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中指挥“捉蒋”的凤城人刘多荃


西安事变中指挥“捉蒋”的凤城人刘多荃


刘多荃,字芳波,1899年出生在凤城的一个塾师家庭,1919年考入保定军校第九期炮兵科学习。1933年,刘多荃任东北军独立第105师师长,1936年12月参加西安事变,并担任“捉蒋”行动总指挥,1937年2月任国民党政府第49军军长,1937年5月任中将,抗战爆发后率部参加抗战,新中国成立前起义。

1930年11月,张学良带着卫队团一部分官兵乘专列到达南京。这是东北易帜后,张学良首次来到国民政府的首都,为避免遭人暗算,刘多荃安排卫兵们严密保护。

刘多荃在张学良身边7年,熟悉张学良的脾气、秉性和所感所想。东北军到西北“围剿”红军后,刘多荃暗中接济红军,采取打假仗的方式迷惑国民党当局。刘多荃的堂弟刘澜波是共产党员,曾利用刘多荃的关系在东北军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西安事变中指挥“捉蒋”的凤城人刘多荃

西安事变前一天,张学良通知刘多荃、白凤翔、刘桂五、周福成等秘密安排兵谏。他们想到了刘多荃的部下唐君尧,唐君尧是105师第2旅的旅长,部队在甘肃平凉附近。12月11日刚过中午,电务课的课长就向唐君尧面交了一份从西安发来的“限即刻到”的急电。唐当时就有事非寻常的感觉,因为习惯上送递电报者,都是传令兵的事情。他忙看电文,只寥寥5个字:“机到即来,良。”这时张学良的波音座机已在平凉机场怒吼着,催促他立刻上道了。

一下飞机,刘多荃在机场等候,唐问:“师长,出了什么急事吗?”面色沉重而冷静的刘多荃并不直接回答,只说:“上车,上车。”车开出机场,唐又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刘故意不答,只对司机说:“司令公馆。”然后才转过头来注视着唐说:“副司令会详详细细地对你讲的,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汽车到了金家巷张学良的公馆。张学良这时并不在家,刘多荃和唐君尧静悄悄地坐在那里等候。将近晚上10点钟,张学良才回家。

唐君尧说:“报告副司令,飞机在下午4点30多分到达平凉,返航后于5点多钟降落在西安机场。”

张学良说:“好,坐下来说。”

“副司令叫我回来有什么急事?前方很紧,不能没有人指挥。” 张学良站起身来,紧盯着唐君尧道:“现在我再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了。为国家民族的前途,也为委员长的前途,我已决定实行兵谏。”屏息静听命令的唐君尧,立刻立正报告:“报告副司令,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谨慎地完成。”

张学良说:“我派卫队第2营第7连跟你去,连长张万山,人很干练。另外有骑6师师长白凤翔、团长刘桂五也去。孙铭九营长也随队照料,这样你就可以放心了。”

于是,唐君尧拿起话筒和周福成联系。同时,刘多荃也在那边准备着。所有参加的人们,都在紧张地等待行动。

同时,张学良又命令129师师长周福成负责外围指挥,防止蒋的卫队突围,并适时支援内线。

一切部署后,张召于学忠、何柱国、缪澂流、王以哲各军长来金家巷,时已夜半12时许。张学良严肃地说:“兵谏的目的,是逼蒋抗日,请蒋来西安,主持抗战大计。”

刘多荃担负全面的指挥。外围大部队的部署,于12月12日5时前完成。唐君尧和卫队营5时左右开向华清池。白凤翔、刘桂五弹不虚发,将守卫在大门的宪兵打得所余无几。卫队营的士兵们越墙而过,将大门拉开,第7连的士兵们冲进华清池的前院。院内战斗全部停止,大约是清晨6时左右。

唐君尧迈开大步朝着蒋的卧室走去。才到门口,一个卫队营的士兵向他报告:“报告旅长,委员长不在屋里,已经走了。”唐顺手拣起散乱在桌上的纸张和小册子一看,都是蒋拟的电稿、密码本以及日记等等。他把这些文件包起来,走向前院,找到了刘多荃,把蒋不在卧室,他已派孙营长,张连长派兵四处搜索等情况向刘作了报告。刘多荃说:“我已将这情况报告了副司令。他命令我们:‘必须赶快找到委员长,决不准有一点差错。’同时,我已经和周全五(周福成)通电话,他说外围警戒线没有一个人通过。这足以证明,蒋还在大包围圈地区以内隐藏着,决不会走远。”

这时,大约已有7点多钟了。负责来临潼的指挥者们,情绪都紧张而焦躁,蒋到底逃到哪里去了呢?与外围的周福成和两个团长张治邦、林大木通电话,哪里都没有发现踪影。正在此时,一名搜索兵带来一个蒋的侍卫,同时105师第1旅的王副官带来一名宪兵。王说:“这个宪兵知道委员长的下落。”那个宪兵说:“凌晨,我在山神庙位置值勤时,看见委员长由墙上跳下来,接着又听到‘哎哟哎哟’两声,跟着,又听侍卫在问委员长负伤了吗?然后就见他们向东南山上走去了。”

不多时,105师第1旅第3团的翟班长发现蒋藏匿在骊山山腰的一个山洞里。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被整编成6个军。刘多荃任第49军军长,多次和日寇进行激烈的战斗。因为曾亲自指挥 “捉蒋”,他被蒋介石记仇,在一次战斗中失利,蒋介石将他的军衔由中将降为上校。

1948年年底,刘多荃举家迁往香港,新中国成立前夕在香港通电起义。1949年12月,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刘多荃从香港返回北京,1985年在北京病逝。


记者│朱景龙 整理

©丹东日报社/丹东报业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