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問劉伯溫誰能當丞相,說出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三人後,為啥無一例外全都慘死?

核宇


皇帝跟大臣的權力之爭罷了。

那一年,朱元璋收拾了一大堆功臣,他的兒子朱標覺得下手太狠了,勸他父親說殺人太多,恐怕傷了和氣。

朱元璋很生氣,他扔了一根棘杖在地上,讓朱標去撿。朱標也沒練成鐵沙掌,當然不敢撿。朱元璋說:現在你知道了吧,有刺的東西你撿不起來,我現在殺這麼多人,就是為你把刺拔掉。

可見,當上皇帝以後,朱元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消滅那些有威脅的功臣,是謂:拔刺工程。

可是,怎麼拔刺呢?

朱元璋的辦法是用刺來拔刺,找最能拼的刺頭來拔刺。

刺頭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很早就投奔了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一直沒怎麼用他,讓他乾乾主簿這樣的文秘工作,或者派出去當個小知縣之類的。

可以說,把他跟徐達、李善長、劉伯溫這些功臣比,胡惟庸實在很平庸。可是,朱元璋就要用這種小人物。

大功臣已經有功名在身,工作積極性差,只有這種小人物,才敢打敢拼。

刺頭青胡惟庸拔掉的第一根刺是楊憲。

楊憲是山西太原人,朱元璋拿下南京以後,他投奔了朱元璋,主要從事的工作是外交,帶著朱元璋的旨意跟張士誠談判。辦事能力相當強。可是,僅僅是外交人員,朱元璋是不會重用的。楊憲也不僅僅會跑跑腿,他還有一個特長,潛伏。

楊憲是朱元璋的地下工作者。我們說過,朱元璋搞革命時,就很重視情報工作。而且朱元璋不但蒐集敵人的情報,也蒐集部下的情報,甚至是親戚的情報。比如他的外甥李文忠。

朱元璋派李文忠到浙江當官,讓楊憲去當副手,終走吩咐,我的外甥年紀小,沒什麼歷練。浙江的事情你作主,出了事,也唯你是問。

這其實就是讓楊憲做為李文忠身邊的臥底,將一切情報彙報上來。楊憲也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可以說,楊憲就是一個情報人員,搞不好,明朝特務機關錦衣衛就要歸他管了。

可是,楊憲還是變了。

朱元璋把楊憲安排進中書省,是希望他保持本色,努力打探,做為老朱打入中書省的釘子。可是,沒想到這位老牌特務一進中書省,就變色了,不搞情報工作,開始搞起了黨爭。

楊憲把目標對準了李善長,原因很簡單,站隊問題。

當時明朝分為兩大派,一是淮西集團,團長是李善長,主要成員以朱元璋的老鄉為主,骨幹還包括上面的刺頭青胡惟庸。

另一個集團是浙東集團,以劉基劉伯溫為團長。

楊憲不是李善長的老鄉,只好投奔了浙東集團。楊憲發揮以前幹特務工作的專長,沒事打打李善長的小報告。也許是被說得多了,沒等被能倒,李善長自個病倒了。

楊憲以為自己大功告成,中書省以後就是自己的天下了,那知道,朱元璋並不笨,他又給中書省安排了另一個人:汪廣洋。

汪廣洋不是浙東集團的人,也不是淮西集團的人,按說,這種人是爭鬥雙方統戰的重點對象。而且這個人也很低調,知道廟堂事非多,自己又沒幫沒派,所以進了中書省夾得一手好尾巴,勤打招呼,少說話。

可是楊憲怎麼看都覺得這個汪廣洋不爽。必須要弄出去。

於是,楊憲指揮手下發起了攻擊,理由是對母親不孝順。道德攻擊往往是有奇效的。朱元璋一聽大怒,把汪廣洋貶出中書省,派到陝西搞支建。

楊憲成功了,可是他緊接著犯了一個錯誤,欺人太甚。

楊憲上書,建議把汪廣洋流放到南海去,讓他到廣闊的海洋中去建設大明朝。

這就太過分了。狗急了還要跳牆呢。

一直在旁邊冷眼旁觀的胡惟庸終於出手了。胡惟庸參了楊憲一本。一告就準。

效率這麼高,只因胡惟庸摸透了朱元璋的心思。朱元璋把汪廣洋派到中書省,就是看中他不是兩大文官集團的人,言下之意,汪廣洋其實是朱元璋的的人。這種人其實誰都惹不起,所以淮西集團的人沒動汪廣洋,而楊憲沒搞清楚狀況,偏要對汪廣洋下死手。

而朱元璋早就看楊憲不對勁了。為什麼呢?楊憲不是跟以前一樣,專注打小報告嗎?為什麼以前朱元璋很高興,現在很不高興呢?區別還是有的,以前楊憲打小報告,是當朱元璋的臥底,現在楊憲打小報告,是當浙東集團的臥底。乾的事情雖然相同,但替誰幹很關鍵。

我派你去中書省臥底,你卻替別人辦事?!

朱元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楊憲被此被處死。

那麼,楊憲是替誰辦事呢?

楊憲在替浙東集團的團長劉伯溫辦事。


劉伯溫是朱元璋團隊最有才華的一個人。

劉伯溫跟朱元璋曾經有一個對話。那一年,李善長因病退休,朱元璋找來劉伯溫,問他誰可以當宰相。

朱元璋問:楊憲可以嗎?這是非常有玄機的問題,因為朱元璋已經知道楊憲跟劉伯溫關係密切,如果劉伯溫說可以,那就坐實了兩人結黨的罪名。

劉伯溫想了一下,答:楊憲這個人有宰相的才能,卻沒有宰相的器量。

這是很公平的一個評價。楊憲後來就是栽在器重太小,對汪廣洋窮追猛打上面。

朱元璋又問:汪廣洋可以嗎?

這是一箇中間派,如果劉伯溫說可以,那顯然就會讓自己用楊憲把持中書省的希望落空。於是,他說:他比楊憲還要淺薄。

朱元璋又提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朱元璋看中的,要扔到文官裡攪渾水的胡惟庸。

劉伯溫答:這個人是匹拉車的好牛,但只怕它力氣大了會把車架都頂爛。

可以說,劉伯溫巧妙的應對了朱元璋的測試,但又準確的對三人做出了評價。

連朱元璋都嘆道:看來,能當我的宰相的,只有先生你了。

目前為止,劉伯溫的回答都沒有問題,可是,在朱元璋的表揚下,他突然衝昏了頭腦,突然來了一句:我這個人嫉惡如仇,對於繁雜的事情又沒有耐心,當宰相只怕辜負了聖上的恩寵。天下人才多的是,皇帝你慢慢找吧,不過,目前來看,還沒有人擔得起宰相這個職位。

什麼意思?

天下就只有你能當宰相?而且你還耍大牌,說自己脾氣不好,又懶得管這一攤子事?

