能生慧。所以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如同水一样,安静下来,才能沉淀下来,才能看清水里的东西。要把握万物的变化,更要从静中求,从静上下功夫。净则是看破一切缘法,摒弃一切杂念,气定神闲,定能生智。一个艺术家,要眼净、心静,艺术才会纯净。静净二字,既是创作的状态,也是艺术品格的追求,更是作品中扑面而来的一种气息。说到艺术风格,对于静净二气的追求就是我作品的关注点,具体地说,我比较喜欢大气的对象,比如画女性题材,我追求有家国情怀或超凡脱俗的才女,不是小家碧玉或邻家女孩型的美女,喜欢理性、崇高的审美,不是诙谐、可人的审美。这或许和我的爱好有关,和我喜欢历史和哲学有关。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梦·鱼乐》172×93cm 纸本 2019

一个人必然折射出一个时代

Hi:你的获奖履历非常丰富,但是这些年的个展却不多见,之后会有怎样的安排?

高:对于个展,由于种种原因,以前不可以考虑,现在可以了。我有一个不知道是缺点还是优点的地方,就是对自己画完的作品总也不满意,哪怕是后来入展得奖的作品,送出去的时候还在想,如果再画一遍可能就更好了。很多画家画完就特别兴奋和陶醉,我没有这种感觉。我永远对自己不太满意,所以这也是办展一直推迟下来的原因之一。

Hi:这次在德基美术馆的展览中,有一些像《罗伦赶考》《魂系马嵬》等知名作品,你现在如何看待这些作品?

高:其实我对自己所谓令人有印象的这些作品,感动的倒不是说它画得还不错,而是当时创作的那种状态,这已经跳出了技术的范畴。特别是回想当年画连环画时的感觉,今天还能不能达到那种状态?这些作品对我的价值正在于此,不忘初心,那种状态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很值得回味。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宋词》(六枚) 35×40mm×6 2012,获33届全国邮票评奖最佳邮票优秀奖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永乐修典》(与安玉民、李强、詹勇合作,管峻题书)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Hi:有人觉得今天中国画创作要么来自古代意趣,要么是红光亮的主题,你怎么看待创作取向?

高:我觉得画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应景需要,一种内在的需要,画家应该本着自己的内在需要有感而发。那么这样是否就是自私呢?当然不是,一人一世界,因为“我”就是社会的一份子,一个人必然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你想躲也躲不掉,想装也装不了。

Hi:用中国画来画“都市”主题的人物系列有点惊喜,你创作时是如何考虑的?

高: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芸芸众生很重要,都值得敬重,但是每个人似乎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特别强调以平视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人。不少画家为了写生,跋山涉水去“深入生活”,这就很奇怪了,难道我们不天天都在生活之中吗?其实那是在寻找不同,在猎奇,我不反对,但不喜欢。我觉得看似微不足道的普普通通的生活恰恰是更值得关注、更值得挖掘的,很多人恰恰视而不见地给忽视了。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都市行者之八》136×68cm 纸本 2015、《都市行者之四》136×68cm 纸本 2014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新疆写生之一》90×90cm 纸本 2010

棉布很古老,今天依然可以做时装

Hi:你画的西方古典女性人物,也让我感到新奇和巧妙,中国画这一古老的媒介在今天的当代性在哪里?

高:其实“中国画很古老”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尽管它作为表现手段从古传承至今,但表现内容怎么可能是古老的呢?就像以棉做布很古老,但它在今天依然可以做出最流行的时装。汉字也很古老,同样可以写出最新锐的文章。所以决定的因素不是这些形式或语言,而是观念和审美价值追求。

Hi:你创作生涯的40年,其实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40年,这些年中国画是如何发展的?又需要怎样的革新?

高:我觉得很自然,自然而然地随着时代在变化。我们说画如其人,一个当代的人想要画得像古人一样,已经完全不可能了。我一直强调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只要遵循本性而行就行了。创新是从人开始的,人变而画变;而不是从画开始,人不变,画不可能变。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对话安格尔之二》107×80cm 纸本 2018,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采访后记:

从艺40余年来,高云经历了自己以及整个时代的风起云涌,风雨历尽,画家这一身份在他身上愈加纯粹起来。从中国画中衍生出的传统技法,让他得以在不同题材之间任意穿梭,游刃有余。那些所有冒险的、成功的尝试,始终没有成为他日后前进的羁绊,反而清晰地勾勒出从开始“走一步是一步”到如今所留下的印记。

「Hi人物」中国画不会过时,就像棉布很古老,但依然可以做时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