朱元璋發火了,但他壓住了這把火。

朱元璋還不想弄倒劉伯溫,畢竟這是一個人才。自從劉伯溫跟著他,每一次建議都被證明是正確的。留這樣的人在身邊,確實能走不少彎路。

但朱元璋絕不允許劉伯溫搞結黨。

朱元璋能成為皇帝,有兩個秘訣,一個是善於搞組織工作,一個是善於謀斷。劉伯溫在謀斷方面,甚至超過了朱元璋。但劉伯溫如果只搞參謀,再厲害也只能給朱元璋打工。要是劉伯溫也搞起了組織工作,那就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朱元璋。

任何公司,業務骨幹跟管理骨幹都不能重疊,如果非要重疊,那這個人就是總經理,顯然,朱元璋還不想退為董事長,他還想兼著總經理這個光榮的崗位。

於是,洪武三年,明朝剛走上正軌,朱元璋就把劉伯溫打發回老家,讓劉伯溫沒辦法結黨。可沒想到,劉伯溫人退心不退,安排楊憲進中書省,沒事時,還派兒子時不時到京城送點文件。傳達一下自己的看法。

不想退出江湖,那只有打倒了。

現在楊憲倒了,下一個自然就是背後的靠山劉伯溫。

胡惟庸一告就告到了楊憲,他知道,朱元璋要對浙東集團大起底了。於是,他趁熱打鐵,馬上向劉伯溫發起了攻擊,告發劉伯溫在老家不安份,佔有王氣之地。

以劉伯溫的風水知識,完全有可能,劉伯溫就曾經替朱元璋改過南京的風水。但擁有犯罪工具是否就是犯罪的證據呢。朱元璋認為是。

劉伯溫也知道攤上大事了。自己再呆在老家,只能等著胡惟庸給自己打報告,於是,他做一個決定,馬上到南京待著。

老朱不是對我不放心嗎?我現在就來南京待著。在您的眼皮底下,這下您老該放心了吧。

事實上,劉伯溫還是低估了朱元璋,對朱元璋來說,只有一種人才是安全的:死人。

到了南京,劉伯溫得了病,普通感冒,二粒白加黑的事。可是,胡惟庸來看他了,還帶來了朱元璋指派的醫生,吃了兩副藥就死了。

朱元璋說是胡惟庸毒死了劉伯溫。胡惟庸怎麼說呢?不知道,因為胡惟庸不是最後的勝利者,他沒有對歷史進行蓋棺定論的權利。

不管是朱元璋下的藥也好,還是胡惟庸下的手也好。朱元璋終於實現他的拔刺目標。可是,隨著胡惟庸的努力陷害,朱元璋發現棘杖上長出了一根最顯眼的刺。

這根刺,就是當年的刺頭青胡惟庸。

而拔掉胡惟庸這根刺,官員顯然不夠用了。因為胡惟庸已經把持了中書省。

斬了楊憲之後,朱元璋又從南海招回了汪廣洋,還是想在中書省安排進自己的眼線。但不知道汪廣洋是不是吸了廣東的野生霧霾:瘴氣,或者是被一貶一召的嚇破了膽,回到中書省,比以前更低調了,死心塌地當了胡惟庸的跟班。

顯然,用官員對付官員已經行不通了。那怎麼辦?於是,明朝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外朝機構錦衣衛粉墨登場。

胡惟庸已經成為大明朝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他自然也就光榮的成為了朱元璋的首要打擊目標。可是,胡惟庸身為宰相,在文官系統權勢很大,要收拾他,用朱元璋以前慣用的文官打擊文官的辦法顯然不夠用。

那怎麼辦?

朱元璋決定起用另一批特殊的人。

說起來,朱元璋也用了很多特務,而且頗有不拘一格用人材的意思,比如他曾經啟用和尚去打探情報。朱元璋先生以前就幹過和尚,知道和尚這種人可以穿鄉越省而不被人懷疑,是優秀的特工人員。還有軍官、文官甚至宮女太監都充當過朱元璋的耳目,他們都有一個名字叫檢校。就是皇帝特派員的意思。

但朱元璋知道,這一次面對的胡惟庸異常強大,在朝中同樣擁有不少眼線。跟這樣的人鬥爭,單槍匹馬的檢校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有必要成立一個專業的特務機構去對付胡惟庸。

於是,在一個夜晚,朱元璋找來了儀鸞司的指揮使毛驤。告訴他,從今天開始,他的職責不僅僅是給皇帝開道,保衛皇帝的安全,還要負責偵聽天下的一切異動。而數年後,儀鸞司有了更為知名的名字:錦衣衛。

明朝成立後,朱元璋在京城設立上十二衛,其中的一衛為拱衛司,拱衛司又發展為親軍都尉府,後又更名為儀鸞司。在更名為錦衣衛後, 這個名字再沒有變動,一直伴隨著大明皇朝直到滅亡。這一支部隊也永遠是離皇帝最近的一支部隊。皇帝出行,離皇帝最近的持有大刀的侍衛人員就是錦衣衛。

朱元璋認為,只有這樣一支自己親自指揮的親衛部隊,才不會受到胡惟庸的影響。

於是,全新的錦衣衛產生了。新的部門當然有新的服裝:大紅蟒衣的飛魚服,意氣豐發的烏紗帽,也有全新的裝備:繡春刀。自然也得有新的名字:緹騎。更有新的任務,成為朱元璋的眼,成為朱元璋的耳,去打聽大明王朝每個角落裡發生的事情。

一名名緹騎出發了,他們隱身在黑暗裡,潛伏在各級官員所看不到的地方,源源不斷把官員或者百姓的一舉一動送到朱元璋的面前。

當然,包括胡惟庸的。


胡惟庸似乎沒有意識到危險已經來臨,還是一如既往的老子天下第一。有意思的是,他還將毛驤收為心腹。指使他找一些不怕死的人給他幹活。

於是,胡惟庸那些不平庸的舉動很快彙總到朱元璋的案上。

有一天,胡惟庸的兒子出去騎馬,在南京環路上飈馬,馬技不過關,摔到馬下,不巧被馬車給輾死了。胡惟庸大怒,本來這種事應該歸刑部管,胡惟庸真要報仇,隨便打聲招呼,刑部的人給車伕判個死刑,還能包裝成寬大處理。可是胡惟庸嫌太麻煩,不必麻煩刑部了,直接把車伕弄死了。

這說是事,也是事,畢竟一條人命。說不是事,也不是事。當朝宰相殺個馬伕,誰又敢管?

朱元璋要來管。

事情傳到了朱元璋的耳裡,朱元璋把胡惟庸叫過來。

胡惟庸也知道攤上事了,一個勁解釋,車伕闖紅燈,無證駕駛,可能還是酒駕……自己一激動,就激情殺人了。

朱元璋只說了兩個字:償命!

胡惟庸退下了,奇怪的是,朱元璋說得很兇,讓他償命,卻沒派人抓他。

胡惟庸放心了,皇上只是做做樣子,其實還是照顧我的。

於是,胡惟庸繼續在不平庸的道路上一路猛奔。

又有一回,佔(zhan)城國的使者到京城進貢,胡惟庸沒讓使者給朱元璋叩頭,自己私下見了,就打發人家走了。

占城國是越南的一個小國,說起來,就算報上去,朱元璋同志也不一定有功夫見。可是,見不見是朱元璋的事情,不讓見就是胡惟庸的事了。

朱元璋徹底爆發了,但他沒有把目標對準胡惟庸,而是對準了他曾經派進中書省,卻讓他失望的汪廣洋。而且也沒有用私見進貢使者的罪名。而是用毒死劉伯溫的罪名。

也不知道是查到什麼證據,竟然顯示汪廣洋跟毒死劉伯溫有關。汪廣洋就此被賜死。

這一下大家都知道了,皇帝準備收拾胡惟庸了,因為當年帶著醫生去見劉伯溫的,其實是胡惟庸嘛。

大臣紛紛揭發檢舉,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竟然查出汪廣洋的一個小妾陳氏是罪官的女兒。這下事大了。因為罪官之女只有兩個出路,一個是進宮洗衣服,一個是賜給立下戰功的功臣家。汪廣洋顯然不符合分配條件。

再一查, 這個人是胡惟庸分過去的。

夠了,私殺馬伕、截流貢使、瓜分國有資產犯婦,每一個都夠殺頭,胡惟庸的腦袋再硬,也該掉下來了吧。

但朱元璋還覺得不夠,因為他有一個理想,不僅僅是打倒胡惟庸,還要打倒胡惟庸背後的體制:宰相制度。


按周禮的說法,宰相是與皇帝分治天下的。而朱元璋顯然不是一個願意分享的人。那麼,怎樣才能通過打倒胡惟庸推倒整個宰相制度呢?殺個車伕,瓜分國有資產顯然是不夠的。

只有一個罪名夠,造反!

於是,就有了下面這個故事。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稱家裡的舊井湧出了醴泉,所謂醴泉,就是井水有點甜。胡惟庸稱這是祥瑞,邀請朱元璋前來視察並指導水井的工作。

朱元璋去了,走到西華門,也就是平時大臣上班進宮的門時,突然跑過來一個太監,上氣不接下氣,抓住朱元璋車駕的韁繩不讓走。

這是什麼情況?皇帝的馬車都敢攔。不等朱元璋吩咐,錦衣衛的人就一擁而上,一頓亂棍,將太監打得半死。這個太監叫雲奇,是東華門的守門太監,也就是傳說中的門衛,門衛為什麼攔駕呢?

雲奇被打得不成人形,話都說不出來,但手一直指著胡惟庸的家。朱元璋這才感覺不對勁。於是,站起來一看,大概朱元璋有千里眼,一眼就發現了胡惟庸的牆上冒著槍尖。

朱元璋嚇出一聲冷汗,胡惟庸竟然給他設了一個鴻門宴!家裡有伏兵,準備刺殺他。

朱元璋立馬掉頭回家,然後下令抓捕胡惟庸!

很快,證據蒐集上來,胡惟庸家有五百兵甲,甚至還有人告發,這些兵竟然都是日本來的倭寇。刺殺皇帝,裡通外國。夠了,胡惟庸死定了,宰相制度也可以扔到胡惟庸家那口有點甜的水井裡一起陪葬了。

這個故事相當驚險,但其實考證一下,是不太靠譜的。前面也說了,自從徐達請朱元璋看了一把刀,朱元璋就不隨便竄門了,何況這個時候,朱元璋跟胡惟庸已經感情破滅了,只差動手了。這個時候,別說胡惟庸家的井水有點甜,就算是冒茅臺,朱元璋也沒心思去

所以,這極可能是一個虛構出來的故事,其目的就是讓胡惟庸沒有翻身的機會。

不管怎麼樣,胡惟庸死了,宰相制度也廢了。但胡惟庸案才剛剛開始。因為朱元璋不會忘記胡惟庸是淮西集團的人,而淮西集團的團長是李善長。


李善長也算是個人精了。當年跟著朱元璋搞革命,只是朱元璋圖書館的管理員,後來竟然一一步步成為了大明第一功臣。

朱元璋一提起李善長,就說這是俺老朱的蕭何。

李善長很受用,但他忘了一點,劉邦還殺韓信呢,何況朱元璋。

其實,李善長也確實善於長命百歲。他身邊的同事一個個被朱元璋打倒。劉伯溫死得不明不白,楊憲莫須有被打倒,汪廣洋成了下毒犯,胡惟庸直接被打成了造反派。只有李善長沒事,他的兒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兒,他本人當了太子的老師。很明顯,朱元璋是要把李善長培養成善終之臣。

朱元璋對功臣們下手是狠了點,但他也需要樹立一個正面典型,免得後人說他專門過河拆橋。

可是,後面還是出事了。李善長犯錯誤了。

這個事情還是受胡惟庸的牽聯,具體來說,胡惟庸被判定造反,而胡惟庸還找了一個叫李存義小夥伴來共襄盛舉。而李存義正好是李善長的弟弟。

胡惟庸被處決後,李存義也被挖了出來。朱元璋想了一下,特地下詔,免死,流放算了。

很顯然,這是看在李善長的面子上。這個時候,李善長應該給領導寫封感謝信,送個錦旗啥的,表示一下皇恩浩蕩,我們三百六十度如沐春風。

朱元璋發了赦免詔書後,一直坐在宮裡等感謝信,可是左等右等,都沒有來。

善長來上班,眼袋耷拉得跟蛋蛋袋一樣,就是不提這回事。

李善長壓根就沒想著要感謝領導。

李善長覺得完全沒必要啊,我弟弟是我弟弟,關我什麼事?我又沒造反。你赦免他,是你的事情,跟我半毛錢的關係?

朱元璋怒了,這好比請人吃頓海鮮大餐,別人連個朋友圈也不發。

五年後,又出事了,李善長的親戚丁斌犯了點事。李善長給朱元璋打個報告,要求老朱看在自己面子上,赫免了丁斌。

可是,面子是別人給的,不是自個長在臉上的。

不提還擺,一提朱元璋就想起了五年前那件不愉快的事情。

你現在知道求我了啦。五年前,我放了李存義,你連個屁都不放,今天還指望我當好人!

朱元璋大怒,加重處罰丁斌,送到錦衣衛的詔獄裡學習學習。丁斌果然又供出了李存義當年那些事。雖然是老調重彈,但得看彈的是誰。

既然有人提了,那就徹底解決五年前的事吧。

李善長一家就此被團滅。那年,他已經七十七了,再撐兩年,或者早死兩年,就沒這些事了。


腦洞歷史觀


朱元璋問劉伯溫:“咱決定改組中書省,你覺得咋樣啊?”

劉伯溫答到:“應該改組,應該改組······”

朱元璋說:“咱選了三個人,你聽聽,徵求一下你的意見。”

劉伯溫趕緊說道:“不,我請皇上不要徵求臣的意見······”

話剛說到這兒便被朱元璋打斷道:“不成,咱一定要聽聽你的想法。”

劉伯溫遵旨後,朱元璋接著說道:“第一位是楊憲,第二位是吏部尚書汪廣洋,第三位是中書省的參知胡惟庸。”

這三人顯然在劉伯溫眼裡都不能算是宰相的最佳人選,為何呢?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楊憲雖有才能,但是卻無宰相的氣量。汪廣洋偏狹淺薄,連楊憲都不如。至於胡惟庸,此人才能也有,氣量也有,但是卻是一個恩怨必報,心性暴躁的人,這樣的人很難控制,所以也不能擔任宰相大任。”

朱元璋千辛萬苦定的人選,沒想到卻被胡惟庸三言兩語給否定了,心裡也有一點小小的不痛快,便接著問道:“那你覺得誰能擔任呢?”

胡惟庸回答道:“臣認為還是李善長比較適合。”

(······)

對於劉伯溫的進言,朱元璋感到大為詫異,但同時也對劉伯溫生了嫌隙,特別是當朱元璋說要讓他擔任相國之位時,劉伯溫百般推脫,稱自己擔任不了這個職位,自己只能歸隱田園,回老家養老。換句話說,劉伯溫知道急流勇退的道理,如果他還待在朝中,不僅沒有什麼好的地位,反而最後還會惹來殺身之禍。但是朱元璋自然也知道劉伯溫的心思,心裡便更討厭他了。

但是後來我們也知道,朱元璋所說的這三人,最後下場基本上都很慘。劉伯溫認為的李善長下場同樣也悲慘。

首先來說楊憲,洪武元年(1368年)的時候擔任中書省參知,洪武二年遷升為左丞。但是此人在擔任中書省執政時,便大肆罷免原來的官吏,只任用其親信,不僅如此,還殺害了御史官劉炳。當然了,最後他也為其行為買了單。後被李善長劾“放肆為奸事”,最終被朱元璋所殺。

其次便是汪廣洋,此人本事元朝時候的進士,文筆很好,朱元璋還稱讚他:“處理機要,屢獻忠謀”,甚至還將其比作劉備的諸葛亮,劉邦的張良。可見其深有謀略。後來明朝建立之後,汪廣洋也官累自廣東行省參政、右丞相職務。只可惜,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時候,也被朱元璋賜死了。

而最後這個胡惟庸就不用說了,因為我們已經對他太熟悉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死,正是宰相制度的終結。

他們都是些開國功臣,朱元璋為何要殺他們呢?其實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皇權衝突”。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說,在獨裁君主制下,如果個人乃至以個人為中心的集團(朋黨)的權力和皇權形成對抗,或者威脅到皇權的正常運轉的話,那麼,為了鞏固皇權,獨裁者們便會將這些個人也好,集團也罷都會給剷除乾淨。反過來,皇權的鞏固關係到皇權的延續,如果其他外在權力將皇權置之度外,甚至會形成對抗關係的話,那麼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總而言之,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就必須將這些障礙清理乾淨。當然了,這其中也有這些人的個人原因!


方圓文史


導讀:歷史上皇權之爭從來都是貴族之間的博弈,更有甚者說三國就是家族戰爭,可是有這麼一些皇帝確是出身草根把握住了歷史上稍縱即逝的機遇,今兒老龍和大家掰扯掰扯朱元璋黃袍加身之後卸磨殺驢過河拆橋三殺宰相……

朱元璋三問劉基-劉伯溫!

有人說其智慧堪比三國諸葛亮。而劉伯溫精通天文、兵法、數理,文學,詩棋各大領域,他的詩文風格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在下棋領域曾讓宰相李善長9子,仍然還是劉伯溫勝此局。所以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際,便問到朱元璋誰能勝任宰相一職。

明史列傳:“所為文章,氣昌而奇,與宋濂併為一代之宗。”


一問、當朱元璋一問劉伯溫是否為相

問及勝任宰相之時,劉伯溫就知道自己絕不能當宰相。

首先朱元璋在元朝餘部未剿滅的時候在天京建立明朝,為穩固政權。朱元璋選擇任選宰相,但朱元璋自己的能力較強,但為人比較自卑,害怕別人與自己爭權。所以立丞相也是必然,那麼立劉伯溫成丞相也是自然。但是劉伯溫的確才華蓋世,胸有韜略,然而自己不認為自己是優秀的政治家。“洪武三年,朱元璋欲任命他為丞相,

劉伯溫的回答是:‘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無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即言自己性格正直剛烈,嫉惡如仇,又想一心研究文學所以自己不適合當宰相。

二問、當朱元璋二問劉伯溫何人可為相

劉伯溫嘆息三人命運堪憂,由於朱元璋欲中央集權。所以李善長當任宰相,但其欲獨攬大權,被朱元璋拿下。朱元璋再次問及劉伯溫之時身為情報偵探楊憲是否能勝任!

劉伯溫回答是能力很強但氣量小。所以後來楊憲為宰相之時,四處告狀欲把自己的政治敵方實力扳倒。但朱元璋認為其篡權將其拿下。

三問:朱元璋三問劉伯溫能讓何人為相

對於汪廣洋來說,劉伯溫回答是比楊憲還要淺薄,更難勝任,後來的確如此。很快也被胡惟庸告下臺。對於文官中的能才胡惟庸劉伯溫的回答是此人如牛不好駕馭,後來胡惟庸聽聞後,火冒三丈,告訴朱元璋劉伯溫在老家建造帝王風水。原本朱元璋對比自己謀斷的人就不放心,聽聞之後,劉伯溫千算萬算沒算到這一步。


老龍史社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小觻得先來分享一個小故事!

這日,朱元璋召見了劉伯溫,談及中書省改組的事情。此時的中書省長官還是開國元勳李善長。朱元璋說道:“我想讓你來做我的丞相,不知意下如何?”劉伯溫大驚失色,他太清楚朱元璋的為人,連連避辭不就。朱元璋又說道:“先生避而不就,那就推薦一個人出來!”劉伯溫搖頭,表示沒有合適的舉薦。此時的朱元璋卻開口說道:“你認為楊憲如何?”楊憲雖然是劉伯溫的好朋友,但劉伯溫絲毫不敢以私廢公,他說道:“楊憲有宰相的才能,卻沒有宰相的氣量!”朱元璋又問:“那汪廣洋如何?”劉伯溫回答:“比楊憲還要偏狹膚淺!”朱元璋再問道:“那胡惟庸如何?”劉伯溫答道:“胡惟庸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朱元璋笑了,接著說道:“看來我的丞相還是得由你來做!”劉伯溫只能跪地求饒,說自己沒有能力擔此重任,連連推卻,朱元璋不免有些失望。劉伯溫的確聰明,但這次他屬於神經緊張,雖然朱元璋確實是一個愛疑神疑鬼的主,但這次的丞相任職朱元璋的確是發自真心的。

太祖改制

朱元璋擺明了就是想要動李善長,原因很簡單:集權

作為一個極度缺乏政治自信的皇帝,對於權力慾與控制慾的渴望是空前的,在他的心中,可只有將所有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才能夠過得安穩。明初承襲元制,設立中書省,中書省最高長官即為丞相。丞相的存在,尤其是像李善長這樣有能力的親密戰友在位,對君權的制約力度是空前的。所以在朱元璋心中,一場改制的事業已經緩緩拉開帷幕。

既然改組中央,那麼為什麼要選擇劉伯溫、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繼任丞相呢?原因很簡單,他們是功臣,卻都不是大功臣。他們四人當中最具名氣的劉伯溫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時,僅僅只是一個三等伯而已,其他人更不必多說。朱元璋首先選擇劉伯溫接替李善長,主要目的是平息朝堂輿論,實現權力過渡,其實劉伯溫也不會做多久,因為朱元璋的目的並不是找一個有能力的好丞相,而是找一個能控制的丞相。什麼樣的更好控制,自然是立功最少,品級最低的。

劉伯溫堅辭不就之後沒過多久,李善長遭到排擠宣佈下野之前,楊憲與汪廣洋先後進入中樞機構。沒過多久,兩人便接替了李善長,成為國家總理。只可惜楊憲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重用親信,擅權謀私。他擅殺侍御史劉炳,讓朱元璋對其起了殺心,倒不是朱元璋要為劉炳抱不平,而是朱元璋感受到了楊憲並不是一個好操控的主兒。於是朱元璋在《明史·太祖本紀》中留下了一段冰冷的話:左丞楊憲,有罪,誅!

丞相被廢

楊憲死後,胡惟庸憑藉著其高超的政治手段與才能,一路順風順水的打進了中樞機關(當然其中包括朱元璋的特殊照顧)。此前的汪廣洋來來回回幾次折騰,終於又坐上了中樞長官的位置上(當時分為左右丞相)。朱元璋重新啟用受氣包汪廣洋的目的很明確,牽制胡惟庸。但是汪廣洋雖在行政能力上沒得說,在權變計謀上卻根本不是胡惟庸的對手。

胡惟庸任丞相之後,正是應了劉伯溫那一句“出身牛犢不怕虎”的話,簡直沒有把皇上放在眼裡。結黨營私、驕橫跋扈、任用親信,比楊憲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在職時,丞相府門庭若市,朱元璋則耳目閉塞,很多信息都被胡惟庸扣押。朱元璋不得不承認自己看走了眼,胡惟庸的存在才是對皇權的最大制約。於是乎,捏造罪名趕胡惟庸下臺的時間到了。

汪廣洋作為皇帝安插在胡惟庸身邊的“特務”,此刻展現價值得的時刻已經來到。朱元璋是多麼的希望他能提供一些對胡惟庸極為不利的信息,可是汪廣洋卻沒有,這種政治權謀上的無能讓朱元璋十分失望,既然不成事,那就滾蛋吧!所以,朱元璋將汪廣洋流放海南,後來朱元璋又上來了一陣蠻勁,派遣專差趕上押送汪廣洋的隊伍,將其就地賜死。

沒過多久,胡惟庸的“謀反罪”也被捏造了出來。說其結黨營私的確不假,但卻無謀反之實,這是空穴來風。畢竟朱元璋不會在乎你有沒有謀反,只要是危及王權,你就得死,胡惟庸被滿門抄斬。這麼說有沒有證據?還是我主觀臆斷?答案是證據確鑿。

胡惟庸死後沒幾天,朱元璋宣佈廢除中書省,子孫後代不得再次設立,但凡是有進言設立者,皆可凌遲處死。朱元璋的舉動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這楊憲與胡惟庸的死亡本質便是君權與相權的鬥爭。他們沒未能像朱元璋料想的那樣接受朱元璋的支配,而是屢屢的冒犯君權,所以朱元璋有了這樣的想法:既然丞相只要存在就會帶來制約,那乾脆讓它消失吧!這樣的角度看待丞相被廢,簡直就是撥雲見日,順理成章!

<strong><strong><strong>


武佑觻得鮮饒舌


這幾個人的死,怪不到劉伯溫身上。從他們登上相位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他們是朱元璋要剷除的對象。

換句話說,朱元璋要剷除的是“丞相”這個位置上的所有人,來證明相權的危害。

一、相權有多大?

宰相就是一個朝代總領政務的最早行政決策者。荀子解釋宰相的職權是“論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以效於君”。自秦始皇建立封建制後,宰相與太尉和御史大夫成為百官之首。其中宰相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太尉負責軍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

到了漢代,宰相的權力被明確定義為“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諸侯四夷,內親附百姓,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相權的範圍非常廣,也非常重要。

歷史上各朝,有獨相制的,也有群相制的。不管哪種制度,相權都是封建社會僅次於皇權的一種不容易受到控制的權力。特別是在主弱臣強的時代,相權甚至能凌駕於皇權之上。所以歷代皇帝都很警惕,既需要宰相的輔助,又怕大權旁落。

朱元璋生於元朝,元朝採用的是一元體制,元朝的“丞相”實質上不是真正意義的宰相,它的平章政事才是真正的宰相。元朝的平章政事基本上是大權獨攬,元末幾任皇帝都被架空,這給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時時提醒他不要重蹈元朝的覆轍。


二、朱元璋的廢相過程

朱元璋尚未當上皇帝,還是吳王的時候,他就警告過李善長和徐達:“令吾所任將帥皆昔時有功之人,自其歸心於我,即與之定名分,明號令,故諸將皆聽命,無敢有異者。爾等為吾輔相,當守此道,無謹於始而忽於終也”。在這個時候,朱元璋就要求丞相聽自己的話,君臣之間才能有始有終。這是一個警告,也是朱元璋內心的獨白。只是這個時候,天下未定,他還不具備發起向相權的挑戰而已。

朱元璋的明朝,制度上基本是沿襲元朝的那一套,但這只是朱元璋政治經驗尚未成熟,還沒有設計好一套自己需要的制度而已。從內心上來說,權力慾極大的朱元璋並不想有一個部門能做到與自己分權。洪武十年,朱元璋成立通政司,規定今後“奏事勿關白中書省”,就是想利用通政司來限制丞相的權力的一種試驗。

從最早被殺的楊憲,到汪廣洋,再到胡惟庸,他們的死,並不是他們做了多大的錯事。胡惟庸案牽扯了那麼多人被殺,包括後來被殺的李善長在內,可是誰又能說出胡惟庸到底犯了多大的罪惡呢?他是擅權,是不把朱元璋放在眼裡,可是這樣就被殺,那歷史上的丞相要有百分之八十被殺了。

楊憲之死,僅僅因為得罪了李善長。他的死史書只說是犯事被誅,直到今天也沒人知其犯何罪。他就像一顆流星,迅速從政治舞臺上消失了。

汪廣洋死得同樣不明不白。中丞塗節上奏說劉基被胡惟庸毒死,朱元璋問及此事,汪廣洋回說不知。朱元璋大怒,將其貶謫海南,並在半路上下詔賜毒而死。這是殺丞相的正當理由嗎?

所以說,朱元璋問劉伯溫誰能當丞相,試探的是劉伯溫,這個談話決定的是劉伯溫將來命運的走向,而不是決定這三個人的命運走向。這三個人坐上了丞相的位置,在朱元璋廢相的決定做出後,需要做的就是在他們身上找出一點被殺的理由,而這種理由並不難找。


三、朱元璋廢相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心裡想要的,是一個不受制約的皇權。但是就算在封建社會。皇權也是必須受到限制和約束的。這就是整個封建社會的統治基礎和政權制度。所以皇權與相權之爭,不只發生在朱元璋身上,它是貫穿整個歷史的。宰相既是皇帝的幫手,又是皇帝的競爭對手。君權與相權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相互制約的。而這種制約,正是朱元璋本人極端反感的。

宰相是一個國家行政事務的總負責人,對於國家大事,有著參與決策的權力。但是朱元璋需要的不是決策者,而是聽話的執行者。這就是朱元璋時期皇權與相權的根本矛盾。朱元璋也許知道,自己可以憑藉手段和威望來壓制相權,但子孫後代就有可能無法做到了。明朝是朱家的家天下,他不希望給子孫留下一個分割其君權的一個制度。眾所周知,朱元璋為孫子考慮得很遠,他想把木棍上的所有的刺都削去,留給孫子一個利用控制和掌握、皇權不受制約的政治制度,是很自然的事。

朱元璋一直對包括知識分子等在內的官僚集團和富人階級有著極大仇恨,骨子裡對官僚集團十分的不信任,廢除宰相制度,權力分於六部,然後由皇帝總攬全國政務,在他心中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廢除宰相制度使本來具有的兩個權力中樞變成了一個,朝政只有皇帝這一個權力中樞,因此整個國家的興衰存亡全繫於皇帝一身。因此也給整個王朝的發展造成很大的不確定性。皇帝精明能幹,國家就會正常運轉或者十分強盛,而一旦皇帝懦弱無能,則國家的發展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出現大的動亂。所以說,這一作法是利是弊,爭議很大。

總體來說,朱元璋是個殺伐決斷的皇帝,他的權力是不容任何人分享的。這才是楊憲、汪廣洋和胡惟庸三人的真正死因,一點也不關劉伯溫的事。


END.


博書


劉伯溫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的過程中出謀劃策,確實有過不少功勞,但是別看他飽讀詩書,肚內有乾坤,也未必都能揣測到朱元璋的用意,朱元璋在徵詢他誰能當丞相的這番談話中,其實心中已拿定主意,無非只是想看看劉伯溫對三人的觀點,以視對他的重視。


起初朱元璋本想讓劉伯溫當丞相,此人有政治根基 ,又思想活絡,與楊憲同屬浙東集團,如果他當丞相,可以有利鉗制和均衡以胡惟庸為首的淮西集團。可是劉伯溫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於是他選擇了急流勇退,不失為一個明智的辦法,但對於朱元璋這樣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君王,即使他拒絕當丞相也不能善終。


劉伯溫拒絕當丞相後,朱元璋也沒有強求,畢竟強扭的瓜不甜。他問劉伯溫楊憲此人如何?本想劉伯溫肯定會支持,可是劉伯溫說楊憲此人能力是有,但度量太小,不能成事。又問汪廣洋如何?還不如楊憲,懦弱無能。那胡惟庸呢?年輕後生,羽翼太豐,怕會適得其反。


劉伯溫分析的自是有幾分道理,但他沒明白朱元璋的心思。當時明朝的黨派紛爭很嚴重,尤以我前文交代的浙東集團和淮西集團為甚,朱元璋早想從制度上進行改革,徹除此患,穩定政權。但這得有一個恰到時候的契機。


要想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朱元璋任用了上面所說三人為中書省丞相,果不其然,楊憲一得勢就穩不住了,這正好給朱元璋殺他的理由。汪廣洋被胡惟庸壓制的死死的,純屬廢人一個,朱元璋便以不作為的藉口把他也殺了。就剩胡惟庸了,讓他先使勁的蹦噠,明朝四大案的罪魁禍首就是他,結局可想而知。不但落了個滿門抄斬,還給朱元璋充分的理由消除了對他有威脅的人。

隨後朱元璋宣佈取消丞相制度。至此就是朱家人說了算,再不會有黨派滋生的土壤。

圖:來源網絡


唯戀無名


在洪武一朝,上到丞相下到其餘百官,當官在當時是一個高危行業。


一開始朱元璋也學著前朝設立丞相的職位,但是從李善長到胡惟庸,包括中間的楊憲,汪廣洋等,他們都毫無例外的身首異處。在這其中,不少人還是由高參劉伯溫的推薦,但是也逃避不了全部慘死的結局。由此朱元璋也藉著這個名頭廢掉了丞相這個傳承千年的位子,但是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1:三位丞相的經歷


其一:禍亂源頭的胡惟庸


在三位丞相的一塊共赴黃泉的結局中,胡惟庸作為罪魁禍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早期的胡惟庸被李善長所賞識,靠著對李善長的溜鬚拍馬也混上了開國功勳的階層。憑藉李善長的提攜,胡惟庸扶搖直上九萬里,成為了明朝的丞相之一。


隨著野心和權勢的漸漸起來,胡惟庸對皇帝和文武百官開始不放在眼裡,把靈魂出賣給魔鬼。胡惟庸開始結黨營私,拉攏百官架空朱元璋,最終毒死劉伯溫使得君臣的矛頭徹底爆發。於是發生了洪武三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胡惟庸的死亡順便牽連到了同為丞相的汪廣洋,兩人一塊共赴黃泉。


其二:楊憲和李善長


楊憲雖然和胡惟庸沒有牽連,但是他犯了和胡惟庸一樣的錯誤。那就是肆意提拔任命自己的親信,不把朱元璋的命令放在眼中,並且擅殺朝中的侍御史。但是直接的矛盾爆發點還是楊憲和李善長的過節。


因為楊憲在朝中一直處於李善長的權勢之下,而李善長是朱元璋的親家,他清楚不扳倒李善長自己永遠沒有上位的機會。


在利令智昏下,他對李善長髮起挑戰,但是作為當時還是皇親國戚的李善長,後面代表的勢力就是朱元璋,他哪允許一個外人的指指點點,於是楊憲也被殺。


2:朱元璋所作所為背後原因


其一:消滅淮西集團


在朱元璋的朝廷中,作為以安徽人佔據多數比例的淮西集團,以老鄉和開國功臣的身份在朱元璋面前飛揚跋扈的比比皆是。他們在消滅了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東集團之後,權勢和快意到達了頂點。

於是這些功勳開始肆意妄為,以朱亮祖和胡惟庸兩人最為突出,雖然是自己的老鄉,淮右布衣出身的朱元璋也不可能放任他們的肆意妄為。在殺掉胡惟庸和李善長兩個淮西集團的頭頭腦腦之後,朱元璋打擊了元勳們囂張的氣焰,這是洪武一朝丞相統統被殺的原因之一。


其二:回收自己的權力


從李斯當上第一任宰相開始,相權和皇權一直是一場拔河賽。作為靠著自己一拳一腳打下江山的朱元璋,在絕對的權力面前,自然不允許別人來瓜分自己的利益。在他發現胡惟庸拉攏百官有架空自己的舉動之後,朱元璋一手導演了胡惟庸案。朱元璋清楚,只有炮製個有影響力的案子,才能名正言順的廢除丞相制度。究其原因,胡,楊,汪三人都是碰觸了皇帝集權的高壓線。


歷史總探長


洪武二年,朱元璋秘密召見他的“諸葛亮”——劉伯溫,朱元璋做了皇帝一年,對現在的朝廷布局不太令自己滿意。

這次談話的內容,就是商量如何改組國家的中央政府。

朱元璋問了劉伯溫三人,結果這三人都被坑了

明初承元制,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以左右丞相為百官之首,處理政事(明制,左丞相為尊,右丞相實際為副丞相)。而左右丞相之下,又設左丞、右丞,官職也和左右丞相一樣都是以左為尊。

而此時的右丞相徐達正在北伐殘元勢力,負責國家大事的只有左丞相李善長一人。朱元璋先問劉伯溫要如何改組,就是問他如何安排左右丞相和左右丞這四個帝國最高權力職位。

劉伯溫第一個說的就是左丞相李善長,他乃開國元勳、勞苦功高,自然是不能動的;第二個則由朱元璋所提:親信楊憲,此人是劉伯溫的好朋友,是同一個利益集團,可即便如此,劉伯溫還是實事求是地說:“楊憲有宰相之才,無宰相之量,不能大用”;而第三個也是由朱元璋所提:同樣也是親信,且韜晦謀略不下於劉伯溫的汪廣洋。

而劉伯溫依舊回答:“汪廣洋比楊憲還要心胸狹隘”,接著第四個,就是日後引發大案的胡惟庸,他是李善長同鄉,很得朱元璋歡心,不過劉伯溫卻說他“譬之駕,懼其僨轅也”(初生牛犢,恐怕會弄壞車轅和木犁)。



那既然劉伯溫對後面三個人都不滿意,朱元璋就想讓他來做丞相,可劉伯溫深知急流勇退之道,堅決不從。所以最後朱元璋還是安排了楊憲三人入主中央權力機構:徐達、李善長繼續留任,汪廣洋為左丞,楊憲為右丞。

不過劉伯溫的眼光確定毒辣,上述幾人基本上都沒有好下場:在升任左丞的當月,楊憲被誅殺,“中書左丞楊憲有罪誅”;李善長於洪武四年退休養老;洪武五年,右丞相徐達也回家榮休;洪武十二年,升任右丞相,後被流放的汪廣洋被處死;同年,跨級升職的左丞相胡惟庸被殺,並在數年後引發多達三萬人被殺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被殺後五天,朱元璋下令廢除中書省,也就是永永遠遠取消了丞相制度。並下令“子孫不許重設丞相,臣下有言復立丞相者,凌遲處死”。

李善長、楊憲、汪廣洋、胡惟庸四人,其實都是朱元璋改制的犧牲品。為了廢除中書省和君主集權,徹底改制,朱元璋必殺此四人,甚至可能還包括了徐達:至今還有不少言論認為,右丞相徐達也是由於吃了朱元璋送來的燒鵝,毒瘡發作而死。



一貳一橙


朱元璋和劉伯溫的軼事得有好幾籮筐,說個幾天幾夜也說不完,不過,劉伯溫在朱元璋打江山的過程中確實也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鄱陽湖一戰,朱元璋親上舟船督戰,卻沒想到自己被陳友諒給盯上了,如果不是劉伯溫及時預料到危險,拽著他換船的話,他在鄱陽湖上便已經被陳友諒的飛砲給炸成了肉泥,哪還會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

所以,朱元璋一直很看重和尊敬劉伯溫,稱呼劉為“老先生”,還常常對人說:劉老先生真是我的張良呀!

只不過,劉伯溫也很瞭解朱元璋的為人,所以一聽朱元璋說自己是張良的時候便明白了朱的意思——張良在幫劉邦打下了江山之後,選擇了激流勇退,明哲保身,老先生呀,你看著辦吧。

這也是後來朱元璋想升一升劉伯溫的爵位,劉伯溫卻說什麼也不肯接受的原因,實是不敢接受。

後來,李善長被罷相之後,朱元璋找來了劉伯溫,對他說:“老先生呀,咱想讓楊憲接李善長的班,你看如何?”

劉伯溫一聽,心中一個咯噔,皇帝怎麼突然問我這事?楊憲平時對他挺好,想來皇帝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也不敢昧著良心說楊憲的好話,當然他也不願這麼說,所以只好坦言:“楊憲這個人呀,雖有宰相之才,奈何卻沒有宰相之氣量,所以,他不適合當這個宰相。”

朱元璋聽了劉伯溫的話,似乎也覺得有點道理,點了點頭,又問:“那麼,汪廣洋怎麼樣?”

劉伯溫還是搖了搖頭:“汪廣洋此人心胸之狹隘更甚於楊憲,更不適合當宰相。”

汪廣洋有這麼糟糕?朱元璋繼續問:“楊、汪不行,那胡惟庸呢?”

朱元璋心想,胡惟庸此人頗有才能,讓他當宰相的話總該合適了吧?誰知劉伯溫仍然搖頭說道:“這宰相猶如是駕馭一輛馬車的車伕,讓胡惟庸當這輛馬車的車伕的話,我怕他會弄斷馬車的車轅。”

朱元璋聽了,心裡有點不高興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是不是隻有你能行了?所以,他順口說道:“看來,咱的宰相,沒人能比老先生更適合了!”

劉伯溫一看朱元璋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恐怕也有試探之意,所以急忙擺手:“不行不行,我太嫉惡如仇了,又不喜歡處理繁雜事務,讓我當宰相,恐怕會辜負皇上您的期望。更何況,天下何患無才,只要認真尋找,總能找得到人才。只是,您方才所說的楊、汪、胡三人確實難當宰相一職。”

可是,朱元璋並沒有聽劉伯溫的勸,先後讓他們當了宰相,當然,楊、汪、胡三人最後的下場也都很悽慘。

楊憲在升任中書右丞之後,意圖更上一層,所以總想著將李善長給拉下來。

他一邊使勁抓中書省的權,一邊又不忘彈劾中書左丞汪廣洋“奉母無狀”,如此一來,楊憲等於是同時得罪了李善長和汪廣洋。劉伯溫說楊憲沒有氣量也沒說錯,汪廣洋本已被貶回鄉,誰料楊憲還是不放過他,再一彈劾,朱元璋直接將汪廣洋貶到海南去了。

李善長一看時機到了,便上書彈劾楊憲,說他“放肆為奸事”。

楊憲最後被誅,究竟是犯了什麼事誰也不知道,李善長的彈劾起了什麼作用也沒人知道。

楊憲伏誅之後,汪廣洋被召回了南京,在李善長因病辭去相位之後,被朱元璋升為右丞相。

但是,汪廣洋這個人的能力有限,雖然身居右丞相之職,卻沒有幹出一點成績,朱元璋看不下去了,你既然沒這個能力,也別賴在這個位置上了,於是汪廣洋便被貶去了廣東任參政。

汪廣洋被貶到廣東以後,朱元璋又覺得自己對不住汪廣洋,所以又一道詔書發到廣東將汪廣洋召回了南京。

1377年,朱元璋突然又讓汪廣洋當了右丞相,此時的左丞相是胡惟庸,所以朱元璋讓汪廣洋當右丞相,或許便是想利用汪的資歷去制衡胡惟庸,只可惜汪廣洋只顧吃喝玩樂,沒起到這個作用,不論朱元璋怎麼訓斥也沒用。

1379年,突然有人翻了舊賬,御史中丞塗節突然上書說劉伯溫是胡惟庸毒死的,但是汪廣洋知情不報。

朱元璋一看瞬間怒了,問汪廣洋有沒有這回事,汪廣洋又不傻,當然說沒有,可是朱元璋不信呀!於是,汪廣洋又被貶往海南,只是船才走了沒多久,朱元璋突然又追究起汪廣洋當年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書省任上不揭發楊憲罪證之事,在半路上賜死了汪廣洋。

1373年,汪廣洋被貶到廣東,右丞相一職空了出來,朱元璋左思右想也不知道應該讓誰當,所以只好空著,這一空便是半年之久。半年之後,經李善長舉薦,朱元璋任命胡惟庸為右丞相。

所以,在1373年這一年,等於是汪廣洋在給胡惟庸騰位置,後來胡惟庸升任了左丞相,又等於是變相地將右丞相之位還給了汪廣洋。

只是汪廣洋此人無所作為,胡惟庸以左丞相之位身居朱元璋這個皇帝一人之下,權焰之盛,即便是朱元璋也有所忌憚。

胡惟庸後來意圖謀反不成,被朱元璋給殺了,朱元璋也藉著胡惟庸案的良機廢除了丞相制度,擺脫了相權對皇權的束縛和威脅。

胡惟庸一案,前前後後有3萬餘人受牽連而被誅,更是讓人唏噓不已。

楊、汪、胡三人的被誅,也可見當年劉伯溫對他們三人的評價之準,朱元璋不聽勸而用了這三個人,誰又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


吾與吾國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朝代的丞相最坑爹,那麼必然屬明朝的丞相!

中國的丞相制度,追溯歷史可有上千年之久,於是才有了相權和皇權爭鋒,於是才有了於中央集權之下的權利制衡出現!

一般而言,存在制衡就有鬥爭,相權皇權鬥爭幾乎貫穿中國歷史各個較為開明的漢族皇朝!

皇權和相權的鬥爭其實是從來不斷的。

比如漢朝時候為弱化相權,施行的三公制度,就是將相權一分為三,比如唐朝時期的中書省和三省六部制度施行,將相權一分為六,還有宋代的樞密院設置莫不如此!

皇權和相權就如一對好基友一樣,有時候互相需要有時候又互相嫌棄!

於明朝而言,其實也如此,明朝自朱元璋南京建國始,也施行丞相制度,不過時間很短,短到不過13年,就因胡惟庸案徹底廢除丞相制,目的無非是朱元璋不想受相權約束而已。

原因很簡單,他是勞模,他想掌控一切,於控制慾而言,朱元璋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控制慾最強皇帝。

而這段對話,就出自朱元璋和劉伯溫的對話中!

當時掌控朝堂的除了皇帝還有最高行政機構中書省。中書省,設左右丞相,於朱元璋一朝而言,右丞相位置都很固定就是徐達,而這個左丞相則在存在的13年中不斷變動。

從開國功臣李善長、到特務出生的楊憲到汪廣洋,直到最後慘死的胡惟庸。

左丞相輪軸轉,右丞相從不變!

原因也很簡單,左丞相主管政治工作,對皇權威脅更大,右丞相更多是擺設。而且徐達更聰明,長期外派地方駐守,也不插手中央行政,朱元璋當然對他更放心!

那麼題目中朱元璋問劉伯溫時候的政治背景到底如何就值得深究了!

當時情況是,李善長是中書省最高領導,左丞相,百官之首,不過在他任職時間內,以李善長為首的淮泗集團開始越發壯大,勢力越來越強,隱隱有掌控朝局的實力。

這政治格局,當然讓控制慾極強的朱元璋不滿。雖然他也是淮泗集團出生,但是當上皇帝的他,就不再是政治勢力的帶頭人而是國家的掌控者!

面對這樣形勢,其實朱元璋問劉伯溫意見是有意為之!

為的就是讓劉伯溫出頭扶持出一個可以與淮泗集團對持的新集團出現。

讓他們內鬥,自己好控制,目的明確!

不過劉伯溫面對這樣的誘惑,並不上套,原因很簡單,他太瞭解朱元璋了!

這也是後來劉伯溫得以善終的原因!

那麼他是如何說這個問題的,面對朱元璋提的三個人,他分別給了段評語!

朱元璋第一個問的是楊憲。

這人私下裡是劉伯溫好友,也是劉伯溫浙東集團的人,和劉伯溫有師徒之名。

面對這樣一個候選人,劉伯溫的回答是:

“楊憲有宰相之才,無宰相之量,不能大用”。

這話何解:其實就是告訴朱元璋,你能不害人不,這楊憲,雖才華出眾,但因為長期從事特務工作,養成尖酸刻薄性格,讓他上位就是害他,他上臺最有可能,就是和李善長為首的淮泗集團激烈鬥爭,你希望如此你就讓他上吧!

劉伯溫的話中有話,朱元璋那有不明白,於是他又問了另一個人,就是才智謀略不在劉伯溫之下的汪廣洋。

而劉伯溫的回答,也簡單明瞭

“汪廣洋比楊憲還要心胸狹隘”。

這樣評價的目的,不過是告訴朱元璋,這個人不是不合適,而是不和時!

這話何解,原因不過是,心胸狹隘之人都無黨羽,他要做什麼,沒有人幫襯,鬥不過淮泗集團,所以他不是好選擇!

朱元璋一看,這也不行,於是就問了第三個人,胡惟庸!

劉伯溫的評價很精闢:

這胡惟庸是“譬之駕,懼其僨轅也”

意思就是說,胡惟庸,才幹不怎麼樣,太幼稚了,如果他上臺,這丞相制度估計要被玩壞!

朱元璋見這四個人,除了李善長劉伯溫沒評價,其他都評價了,都不適合,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嗎?

於是就最後問了一個人選,那就是劉伯溫自己!

作為最瞭解朱元璋心思的劉伯溫,那有不知道朱元璋想法的道理,你不就是要廢除丞相制度嗎?

如果我拉桿子上架,最後等著我的不就是去官革職,甚至被殺嗎?

於是態度堅定的辭去了這個任命,不僅如此還要求退休養老避過這場政治鬥爭!

事情果如劉伯溫所料,這三個人按照評價順序一個個上臺!

首先,是李善長的退休,這就是朱元璋佈局的第一步,讓淮泗集團的首領回家休息,目的除了讓他們群龍無首失去主心骨之外,還可以讓他們更加膨脹,給他們犯錯的機會!

李善長一走,上臺的就是這肚量不大,又不屬於淮泗集團的楊憲。

肚量不大,決定了他的行事作風那是風風火火,睚眥必報。不屬於淮泗集團則讓他成了朱元璋的打手,去進行政治鬥爭!

那知這楊憲鬥爭過頭,引發眾怒,最後被淮泗集團集體反擊,最後弄出個罪名,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被殺了!

引發眾怒後一個丞相就被殺。

這再次證明了淮泗集團的強大,而政治鬥爭的勝利也讓淮泗集團眾人更加膨脹!

於是朱元璋又用了下一個人,那就是更不適合當丞相的,肚量更小的汪廣洋。

可是這汪廣洋也不傻啊。

看見前任楊憲,一出手就是殺招,最後鬥爭過頭,自己誤了自己的卿卿性命,那有不吸取教訓的,於是上臺之後那是謹小慎微,一點把柄都不留,反正就是不做事!

這朱元璋一看,我讓你上去鬥,你跟我無為而治,我要你又何用?

於是當了丞相沒多久,就給個由頭,將汪廣洋給流放了,估計這汪廣洋也沒想到自己會是這樣的結局,這就是不懂帝王心思的禍啊!

不過就算他懂也活不長,因為打手還是要死!

汪廣洋也不頂用,那麼誰才最合適,還是讓胡惟庸上臺吧,他能毀滅這個制度!

於是,淮泗集團當時領軍人物胡惟庸上臺了,這胡惟庸就是一個職場初哥,人雖然聰明,但是於政治鬥爭一途而言,其實並不聰明。

他一看自己集團越發坐大,就越發的張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讓他有點飄飄然!於是就開始不斷作死,不斷培植勢力,不斷拉幫結派,最後一個利益集團誕生,而且開始威脅皇權!

上帝欲使其毀滅,必先使其瘋狂!

而這就是朱元璋要的結果,那就是讓他們瘋狂起來,最後一網打盡!

隨後就是著名的胡惟庸案出現!

被提拔到最高位置的胡惟庸,並不瞭解朱元璋,也不懂朱元璋到底要的是什麼。

或者說他懂,但是也不得不為之!

最後,在狂妄中犯下錯誤,然後被安下謀反的罪名,凌遲處死,和他一起陪葬的還有那無數丞相制度的支持者,無數淮泗集團的中堅力量!

三萬多人頭顱滾滾,見證了丞相制度的毀滅!

其中最可惜的就是李善長了!

一個在家安度晚年的人,最後也因為一句錯話,成了刀下亡魂!

胡惟庸案之後,掃蕩了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勢力集團“淮泗集團’的朱元璋下令

“子孫不許重設丞相,臣下有言復立丞相者,凌遲處死”。

而對所有丞相都有諫言的劉伯溫,則在家鄉安靜的看著這一切!

直到壽終正寢!

而和所有丞相都是同列的右丞相徐達,也在家安靜的看著這一切!

直到壽終正寢!

燒鵝之說,子虛烏有,別提野史!

劉伯溫並沒有害他們,只是他知道朱元璋的心裡,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